书城成功励志在入世与出世之间(上)
28401400000061

第61章 自觉与行佛(3)

在古代经济活动尚未发达之际,寺院经常以暂时闲置的善款、余粮来帮助信徒周转、救急,例如:北魏的僧祇粟与僧祇户,帮助政府解决了人民的饥馑;南北朝的寺库、唐代三阶教的无尽藏院、宋代的“长生库”、元代的“解典库”等金融机构,资贷财物,供人民周转之需。以及历代所从事的油坊、磨坊、碾米坊、当铺、旅店、制砚、制墨、纺织、印刷、药局、义塾、书院、养老、济贫、赈饥、慈幼、医疗、漏泽园(公墓)、义冢、浴室、道路桥梁维修等等,都是繁荣经济、便民利国的福利事业。

经济是民生命脉之所系,佛教的经济来源,在过去印度佛陀时代提倡供养制度,传到中国以后,历代禅门提倡农林生产,到了近代太虚大师又再提倡工禅合一,现在则有基金制度;未来,以原始佛教的供养制度,结合农禅、工禅生产而发展出适合现代的经济制度,例如:果菜园林、房租田佃、生产事业、佛书出版、书画流通、佛像法物、法会油香、经忏佛事、餐饮素食、推广社教、弘法赞助、参观门票、慈善服务、安单静养、互助标会、护法委员等,则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之,佛教对钱财的看法是“非善非恶”,佛教并不完全否定钱财,黄金是毒蛇,黄金也是弘法修道的资粮,是一切佛化事业的基础。佛学院、禅堂、念佛堂、学校、医院、电台、杂志社等,都需要金钱才能推动。所以,金钱并不完全是毒蛇,佛经所谓“净财”、“善财”、“圣财”,只要能善用金钱来弘法利生,其功德比装穷学道更大,更有意义,更有智慧。是以佛教应该重新估定经济的价值,只要是合于正业、正命的净财,应是多多益善;只要能对国家民生、对社会大众、对经济利益、对幸福快乐生活有所增益的事业,佛教徒都应该去做。因为有钱并不可耻,贫穷才会招来罪恶。

未来,希望佛光会员都能发心从事佛教的新事业来增广净财,借此建设庄严堂皇的人间净土,这才符合人间佛教的思想。

四、用大愿力行佛所行

我们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先订定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有了方向,做事才能着力。订定目标就是“立志”,在佛教称为“发心立愿”。

在社会上,一个人将来的事业成就有多大,就看他童年的志愿如何?在佛教里,一个修行者的功行有多深,也看他的愿力大小。根据佛经所载,所有佛菩萨都是靠愿力而成就,没有一位佛菩萨不是由发愿所成。如《无量寿经》卷上记载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悲华经》卷七所说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所载弥勒奉行十善愿、《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中药师如来为灭除众生病苦而发十二大愿等。乃至文殊菩萨十八大愿、普贤菩萨十大愿、观音菩萨十大愿、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等,都是诸佛菩萨的伟大行愿。

此外,古来多少高僧大德为“正法能久住,众生得离苦”而发下弘愿。譬如:玄奘大师“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终于完成西域取经的大愿;鉴真大师“为大事也,何惜生命!”终于将佛法弘传于日本。乃至近代慈航法师的“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都是后世佛子学习的典范。

发心立愿是学佛的根本,发心立愿可以坚定信心与毅力,可以增长菩提心、提升信仰,使我们的道德、人格臻于至善。因此我们每日要不断发愿,把发愿当成是一种修行的功课。例如:我愿意孝顺父母,和睦邻里;我愿意奉献自己,造福社会;我愿意牺牲小我,成就大众;我愿意促进世界和平,人民安乐。乃至我愿意当一座桥,让大众通行;我愿意是一棵大树,供人乘凉;我愿意是一滴小水滴,滋润众生;我愿意当大地,乘载一切众生;我愿意如日月,给人光明;我愿意如和风,吹拂人心开意解。甚至我愿意从善如流,我愿意与人为善,我愿意如花朵般给人欢喜,我愿意如山水般给人欣赏,我愿意如甘泉般解人饥渴……

立愿如同时钟上紧了发条,汽车加足了汽油,能产生前进的动力;又如船只装了罗盘,学生订了功课表,有了前进的目标。学佛首重发心立愿,《劝发菩提心文》说:“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大智度沧》卷七说:“作福无愿,无所标立;愿为导御,能有所成。譬如销金,随师而作,金无定也。”“庄严佛国事大,独行功德难以成就.须藉愿力方能达成。如牛力虽能挽车,亦须御者方有所至。”

此外,《大集经》蜕:“发愿能摧伏烦恼魔军。”《发菩提心经论誓愿品》说:“菩萨发心,先建至诚,立决定誓,立誓之人,终不放逸、懈怠、缓慢。”由此可见,入道之由,莫不行愿,因为“果”虽然是由“行”所招感,但是如果没有“愿”力,即使是行,也无法到达所期望的目的,所以发心立愿是成就一切事业的重要助缘与动力。

一般学佛的人,经常劝人要发心、要立愿。其实,发心立愿不是佛教徒的专利,社会上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发心立愿。发心,才能把事情做好;立愿,做事才有目标。发心立愿就像开采能源一样,心里的能源是每个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大财富。《劝发菩提心文》说:“金刚非坚,愿力最坚;虚空非大,心王最大。”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成就便有多大;愿力有多坚,力量就有多强。心发则佛道堪成,所以,学佛一定要发心立愿,发心立愿才会有成就。

发愿也如读书,要不断升级,刚开始只发小小的愿不妨,但渐渐的要发大愿,要让愿力不断升华。例如,我发愿在这一生中,能诵多少经,能念多少佛,能为众生做多少善事,能传播佛法度多少众生;我发愿,一生做道场的护法,做众生的马牛,做家庭的保姆,做社会的明灯。能够发愿“行佛”,确实“行佛所行”,更是了不起。

谈到“行佛”,曹仲植先生是台湾“生命线”的创始人,她的夫人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四十年前,她在“普门精舍”皈依佛教,对我所提倡的人间佛教思想极为推崇,所以她时常鼓励曹居士亲近佛教,听经闻法。向来没有信仰的曹居士原本十分为难,但由于深爱太太,也就勉强陪她出入佛教寺院。

有一次法会结束,曹夫人拉着先生的手,走到我面前,说道:“师父!请您度我的先生信仰佛教,教他拜佛。”

只见曹居士一脸尴尬的表情,我连忙打圆场道:“曹先生不必拜佛,行佛就好了。”

曹居士一听,高兴极了,此后逢人便说:“星云大师讲的,我不必拜佛,我是行佛的。”

此后,曹居士从事社会慈善公益活动,不遗余力,例如他创办台湾“生命线”,援助无依无助的人走向光明之路;成立曹氏基金会奖助清寒学生,捐助残障人士轮椅数十万部;每年灾害,捐助千百万元赈灾。此外,对于佛光山、美国西来寺、法国巴黎道场的建寺工作及国际佛光会的弘法活动,他也发心资助;在印度、斯里兰卡等佛教圣地,他设中、英、梵文铜牌,介绍佛教史迹。

当别人赞美他善名远播时,他总是说:“念经不如听经,听经不如讲经,讲经不如实践。我只是‘行佛’而已。”

“行佛”就是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实践奉行。平时我们称呼学佛的人为“行者”.就是要去“修行”佛法,要如佛陀所说、所行去做,所以真正的修行人,是要“行佛”,而不只是“学佛”而已。

在佛教的经典里,每部经都是以“如是我闻”为开头,最后则以“信受奉行”作为结束;能够信受奉行佛法,就是行佛。所以佛弟子应以“行佛”为修持的标准,例如:

1.慈悲喜舍是行佛

2.救苦救难是行佛

3.奉献服务是行佛

4.义行仁道是行佛

5.端正身心是行佛

6.生活密行是行佛

7.尊重包容是行佛

8.与人为善是行佛

9.惭愧感恩是行佛

10.吃亏委屈是行佛

11.忍耐接受是行佛

12.四不坏信是行佛

13.与时俱进是行佛

14.胸怀法界是行佛

15.同体共生是行佛

16.佛化人间是行佛

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陀是已经证悟成佛的众生,众生是未修证的佛陀;佛陀是“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众生是“所作未办,流转生死”。因此,如果我们能“行佛所行”“学佛所学”,则必定可以离苦得乐,解脱自在。

修学佛法,需要“解行并重”,不重慧解,盲修瞎练容易走火入魔;但是光在慧解上着力,在修持上没有实证的功夫,所谓慧解也只是知识,和研究哲学差不多,不能获得宗教里的真正利益。学佛的人,必须“解行并重”,解是信佛、行就是行佛。有了慧解,才能自觉;通过行佛,才能觉他。我们既然信佛,又再发心修持,就要在生活里每日受用佛法。例如嘴边常挂着赞美别人的言词,就是奉行佛法言语布施;常体会出人我之间的因缘关系,就会悟出众生原是一体不可分的;勤劳服务,看起来是为别人,其实是为自己的;感恩恭敬,看起来是对人的,其实是自己受益的。

中国自明清以来,佛教大德们都非常理解佛法,谈玄说妙,差不多都能把佛法说得头头是道。遗憾的是大都没有实证的功夫。一个对于宗教没有实际体验的人,其言行难免不会走样。比方说,念佛,你曾有过一心不乱的境界吗?参禅,你曾有过心境合一的时际吗?礼拜,你感到庄严的人格升华吗?诵经,你对佛法有大信心,生大尊敬吗?除了这些形式的修持外,你对横逆境界有大忍耐,能不生退心吗?你对芸芸众生能慈悲喜舍,毫不悭吝吗?在五欲之前,能去除贪念;在气愤之时,能去除嗔心吗?可以说多少会讲佛法的人,自己就是不能实践佛法。所谓“说到一丈,不如行到一尺”,由此愈发凸显“自觉”与“行佛”的重要。

自觉是自我开发,觉他是行佛之行;能够“自觉”与“行佛”,必然“心中有佛”,而时时与佛同在。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佛”,眼里看到的必定都是佛的世界,耳朵听到的必定都是佛的音声,鼻中嗅到的必定都是佛的气息,口里所说的必定都是佛的语言,身体所做的必定都是佛的事情;如果人人如此,这就是一个佛的世界,家庭怎能不幸福安乐呢?治安怎能不安全良好呢?国家怎能不富强康乐呢?

所以,让我们每一个人从今天开始,都自我期许“我是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