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在入世与出世之间(上)
28401400000025

第25章 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2)

灭,即寂灭,是指灭尽贪、嗔、痴等无明烦恼,而显现出清净的真如体性,也就是“涅槃”的异名。《大乘义章》卷十八说:“梵语涅槃,华言无为。”《华严纲要》卷五十二说:“涅槃正名为灭。”涅槃是修道者在知苦断集后,由修道所证得的解脱境界。它是灭除了烦恼、痛苦、人我、是非、差别、障碍等种种的痴迷,而获得的一种境我一如,超越生死,自由自在,光明幸福的圆满境界。具体而言,涅槃的境界是:

1.无生的境界:涅槃已没有生死、变异,是个不生不灭的境界。固然不生有漏杂染的烦恼,也不起无漏清净的涅槃想,是个染净俱捐,境我皆泯,无生法忍的绝对世界。

2.无住的境界:涅槃之后无处不在,在清净心里,在法性之中,在真如佛性内,在万里虚空里。证得涅槃之后,这个法身如如不动,住在荡荡涅槃城。所谓涅槃城就是“无边风月眼中眼,不尽乾坤灯外灯;柳暗花明千万户,敲门处处有人应”的气象。

3.无我的境界:真正的涅槃,是打破我执,到达无我的大自在,再从无我中建立真我;所谓“无情之情是真情,无我之我是真我”,因此涅槃后的我才是真正的我。

4.无得的境界:涅槃的境界是我们心灵上永恒的乐土,里面充满法乐,有完全的平静,有至高的妙乐,有永恒的幸福.有福慧的完成,有究竟的解脱,有永恒的自我,有真实的世界;因为这一切都是从“无得而得”、“无有而无”。

涅槃的芬芳至乐,是人人可以证得、时时可以体悟的。涅槃是止灭一切痛苦聚集的究极理想境地,吾人若能审查断除苦的根本——欲爱,则得苦灭;一旦苦灭集断,自可入于涅槃之境界。

(四)道谛

道,是通达的意思,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道谛就是指从痛苦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所必经的道路,也就是证得涅槃的正道,一般指佛陀初转法轮时所开示的八正道。

八正道就是:

1.正见:正当的见解——正见因缘果报、正见善恶业力、正见无常苦空、正见空有不二。

2.正思:正当的思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3.正语:正当的语言——真实的语言、慈悲的语言、赞叹的语言、利行的语言。

4.正业:正当的行为——不乱杀生、不乱偷盗、不乱邪淫、不乱吸毒。

5.正命:正当的生活——合理的经济生活、利人的道德生活、和谐的社会生活、净化的感情生活。

6.正勤:正当的努力——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除。

7.正念:正当的意念——对三宝不坏信仰、对缘起不执非他、对因果不生谬见、对生死不起迷惑。

8.正定:正当的禅定——五停心观的禅定、六妙法门的禅定、三业调和的禅定、九住心定的禅定。

总之,苦谛,是以智慧观察出这个世界是充满痛苦的火宅;集谛,是以智慧彻悟烦恼与造业是形成生死痛苦的原因;灭谛,是透过智慧,证得真如自性,究竟解脱生死的涅槃;道谛,是达到究竟涅槃的方法。

关于四圣谛的解释,真是百家齐鸣、万众宣说。佛陀在《华严经》中更把四圣谛分为各种世界的四圣谛,如娑婆世界、密训世界、最胜世界等,举出四圣谛的同义异名,今略举如下:

1.在娑婆世界中

苦圣谛又名罪、逼迫、变异、禁缘、聚、刺、依根、虚诳、痈疮处、愚夫行。

集圣谛又名系缚、灭坏、爱着义、妄觉念、趣入、决定、网、戏论、随行、颠倒根。

灭圣谛又名无诤、离尘、寂静、无相、无没、无自性、无障碍、灭、体真实、住自性。

道圣谛又名一乘、趣寂、导引、究竟无分别、平等、舍担、无所趣、随圣意、仙人行、十藏。

2.在密训世界中

苦圣谛又名营求根、不出离、系缚本、作所不应作、普斗诤、分析悉无力、作所依、极苦、躁动。

集圣谛又名顺生死、染着、烧然、流转、败坏根、续诸有、恶行、爱着、病源、分数。

灭圣谛又名第一义、出离、可赞叹、安隐、善入处、调伏、无罪、离贪、决定。

道圣谛又名猛将、上行、超出、有方便、平等眼、离边、了悟、摄取、最胜眼、观方。

3.在最胜世界中

苦圣谛又名恐怖、分段、可厌恶、须承事、变异、招引怨、能欺夺、难共事、妄分别、有势力。

集圣谛又名败坏、痴根、大怨、利刃、灭味、仇对、非己物、恶导引、增黑暗、坏善利。

灭圣谛又名大义、饶益、义中义、无量、所应见、离分别、最上调伏、常平等、可同住、无为。

道圣谛又名能烧然、最上品、决定、无能破、深方便、出离、不下劣、通达、解脱性、能度脱。

4.在离垢世界中

苦圣谛又名悔恨、资待、展转、住城、一味、非法、居宅、妄着处、虚妄见、无有数。

集圣谛又名无实物、但有语、非洁白、生地、执取、鄙贱、增长、重担、能生、粗犷。

灭圣谛又名无等等、普除尽、离垢、最胜根、无资待、灭惑、最上、毕竟、破印。

道圣谛又名坚固物、方便分、解脱本、本性实、不可毁、最清净、诸有边、净分别。

5.在丰溢世界中

苦圣谛又名爱染处、险害根、积集成、差别根、增长、生灭、障碍、刀剑本。集圣谛又名可恶、无尽、不可爱、粗鄙物、爱着、器、动。

灭圣谛又名相续断、开显、无文字、无所修、无所见、无所作、寂灭、已烧尽、舍重担、已除坏。

道圣谛又名寂灭行、出离行,勤修证、安隐去、无量寿、善了知、究竟道、难修习、至彼岸。

6.在摄取世界中

苦圣谛又名能劫夺、非善友、多恐怖、种种戏论、地狱性、非实义、贪欲担、深重根、随心转、根本空。

集圣谛又名贪着、恶成辨、过恶、速疾、能执取、想、有果、无可说、无可取、流转。

灭圣谛又名不退转、离言说、无相状、可欣乐、坚固、上妙、离痴、灭尽、远恶、出离。

道圣谛又名离言、无诤、教导、善回向、大善巧、差别方便、如虚空、寂静行、能了义。

7.在饶益世界中

苦圣谛又名重担、不坚、如贼、老死、爱所成、流转、疲劳、恶相状、生长、利刃。

集圣谛又名败坏、浑浊、退失、无力、丧失、乖违、不和合、所作、取、意欲。

灭圣谛又名出狱、真实、离难、覆护、离恶、随顺、根本、舍因、无为、无相续。

道圣谛又名达无所有、一切印、三昧藏、得光明、不退法、能尽有、广大路、能调伏、有安隐、不流转根。

8.在鲜少世界中

苦圣谛又名险乐欲、系缚处、邪行、随受、无惭耻、贪欲根、常破坏、炬火性、多忧恼。

集圣谛又名广地、能趣、远慧、留难、恐怖、放逸、摄取、着处、宅主、连缚。

灭圣谛又名充满、不死、无我、无自性、分别尽、安乐住、无限量、断流转、绝行处、不二。

道圣谛又名大光明、演说海、拣择义、和合法、离取着、断相续、广大路、平等因、净方便、最胜见。

9.在欢喜世界中

苦圣谛又名流转、出生、染着、重担、差别、恶舍宅、苦恼性。

集圣谛又名地、方便、非时、非实法、无底、摄取、离戒、烦恼法、狭劣见、垢聚。

灭圣谛又名破依止、不放逸、真实、平等、善净、无病、无曲、无相、自在、无生。

道圣谛又名入胜界、断集、超等类、广大性、分别尽、神力道、众方便、正念行、常寂路、摄解脱。

10.在关钥世界中

苦圣谛又名败坏相、如坏器、我所成、诸趣身、数流转、众恶门、性苦、可弃舍、无味。

集圣谛又名行、愤毒、和合、受支、我心、杂毒、虚称、乖违、热恼、惊骇。

灭圣谛又名无积集、不可得、妙药、不可坏、无着、无量、广大、觉分、离染、无障碍。

道圣谛又名安隐行、离欲、究竟实、入义、性究竟、净现、摄念、趣解脱、救济、胜行。

11.在振音世界中

苦圣谛又名世间、傲慢、染着性、驶流、不可乐、覆藏、速灭、难调。

集圣谛又名须制伏、心趣、能缚、随念起、共和合、分别、飘动。

灭圣谛又名无依处、不可取、转还、离诤、善净、无尽、广博、无等价。

道圣谛又名能摧敌、了知印、能入性、难敌对、无限义、能人智、和合道、恒不动、殊胜义。(《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圣谛品第八》)

佛陀说法,为了让听者容易接受,除了“三转”说法以外,又经常列举许多譬喻,例如《法华经》中的药草喻、穷子喻等,被视为是最优美的佛教文学;甚至在十二部经中,有一部即名为“譬喻”。

佛陀对四圣谛也有许多的譬喻,例如《大宝积经》中.佛陀将苦谛“喻如怨贼,如痈如箭,如狱闭系,如器坏败,是不自在,即是无我。”在《四谛论》中,更对四谛作了诸多的譬喻,例如:

1.苦如病,

集如病因,

灭如无病,

道如治病药。

2.苦如火,

集如薪,

灭如火尽,

道如火尽因。

3.似怨名苦,

结恨名集,

除结恨名灭,

能除因名道。

4.似衣名苦,

似尘名集,

尘净名灭,

净因名道。

5.苦如债,

集如贫,

灭如离贫,

道如财物。

6.苦如烧热,

集如烧热因,

灭如清凉,

道如凉具。

7.苦毒发,

集谛如毒,

灭如离毒,

道如阿伽陀。

此外,佛陀看“世间凡夫,虽为取阴所害,犹起依着;如依怨家,谬为亲友。依所安爱名集,因此安爱,住三有狱,不求出离;譬如狂囚。”所以,佛陀不厌其烦地一再对四圣谛作种种的解释、譬喻,目的就是要吾等凡夫:“苦应知,集应除,灭应得;为此三事故,修圣道。”(《四谛论》)

三、大乘佛教四弘皙愿的开展

佛法不只以苦集灭道来解释宇宙人生的现象,佛法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宇宙人生的问题,所以光是说明苦集灭道的真理,这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愿力、修行、实践,这正如四圣谛的内容——要断集、除苦;要修道、入灭,从而到达人生的解脱之境。因此,从四圣谛延伸而开展四弘誓愿、六度行门,就是提供了人生解脱的方便。

说到四弘誓愿,就是一个菩提心愿!因为菩萨发心,一切都是为了众生,一切都是为了契合真理,一切都是为了证悟圆满。所以,从四圣谛而到达四弘誓愿,这是很自然的程序、很自然的次第、很自然的目标,所以有四弘誓愿来补助四圣谛的真理,就显得更加的圆融、更加的切实了。

因为,当你知道苦,而没有发愿去度苦,又怎能称为修行,又怎能成为菩萨呢?因为当你知道集,而没有发愿去断集(烦恼)又怎能人道呢?因为即使你有无量的法门,而没有修学,不要说不能成就无上佛道,即使是人间问题,你懵懂无知、不学无术,对正道不能契人,又怎能成就菩萨佛道的满愿呢?

所以,在原始佛教里,当通达苦集灭道“四圣谛”之后,应该继续承受“四弘誓愿”的启发、奉行、实践。

因为,当无边的众生在受苦,尤其在生死苦海里轮回、在生死苦海里沉没,我怎能不发愿度这些沉溺的众生登上彼岸呢?

因为,当我看清楚众生之所以受苦的原因,都是由于烦恼业集捆缚了自己的心灵,我又怎能不发愿去为众生解除桎梏、消除众生的业集烦恼,还给他们一个逍遥自在、离苦脱困的人生呢?

当然,要想断集离苦,不是容易的事情,不但自己要发心立愿,断集离苦,而且要靠他人的愿力,带领我们修道,带领我们离苦,带领我们断集,带领我们涅槃。

佛法有所谓易行道、难行道,五乘道、大乘佛道;所谓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我怎能舍弃无上的法门,而不成就无上的佛道呢?

所以,通达、了知四圣谛的真理之后,要学菩萨不舍一法;更要用四圣谛的佛法基础,再实践四摄六度的行门,来完成菩萨道的四弘誓愿。

诚如省庵大师说:“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劝发菩提心文》)

《大智度论》也说:“作福无愿,无所标立;愿为导御,能有所成。譬如销金,随师而作,金无定也。”(卷七)同卷又说:“庄严佛国事大,独行功德难以成就,须藉愿力方能达成。如牛力虽能挽车,亦须御者方有所至。由此可见,入道之由,莫不行愿,因为‘果’虽然是由‘行’所招感,但是如果没有‘愿’力,即使是行,也无法到达所期望的目的。”例如,船在海中,没有方向;人在路上,没有目标,虽然向前行走,如果没有行愿,何能有到达佛国净土的希望呢?所以发心立愿是成就一切事业的重要助缘与动力。

根据经典记载,过去诸佛莫不由发愿而成。如: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而成就净土(《无量寿经》卷上)、释迦牟尼佛发五百大愿而成就佛道(《悲华经》卷七)、弥勒菩萨奉行十愿而能当来下生(《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药师如来为灭除众生病苦而发十二大愿,终于成就琉璃佛国(《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等。乃至文殊菩萨十二大愿而成就般若智慧(《佛说文殊师利行经》)、普贤菩萨十大愿,愿愿归人华严愿海(《华严经》)、观音菩萨发十大愿而能苦海渡生(《法华经》)、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藏经》)等,可见每位菩萨都有无限的誓愿,才能完成他们的修行。

诸佛菩萨之愿,归纳起来,都离不开四弘誓愿。例如普贤十大愿:六者请转法轮、九者恒顺众生,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四者忏悔业障,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五者随喜功德、八者常随佛学,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七者请佛住世、十者普皆回向,就是“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弘誓愿是一切菩萨的“总愿”,有关四弘誓愿的内容与解释,散见于诸经论,例如:

(一)根据《六祖坛经》之说,即:

1.众生无边誓愿度,意谓菩萨誓愿救度一切众生。

2.烦恼无尽誓愿断,意谓菩萨誓愿断除一切烦恼。

3.法门无量誓愿学,意谓菩萨誓愿学知一切佛法。

4.佛道无上誓愿成,意谓菩萨誓愿证得最高菩提。

(二)《道行般若经》所说的四弘誓愿,则有所不同:“诸未度者悉当度之,诸未脱者悉当脱之,诸恐怖者悉当安之,诸未般泥洹者悉皆当令般泥洹。”(《道行般若经卷八守行品》)

(三)《法华经》中所举的四弘誓愿,与《道行般若经》大致相同,惟所用文字较为简单,其曰:“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虽然文简,而意义严谨,实有所一致也。

(四)《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的四弘誓愿,正是把四圣谛的苦集灭道关连起来,经中说:“所谓四弘誓愿,未度苦谛令度苦谛,未解集谛令解集谛,未安道谛令安道谛,未得涅槃令得涅槃。”(《璎珞经》卷上)由此可知,四弘誓愿是为了要让“苦集灭道”得到一股后加的力量,而能成就佛道。

(五)《陀罗尼杂集》中又有不同的说法,他说:

1.心如大地,这是说菩萨的誓愿,心如大地,长养众生道芽善种。

2.心如桥船,这是说菩萨的誓愿,心如桥船,运渡众生达于彼岸。

3.心如大海,这是说菩萨的誓愿,心如大海,涵育众生,同得真源。

4.身如虚空,这是说菩萨的誓愿,身如虚空,包容万物,与诸众生平等无二,同证法性。(《陀罗尼杂集》卷三)

(六)《摩诃止观》和《六祖坛经》所说类似,亦以:“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知,佛道无上誓愿成。”(《摩诃止观》卷十下)《六祖坛经》为“法门无量誓愿学”,《摩诃止观》为“法门无量誓愿知”,两者只有一字之差,可能只是诸师的用字不同而已。

(七)密宗的《受菩提心戒仪》里,说法又不同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福智无边誓愿集,法门无边誓愿学,如来无边誓愿事,无上菩提誓愿成。”成为五句,又称五大愿。当初译者,心意不同,加出“如来无边誓愿事”,这又是有另一番的解释了。

(八)日本天台宗所诵持者:“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知,无上菩提誓愿证。”日本的佛教传承自中国的大乘经典,他们遵守译经的规章,不另加己意,实属难能可贵。

《楞严经》说:“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发心立愿要合于大、正、圆、真,也就是所发的愿,不受世间物欲、名位、权势所诱惑,甚至不管遭遇任何艰难困苦,即使攸关生死,也绝不忘失自己的誓愿,一心只为求证无上菩提,只为救渡众生出离生死洪流,如此发愿,才不会偏离正道。

根据《翻译名义集》说,学佛应发三种心:发大智心,发大悲心、发大愿心。这就如《成佛之道》说,行菩萨道应发三种心,即:般若心、大悲心、菩提心。

所谓发心,即依四弘誓愿,以菩提心为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