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名人的交友之道
28398100000041

第41章 天道忌盈,谦虚为上

宇宙中存在着自然法则,中国的圣哲们也素来讲究道法自然。无论是在天地、阴阳、昼夜等事物间还是在男人女人之间,自然之道均能创造出一种平衡,一种动态的平衡。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失去的话,灾难的产生也就是必然的事。

月在天,有盈有亏;水在地,潮涨潮落;人在世,生老病死等等都是自然法则的体现,没有谁能抗拒得了,也没有谁能躲避得掉。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同样也不能以极端的方式来面对人生。过分的积极或过分的消极,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过分的刚强与过分的柔弱,也不是完美的性格。

欲取得生命的平衡,就应该做到思想与行动上的平衡,而这种平衡就是能够在理智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紧张与松弛,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到一种和谐、稳定与统一。

盛极而衰,是自然的规律。

于是,人最愉悦的生存状态,当是在极权与无助、满足与贫困、傲慢与谦卑、过剩与不足之间。

于是,为了达此状态,则必须平衡内心与行为,而要保持这种平衡,则只有做到谦虚。

所谓谦虚,即虚心、谦逊而不自满。不自满方能经常保持一种“空”的状态,因此可以得到更大、更多的益处。

谦虚是人类最为美好与可贵的道德之一。尽管这种美德表现为谦卑与忍让时会给人以吃亏的感觉,因为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种所谓的吃亏正是为了使自己在某些方面得到更大的益处而已。

常言道:“有得必有失。”反之“有失亦必有所得”。

你看那温室中的花朵,虽得四季常开,却失去了立于风霜雪雨中的坚韧;为官者得到了荣华富贵,则必然会失去山情野趣、自由之身,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潜心求学之士失去的是游玩的时间,得到的却是知识的积累、思想的升华、人格的完善。

《易经》是一部最富于人类智慧的经典,它让我们明白,转祸为福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事物刚刚开始之际处之泰然,安然地等待它的极盛的到来。

《易经》中共有六十四卦,在“大有”卦之后的“谦”卦是所有卦中最好的一卦,因为只有它的六爻全是吉利的,除此之外,没有一卦是全吉或全凶的,可见谦虚的力量之伟大。

谦虚是一种美德,一种令人尊敬的美德,即使是在最卑微之处,谦虚亦能发出绚丽的光辉,使其得以善始善终。

《易经·谦卦》中有这样的话:“天的法则,亏损满盈,增益谦虚;地的法则,改变满盈,使其流入谦卑;鬼神的法则,加害满盈,降福谦虚;人的法则,厌恶满盈,喜好谦虚。”无论是可知的事物——天、地、人——也好,还是不可知的事物——鬼神——也好,均对谦虚大加赞赏、颂扬,难道我们还有理由不以“谦虚”为人生的准则吗?难道我们还不知该如何地待人处世吗?

学会谦虚就可学会忍让。

《韩诗外传》中曾说:“德行宽容而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而守之以俭者安,位尊禄重而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而守之以浅者溢。此六者,皆谦德也。”

东汉时魏国的黄琼,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是魏太子太傅黄香。黄琼因其才学名望,常有公卿大臣们推荐他做官,但皆被其托病推辞了。后来才勉强应朝廷之召,出任官职。

对他非常了解的太傅李固知晓后,写来一封信,言道:“常闻语曰: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以此来提醒黄琼:过于坚硬的,容易断;过于洁白的,则容易被污染。

故而,我们明白了骄兵必败、骄将必失的道理之后,就应该在自己的事业到达顶峰之时,记住天道忌盈的道理,避免失败、灾祸的降临。

谦虚者,忌盛气凌人;

谦虚者,忌狂妄自大;

谦虚者,忌骄横跋扈;

谦虚者,忌好大喜功。

谦虚者,需能够节制自己的欲望,对权势的欲望,对财富的欲望,对名誉的欲望,以冷静、平和、谦卑的心态来指导自己人生的方向,培养自己的道德品格。这也正是《易经·谦卦》中“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这句话给我们的启迪。

回过头来,我们可以看看一位西方人在研究《易经》时对“谦卦”六爻的解释。

“底线:要求和期望不太多,也不太少。因为以有节制的方法接近事物,故而大、小事都能获得成功;

二线:以节制为原则,公平地对待他人,也希望自己得到他人公平的对待。平等的观念获得他人的认同、喜爱,故而他人乐于与之共同前进;

三线:知道自己的需求,能够不急不躁地执行自己的计划,喜欢简单、中庸方法的人会很乐意参与;

四线:能给予他人以帮助,并以此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奖励。因有平等的观念做指导,故而能不使自己屈从和卑下,也不吹捧和鄙视他人;

五线:看穿他人的企图,当有人想利用自己的慷慨时,学会使用一定的手段和力量来坚持自己的权利和原则。即使自己不富有,也会得到邻人朋友的帮助;

上线:让自己的生活环境整齐、清洁,没有颠倒世界的欲望。明白自己的短处、弱点,在纠正他人错误之前,应先使自己的素质增强。”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谦虚则能忍让,但却非无原则的“愚谦”、“愚忍”。

学会谦虚、忍让,自能凡事不争胜、不强求。

天道也忌盈,何况人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