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哈佛心理课
28397900000012

第12章 哈佛口才心理课——说话就得以“攻心为上”(3)

“他滔滔不绝地说着,而我倾听着,几乎有3个小时。”这位“调解员”把他的经验讲给别人。“然后,我又继续倾听下去。我见过他4次,在第四次会面结束之前,我已经成为一名他要成立的一个组织的会员,他把它叫做‘电话用户保障协会’。我现在仍然是这个组织的会员,而就我所知,除了那位老兄之外,我今天是世界上这个组织的唯一会员。”“我倾听着,对他的这几次见面中所发表的每一个论点抱着同情的态度。他从来没见过一个电话公司的人跟他这样谈话,于是他变得友善起来。在第一次会面的时候,我甚至没有提出我去找他的原因,第二次和第三次也没有,但是第四次的时候,这件事就完全解决了,他把所有的账单付了,而且撤销了公共服务委员会的申诉。”

吉恩·邓沃迪在乔治亚州的麦肯市拥有一家很大的建筑公司。当有人问他最擅长的是什么时,他回答:“倾听。”接着,他解释道:“我不是很有创意的人,但在我这里工作的儿子还有几个职员都很有创意,我所擅长的是聆听。你知道有时候客户和营造商会为了一些事情起争执,而因为我可以听到他们双方所说的活,我经常可以找到共同点。”这就是善于倾听的人所拥有的优势。

惠普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大卫·帕卡德发明了所谓的“惠普之道”,他要求他的经理与管理者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去倾听,然后去理解。

这正是我们想要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倾听,因为倾听的能力不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技巧。倾听需要专心,每个人都可以透过耐心和练习来发展这项能力。倾听是了解别人的重要途径,倾听是为了获得良好的效果。

那么,在倾听中具体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1)学会用心倾听

眼睛注视着对方,身体前倾;还有,把手边的事先放在一旁,这代表你关心对方所说的话,而且给对方信心,让他把话说完。有些不善聆听别人说话的人,由于拼命地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有时会在刹那间变得心不在焉。这是因为他们想要急着表现一下自己的聪明才智,打算向对方说些中听的话,所以就将对方的话只听到一半便心不在焉了。

偶尔说上几句中听的话,是无法收到沟通效果的。彼此将内心想法完整地相互交换,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为了思考说些合情合理的话因而忽略对方所说的内容,抑或在中途加以妨碍时,彼此将无法相互理解。与其如此,还不如从头到尾一言不发地仔细聆听更能让对方感到称心。

(2)不要轻易插嘴

打断别人的话本来就是一件不礼貌的事情,这常常会激起别人的反感。当你打断别人的话时,你想表示的是你要说的话比对方的话还重要,或者你想要表示的是自己对对方的话持赞同或者反对意见。当谈吐乏味沉闷的时候,你常常会精力分散,漏掉关键的字句,以至误会对方的意思,甚至主观地判断对方的观点,而全然不管那个观点可能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所以,即使对方是长舌妇或反复说那几件相同的事,奉劝你还是要耐心等候,这样会比插嘴收获更多。

(3)不要向无聊投降

善加利用对方的谈话资讯,以引导谈话方向。多提些问题,引导对方谈谈你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有些年岁大的人尤其喜欢向年轻人说道理。当老年人一遍又一遍地向别人诉说自己的往事时,年轻人就表现出心情沉闷的样子来。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向老年人询问一下他们曾经经历过的事情,聆听师长或者前辈所说的话,也可以增长自己的见闻。毕竟,长者有义务向晚辈传递一些美好的往事。老年人并非单纯地陶醉于往事之中,或者只谈过去显赫的功绩,他们说的话,有很多时候是希望晚辈能从中学到一些对人生有利的东西。倘若聆听过前辈们的成功或失败经验后未能进行个案研究,自己也有可能重蹈覆辙。

(4)听得出弦外之音

人与人之间的对话,经常表面说的是一回事,心里想的却又是另一出戏。例如,表面在讨论如何修改文章的作家与编辑,心里想的也许却是谁的权力较占上风。恳求的或不悦的声调及弯腰驼背、手臂交叠、跷脚、眼神不定的肢体语言,通常可影响说话者70%的讯息。善用你的声调,如:深感兴趣的、真诚的、高昂的。善用你的肢体语言,如用手托着下巴,会显得你态度诚恳,而且鼓励对方说出心里的话。

(5)边听边沟通,了解对方的看法

曾有人这样说过:“只要善于倾听,必定可以得到不错的点子。”一个好的倾听者没有必要完全同意对方的看法,但是至少要认真地接纳对方的话语,这是对讲话者的尊重,亦是对自身的尊重。点头、并不时的用“原来如此”、“我本来不知道”等语言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说不定他(她)说的是正确的,你或许也可从中获益。

如果你没有给对方机会,那么你便永远不会知道对与不对。就像一位名人所说的:“学会了如何聆听,你甚至能从谈吐笨拙的人那里得到收益。”

每个人都喜欢谈论自己,这是人类的天性使然,所以当你愿意安静地聆听他人说话的时候,你便是最受欢迎的人。所以,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多给别人耳朵,少给别人声音”,努力地改善自己倾听的技术,让自己拥有一双善听的“耳朵”,那么你很快就可以拥有一份良好的人际关系。

说话要有“气势”

哈佛学子认为一个人说话的“气势”是相当重要的,有时起关键作用。如果你有所坚持,却畏畏缩缩、矮人一截、不敢与人针锋相对,那么你的坚持恐怕也就无法坚持了。因此,当对方言词犀利时,你的言词就应更为犀利;如果对方气势过人,你的气势也应更胜他一筹,并且在谈话时应理直气壮、临危不惧,这样才能压倒对方。

《古文观止》中有一篇《唐雎不辱使命》的文章,内容是讲骄横的秦王想要吞并安陵君的国土,所以无理地表示欲以秦国五百里土地作为交换。对此,安陵君自然不同意,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斡旋。

当秦王听说安陵君不愿交换土地时,顿时脸色大变,怒气冲冲地对唐雎说:“你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唐雎回答道:“我没有听说过。”

秦王说:“天子一发怒,便能让百万人尸骨成山、血流成河!”

唐雎说:“大王听说过百姓发怒吗?”

秦王说:“平民百姓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赤着双脚,拿脑袋撞墙罢了。”

唐雎说:“那是庸人的发怒,不是勇士的发怒。如果勇士发怒了,倒下的虽不过是两人,血水淌过的地面也只有五六步,但普天之下的人,都会为他们披麻戴孝。现在勇士发怒了!”

唐雎说完话,立刻拔出宝剑,准备挺身而起。秦王一见,慌忙地对唐雎说:“先生息怒!先生请坐下来谈,何必生这么大的气呢?现在我明白了,韩国、魏国都灭亡了,唯独安陵君仅仅50里地的小国还能留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您这样的勇士啊!”

在这个过程中,唐雎针对秦王的贪得无厌,临危不惧、据理力争,甚至以死相搏,终于使秦王因心虚胆战而作罢。

凭借勇气而领先气势、步步逼近,当你掌握了这种方法时,你就能在论辩中体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真正含义。

冯玉祥任职陕西督军时,他得知有两个外国人私自到终南山打猎,并且打死了两头珍贵的野牛,就把他们召到西安,责问道:“你们到终南山打猎,和谁打过招呼?有没有领到许可证?”

两个外国人回答道:“我们打的是无主野牛,不用通报任何人吧!”

冯玉祥听了,带着怒气说:“终南山是陕西的辖地,野牛则是中国领土内的东西,怎么会是无主呢?你们不经批准便私自打猎,就是违法!”

外国人狡辩道:“这次到陕西,在贵国发给的护照上,不是准许我们带枪吗?可见我们打猎已经获得到贵国政府的许可,怎么能说是私自打猎呢?”

冯将军反驳道:“准许你们携带猎枪,就是准许你们打猎吗?如果准许你们携带手枪,难道就表示你们可以在中国境内随意杀人吗?”

其中一个外国人,很不服气地说:“我在中国15年,所到的地方没有不准打猎的,再说,中国的法律也没有规定外国人不准在中国境内打猎。”

冯将军冷笑着说:“的确是没有规定外国人不准打猎的条文。但是,难道就有准许外国人打猎的条文吗?你15年没遇到过官府的禁止,那是他们昏庸!现在我身为陕西的地方官,我可不能昏庸。再说,我负有国家人民托付的保家卫国之责,自然要禁止你们私自打猎!”

这两个外国人最后在冯玉祥义正言辞的气势下不得不承认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