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习惯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28382500000050

第50章 心理健康的人有哪些特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认为,心理健康有十种表现:(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能力有正确的评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除此之外,其他心理学家还有一些不同的理解,概括他们的基本思想,我们可以这样认识心理健康的表现:

首先,要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良好的自我认识即人常所说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并能自尊、自信。良好的自我体验即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对待自我,能愉快地接受自己的一切,做到自爱。良好的自我控制即能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进行有效地控制。既能控制个人情绪有适度的表达,又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调节,使之符合工作和学习的目标,有良好的意志力。

其次,心理健康还要有良好的社会功能,社会功能良好指人能够对社会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适应是个人为满足需要而与环境发生的调节作用,在个人需要与环境条件之间,要么改造环境满足个人要求,要么改变自己适应环境要求。心理健康要求与社会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通过接触了解现实条件,在客观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恰当地满足个人需要。对社会现实中的各种要求或问题,不退缩,不逃避,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去应对,使个人与社会和谐共处。

再次,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心理健康的基本表现。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心理健康的人能与其周围人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并通过人际交往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孤独,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而且能通过人际关系使自己与同事、朋友协同合作。在工作和学习方面互相帮助,共同取得进步。

最后,心理健康者还应有积极的劳动实践,劳动实践是社会得以发展和个人赖以生存的活动之一,通过劳动获得劳动果实或事业成就,会给人以充实感、幸福感和自信心,使自我能力得以发挥,自我价值得以实现,是心理健康在社会活动方面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