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革命烈士书信
28363700000067

第67章 给妻子林颖的信(节录)

楠:

决心是果断的具体表现,我俩应为我们的前途庆幸!方式虽由于"介绍",然而"爱"乃是由于同志关系、政治条件、工作利益、双方前途,特别是性格与品质相互印象诸复杂因素而自然促成的,而逐渐浓厚起来的。尤其是在击破困难排除波折之过程中而更会浓厚起来的!倘若"轻易"而成,当不会事后回味之深长吧?比如我们的事业,要不经过艰难缔造的奋斗过程,那么巩固和强大的程度当不如我们所愿望的那么伟大吧!当然,一种小资产阶级的恋爱观,是另一种--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这究竟是小资产阶级的呀!无产阶级先锋队则不然,这首先建立在政治上、工作上、性情上和品格上,自然同样也有花前月下,然而已经不是卿卿我我了,而是花前谈心,月下互勉,为了工作,为了事业,为了双方的前途!你同意我的话吗?我想同意的吧!因为你已经在做着了。

我郑重提出:双方对对方的希望上,千万不要"过奢",尤其是在今天,在初恋,在恋爱定局之初期。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一般人对他的爱人,是不容易看到缺点的。所以在起初,感情无限好,但日久天长,弱点逐渐暴露,情感就会淡了,因为这里头没有辩证地观察问题,更没有辩证地认识问题,当然也不会有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了。人都有其优良的一面和缺陷的一面的,两面相照,发展其优良的一面,同时又要扬弃其缺陷的一面。主要靠自己,同时靠他人。只要对方在基本上是可爱的,是值得可爱的,那就够了,把功夫用在相互帮助、相互教育、相互鼓励上。这是我党对待同志的态度,也是恋爱双方互相对待的态度。倘若能够这样。则双方情感不仅不会越来越淡,相反必会越来越浓,以至白头偕老的。

在上述基本观念和基本态度之下,我们相爱了,这种爱才是最正当最伟大最神圣的!同时也必能是最坚持最永久的!

所以,你对我的认识和了解,我知道乃是基于政治、党性、品格,而不是什么地位。地位算什么东西呢?同时,要求你必须还要了解我的另一面:急躁、激动、工作方式、方法上之不够老练,对人对物有时过于尖锐,使人难堪,对干部有时态度过于严肃,加上某些场合下的不耐烦,使人拘束,涵养不到家,这一切都是我自己实行自我批评自我斗争而同时请求你在更接近更了解的情况下帮助我去纠正的。对于你,聪明,豪爽,忠诚,多情,不怕危险困难忠于党,这是好的一面,优良的一面;可是在另外的一面,高傲,虚荣心--像你所说的,再加上还欠切实,正是你的缺点,却需要你来努力克服的。倘若有了彻底认识,克服虽然必须〔有〕一个过程,相信是会收到完满成果的。

我希望你的(虽然你已经在作着)是:

(一)加强自己思想意识上的锻炼。你的家庭生活环境熏陶着你,带来了非无产阶级的某些意识,在党对你不断的教育中,特别是在敌后两年烽火的斗争中已经锻炼得使你更坚强起来了。然而进步是无止境的,还需要加倍努力!最近党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指示,是我党自有历史以来最有意义最有教育价值的文献之一,你必熟读,妥为笔记,而主要还依靠于左右同志们的相互坦白检讨。区党委会有具体指示,如何去检讨,特别应当认真看洛甫的《论待人接物》那篇文章,胡服同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那本小册子,对于我辈为人为党员为一个革命家,是有着极大的作用的。

(二)留心政治,养成对政治的浓厚兴趣。一切应从政治观点上去观察问题。政治是任何一种工作职业的同志所必须具备的。理论修养之外,尤须注意政治形势,根据形势布置工作,分析形势,推动形势,改变形势。要多多地经常地在这方面用心下功夫啊!报纸电讯不应该放过一个字,一条新闻不能单独看做一件新闻,而应分析它的实质。先从近处作起,渐而致于国际形势,抱定志向,做一个最实际的政治工作者,有修养的政治工作者。

(三)待人接物上,不要过于锋芒外露,大方之中含有腼腆。我始终没有忘记过一次毛主席在我外出进行统战工作时的临别叮嘱的一句话:"对人诚恳是不会失败的!"这句话今天拿来送给你,共同勉励吧。注意我们的态度,我们的言语,我们的待人接物,更谦逊些,更诚恳些,更大方些,更刻苦努力些!

(四)工作,越下层越好锻炼,越深入越能具体了解,也就越能正确解决问题,越能建立信仰。女子生下来长大了是革命的,是工作的,是为大众谋利益的,而不是为的什么单纯性的问题。女子应有其独立的人格,更应有其培养独立人格的场合和环境,即便结婚了之后,我还是主张你应有你的独立的工作环境,我无权干涉你,也不会干涉你。

(五)你写得很好,你应该努力学习写作,记日记,写文章。把材〔料组〕织起来写在纸上,这就是文章。要具体材料,不要空洞说理,要提高文化水平,要加强理论修养。你还年轻,我希望你工作之外,又是作家,必会有一天,你是一个帮助我写作的有力助手!

亲爱的同志!一切美满的愿望,都是建立在政治理智、情感热心、努力互助互谅之上的!

一九四一年九月十四日

【写作背景】

彭雪枫和妻子林颖十分恩爱,两人在生活上互相体贴,在工作上互相帮助。这封信是他对妻子提出的一些希望:要她在政治上加强学习、工作上积极努力……。通篇体现了他们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

彭雪枫简介

彭雪枫(1907-1944),原名彭修道。河南省镇平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由上海到苏区,历任红五军第五纵队三大队政委,红八军第一纵队政委,第六、二师政委。1934年任江西军区政委、红军大学政委。10月随红一方面军长征,任中央军委第一局局长,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长等职。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四师政委,参加了直罗镇战役。1936年10月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秘密前往太原,争取阎锡山与红军联合抗日。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部少将参谋处长兼驻晋办事处主任,兼任中共中央北方局联络局书记,负责晋、冀、鲁、察四省和平、津两市的统战工作。从1938年起先后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书记、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淮北军区司令员等职,参与领导豫皖苏根据地、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庄同日伪军作战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