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奥斯维辛之后
2833700000043

第43章 评点“异域走笔”

〔原文〕

现代越南人说:让往事随风去吧

(作者邢世嘉,刊于《新民晚报》2001年11月7日“异域走笔”专栏)

在过去一段漫长的岁月里,越南总是战乱不断,越南人的生活也总是与战争相关。那时,在我的印象中,越南人不是在枪林弹雨中拚杀,就是在挖地道,钻地道,和敌人周旋。好像他们的生活就是进攻和防御。

然而,在硝烟散尽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战后出生的新一代越南人,对战争和历史没有切身感受。他们耳濡目染的是人人经商、人人挣钱的社会氛围,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也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他们只希望大学毕业后找一份高薪职业,早日发财致富。

在我问及越南青年“对历史是否感兴趣”时,没有一个人持肯定的回答。其中一位从事导游职业的年轻人似乎很反感,他说,战争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不要老是把战争挂在嘴边,现在我们只想多挣点钱,早日买回自己的摩托车,享受跟邻国看齐的生活水准。我打心眼里同意这位青年的观点。但是我又说,作为导游,讲人文历史是你们的职业,而战争史是历史的重要部分,他怎么能不挂在嘴边呢?你猜这位导游是怎么反驳我的,他说,你们游客只管自己游好乐好就行了,我们国家的历史我们都要淡忘了,你们还要知道那么多干什么?

〔评点〕

这篇短文让我将信将疑。看来作者是以游客的身份到越南观光,那么除了接触导游以外,究竟还曾向多少年轻人作了调查提问,就对“战后出生的新一代越南人”作出了全称判断,又迳题为“现代越南人说:让往事随风去吧”呢?

这一句“让往事随风去吧”,文中不见出处,不知是哪位“现代越南人”说的,还是流行于越南的共识;是民间的感慨,还是政府的导向?

我以为倒像是作者的心里话———在提到那位导游说“战争已经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我们只想多挣点钱……”的时候,作者说:“我打心眼里同意这位青年的观点。”

然而,作者大概忘记了他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规定的当下环境里跟这位青年导游问答的。他也许想让导游讲一讲抗美战争或更早些抗法战争的历史,不过,事实是,“在硝烟散尽二十年后的今天”,回顾最后那一阵硝烟,却是发自中越交战的战火啊。你让越南导游向中国游客“讲人文历史”把中越战争“挂在嘴边”,是否一种不情之请?是否有点莫名其妙?人家说“你们游客只管自己玩好乐好就行了”,已是足够的委婉;至于“我们国家的历史我们都要淡忘了,你们还要知道那么多干什么”云云,这耐人寻味的答话,难道能作为这位越南导游乃至青年一代越南人忘记历史、抛弃历史的证明么?

此文乍一披阅,不禁为越南哀,一个经历了那么久的苦难的民族,至少他们年轻一代竟淡忘了历史!因为记得哲人说过,一个忘记了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而通读全篇之后,我从将信将疑进而感到不是那么回事。“对战争和历史没有切身感受”并不是那里的青年遗忘历史的理由,参与当下市场化改革中的经济活动,也不是必然导致遗忘历史的条件。

这倒提醒我们反顾自身:无论是“对战争和历史没有切身感受”的年轻人,还是经历过战争(例如充满苦难、抗争和牺牲的抗日战争)和历史(包括战后充满矛盾斗争的社会运动直至“文革”等等)的人们,是不是心存对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及其人民的命运的关注,经常温故知新,而没有健忘到“让往事随风去吧”;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我们会发现自己生活在历史的阴影下,许多的伤口并没有结疤,哪里来的“好了伤疤忘了疼”?

假如有人问我“对历史是否感兴趣”,我只能回答,不是“兴趣”问题,我感觉到的是历史留在我身上和心上的痛。

2001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