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老婆就看不过去,不懂事理,她就说,"哎呀,算了嘛,你就让大儿子去。他也没有出过远门,你让他去好了,你不要到时候我们这个二儿子还没有救回来,我这个大儿子就先死掉了。你叫我怎么活啊?"
这样一哭、二闹、三上吊,开始闹起来了。
之后陶朱公没办法,说,"好了,算了吧。你去吧。"
然后他就写一封信交给那个大儿子,说,"这样子,你拿了这封信去找楚国的那个庄先生。然后把黄金全部交给他,他叫你怎么办,你就怎么办,就行了。"
大儿子说,"好,好,我一定听话。"
因为陶朱公家里很有钱,除了这个一千斤黄金之外,他又私自带了很多黄金,然后浩浩荡荡就去到楚国。
他前面以为这个庄先生肯定是一个大富大贵的人,结果去看,不是。那个人很穷,住在一个茅草棚子,这个茅草棚子是东倒西歪的,衣服也破破烂烂的,心里面就有一点看不起他了。
但是因为父亲吩咐了,他也没办法,就马上把一千斤黄金交给庄先生,然后把父亲的信也拿给他。庄先生看到陶朱公这个老朋友写信来了,马上就满口答应,就跟陶朱公的大儿子说,"这样好了,黄金放在这里,然后你先回国去吧。这个事情我会处理好的。"
但是这个大儿子他不舍得这一千斤黄金,他想,"哎呀,怪了,我一千斤黄金给你了,事情还没有做成你就叫我走,那怎么可能啊?"口里面答应了,心里面就不同意。
然后阳奉阴违就留下来了。因为他身边还有黄金,就拿了一些黄金去交结那些楚国的其他贵族,给他们送点钱、送点礼,当然这些贵族就待他如座上宾,因为都知道是陶朱公的儿子。
这个庄先生他虽然是生活条件很简陋,但是个奇人异士,他很有智慧,很有才能。他不贪图享受,人家给什么财物他都不要,就算是陶朱公这个一千斤黄金,他也只是准备作为一个信物,先放在这里,事情办成以后还是要给陶朱公送回去。所以大家都很钦佩他,整个楚国举国上下,从楚王到其他大臣都叫他先生,都以他做老师,都很尊敬他,很听他的话。这个庄先生就到楚王的宫殿里去,说,"大王,臣观天相,萤惑二星现于楚国的天空,看样子我们国家恐怕会有灾难。"
楚王一听马上说,"先生,那好,我听你的话,我明白了。"
庄先生一句话就把事情办成了,马上他就回去了。楚王当天立马就下令先封存国库。
此时陶朱公的大儿子正在其他的贵族府上喝酒玩乐,这个贵族听说楚王封存国库以后,就很开心,就对大儿子说,"哎呀,恭喜你了,看样子你弟弟有救了。"
大儿子问,"为什么?"
大臣就告诉他,"你要知道,我们大王有个习惯,他要准备大赦国家所有的犯人,大赦之前他一定是会首先要封存国库,然后第二天就发布命令,要大赦天下的。所以我知道,看样子国君要大赦了,你弟弟有救了。"
大儿子一听当然很高兴,心里面又不服气,想着,"哎呀,糟糕了,心痛啊,我金灿灿的一千斤黄金,你看,就这么白白地送给庄先生那个糟老头子去了,看样子他没有出什么力。凭什么得我一千斤黄金啊?"
心里面不高兴,他就想着要讨回来,但是口里不敢说。就跑到庄先生家里去,说,"拜见先生。"
庄先生很奇怪,说,"我不是叫你先回去吗?你怎么还在这里啊?"
然后大儿子就说了一通话,说,"我不放心啊,我听说楚王准备大赦天下,所以我特地来向先生告辞。"
你想想那个庄先生是何等聪明之人,他马上就明白是要把钱讨回去,他说,"那好,可以,你看你那个一千斤黄金在后院里面没动,你赶快把它装上你的车。"
大儿子就很开心了,把一千斤黄金毫不客气装上车,一点都不留,走了,走到自己住的旅馆了。
庄先生想一想,不服气,"哎呀,我老人家一辈子几十年,想不到给这个小子耍了。"很不开心。"我不是贪这个钱,但是这口气我出不来。"
他马上连夜又进宫跟楚王说,"大王,我知道大王要准备大赦天下,这是一个仁慈的善举,非常好,我很赞叹。但是,我听说那个陶朱公倚仗他很有钱,运了一千斤黄金来收买大王您的大臣。如果您老人家不处理的话,到时候给人家传,以为楚王很贪财,贪这一千斤黄金,所以不是为了放那些贫苦的囚犯,而是为了放这个陶朱公的儿子。这个说出去就不好听了。"
楚王果然就大怒,立马就传令,"好,先杀掉陶朱公那个二儿子,然后再大赦天下。"这下惨了。陶朱公的大儿子垂头丧气回去了,一千斤黄金是原封不动运回来了。但是车上多了一样东西,就是他弟弟的尸体。
当然他的母亲就哭得死去活来。但是陶朱公就哈哈大笑,说,"我早知道是这个结果。"他就说,"因为我知道,我一开始出来做生意,家里很穷的,这个大儿子跟我穷惯了,苦怕了,所以很不舍得钱,这个金灿灿一千斤黄金哪里舍得就这么放掉了。所以我要派我小儿子去,因为小儿子生下来的时候,家里已经很富有了,他一开始就是生活在蜜罐子里面,锦衣玉食,所以他不会因小失大,他不会肉痛这一千斤黄金,所以他肯定能够把我这个二儿子救回来。但是可惜啊,命数如此。"
你看,这个说明陶朱公有知人的智慧,当然也说明他很淡定,他有禅定力,这个是说禅定度。如果是说佛门里面,禅宗里面的禅定度修法当然更多了,因为可能我们很多人还是第一次进六祖寺,我们说一点皮毛的好了。
第六是般若度。清净无漏圆满的大智慧,就是般若度。般若度首先需要学习。我们要开智慧需要学习,要闻、思、修。你看孔子把他的人生归纳为六个阶段:"吾年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你看,师父现在虽然没有四十,但是现在不惑肯定是有了。"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他把人生分为六个阶段——十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这六个阶段都是在学习。越学越炉火纯青,越学内在的修养越高,内在的智慧和德能越高,智慧越圆明越广大,道德越高尚。
所以我们学习要学这个,不是单单的学一点技能。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如果单单只是学一点技能,没有学会做人的方法,处世的方法,那你走出来照样是一个失败的人。所以希望大家能够透过禅的智慧能够开启我们内在本具的智慧与慈悲,这个是般若度。
当然我们要学企业管理有几本书可以看,一个是韩国有一个人叫做崔仁浩写了一本《商道》。《商道》里面它已经融合了我们儒家的智慧,禅宗的智慧,佛教的智慧。那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杂货店的售货员怎样成为一个商场的领袖,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当然中间有方法,成功肯定有方法了。为成功找方法,不要为失败找理由,应该这样子来学习智慧。
还有一个是有个美国人彼得圣吉写了一个《第五项修炼》。好多年以前好像很流行,到处都是搞什么,创建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企业,创建学习型的政府,反正都是讲这个。我看看都没有几个真正学到的,什么心智模式的提升,什么共同愿景,恐怕都是贴个标签,其实还是照旧,没有真正了解里面的精髓。其实我们要知道,《第五项修炼》它里面的很多内容我们来看,很多其实都与禅宗的禅法的智慧是相通的。所以透过这些让我们来增长智慧。
最后祝愿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企业家都能够由感性管理提升到理性管理、量化管理、人性管理,更进一步炉火纯青,到达禅悟的管理!我们看一切员工都是菩萨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