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素质大智慧。哪些智呢?我们要有自知之明,要有知人之明,这个都是大智慧。首先是我们要能够有自知之明,然后要知人,自知和知势,知道这个潮流。
以前香港有个文人张立,张立在香港的电视上曾经有做过一个节目叫做"平常谈",每一天晚上讲五分钟。我略略看了几集,我觉得还可以,那个人也懂一点佛法。他就曾经有说过,"一个人可以不信邪,但是不能不信势。"
你不可以不信势,但是你可以不信邪。因为你不信邪没关系,邪它是个别现象。而势是天下大势,是潮流,是社会发展的潮流。如果你没有这种智慧,你不能够了解整个社会发展的潮流,不管你怎么努力,也是很难成功的。
把握潮流很重要,你能够把握潮流,你顺着这个潮流走在前面,那肯定成功,你不需要怎么费力都成功。我们世间人有一句话,成功是等于99%的汗水加上1%的天才。但是如果从知势的这个角度来说,我说要反过来,成功是99%的天才加1%的汗水。可以明白我说什么吗?你把握这个势,你不需要怎么努力就成功了;你把握不住势,你再努力也白搭,很辛苦。所以要知势,要知道社会发展的潮流,要有敏锐的眼光,这个是最重要的。
怎么去知势?一个是知道我们社会发展潮流;再一个是知道我的长处在哪里,我适合于做什么工作,你不要迷糊。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郞。其实也是有道理,如果你入错行就很难发挥你的才能,很难发挥你的天赋;如果你选对你的位置,选准你能够做的事情,契合你的天赋,那你就能够扬长避短,就能成就。所以你欢喜做什么,你应该看你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有的话努力去做,这样子就好了。攻其一点,不计其余,你一直努力地去做,在这个领域成为专家,这样子的时候肯定有成功的机会,所以要能够审时度势。
我们去成都武侯祠,看到一个对联是称赞诸葛亮的,"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诸葛亮他治理蜀国,为什么要七擒孟获?对于少数民族的首领为什么要那么优待,抓住他又放掉他?因为要攻心。你征讨他,你去一次只有一次,但是他要反对你,他随时可以。如果你不能攻心就后患无穷,怎么可能太平?不能够审时度势,你宽也不对,严也不对,都会误事,所以后来治理蜀国的人要深思熟虑。事实上就是说我们要攻心,我们要审时度势。
这个是我们说要知势的一个基本点,我们要有智慧,首先也要知势。
第二个要自知,有自知之明。首先应该要有大志向,一个人要成大气候,一定要有大志向,不管你世间、出世间都是如此。
我们说刘邦和项羽好了。表面看起来,刘邦的能力跟项羽没法比,这个刘邦是地痞无赖,做一个小小的亭长,等于现在的乡长,一点本事都没有,又贪杯,又好色。但是项羽看起来他的个人优势很大,又是楚国贵族的后代,然后自己的力量也很大,生得很魁梧,力气很大,力能扛鼎,又读过兵书,学过万人敌,打起仗来很厉害。但是你看秦朝灭亡以后,后来主要是两个人争天下了,为什么刘邦他个人来比,比不上项羽,他反而成功了,项羽个人那么优秀,反而失败了?原因是什么?刘邦这个人很厉害,他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是他有很多优点,有很多优势是项羽没有的,项羽无法比的。所以仅仅用了八年时间,刘邦就重新得到天下了。
当然两个人都有优点,是什么?首先一个共同的优点是两个人都有大志向。曾经有一次,秦始皇东巡,到达会稽山(浙江绍兴附近)的时候,项梁就带着项羽去看热闹,看到秦始皇的排场,这个气势、气派,那时候项羽他还是个十几岁的小孩,他马上就冲口而出说,"彼可取而代也",我是可以代替他的,我也能够做皇帝。这个志向,这个气势,从世间来说就很大的。
刘邦也是如此,他做一个小小的亭长,后来因为出公差,就去到首都咸阳,看到秦始皇出来的排场,他就感叹地说,"大丈夫当如是也",做为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是这个样子。
两个人都有大志向,虽然两个人都不怎么读书。但是中国古人有一首诗,最后的两句"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秦始皇焚书坑儒,以为实行愚民政策,这个天下就太平了,没有人会起来造反了。但是"坑灰未冷山东乱",因为刘邦、项羽本来就不读书,"刘项原来不读书"。但是他们有志向,刘邦说过一句话很精辟,他说,你可以不识字,但是你不可以不识人;你可以不看书,但是你不可以不看人。所以他能够得天下,因为他知人善任。所以这个应该是关键,这是志向。
然后要有自知之明,要知道我们有哪一些缺点。我们分析一下项羽为什么会失败,他有哪一些缺点,韩信后来就有讲过。韩信本来是在项羽这边的,后来他跑过去了,项羽不重用他,看不起他,让他做一个卫兵,守在帐蓬,营帐前面拿一个武器作为一个卫士,当然不得意了,他就跑到刘邦那边去了。
韩信这个人也还是有知人之明,但是没有自知之明。他一进去就单刀直入跟刘邦说,"大王,你想一想,你的能力跟项王的能力比起来哪个能力强?"
刘邦想了半天,最后还是很老实说,"我的能力比不上他。"
既然是刘邦的能力比不上项羽,为什么这个韩信还要离开项羽来投奔刘邦呢?韩信就分析了项羽的两个致命的弱点,然后说,"得天下者一定是刘邦。"
哪两个弱点?第一个是匹夫之勇,第二个是妇人之仁。
匹夫之勇,你作为一个领导,一个统帅,不可以单单搞个人英雄主义,单单逞自己的这种匹夫之勇。你看公元前207年,那是与秦朝的军队斗争最艰苦的时候,当时秦军已经围困了赵王的军队,然后很多的诸侯国的军队都很害怕秦军的威势,不敢出来打仗,作壁上观。而项羽还是很有勇气,很有勇力,破釜沉舟,以一当十,打败了秦军。先后就厮杀九次,那些诸侯的军队听到他们厮杀的喊叫声都吓得发抖。所以项羽自己的勇力还是很可以的。
但是他作为一个统帅的能力就不够,他很喜欢打起仗来身先士卒。这个肯定错了,你不能够把握全局,自己跑去打仗去了,就好像我们做一个合唱队,你本来应该做指挥的,却跑去做演员去了,怎么唱得好呢?他很喜欢自己去身先士卒去打,所以这个是他的匹夫之勇。乃至于后来离心离德,很多的部下、忠臣都跑了。最后在安徽这个垓下之战,最后一战的时候,已经差不多要走到尽头了。这个时候项羽他想的不是怎么去转败为胜,他后来就说,"我从江东起兵八年以来,身经七十余战,战必胜,攻必克。现在这一次恐怕是天要亡我了。你们看看,看到底是天亡我,还是我自己力量不够?"
他又冲出去跟汉军打起来了,也杀掉很多的汉军将领。但是这个没有用,是匹夫之勇。他没有去考虑怎样转败为胜,也没有考虑怎样暂时避开,东山再起。
你看刘邦他就能够屡败屡战。而项羽是每次都胜,最后一次失败他就受不了了。一次失败他就受不了,其实这个人心理素质还是不行的,心理素质还不是非常成熟的。你看他没有想这些,想的全部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我的宝马怎么办呢,虞姬怎么办呢,他最后那个偈子就是说: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种整个就是一个悲剧性格,自己不知道怎样去把握这个大势和大局。这个是他的弱点,匹夫之勇。
第二个是妇人之仁。你看当时的会稽太守叫他一起起兵,后来他就把会稽太守杀掉了,实际上这个还是很残忍的。然后那个楚王立起来,本来是一个放羊的小孩子,他也不放心把楚王杀掉了,这个都是很残忍的,让他失去人心。但是在鸿门宴上他又有妇人之仁,又不忍心杀掉刘邦,他那个时候如果是杀掉了,哪里是一个樊哙可以阻止得了的?但是他放跑了,这是妇人之仁。气得当时他身边的谋士范增就说,"竖子不足与谋也。"哎呀,这小子,不值得跟他共事,不值得跟他做事。这些其实都是他的弱点,我们要能够知道自己的弱点。
第三个是要有知人之明,知人谓之智,我们要能够知道人的才能,要知人善用。刘邦后来得天下以后,也曾经与他的大臣们一起探讨,说为什么我能够得天下,项羽为什么会失败?他就说,"关键就在于一个能不能够用人",刘邦就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统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天下最优秀的三个人才都给我用上了,都能够为我所用,我当然成功了。"
而项羽很多人都从他那边跑掉了,韩信也从他那边跑掉了,就剩下一个范增,唯一的一个智囊,一个谋士他都不能用,你说他怎么会不失败呢?项羽这个人有时候确实也很没有头脑,刘邦略施小计,离间计,就让他把范增逼跑了。
有一次项羽派一个使者到刘邦这里来,刘邦预先就摆好很丰盛的酒席,看到项羽的使者以后,就故意装作很慌张的样子说,"哎呀,我不知道是项王的使者,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
亚父,就是项羽那个时候很尊重范增,叫他做亚父,就是干爹,或者说是叔叔,干爹这么一种性质。
然后马上把丰盛的酒席撤掉,换上很差的酒席。那个使者回去马上就转告项羽,项羽很生气,就怀疑范增肯定跟刘邦串通起来了。你想想范增是何等聪明的人,他立马就说,"天下已大定也,大王自为之。"拂袖而去,中途这个背上的疮发起来就死掉了。
所以事实上,这个都是启发我们要有知人之明。一个企业要成功,一定要能够运用大众的智慧。你看项羽是个人英雄主义,而刘邦能够调动和运用集体的智慧,所以他自己虽然一无所能,但是可以说他又是无所不能。
所以企业管理者应该是能够让一切有智慧的人都为我所用,而又能够安心,这样用人的智慧是大智慧。这个世间最有智慧的,不说出世间,说世间,最有智慧的不是科学家。为什么?科学家还是要给人打工,要么给政府打工,要么给企业家打工,对吗?肯定是这样的。所以最有智慧的应该是懂得用人的人,有这种智慧,这个是最有智慧。当然出世间的智慧我们不能比,那不用讲了。从世间来说必然如此,所以要有这种智慧,这个是要有知人之明。
第二类是要能够知人善用,而且所用的人要比自己高明。
中国有一个《反经》,是李白的老师赵蕤曾经教过他的。那上面就有说过,怎么用人呢?"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你用的都是你的老师,智慧比你高明,样样都是给你学习,那你能够王天下,能够统一天下,能够内圣外王,这个是儒家的理想。
再次一等,你用的是你的朋友,跟你智慧相当,旗鼓相当的,你也用朋友的礼节来对待他,你不会限制他,而是调动他的积极性,那怎么样?能够霸天下,能够成就霸业。你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他们用的那些谋士,那些大臣都是很有能力的,用友者霸。
用徒者亡,如果你好像武大郎开店一样,用的人一个比一个都比自己要矮的话,你说你怎么搞得好呢?不可能。如果说我们用的人都只是那些唯唯诺诺,只会听话,你推他一下,他动一下,他根本上没有主观能动性,也没有智慧去处理事情。他要去推销一个产品,件件事情都不能够随机应变,打电话回来向你请示,你说你累死了、忙死了,你怎么会做得好?不可能做得好的,用徒者亡。
还有我们要有容人之量,哪怕是敌人,只要他有才能,我们都要能够用,这样子的典范很多。那些有成就世间事业的人,好多都是如此。你看齐桓公、曹操,他们都曾经把是敌方阵营的人为我所用。
齐国本来有几位公子,大公子后来继位就做齐襄公,齐襄公无道,荒淫好色,所以就给国人赶跑,国家起内乱。另外有两个公子,一个是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一个是公子纠。当时管仲和他的朋友鲍叔牙两个是分别辅佐这两个公子,管仲他就辅佐公子纠,鲍叔牙就辅佐后来的齐桓公,就是当时的公子小白。
后来齐襄公死了,两位公子都马上就跑回来,哪个先到首都,肯定哪个就先做国君。当时两个公子在路中途就相遇了,当然各为其主,所以管仲就张弓搭箭,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衣带。公子小白还是很机灵,他马上就倒在车上,大叫一声,他就故意装死,其实是没有受伤,就射中衣带而已。这个公子纠就放松警惕,就跑得比较慢。
当然公子小白和鲍叔牙就星夜兼程赶到首都,首先继位,就是齐桓公。继位以后,当然这个公子纠就没戏了,两个人又跑回鲁国去。鲁国是个小国家,齐国是个大国。马上新继位的国君齐桓公就派鲍叔牙去跟那个鲁国的国君传令,说,"我们现在新的国君跟公子纠恐怕是不能相处了,但是两个又是兄弟,我们齐国不好处理,还是请你鲁国自己处理好吧。"
鲁国的国君马上就把公子纠杀掉了。
但是鲍叔牙他和管仲是朋友,他就知道管仲才能很好,他就对鲁国的国君说,"管仲我们要提回齐国去审讯。"用囚车把他押回来。
鲍叔牙这个人很大公无私,朋友之间相处,他没有妒贤嫉能的思想。好像我们佛教里面所说的随喜功德一样,他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管仲,他就主动向齐桓公推荐,说,"管仲虽然曾经有射过你,但是其实他是很有才能的,你应该用他。"
一开始齐桓公他没有反应过来,不同意。他说:"那不行,他的动机是要杀我,我怎么可能用他呢?"
然后鲍叔牙就说了一句一针见血的话,说,"如果大王你不想成就霸业,那就可以不用他;如果你要成就霸业,你非用他不可。因为举国都没有超过他的人,我的才能也比不上他。"
齐桓公也确实是气度不凡,马上就醒悟过来了,下令赦免管仲,然后拜他为大臣,而且拜他做宰相。他们就有过一次很精彩的谈话。
首先是齐桓公他有自知之明,他说,"我有三个缺点,你看看值不值得你辅佐我?能不能够做国君?"
管仲他当然知道。他就故意说,"臣未之闻也。"我没有听说过。
这个哪里没听说过,肯定知道了,不过是说一个冠冕堂皇的表面话,让这个齐桓公好下台。
然后齐桓公就说,"我有哪三个缺点呢?第一个缺点是我很喜欢打猎,有时候我会连续几天都跑去打猎,不管什么国家大事,什么诸侯使节,我统统不理他,这是我的第一大缺点。第二个缺点是我很贪杯,我喜欢喝酒,逢喝就必醉,有时候喝得醉熏熏,几天都没醒过来,所以国家大事也处理不了。第三个缺点是我很好色,家族里面那个长辈的,好像阿姑那一辈,平辈的姐妹这一辈,有好一些都曾经为我所污,然后她们不能出嫁。你看看,我这样子有没有资格做国君,值不值得你辅佐我?"
然后管仲就说,"这一些作为国君来说都还不是根本致命的弱点。做一个国君要成就事业,根本致命的弱点是两条——优及不敏。如果你有这两个缺点,你不能成就,不能做好国君,你自己有一些其他的小才能,小聪明都没用。"
"优"是优柔寡断。"不敏"是反应迟钝。
优柔寡断,所以你不能够知人善任。你就明明知道他是个人才,你都不能够马上去拍板用他,发挥他的才能,不能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