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命典——白话遵生八笺
28316700000037

第37章 延年却病笺下(5)

紫阳说:“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纵有丹经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不过此窍阳舒阴惨,本来就没有正式的形状,意念一到,自会张开。但开闷也是有一定的时间的,百日内立下根基,养成气母,然后虚实生白,自然可以行到他。黄帝三个月便呵以内视,所遵循的正是以上的法则,而人肚脐之下的肠胃之间,刚称为鄷都地狱,九幽都司,阴境积结,真相是不会居于此处的。所以灵宝炼度的各种方法,都存想这个地方为幽关,怎么可以作为修炼的地方呢?对这个问题,学习的人不妨试着思考一番。

药物

古歌说:“借问因何有我身?不离精气与元神。我今说破生身理,一粒玄球是嫡亲。”神与气、精,同为三品上药,炼精成气,炼气化神,炼神合道,这是七返九还之要道。

红铅墨汞,木液金精,朱砂水银,白金黑锡,金公姹女,离女坎男,苍龟赤蛇,火龙水虎,白黄芽,交梨火枣,金乌玉兔,乾马坤牛,日精月华,天魂地魄,水乡铅,金鼎汞,水中金,火中术,阴中阳,阳中阴,黑中白,雄中雌,名字不同,形象各异,都是打的臀如。然而到底什么东西可称为药物呢?笔者说:“修丹之要,在乎玄牝。欲立玄牝,先固本根。”而本根的根本就足元精。精为元气所化,所以说精和气是指的同一种东西,再以元神居之,则精、气、元神三者聚而为一。

杏林驿道人说:“万物生皆死,元神死复生。以神居气内,丹道自然成。”施肩吾先生说:“气是添年药,心为使气神。若知行气主,便是得仙人。”如果精虚则气竭,气竭则神逝。

《易》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想复命归根,不也是很难吗?

玉溪子说:“以元精未化的元气米点化至神,则神有光明,而且变幻莫测,名为神仙。”

看了以上这些观点,我们就会明白,人体之内的药物,并不必借助外物来修炼。然而,产药有川源,采药有时节,制药有法度,入药有造化,炼药有火功。过去笔者曾听过老师说;“西南之乡,土名黄庭,恍惚有物,杳冥有精,分明一味水中精,但向华池仔细寻,这是产药的川源;垂帘塞兑,室欲调息,离形去智,几于坐忘,劝君终日默如愚,炼成一颗如意珠,这是采药的时节;天地之先,无根灵草,一意制度,产成至宝,大道不离方寸地,功夫细密要行持,这是制药的法度;心中无心,念中无念,注意规中,一气还祖,息息绵绵无间断,行行坐坐转分明,这是入药的造化;清净药材,密意为元,十二时中,气炼火煎,金鼎常用汤用暖,玉炉不要火教寒,这是炼的火功。”

大致上,玄牝应是阴阳的恨源,神气的宅院,神气为性命之药,胎息之根。胎息为呼吸之祖,根深蒂固之道。胎是藏神之府,息是化胎之源。胎因息生,息因胎住,胎不得息胎不成,息不得胎神无主。

人在没有生成之前,一如漠然太虚,父母媾精之后,才开始出现一丝征兆,一点初凝,这就是一念。单纯的混沌的性命,三个月的时候玄牝开始出现于性命之中,就象瓜之蒂附于瓜上那样,玄牝此时也附于人体之中。婴儿住母体的胎盘中不知不觉间被注入了母气,母亲呼气时他也呼气,母亲吸气时他也吸气,母体在外的举动,也时时感应着体内的婴儿,怎么辨识怎么知道呢?怎么明白怎么知晓呢?天之气混杂着,地之气混杂着,人之气混杂着,但最终也只有一息。等到十月期满,母体内的世界天翻地覆,于是人惊胞破,便如同在山顶上行走突然失足的样子,从母体中头悬脚撑而出,随着一声啼哭,原有的“息”便从此忘得一干二净,所以以后的个性情志是难以用什么去拘束了。况且,母乳灌溉着他的心田,外界事物的灵巧戏弄了他的眼目,那份深挚的爱念牵扯着他的情志,原始的需求不断地改变着他的真性,原本的浑然天真于是开始离散,所以说世间万物之性都是在被动中改变的。胎的先天一息便没有办法再去守住了。

神仙教人修炼,必定是要修炼的人返其本而复其初,重生五脏,再立形骸,无质生质,结成圣胎。其要诀为:“专气致柔,能如婴儿。除垢止念,静心守。外想不入,内想不出。终日混沌,如在母腹。”神定是为了与气相会。气和是为了与神相合。神即气而凝,气炼神而往,于无声无息的大休歇之场所,恍恍惚惚什幺郁没有的境界,灰心冥冥,注意一窍,如鸡在孵着小鸡,如鱼生存在深渊,呼至于根,吸至于蒂,绵绵若存,再守胎中之一息。守无所守,其息自住。得此息住,泯然若无。离心于心,尤所存注,杳冥之内,但觉虚空之中,灵为造化之主宰,时节若至,妙理自彰。

这时候,药生了,火出了。所以采药的时候称为坎离合;火出的时候,称为乾坤交。这坎离之合,就是万象内攒子丹鼎,主要决定于立基,百日之中可以看到。这乾坤之交,就是一点下降于黄庭,也是决定于正,也是百日之中可以看到。在这个时候,身心混融,与虚空等,既不知道神之为气,也不知气之为神;既不知天地怎么样,也不知自己到底是什么。就象太虚未分,三才未诺,就象不真实的浑沦凝结,无形状的动静阴阳,可突然间一点灵光闪现,明朗如虚空生白的样子。

像这样的奇妙境界,既非幻想,也非作为,它自然而然。笔者也同样的不知道它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经》说:“一物含五采,永作仙人禄(一作药)。”这是指的金液大还丹,它难道是那些凡朱凡汞,五金八石所能同日而语的吗?返本还原的道理已经说得很详尽很完备了。如果修炼的人还不省悟,仍持怀疑态度,仍去舍弃玄牝而立根基,离开神气而求药物,不结自然胎息而随便修行火候,弃本趋末,追逐荒谬的东西而迷失真性,那么,天弗之教训,笔者也就无可奈何了。

火候

古歌说:“圣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其实这里的所谓不传并不是秘而不传的意思,采的时候称为药,药之中就有火了;炼的时候称为火,火之中早就有了药。如果能知药而收火,则定里见丹成。自然会有不经传授却能明白的人。诗说:“药物阳内阴,火候阴内阳。会得阴阳理,火药一处详。”这就是它的意思了。后来的人困惑于丹经,不能立刻省悟这个道理,一听有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二十八宿,六十四卦分野,日月台壁,海潮升降,长生三昧,阳文阴武之类的说法,就一定要去追究什么是火,什么是候,这种疑心一生出,便有了种种作相,虽然得到了真正的药物,却也懵然不敢烹炼。殊不知真火原本就没什么征候,真药原本就没什么分量。

玉蟾说:“火本来是南方的离卦,离属心。心即是神,神即是火,气即是药。神不乱,则气归神,我们所说的以火炼药而成丹,即是以神驭气而成道。”玉蟾这里所说的是如此的直截了当,如果夙无仙风道骨,就会诵为空言,当面错过,笔者也为其感到深深的可惜。当然,那些重要的火候口诀,更应在真息中去求得。息从心起,心静息调,息息归根,金丹之母。《玉帝心印经》所说的:“回风混合,百日功灵”便是它了;《入药镜》所说的“起巽风,运坤火,入黄房,成至宝”便是它了;海蟾翁所说的“开阎乾坤造化枢,锻炼一炉真日月”便是它了;丹阳子所说的“神火夜煮铅汞髓,老龙吞尽祝融魂”也是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