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命典——白话遵生八笺
28316700000017

第17章 起居安乐笺下(3)

无边无际的大地生长着千灵万物,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但从深山流出来的冷水,不可以服饮;有沙虫的水中,不可以洗澡;走路走得很热时,不可用河水洗脸,冒泡的井水不要乱喝;房屋上的漏水不可误食,坟墓里的水有毒,也不能喝。如果水混浊不清又要急饮的话,可以放些杏仁浆,搅动十几下后,便可以饮了。夏天的冰不可以吃,不要贪得一时之快,时间久了会酿成疾病。以上这些都是地道避忌的重要内容。

人事诸忌

人为万物之灵,一切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应珍视这一点,又怎么能不以珍惜生命为急,反而以糟蹋生命为务呢?遵生的人当然知道该怎么选择。五脏喜欢香、洁,讨厌腥、膻,所以饮食时必须注意。肝不喜欢风,心不喜欢热,肺不喜欢寒,脾不喜欢湿,肾不喜欢渗。痰吐得太远将损气,吐得太多则伤神。汗从毛孔流出,不可在出汗时以扇扇风,恐怕风乘隙侵入皮肤腠理。出汗本来与五脏有关,吃喝得太饱、太热,出汗便与胃有关,因为饱则使胃腑胀满,所以汗出于胃;惊悸将使人体之精受损,出汗便与心有关,害怕,心情紧张都将夺去其心精,使神气浮游,阳气薄弱,所以汗出于心;负重远行,出汗与肾有关,因为肾主骨,骨太劳累将直接引起肾的疲惫,所以负重远行则汗出于肾;疾走恐惧(如被追捕),出汗与肝有关,因为肝在外主筋脉,筋脉太过辛苦将使肝气疲劳至极,所以恐惧急走时汗出于肝;辛勤劳苦,出汗与脾有关,因为动作用力使谷精四布,而脾化水谷,所以汗出于脾。

因此,劳累过度,出汗太多都会导致疾病。不可使汗水误入饮食;每次吃了饭之后,可用一条纸捻捅入鼻孔,引喷嚏数次,使人神气通畅,明目化痰。不要强忍大小便,不要用力大小便。夜晚走路或黑暗中睡觉时,可以想象有一团日月的光辉进入了自已的明堂,这样就可使百邪自散。久行伤肝,久立伤骨,久立伤肉;既不可抬起脚跟走路,也不要悬脚而坐和膝盖下垂直而坐。太树底下不可坐,应防阴气伤人,坐或睡时不可当风。冷石上面不要坐,否则会引起阴囊胀大;被太阳晒热的石头也不要坐,否则会使皮肤肿起甚至溃烂。黎明时,可叩齿三十六遍,然后舌头舐上腭,等津液满口之后,先漱后咽。早上起来后吃些生姜以避秽气。刷牙时不可用棕刷,否则会损伤牙齿。半夜时不要哭泣,不要突然惊呼,不要怨恨、发怒,否则会使神魂不安。不要大乐,使神气飞扬;不可多笑,否则会伤及五脏;不可多喜,否则使人忘错、昏乱。

寝不言,食不语。不要有太多的心念,否则会使神志恍惚;不要想得太多,这样会使神情倦怠;不要忧虑,这样会伤心;不要久睡不起,这样会伤气。睡觉时,不要头朝北方,应该是春夏向东,秋冬向西。晚上睡觉时,应防床头处有缝隙进风,脚不可悬于高处。睡时,口不可张开,以免真气外泄。不要将手压在心口上,否则使人梦中发出惊叫,或感觉受压而呼吸困难。不要赤身裸体而卧,不要于月下露天而卧。睡醒之后感觉很热,不要饮了水又睡。不要点灯睡觉,使人神魂不安。人睡着之后突然连叫都叫不醒,不要急,可就着黑暗处,以指甲掐其人中,或用口咬其大拇指指甲处,再将痰吐到患者脸上。不要当风洗澡,不要在洗了头发未干时就睡觉。不要用冷水洗头,肚子饿时不要洗头,肚子饱时严禁洗头,用冷水洗头会成头风。不要使沐浴同日,沐即是洗头,浴即是澡身。有眼疾的人不可洗澡。午后不可洗,头出汗时不可洗。不要用太热的水漱口,凡有脚汗,不要入水洗脚。大喜大怒、男女患热病未愈、阴阳失去平衡、以及女子初产月经未净时男女都不可交媾。不要在酒醉、饭饱之后行房,行房时不可燃灯。有雷电风雨时不可交合。

以上这些都是人事所必须避忌的重要内容,人如果能谨慎地遵循,并戒除陋习,必然会心获安乐,远离各种疾病;再加上调和饮食,经常服些灵丹妙药,那么百岁的寿命是人人都可达到的。希望人们都不会忽视这些。

宾朋交接条

序古名论

《白虎通》说:“朋友之道有四:近则正之,远则称之,乐则思之,患则死之。”

《扬子法言》说:“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

《家语》说:“不注意修心养性是自身的过失,而做好了这一点但名声却不怎么显著,便是朋友的过失了。所以聪明的人入则笃行,出则友贤。”

《礼记》说:“君子之交淡于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

《汉书》说:“李德公交友的原则是舍其不足,取其所长,并成人之美。当时有荀爽和贾彪二人虽然互相知道对方的姓名,但却没有机会结交,于是李德公同时交上了他们两个,而且感情根本不存在厚此薄彼的现象。所以世人都称赞他公正的道行。”

胡质说:“古人交友的原则是,对方必须在利禄面前没有贪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会胆怯,听了流言之后不会人云亦云,这样的人才可以自始至终做朋友。”

祢衡,字正平,少年时曾与孔文举作忘年交。当时祢衡不到二十岁,而文举已经五十多了。

荀巨伯远方有个朋友病重,他去看望他。当时正碰上胡贼进攻这个地方。那友人对巨伯说:“我是快死的人了,你回去吧。”巨伯说:“我特意从远方赶来探望你,如今你有难处我即离你而去,巨伯岂能作如此之想呢?”过了不久,胡贼就攻到了这里,他们对巨伯说:“大军到这里来,发现这地方的人都走光了,你是什么人,竟还独自呆在这里呢?”巨伯回答说:“友人有病在身,我不忍弃他而去。现在我宁愿用自已的身体来换取我的友人的性命。”胡贼听他这样一说,感到很惊异,稍顷,便对他们的同伴说:“我辈无义之人,反而侵入了有义之国。”于是偃旗息鼓,退回到他们自已的国家去了。这样一来,巨伯的友人所在的这个地方就得到了保全。

山涛与嵇康、阮籍只见一面就情同手足,他的妻子韩氏觉得山涛与二人关系非同一般,就问山涛说:“如今可以做朋友的,仅此二人。”韩氏说:“负羁的妻子也曾亲眼观察过赵狐。我想偷偷地看看你的这两个朋友,可以吗?”山涛说:“可以。”过了些时候,嵇康和阮籍来了,韩氏让山涛劝他们在这里过一夜,并以酒食招待。韩氏则从墙隙观看,竟不知不觉看了一个晚上。山涛进来问她:“这二人怎么样?”韩氏说:“有道德的人真是凭感觉就知道值得交往啊。”山涛说:“现在你也知道了我的感觉不错吧。”

晋王越镇守海昌时,将王安期委以记室参军一职,且以礼相待,十分器重。他曾写信对世子毗说:“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所得到的见识是肤浅的,亲身体会后的教训和经验才是深刻的。平时学习规范礼仪,不如亲眼去观察人家怎么做;死死背诵那些先人留下的教条,不如当面听取有道德的人的教诲,王参军是众人的表率,你应该向他学习。”

山东太原的孙伯翳,家里贫困,但他还是就着雪光读书,且将情趣寄于功名利禄之外,志向托于名山大川之间。与当时的王令君亮、范将军为莫逆之交。王、范二位在朝为相,曾想给孙伯翳谋个官识,孙说:“人生百年,有如风中之烛,最适宜做的事应当是怡神养性,将情志寄托于琴弦之上、酒杯之中,怎么能心神不安的被官场上的事来拖累呢?嵇康所不愿做的,我也不能做啊!”

梁王绎博览群书,才识超人,且不好声色,却对仁人贤士很爱护很器重,曾与裴子野、萧子云结为布衣之交。

白居易与元相国交情甚为密切,两人都以诗道著名;被人称为元白。《集》中有一首哭元相的诗:“相看掩泪俱无语,别有伤心事岂知?想得咸阳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

许棠曾久困名场。咸通末年,马戴在大同军幕任佐官,许棠前去晋见,两人一见如故,于是许在马处一住就是几月之久。但两人在一起仅只是谈谈诗,喝喝酒而已,马戴从未曾向及许棠有何欲求。突然有一天马戴大会宾友时,竟令一个手下把许棠的一封家书交给了许棠,许棠十分惊愕,不知这封信是怎么转来的。待启开信封,仔细地看了好一阵子,才从信上得知,马戴已经暗地派了一个人送了些东西周济他的家里。从这事上看,马戴用情之周到,一般人真是难以做到这个程度啊。

《风土记》上说:“越国一带的人性格大多率直、纯朴,初次与人交往的时候,会筑一个土台举行礼仪,并杀鸡宰狗以祭祀,其祷告词为:‘卿乘车,我带笠,他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

自古以来,那些闲居于偏僻野地的文人学士必定会有些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们交往,陶渊明有诗说:“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又说:“邻曲时来往,抗言谈往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从这里可以看出,渊明的“南村之邻”肯定也不是泛泛平庸之辈了。杜少陵致朱山人的诗说:“相近竹参差,相过人不知。幽花欹满径,野水细通池。归客村非远,残尊席更移。看君多道气,从此数追随。”李太白至范居士的诗说:“忽忆范野人,闲园养幽姿。”又说:“还倾三五酌,自咏猛虎词。近作十日欢,远为千载期。风流自簸荡,谑浪偏相宜。”从诗里可里看出,朱山人和范居士无疑也不是碌碌平常之流了。

周益公曾于南溪之上拜访过杨诚斋,并留下诗说:“杨监全胜贺监家,赐胡岂比赐书华?回环自自避三三径,顷刻能开七七花。门外有田供伏腊,望中无处不烟霞,却惭下客非摩诘,无面无诗只漫嗟。”于是诚斋续贺相欢,当时有个喜欢凑热闹的人将这一场面绘成了图,诚斋在其图上题诗道:“平叔曾过巍秀才,何如老子致元台?苍松白石青苔径,也不传呼宰相来。”曾云巢八十岁时,还携着茶捧着诗去探访他的朋友伯子。他的诗是这样写的:“褰衣不待履霜回,到得如今也乐哉。泓颖有时供戏剧,轩裳无用任尘埃。眉头犹自怀千恨,兴到何如酒一杯?知道华山方睡觉,打门聊伴茗奴来。”伯子的和诗也写得很不错。这二个老人的丰采和情趣也丝毫不逊于上面的二人,而且从曾的诗里也可以看出,他们的友谊是多么的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