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我的牛津心理学笔记
28313500000033

第33章 健康心理学(5)

你往往会将某一天视为自己的“倒霉日”,比如早晨闹钟突然出了故障,结果导致自己没有按时起床,你匆匆忙忙地起床后,意外地发现今天正好下雨,你在马路上打车时,平时空闲的出租车消失殆尽,你等了10多分钟才终于打上了一辆出租车。当你到达公司后,发现平时只在下午才来的老板竟然已坐在了办公室里,而且还恰巧发现了你这个迟到者。于是,你便会感觉,这一天真是糟透了,简直是“屋漏偏遭连夜雨”,所有不好的事情都让自己遇到了。

然而真的有所谓的“倒霉日”吗?或许事实并不如此。在心理学中,有一种认知偏见叫做“证实性偏见”,认为人们总是过于关注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即人们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原来的观点的信息,而对于那些可能推翻原来的观点的信息则被忽视掉了。也就是说,人们普遍偏好能够验证假设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假设的信息,人们总是过于关注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比如对于上述事例,当一个人因最初发生的一两件事情而将某一天视为自己的“倒霉日”后,便会格外关注一些“不好”的事情,通过这些“不好”的事情来证明自己厄运不断。但事实上,这一天很可能还发生了一些“好”的事情,如自己撰写的方案得到了老板的认可,一个客户打电话来说明他们愿意在合约上签字。但由于“证实性偏见”的存在,这些“好”的事情都被屏蔽掉了,只剩下了那些糟糕的事情——“倒霉日”的概念由此而来。

证实性偏见是普遍存在的认知偏见,比如如果一个人讨厌某一位同事,便会下意识关注这名同事负面的人格素质和行为,用以证明这位同事确实不怎么样,导致这种不喜欢的情绪逐渐升级恶化,造成人际关系对立;如果一个人赞同某个观点,便会列出很多理由来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对于观点不合理的一面则视而不见。

要想摆脱恶劣的情绪,便要试着从“证伪”的角度发现事实,试着去寻找那些与自己负面态度背离的事实,这样才不会庸人自扰地认为自己是上帝的弃儿。

有效排解寂寞情绪

有一次,几个心理学系的大学生误了火车,而下一趟车得等三个钟头。开始的时候,他们感到很寂寞,可是有人问:“什么是寂寞呢?让我们来看看候车室里谁最寂寞吧?”大家有了事干,立刻不感到寂寞了。

他们看到一个姑娘手里捧着一本书,专心地读着,不管她读的是教科书,还是小说,她是不会寂寞的。这很明显。再看看那两个下袖珍象棋的小伙子,当然他们也不寂寞。

学生们又把目光转向一对年轻的情侣,他们难分难舍,互相凝视着,恨不得那分开他们的火车永远不来才好,他们哪有什么寂寞?

有一个年轻人,百无聊赖,只好读起车票价目表来,看来他挺寂寞的。

有一位少妇,无精打采,她身边六七岁的女儿拖着长腔哭着:“妈妈,火车什么时候来呀?什么时候来呀?”真是两个寂寞的人。

那么,寂寞究竟是什么呢?

寂寞在某种程度上与期待相似。它总是与想改变条件并得到积极活动可能性的愿望有联系。因此,重病患者一般不会感到寂寞,而对于正在恢复健康的人来说,却比较容易寂寞。

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一个人的内部世界越丰富,他的寂寞感就越少。因为这样的人,随便干点什么活,就会比较容易填满无所事事的时间。曾有实验在囚徒身上检验过这条规律。在今天,挑选和训练宇航员时,要把他们长时间安置在与外界完全隔绝的专门的舱内,进行这种测验。也就是说,宇航员必须要有较强的抗寂寞能力才行。

此外,你看许多热爱自己工作的科学家,虽然经常独自研究做实验,但却不会感到寂寞。他们投入工作,乐在其中。还有孔子,一大把年纪,仍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丝毫不感到寂寞。

有些平时情绪很正常的人,一到星期天就感到很郁闷,有人管这叫“星期天沮丧症”。照理说,辛苦工作了一个礼拜,到了休息的日子,自己可以支配,应该高兴才对,可是对有的人来说,寂寞感却会突然袭来,因为在工作之外,他们没有学会怎样对抗寂寞。

这种情况较多发生在单身一人的时候。看到别人都去约会、活动,自己就会感到寂寞苦闷。“星期天沮丧症”的另一个原因是,星期天过后将会面对很多工作,人们就会在星期天感到心情烦躁。针对这种情况,心理学家建议人们对周日的活动应尽早作出筹划和安排,多搜集有关信息,如郊游、聚会、娱乐、充电等,尽量让自己过得充实。

心理学家还纠正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认为社交圈的大小与寂寞的多少有关。其实不论你接触多少人,只要有亲密的朋友,就不会感到寂寞。如果你认识很多人,却少有亲密的朋友,也一样会寂寞。

科学家发现,寂寞对人类的免疫系统有一定的损害。我们应该主动去和人接触,多培养业余爱好。实际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无穷无尽,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很容易驱走寂寞。

好心情定律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天气越好,人的心情就越好,同时也变得更加容易帮助别人。而且,在晴天里,人们到餐厅里用餐时,给的小费比阴天或下雨天给得多。

当然影响人的心情的因素有许多。有时就是很小的一件事也可能左右人的情绪。

比如,一个晴朗的星期天,你外出去买东西,然后在街上找了一个电话亭给朋友打电话。很不巧,电话虽然通了但就是没人接,你只好放下话筒,伸手取回自己的硬币。可就在拿钱的一瞬间,突然发现之前有人没有拿走他自己的硬币,于是你心理就会有一种“没想到还赚了一笔电话费的想法”。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你便总有一种乐滋滋的感觉。

那么,这种情况下的人是否会变得更加乐于助人呢?心理学家对此做了个实验。他们故意在公用电话里放置了一枚硬币,假装是前一个人忘掉的。这时被试者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忽然发现了这个硬币,心里非常高兴。

这时,实验者抱着一堆书籍之类的东西从他跟前走过,故意把书突然掉到地上。而刚从电话亭里出来的这个心情好的被试者,大多会帮助他拣起地上的书。

而对于没有拣到额外钱币的人,帮助陌生人拣书的概率则小得多。

这很明显地证明了,心情好的确使人更容易帮助别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有过类似的体会。当你遇见一个好事,顿时会觉得生活特别美好,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能帮助帮助那些不如你那么幸运的人呢,为什么不能让世界有更多的美好呢?似乎好心情有一种惯性。

有很多人懂得这个心理规律,总是在别人喜事临门、有意外收获的时候,让别人请客,或帮忙做一些事。当然这个人比平时更可能同意他的要求。

比如,一位男士中了几十万的大奖,兴高采烈。此时,朋友们让他请客,他肯定会很豪爽地请大家到高档酒楼吃一顿海鲜。而放在平时,朋友即使是让他在小吃摊上请客,他也要算计算计。

一位厅长换届时连任,他肯定高兴。你拿着过去很长时间里他都没来得及批的一项申请找他,请他在上面签字,他多半会爽快地答应。这也是好心情定律使然。

因此,要记住,在别人心情好的时候,请求帮助,很可能会让你如愿以偿。

这个定律反过来就是,对方心情不好时,本来挺简单的事,他可能也不肯帮你的忙。所以人们爱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就是教人们看别人的脸色而采取合适的策略。

十项心理健康标准

下面的10项心理健康标准,也是比较受大家所认可的。

1.具有十足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超负荷地工作,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

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生活理想和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导致产生心理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因为人的心理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环境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健全与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充分发挥个性能量。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适度的情绪发展和控制

人有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得到发挥和满足,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更不能损害集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当然,必须合情合理又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更无益于心理健康。

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心理专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种具体行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卫生比生理卫生显得更为重要。”

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和排解心理障碍。面对“心病”,关键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虽然我们找心理医生看病还不能像看感冒、发烧那样方便,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每个人都可以在心理疾患发展的某些阶段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首先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科学知识,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其次要能够冷静清醒地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特别是主观原因和缺欠,安排好对己对人都负责任的相应措施;再次要恰当地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选择适当的就医方式和时机;最后一点,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世观,拥有正常而睿智的思维,避免走入心灵的误区。

要加强修养,遇事泰然处之。要清醒地认识到生命总是由旺盛走向衰老直至消亡,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应当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平静地接受生理上出现的种种变化,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主动地避免因生理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重合冲击。事实上,那些拥有宽广胸怀、遇事想得开的人是不会受到灰色心理疾病困扰的。

1.要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

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常会胡思乱想,所以要合理地安排工作与生活。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而充实的生活可改善人的抑郁心理。同时,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的情绪,并可增强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义。

2.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

一是多想想你所从事的事业,时时不忘创新,做出新的成绩,跃上新的台阶;二是要关心他人,与亲朋、同事同甘共苦,无论悲欢离合,都是对心理的撼动,它会使人头脑清醒,心胸开阔;三是多参加公益活动,乐善好施,为子孙造福。最好学会一门艺术,无论是唱歌弹琴、写作绘画,还是集邮藏币,都会使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你的爱好之中寻找乐趣。

3.保护心理宁静

面对大量的信息不要紧张不安、焦急烦躁、手足无措,而要保持心情宁静,学会吸收现代科学信息的方法,提高应变能力。最后,要尽量多地设想出获取它们的可行途径,并选择一个最佳方案行动,从而既能减轻个人的心理负担,又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4.适当变换环境

一个人在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里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于安逸的环境反而更易引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生活,可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变换环境进而变换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避免心理失衡。

5.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的关系

要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更符合社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