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我的牛津心理学笔记
28313500000032

第32章 健康心理学(4)

爆发型愤怒的症状是:“如果你再这么下去,咱们就绝交!”或许把你逼到爆发的边缘并不容易,而当你一旦达到这个时刻时,你身边所有人都想迅速逃离。

你为什么容易暴怒呢?因为你之前从来没找到过脾气的宣泄口,那么你可能会习惯性地忍住怒气,直到有一天你忍无可忍终于爆发。慢慢地,你的“怒点”

便会很低,可能一点火就着。不少人是天生的脾气暴躁,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肾上腺素就会突然上升,导致愤怒突然爆发,遇到严重的事时就更不用说了。

爆发型愤怒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因为很少有人在愤怒的同时还能保持同情心。所以在暴怒时,你所做的事,所说的话,很容易让你后悔终生。

怎样避免爆发型愤怒呢?

(1)默数10个数。心理研究所研究表明,这种愤怒大概会持续12秒,就如暴风雨一般,爆发时能够摧毁一切,但过后却格外的风平浪静。那么在这12秒内如何快速地消解怒气非常重要。深呼吸,或者在心中默数10个数,当你做完的时候,你会感觉你的怒气已经消失了一大半。

(2)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自己情绪表达得当,就能将情绪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对你感到非常失望”这句话比你暴怒时口不择言地说的“你简直就是一个混蛋”更有力量。

2.隐忍型的愤怒

隐忍型愤怒的症状是:“我没事,真的,我挺好的。”即使你内心很愤怒,但你依然用笑脸示人,将真实情绪牢牢地隐藏在内心深处。

很多人从小就开始被教育,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忍住,不要乱发脾气,要做一个绅士或者淑女。发怒只会让你失去声誉、朋友、工作甚至婚姻。但如果你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不和谐的家庭中,那么你一定不相信愤怒是可以控制住的。

隐忍型愤怒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呢?愤怒最基本的作用就是预示某件事出错了,并且寻求解决方案。倘若对这种预示视而不见,你便用自毁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怒气,例如过度消费等。而且你等于给别人的错误开了方便之门,使对方意识不到错误。试想,假如对方都不知道他伤害了你,又怎么会向你道歉呢?

怎样避免隐忍型愤怒呢?

(1)挑战自己的核心信仰。常常问问你自己,“对于下属的纵容是好事吗?对于爱人来说,我每周末都用来陪客户好吗?”如果你能够直面自己的内心,你的答案一定是,当然不。改正自己的看法,这是调整的第一步。

(2)将自己置身事外。想像有个朋友可能长期被领导批评、没完没了地加班,或被漠视。对他而言,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呢?列出一张清单,罗列他可以采取的方法,然后问自己,为什么这些方法对他起作用,自己却不试试呢?

(3)进行“健康”的对质。当面对别人的责备时,你可以采用积极的、有建设性的语言进行反击。虽然对方会对你的语言比较吃惊,甚至比较生气,但你可能不知道,他们不久就会原谅和习惯你的方式。对于家人和朋友而言,隐忍型愤怒往往比爆发型愤怒具有更大的杀伤力。

3.嘲弄型的愤怒

嘲弄型愤怒的症状是:“哦,你迟到得真是太好了,这让我有了研究菜谱的时间,40分钟!”你运用了一种迂回、曲折的方式嘲弄对方的做法,而且脸上还带着笑容。

你为什么会采用嘲弄型愤怒呢?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你认为直接表达愤怒情绪对自己非常不利,所以你选择了一条非直接路线。假如他们生气了,你认为是他们的责任,而错不在你:毕竟,你只是在开玩笑。

嘲弄型愤怒往往会导致的结果是:尽管你自认为自己的说话很幽默,可再有智慧的尖锐嘲弄,也会给对方造成伤害,使你们的关系受损。虽然有人坚持认为嘲弄是一种有智慧的幽默,不过很多不懂幽默的人往往听不出这种含义,或者没有读懂这种幽默的心情。

怎样避免嘲弄型愤怒呢?

(1)要直截了当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嘲弄是一种被动的攻击性沟通,如果是很亲近的人则容易被这种方式伤害。找到合适的词语直接表达你内心真正的想法,效果往往会更好。

(2)表达方式要坚定而且清晰。对于孩子来说,要进行简单而温和的说教,如“墙上不许乱写乱画”这种清晰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所理解。或者这样说:“哦,别担心,你这样做只会让我再准备2000块钱重新粉刷房屋。”

(3)提前表达不满情绪。和你约会的朋友如果迟到了,你可以在他来之前把要表达的不满统统说一遍,这样能够让你避免在看到朋友后进行尖锐的嘲弄。

4.破坏型的愤怒

破坏型愤怒的症状是:“哼,不让我看电影,我把电脑里的电影全删干净!”你并不是隐忍或者独自吞下自己的愤怒的那一类人,但你表达愤怒的方式比隐忍更隐蔽。

你之所以会搞破坏,是因为你不喜欢直面的斗争,但你也不会轻易在斗争中认输。当你感觉靠正面斗争没有绝对把握时,就会变成“隐秘的愤怒者”,暗地里对别人进行攻击。

破坏型愤怒的恶果是:你的的确确挫败了他人,你让别人得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但自己也并没有获得幸福。这是一种双输的结局。

怎样避免破坏型愤怒呢?

(1)允许自己生气。愤怒时你明白地告诉别人,你已经对他们的行为感到反感了。

(2)争取自己的权益。与其开会迟到、拖延时间上交工作报告,不如鼓足勇气告诉老板,你长期以来超负荷的工作量已经大于你所能承受的范围了,或者你和另一同事已经水火不容了。这的确不容易,不过总比重新找工作要好些。

(3)改变自己的现状。如果你因为被寄予过高的期望而感到压力太大,你不能转变成破坏型愤怒者,而应当在此之前,尝试做一些事情来改变自己的现状。例如,你无法独自承担房贷或者家中的经济支出时,你应该告诉你的伴侣需要两人一起分担,而不是一边随便找个工作将就,一边却充满怨气地经常对家人发脾气。

5.自责型的愤怒

自责型愤怒的症状是每次都把责任统统揽在自己身上。你为什么容易自责呢?或许你的自尊心曾被深深伤害过,也许是你发现把气撒在自己身上远比撒在别人身上容易得多,于是,你便把所有的过错都承担下来。

自责型愤怒的恶果是:如果每次都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将愤怒藏在自己的内心,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不满,从而患上忧郁症。

怎样避免自责型愤怒呢?

(1)质问自己。每次你打算责备自己的时候,开始质问自己:“凭什么要我来对这件事负责?”弄清楚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就挺身而出,将本不是自己的责任也归到自己身上。

(2)提高自信心。找回自信是避免过度自责的关键所在。如果你无法做到这一点,可以请人来帮忙。

6.习惯型的愤怒

习惯型愤怒的症状是:“真讨厌,干吗老把我的笔拿走,他为什么不自己买一个!”这并非针对这件事所应有的正确反应,而是一种错误的习惯。假如你不能有意识地进行改变,这种现象将会在你的生活中频繁出现。

是什么造成了你习惯性愤怒呢?假如你经常这样直接地表达自己的不满,或是经常在不经意间流露出这种情绪,那么这些愤怒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某些你不敢面对或者未曾留意到的怨恨、遗憾或者失败。可能是你嫉妒自己的同事得到了提拔而你却没有,也可能是你追求某位女孩子遭到了拒绝而你却不知原因。

习惯型愤怒导致的后果是:如果你总是这样直接、习惯性地一触即发,那么你的家人、同事、朋友将处于战战兢兢的状态中,以期望不让你生气与发怒,或者他们会选择渐渐疏远你。

那么怎样避免习惯型愤怒呢?

(1)直面自己的内心。找到让自己发怒的底线。如果你用心反思,你会发现,一支笔、一个本这些小事根本不值得自己生气。不过要是你直面内心也无法找到自己发怒的底线,你就需要去咨询心理专家了。

(2)留意愤怒的迹象。留心观察自己即将发怒时的动作,当你愤怒时,你的手是不是不知不觉地就攥成了拳头?你开始在房间里焦躁地走过来走过去?嘴里一直在念叨、诅咒或是牙关紧咬?如果你能准确找到自己要生气的迹象,就可以立刻做一些努力来熄灭心中即将燃起的怒火。

控制你的情绪

人们的意识是在不断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发现的,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是经过我们大脑加工之后形成的,很多时候我们正是被这种主观认识蒙蔽了双眼,世界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糟糕,很多时候我们陷进了自己编织的罗网中。沮丧、焦躁不安、恐惧都具有强大的负面效应,你的身心会不由自主地被这种毒素所侵蚀。

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不断做“负面情绪解套”暗示,多对自己进行正面的自我激励,不断告诉自己:“我要放松自己!”“我是充满活力的!”“我是快乐的!”“我有信心做好这些事!”让正面的意识充分流动起来。也可以选择沉沦在自己的坏情绪之中。当然,哪个更健康,不言自明。

这种现象你肯定不陌生,仅仅因为一项单纯的消极事件,例如在报纸上看到了一条负面新闻,或者是看了一部忧伤的电影,都有可能会勾起自己对人际关系、工作,或者生活琐事,甚至人格特质的消极想法与感觉。我们在这种心情的支配下,很容易回想起过去生活中不愉快、失败和痛苦的经历。因此我们在感到沮丧时,想调整自己的心情往往很难。如果这时候你满脑子都在琢磨“老天无眼”、“没有人对我好过”、“没有人爱我”、“没有人喜欢我”、“我一无是处”、“这世界没有我的立足之地”等负面念头,自己将自己陷入“消极档案陷阱”中,使自己沮丧到极点,看不到事物的积极方面,甚至想以死求得解脱,这种事例可以举出很多。

只要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中,总会遇到点不开心的事情,例如学业受阻、事业失败、恋人分手、家人去世、婚姻失和等,让我们的情绪陷入低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尽快走出低谷呢?

实际上,很多事情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糟糕,之所以忧郁和沮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消极的预期,当我们被消极的心情所支配时,总想着会有最坏的事情发生,让自己进入到应付灾难的状态中去,于是我们会不自觉地陷入焦虑和恐惧中。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消极的低谷中苦苦徘徊,我们的思考模式也就会受限于消极低谷,即便得出什么答案也是消极的、负面的,那只会加深自己的自怨自艾和沮丧。那么,应该怎样在极端沮丧之时摆脱消极的想法呢?以下四个步骤十分有效。

第一,多注意观察自己的语言、思想及心情,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抱怨世界、周围人,甚至自己时,应尽快转换个话题。因为一旦你习惯这么做了,你就会经常向周围人述说困扰自己的那些问题,而每次的诉苦又会把你带入情绪低谷,而使自己与周遭的人感到沮丧悲观,因此必须立即停止,转移注意力,以摆脱低潮,向着积极乐观的方向前进。

第二,经常训练自己,想象内心有一把心灵的宝剑,能够斩杀沮丧这只怪兽。同时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回想自己过去感觉愉快、自在的经历。

第三,接着在积极心理暗示下创造一个神奇的启动词语。例如希望、成功、愉悦、喜乐、兴奋、光明、舒心、轻松、自在等词语。请注意,选择的词语要尽量避开触及沮丧的神经细胞。如果你的消极情绪真的很严重,记得在你心灵松弛状态里,运用神奇的启动词语,不断浇注于内心来累积经验,一天之中尽可能保持三次,然后这样坚持一个星期,就可以增强你战胜沮丧的力量。

第四,必须制止消极思想再度出现在脑海中。一旦出现消极思想,你就可以运用刚才的方法,来帮助你消除消极的念头,克服忧郁的心情。

忙碌的工作与生活让人们变得易怒、焦躁不安,这些情绪都是成功的绊脚石,同时也会招来周围人的反感,影响人际关系的融洽,还会使身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病痛。所以情绪不好,就相当于吃了慢性毒药,一定要注意防范和化解。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花匠去卖花盆,途中翻了车,很多花盆被摔碎了。一个花匠说:“真倒霉,坏了这么多花盆。”另一个花匠说:“还不错,还有这么多花盆没碎。”还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位青年男子失恋了,于是跑到酒吧去借酒浇愁,直到酩酊大醉,才晃晃悠悠地回到家里。从此,他的人生一落千丈。另一位男青年也失恋了,他也跑到酒吧里去喝酒,但他却是为了庆祝自己重获自由,又可以重新飞翔了。他在生活中主动跟其他一些单身女孩接触,并在三年后终于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女孩……这就是心态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结果。

我们无法左右周围的环境,因为有些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情。尽管我们无法避免所有不合理的信念,但是我们应充分认识它的存在,并将其对自己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切记不可掉进自己编织的情绪陷阱里,以免伤心又伤身。

视网膜效应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买了一件新衣服后,如果你发现正好有人穿了与你一样的衣服时,你便会感慨怎么有这么多人买了与你一样的衣服;如果你大龄未婚,偶遇了几个同样单身的高龄人士后,你就会觉得单身未婚的人士太多了……总之,对于那些你平时不怎么关注的东西,当你关注的时候,你会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下子增加了很多。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视网膜效应”,指的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

“视网膜效应”也可以解释为:你所看到的世界,正是你内心世界的外在反映。假如你觉得这个世界都是抱怨的人,也许说明你平时便喜欢抱怨,如果你觉得周围,的人脾气都很糟糕,很可能意味着你是一个脾气不太好的人。戴尔·卡耐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个论点,那就是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和优点,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道发掘自己的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会快乐。

不妨环顾一下你生活的四周,你会发现,那些常常抱怨人性本恶的人,自身便是一位品德低下、脾气很坏的人;而那些认为周围的人都十分友好的人,他们自身便是与人为善的人。由此可见,我们心里的大部分忧伤其实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你之所以会产生失落、悲观、空虚、无助等消极的情绪,是因为你自身便充满着负面的事物。所以关于如何改变恶性情绪的命题,最终的落脚点是你自身,如果你试着让自己变得积极起来,你所看到的便会是一个十分可爱的世界,此时,你的不良情绪也便烟消云散了。

不好的事情为何总是接连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