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好比吃花生,开了头就停不下来。每一本书都是独立的,好比是一个独立的院落,许多书在一起就像大城市里的许多房子,虽然它们都是分离着的,但是综合起来就又像一回事了,它们彼此之间都是互相关联着的,甚至和别的城市也有关联。同样的思想或相关的观念,会在不同的地方出现,在生活中一再出现的人类问题,也在文学之中一再的出现,但随着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作品,其解决的方法又自不同。书就像家庭中的成员一样,彼此互相影响着,它们把过去、现在和未来都联系了起来。不管你从哪里念起,你都是把自己系于某一思想领域之中,最后,你不但能认清其中的人物和天地,也寻回了你自己。
你可以随你高兴选择。你可以选一本第一页就让你笑出来的,能令你马上开怀的书;你也可以找一本充满新观念的书,从与艰涩的搏斗中找到乐趣。书很少会影响你的日常工作,它们可以陪你去旅行,或是阴雨天在家陪你。你可以随时把书合起来停下来想一想,反正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进度,这样停下来也没什么损失。要是你高兴可以跳过某段,不像商业广告那样,你想享受电视你就得连它也看。当然你可以一个人念,不过对一小组人高声念出来,既可阅读又能达到交际的目的,真是一举两得。
如你愿意,可以只为高兴而念书。一个在假期中还不能放心他的事业的人,不能怪他常去的那家旅馆害他过得不好。同样地,假如你以严肃的,要有所获益的心情拿起书来,发誓在做某些特定的事以前一定要念多少页,假如你专心去念别人告诉你应该要看的书,那样你就很可能得不到乐趣。反过来,假如你丢下你不喜欢的书,试试别本,直到找到一本对你有意思的书,然后轻松地去念它,那样你必然能自得其乐的,而且能这样,你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经由阅读而达到更好、更聪慧、更亲切、更儒雅的地步了。
我的书斋生活叶灵凤
叶灵凤(1905-1975),原名叶蕴璞,江苏南京人。1925年加入创造社,开始文学创作。曾主编过《洪水》、《幻洲》、《现代小说》《现代文艺》。解放后定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主要着作有《灵凤小品》、《红的天地》、《香港方物志》、《未完成的忏悔录》等。译着有《新俄罗斯小说集》、《故事的花束》等。
这个题目看来很风雅,其实在实际上未必如此。第一,我久已没有一间真正的书斋,这就是说,可以关起门来,不许任何人闯进来,如过去许多爱书家所说的“书斋王国”那样的书斋。在许久以前我很希望能有这样的一间书斋,可是现实早已闯了进来,面对着我,使我不得不同它周旋。从此我的书斋成了家中的休息室,成了会客厅,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有时甚至成了街上小贩的货物推销场,他们会从窗外伸手进来向我招呼:“先生,要不要这个?”
最初,我还想挣扎,想在我的四周筑起一道藩篱,就是无形中的也好,至少可以守护着自己的一个小圈子。后来渐渐地知道这也是徒然的,现实是无孔不入的,只好自己走了出来。
没有了藩篱,也就没有了界限,从此我不再与现实发生冲突,我的书斋天地反而变得更宽阔起来了。
现在,我所说的书斋,就是这样的一个书斋:四壁都是书,甚至地上也是书,是一间不折不扣的书斋,可是这间书斋却是没有门户的藩篱的,谁都可以走进来,我也可以自由的走出去。
就在这样的一间书斋里,我在这里写作,我在这里读书,我在这里生活。书斋的生命,是依赖书的本身来维持的。一间不是经常有新书来滋养的书斋,那是藏书楼,是书库,是没有生命的,是不能供给一个人在里面呼吸生活的。我的书斋生命,就经常用新书来维持。这是书斋的生命,也就是我的写作生命了。
作家的书斋,随着他的作品在变化;他的作品,也随着他的书斋在变化。
我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几本书,一个没有一间书斋的作家,纵然他的这间书斋,只是一只衣箱,一张破板桌也好,他必须有一个工作场。不然,他从什么地方将他的生活制造成作品,供给他的读者呢?
我更不能想象一个不读书的作家。读书,是作家生活的一部分。他从书本上,为他的写作生命汲取滋养,使他的生活更加充实,也就给他的作品增加了光彩。
就这样,我就经常在买书,也经常在读书,使我的书斋维持着它的生命,也使得我的写作生活获得新的滋养,希望我有一天能够写得出一篇较充实的富有新生命的作品。
这就是我的书斋生活。我坐在这间撤了藩篱的书斋里,将我的写作、读书和我的生活打成一片。虽然,有一时期,我很想使我的书斋成为禁地,不让别人走进来。我自己也不想走出去。
现在我就这么生活着,生活在我的这间没有门户,撤去了藩篱的书斋里。
书吴伯箫
吴伯箫(1906-1982),原名吴熙成,字伯箫。山东莱芜人。
1925年入北京师范大学英文系学习,并开始创作。1931年大学毕业,曾在青岛大学、山东教育厅工作。1938年到延安,曾任陕甘宁边区秘书长。抗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大中文系副主任,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
本作作于1941年10月。
“神农的梦呓,只是咂咂嘴的声音”。这是日本什么人的一首俳句吧。玩味起来是很有趣的。为什么梦呓只简单到咂咂嘴呢?原来神农是尝百草的,天天在山野里采撷着,品味着,慢慢成了习惯了。而且那时候怕除了适当的手势表情而外,也还没有确确实实能传达意思情感的语言啊。
语言还不一定有,文字就更是靠后的事了。所以远古的人曾必须结绳记事。
据说那方法是大事记大结,小事记小结的。一串一串结满了疙瘩的绳子就是一部一部小小的历史了。但这种历史自己看或许是有用的,像搔到伤疤就引起一段痛苦的回忆一样;交给别人呢,就要费些思量与揣测。譬如说,有古物发掘家,从深深的地层里掘到了一段绳头的化石,麻缕的纤维还分明可见呢,就算考古的学识极渊博,而又广征博引研究得极仔细吧,但也只能说这是十万年前或百万年前的遗物,而不能知道那绳结记载的是一次渔猎还是一个恋爱故事。因此,“洛出图”才成了周文王时候的神迹,而伏羲画八卦,而仓颉造字,才成了值得万古讴歌的大事。原因是哪怕无论怎么简单呢,它总算给了人以记录思想以传达感情的最初的符号啊!
拿这做根据,譬如说才有了史籀的大篆(姑且只说中国;书的故事,那是有专书的),人们把字用刀刻在竹板上,用漆涂在木片上,用皮子穿起来,于是有了像书一类的东西。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从字意解,那《易经》怕就是用皮子穿着木板的玩艺儿。一部《易经》堆起来不会有小小一窑洞?不容易啊!
不然为什么古人着书总是那么寥寥数语,老子全部学说,不过《道德经》五千言(字也);而现在的人却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地“夸夸其谈”呢。那是千千万万古人卜昼卜夜的劳绩,苦心焦虑的发明所积累的成果。像蒙恬造笔啊,蔡伦造纸啊,像印刷术、活字版的发明啊,都是了不起的。拿来糊糊窗户的一点纸,随便谈谈说说的一句话,都还不知道费过多少人的心血和劳动才成功的呢,别的就不用说了。
有了书,才将古今距离的时间拉近了。“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从这几句话我们看见了2419年前一个名叫孔丘的老头子的形象和疲惫倒霉的样子(读《孔子世家》)。有了书,才将地域的远近缩短了。在黄土高原上我们能望见驶向冰岛的渔船和大海里汹涌的波涛(读《冰岛渔夫》)。读但丁的《神曲》,一个在尘世的人可以认识天堂和地狱。读吴承恩的《西游记》,一个最现实的人也能像孙猴子可以入地,腾空。书,什么不给你呢?足不出户,而卧游千山万水;素不相识,可以促膝谈心。给城市的人以乡村的风光,给乡村的人以城市的豪华。年老的无妨读血气刚盛的人的冒险故事,年轻的也可以学饱经世故的长者的经验。一代文豪高尔基说:“请爱好书本吧,它将使你的生活容易化,它将友爱地帮助你了解感情,思想,事变的各方面和复杂的混合。它将教你尊敬别人和你自己。它将带着对于世界和人类的爱的感情,给予智慧和心灵以羽翼。”是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算鸡犬之声相闻,生活过得相当舒适吧,但生了,死了,像春夏来在风雨里摇曳而一到秋冬就枯黄了的花草,有什么区别呢?最痛苦是有痛苦有快乐说不出来的人。最痛苦是不能了解和不会了解别人的痛苦的人。有一个“笑话”,说一个穷读书人娶了一个乡下姑娘作老婆,读书人总常常嫌他老婆不说话,有一天夜里,他问她:“你怎么老不说话?”“说什么啊,不知道。”老婆忸怩地回答了。“现在你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好了。”读书人给她一种启示。她想了半天说:“我饿得慌!”——这个“笑话”你听了如何?稍一设想,你会于笑声里落下泪来的哩!因此,我读了《一个不识字的女人的故事》很受感动。
书籍是会提高人的:从野蛮到文明,从庸俗到崇高。高尔基又曾这样说过: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小的梯子,我向这上面爬着,从兽类到人类,走到更好的理想的境地,到那种生活的憧憬的路上来了。”真是这样,读书愈多,应当愈富于睿智,愈具有眼光。因为那样可以经验得多,见闻得广啊!小气的人该会大方一点,狭隘的人该会开旷一些。“学问就是力量”!有人这样强调说过。自然,也还是有俗不可耐的读书人的,正像有博雅的文盲一样。但原是博雅的人再多读一些好书呢,我想他会像纯钢之出于生铁,更近乎炉火纯青了。因而有了黄庭坚“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有了梁高祖“三日不读谢玄晖诗,便觉口臭”那样的话。
真有读书有癖的人哩。法朗士就说过:“他自己是一个图书馆的老鼠。”他的最大的幸福是在一本又一本地吞噬过许多书籍之后,发现吐着一点遥远的世纪的芳香的奇妙的东西,发现任何人不曾注意到的东西(据卢那卡尔斯基:《论法朗士》)。中国古时孔丘“发愤忘食”以致“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董仲舒“三年不窥园”,怕就都是读书读上瘾来的人。“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这是归有光读书,项脊轩他祖母对他说的话。为了这种情节,我就喜欢起老老实实读书的人来了——车胤把萤火虫装在纱袋里照着读书,孙康在寒天里用雪光映着读书,还有家里寒苦点不起灯把邻家的墙壁凿孔偷光的。“如负薪,如挂角”,这些刻苦嗜读的故事被人不知几千次几万次地征引过,但好好地思索一下那情景,还是可以发人深省的。
从俄国诗人舍甫琴科或高尔基的传记里,我们知道有农奴社会家僮读书而挨鞭挞的事;但从虽然有鞭挞等待着,却还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一天做了14小时的苦工之后,偷偷地在僻静的柴仓里点起豆大的小灯读起书来的那样的家僮,被梦也似的足迹牵引着,被看不见的人物慰藉着,你看得见那苦孩子泪影中的微笑么?这精神将是一切成功的发端。所以在革命队伍里,看见一个老伙夫皱了眉头学划阿拉伯字吗,或一个11岁的小鬼在朗朗上口读《边区群众报》的时候,便每每令人起一番敬意起一番鼓励。身上看来穷苦,灵魂却是富的。这比之有书读,能读书而不认真读的人是有很大差别的。
读书吧,从书里找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东西吧……富有真理的书是万用的钥匙,什么幸福的门用它都可以打开。
读书苦乐杨绛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我曾挨过几年“棍子”,说我读书“追求精神享受”。我当时只好低头认罪。我也承认自己确实是苦读。不过,“乐在其中”并不等于追求享受。这话可为知者言,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我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子追述夫子遗言,也不防淘气地笑问“言必称‘亦日仁义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们的同一个时代,会不会是一位马列主义老先生呀?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也可以对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Epictetus)的“金玉良言”思考怀疑。我们可以倾听前朝列代的遗闻逸事,也可以领教当代最奥妙的创新理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地合上书——谁也不会嗔怪。这是书以外的世界里难得的自由!
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另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
说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连脚底下地球的那一面都看得见,而且顷刻可到。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真正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谁说读书人目光短浅,不通人情,不关心世事呢!这里可得到丰富的经历,可认识各时各地、多种多样的人。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我们看到道貌岸然、满口豪言壮语的大人先生,不必气馁胆怯,因为他们本人家里尽管没开放门户,没让人闯入,他们的亲友家我们总到过,自会认识他们虚架子后面的真嘴脸。一次我乘汽车驰过巴黎塞纳河上宏伟的大桥,我看到了栖息在大桥底下那群拣垃圾为生、盖报纸取暖的穷苦人。不是我眼睛能拐弯儿,只因为我曾到那个地带去串过门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