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28270900000036

第36章 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

理解是掌握知识的前提。不理解,就不能“消化”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理解能力在整个小学期间是不断发展着的。小学生已能够理解表现在人们的具体行动中的那些道德品质和行为动机。但评价人物往往还不全面,不能够指出他们喜欢或不喜欢的人物所具有的长处、短处。至于对人物内心冲突,更是缺乏理解。因此,为了提高孩子的理解水平,家长必须从孩子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他们遵循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从近到远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原则,使理解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把孩子已经掌握的知识与需要理解的知识联系起来是提高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比如,理解某部电影中的特务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以往孩子对特务的理解出发,帮助孩子逐步懂得:面貌丑陋、头戴鸭舌帽的或相貌端庄、谈吐文雅的人都可能是特务,也可能不是特务,其本质不在外表而在是否仇恨人民,是否企图破坏和颠覆人民政权等等。这样,就能使孩子对特务的本质加深理解。

儿童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思维运算水平还很低,他们还不能理解许多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家长必须为孩子的学习创造相应的环境,提供适宜的学习材料,让孩子在感受、体验等具体生动的活动中进行学习。

(1)注重孩子的感情培育和性格培养

家长如果希望在学业上帮助孩子,应对孩子的思维水平有个非常清楚的了解,平常检验自己提供给孩子的学习材料,是否是以儿童年龄的思维水平来呈现。可以给孩子一种机会,使他能在高于自己生理年龄的思维水平之上进行概念化,但孩子如果在这种机会中失败了,不能视为是孩子本身的不足,不能让孩子感到混乱或觉得自己应受到责备,尤其是当呈现的材料与孩子概念化水平不一致时。

(2)积累孩子的实践经验

积累孩子的实践经验,这是孩子的思维的原材料。一个过于形式化、控制过强的环境,会限制孩子概念化的形成。家长应正确理解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如果你对孩子的评价是“他总是出这样的错误”或“他总是粗心大意”,请先不要急于用“他不好好学习”这样的帽子扣在孩子身上,这类错误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孩子在学习或完成任务时误读了关键因素,或是与他现存的知识进行了不正确的联系,或是对以前记忆的信息作了不正确的提取和应用,是系统错误,而不是粗心大意或不认真造成的,需要追本溯源,在了解孩子得出答案之前的思维过程后再作判断。

(3)为孩子选择恰当的书

不要为你的孩子选择太难的书,特别是用做阅读训练的书。确保书中至少有90%的字词他都可以轻松地识得。如果阅读过程中为了搞清楚字词的意思而多次停顿,他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去了解故事整体的意思。要想从文本中获取准确的意思,需要平稳而快捷的阅读——也就是一种流畅的阅读。大概在2年级左右,孩子的阅读应该达到一定的速度。反复阅读熟悉、简单的读物,可以培养孩子快速解析词汇的能力,他的阅读会变得更加流畅。

(4)补充课堂的阅读

如果孩子在课内学习一个特别的专题,可以帮孩子找一些相关的容易阅读的书或杂志。多积累一些相关的知识可以帮助孩子应对可能相当困难的课堂学习,让孩子获得成功的感受。在阅读之前、中间和之后,都可以问一问、聊一聊。这种口头交流可以帮助孩子记忆,也可以帮助他去思考。比如说:

阅读前:“这本书的什么地方让你感兴趣?什么地方让你觉得没意思?”……

阅读中:“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它跟你先前预想的一样吗?后面会发生什么?”……

阅读后:“你能不能大概说说这本书的内容?你喜欢它吗?喜欢什么地方?这本书会不会让你想到别的一本书?”……

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

——希尔伯特(德国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