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28270900000023

第23章 帮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一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往往与家庭的影响和熏陶有关,父母对孩子阅读和学习能力的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项跟踪调查发现,那些从小生活在言语交流更多、阅读氛围更浓的家庭中的孩子具有比其他同学更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如果孩子在上学之前已经在家里有过阅读的经历,那么他会感到学校的学习更有意义,会将阅读和写作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练习。

父母仅仅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是不够的,还应学会如何与孩子一起阅读。强制性的要求可能把孩子吓跑。家长应避免给孩子念文章,而应该与孩子共同阅读,讨论文章内容以及读后的想法。这样家长可以了解孩子是否能够理解阅读的内容。

对一篇文章的理解是建立在人们的经历、体验和对世界的认知基础上的。家长应让孩子多些机会去体验家庭、学校之外的事情。孩子的天地越开阔,能够理解的东西就越多。

良好的阅读习惯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它由许多具体的习惯组成。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从一个个具体的阅读习惯做起。父母可以培养孩子养成如下的一些好习惯:

(1)明确阅读目的

美国著名学者诺·波特指出:“谈到读书,首先应该明确目的。对读书的目的认识得越清楚,读书的信心就越坚定持久。”明确目的实在是阅读的第一要事。目的明确了,不仅给阅读增强了动力,也给计划的制订、读物的选择、方法的选定等一系列问题找到了根据,找到了出发点。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必将大大有利于阅读效率的提高。

(2)精选读物

阅读研究专家波瓦尔宁在其《应当怎样读书》中特别制定了“自学者选书守则”,共有以下五种:

①读得少些,但要好些。

②读必读之书,即使没有兴趣的也要读。

③读能够找到的最好的书。

④读不容易的和不太难的书。

⑤按照一定的阅读计划读。

这样读书,就不会因胡乱泛览而浪费精力,也不会因为读了不必读的书而耗费时间,更不会因读那些坏书而使身心受损。

(3)按计划读书

漫无边际地胡乱阅读,终其一生也很难有所建树,甚至会在漫无际涯的书海中搁浅、翻船。恩格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无计划地读书简直是荒唐。”因此,应养成阅读必有计划、阅读必照计划的好习惯。

(4)合理利用时间

一要坚持计划使用时间,二要严格检查用时情况,发现问题马上纠正。长期坚持,自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是古今中外许多学有成就者的共同经验。读前,笔和笔记本与读物同时到位;读时,笔与阅读同行,该画的画,该抄的抄,该记的记;读后,要检查写笔记的情况,未写的要补上。久而久之,读写结合的习惯便自然形成。

(6)读思结合

阅读的核心是思维,波瓦尔宁把思维和想象的懒惰视为“阅读的最凶恶的敌人”,并号召与之做“毫不松懈”的斗争。要养成读思结合的习惯,就要坚持阅读时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要边读边思,多方质疑。读完之后,要掩卷而思,看究竟有何心得和体会。

(7)灵活运用不同阅读方法

英国学者阿普斯在《学习与技法》中指出:“学生和其他读者所具有的普遍错误之一,就是他们都以同一种阅读方法去阅读不同的资料。”为了养成灵活运用不同阅读方法的良好习惯,家长应教育孩子在阅读前想“为什么读”的同时,也要想一想“怎样读”、“采取何种恰当的方法读”这个问题。

(8)善于使用工具书

工具书是读者的无声老师,是随时可以咨询的顾问,是解疑释难的好帮手。孩子在阅读前,一定要把工具书置于身边;阅读时,遇有疑难,就要翻查,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养成好习惯。

(9)虚心求师问友

古今成大学问者,无不虚心求师问友。师友间互相交流,切磋琢磨,就可产生群体互补效应。英国科学家卡罗尔在《科学漫步》中讲道:“如果可能,找个和你一起读书的好友,和他一起讨论书中疑难之处。讨论常是潜移默化地解决难题的最佳方案。”

(10)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既是前人成功的经验,又合于现代科学理论。在知识将要遗忘而未遗忘之前安排一次温习,记忆就会保持长久。此种温习安排数次,必将一次深入一次,次次有新意,大大有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的加深,并且在不断的反复温习中养成良好的温故知新的习惯。

上述十种阅读方法在阅读中起关键作用,一旦这些阅读习惯得以养成,一个人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基本上养成了。

文化教养乃是人所不可缺少的,而文化教养就是读书:读书要有目的,有系统。谁在这方面起了促进作用,谁便做了一件大好事。而目前确实应把读书作为教育的一个中心环节。

——马修·阿诺德(英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