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28270900000011

第11章 学会宽容对待孩子的失败

很多家长对孩子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如果遇到孩子成绩不佳,总会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情绪,总以为责骂会警醒孩子,让他争口气。但是家长可能没有想过,孩子本身已经遭受失败,如果再施加“不许失败”的压力,他们的心理负担会更加沉重。所以当孩子遭受失败挫折时,父母不应该抱怨孩子,更不应该用激烈的言语刺激孩子的自尊心,这样会让孩子感到不被父母理解,丧失安全感和信心,产生孤独、自卑、排斥的情绪。

其实,孩子失败的时候正是培养勇气和抗挫折能力的最佳时机。

我们每个人在受到挫折时,都会产生消极情绪,渴望别人来了解内心的痛苦。当我们得到别人富有同情心的理解之后,才能恢复内心的平静,冷静而理智地反省自身,接受别人的批评与建议,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挫折中站起来。所以,家长在孩子面对失败时,应该用信任鼓励孩子,让他从失败中学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使孩子获得肯定和自信,获得战胜失败的勇气和能力。

失败是令人沮丧的,而父母的批评与讽刺更会让孩子难过。当孩子失败的时候,一句“笨蛋”可能会伤透孩子的心。如果来自失败的打击太多,孩子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自我怀疑,结果就真的成了“什么都学不会的笨孩子”。

面对孩子的失败,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1)失败是孩子的权利,父母应该允许孩子的失败

孩子的每一次失败都是迈向成功的一步。所以,在孩子失败的时候,父母应告诉他,“失败也无妨”,而不是说“不许失败”。

孩子不是生来就能体会“挫折感”,因为幼儿尚没有判断成功与失败的能力。“挫折感”的获得,主要来自周围人们的反应,亦即受到赞美夸赞就是“成功”,而被指责嘲笑则是“失败”。

尤其幼儿的心理都极其单纯,受到赞赏时,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而挨骂时,就会灰心失望,难过到了极点。

因此,父母对孩子,特别是对待那些心中已经对失败有恐惧感的孩子,应该多采取鼓励的方式。当孩子遭遇失败时,不要总对他说:“你本来就很愚笨!”或是:“你从来就没办好过一件事。”而应鼓励孩子:“你有足够的能力,只要下次认真小心,就可以成功了。”

(2)当孩子失败时,父母不要将责任归咎他人

错误的教导方式,将影响孩子一生的行事态度。让孩子不断遭遇挫折,孩子将会变得消极颓废;而一再保护孩子,从不让孩子遭受挫折,孩子又会将失败的责任归咎他人,变得不负责任。因此,父母应该如何教导孩子,确实是很重要的问题。

有些孩子每当面临考试或比赛时,心里都会非常紧张,容易怯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的是由于个性生来腼腆,有的则是因为不断地遭遇失败,因而产生恐惧心理。一般而言,对于这些心理负担过重的孩子,到了紧要关头时,周围的人最好不要再给他压力,否则将徒增孩子心中的负担。

实践表明,只要父母不加深孩子的挫折感,不过分处罚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帮助他树立适当的目标和信心,孩子一定能成为没有心理压力,能够积极进取的人。

而有关调查也显示,那些对失败非常恐惧,整天战战兢兢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具有“罚多于赏”的特性。即使只是芝麻小事,父母不是开口责骂,就是动手即打,甚至让孩子面壁思过,严重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难怪孩子会害怕失败,终日战战兢兢了。

因此,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应宽待孩子的失败。

任何人都要犯错误,人从降生的那一天起,便不断的犯错误。小孩子的弄火、伤手、吃东西、戏水等,都是一串的犯错误的过程,只有在不断的错误,不断的碰钉子的过程中,才能逐渐懂得事情。

——刘少奇(中国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