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30岁赚千万
2826500000008

第8章 不怕口袋里没钱,就怕脑袋里没料——30岁赚千万的头脑经(2)

在美国公民的心目中,约翰·肯尼迪的地位非常高,这不光是体现在他在任期间超高的支持率上,还反映在他去世后的一次又一次的民意调查当中。而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伟大的开国领袖乔治·华盛顿、为黑人人权牺牲了自己生命的亚伯拉罕·林肯,或者是唯一一位蝉联四届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这些人和肯尼迪相比同样也是不遑多让。但问题是,在很多集体投票的选举当中,肯尼迪的名字都是居于前列的。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和玛丽莲·梦露之间的暧昧关系,以及对麦卡锡的支持,肯尼迪的表现并不是那么完美,但他依然在美国大众心中占据着非常高的地位。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肯尼迪是一个善于开动脑筋、敢于逆向思维的人。可以说,正是这种非凡的创造力,为他附加了极大的影响力。

实际上,在出身方面,肯尼迪也和以往的美国总统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他的背后是“肯尼迪家族”。可以说,从一开始的时候,肯尼迪就生活在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当中,并且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闲适、轻松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而事实证明,很多在思维方面“反传统”、取得过突破性进展的人都是以良好的家庭背景为支撑的。这就是说,肯尼迪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是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的。

在现阶段看来,“麦卡锡主义”毫无疑问是极其疯狂,同时也是没有道理的。甚至只要一提到约瑟夫·雷芒德·麦卡锡,人们就会不自觉地联想到政治迫害,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但是对于政治主张,人们是需要从不同的立场来认识的。麦卡锡可以说是一名有着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只不过他在具体的理念追求过程中,犯下了一些严重的错误罢了。

尽管如此,在麦卡锡备受质疑的时候,肯尼迪家族还是向对方提供了不少支持。尤其是当时还只是议员身份的约翰·肯尼迪,他在听到麦卡锡的慷慨陈词之后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因为对于麦卡锡提到的一些政治问题,整个肯尼迪家族是深有感触的。到了麦卡锡主义活跃的最后几年时间里,反对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是肯尼迪家族却依然固执己见,从各个角度来表达对“麦卡锡主义”的强烈支持。当然,在这种略显非理性的拥戴当中,约翰·肯尼迪还是表现出了极大的矛盾,即他一方面想要继续支持麦卡锡,从中找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但是从另一方面而言,他又对自己长久以来鼎力支持的对象产生了一定的怀疑。甚至有资料显示,在1954年7月的参议院会议上,约翰·肯尼迪还做好了向麦卡锡投出反对票的准备。

但是,不管后来约翰·肯尼迪和麦卡锡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他曾经大力支持过对方的政治主张,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令人感到难以理解的是,当麦卡锡主义被推翻之后,肯尼迪一家并没有受到太大的谴责和排斥。究其原因,就在于从当时的现状来看,活跃了5年时间的麦卡锡主义才刚刚被赶下神坛,很多人都还在反思、观望。也就是说,除了那些立场坚定的反对派之外,依然还有不少人对麦卡锡主义抱有幻想,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特殊环境下的政治牺牲品罢了。当时,约翰·肯尼迪正在准备参选下一届美国总统,所以他和此前被打倒的麦卡锡之间的关系,的确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话题。

在大多数人看来,在这个时候撇清自己和麦卡锡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肯尼迪却不这么想。在他看来,刚刚过去四五年时间,麦卡锡的政治主张到底是对是错还是难以立下公论的。同时,自己家族和麦卡锡之间的往来关系,也是一个半公开的秘密,如果刻意掩饰,反倒容易给其他人留下把柄。所以,在1960年的一次谈话当中,约翰·肯尼迪镇定地为自己辩解说:“我从来都没有说过自己是一个完美的男人,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一辈子都是正确的。关于麦卡锡的事情,我感到很遗憾,当然我也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我的弟弟为麦卡锡工作。”

从表面上看来,约翰·肯尼迪的致辞是平淡无奇的,但实际上它包含了很多值得人们去思索玩味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这一次的谈话当中,肯尼迪大度地承认了自己从前所犯的“错误”,并且镇定地表明了自己同麦卡锡之间的友好关系。显然,在麦卡锡主义破产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几乎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洗白”自己,但是肯尼迪却坚持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利用的点。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和约翰·肯尼迪一同竞争总统职务的,是大名鼎鼎的理查德·尼克松。种种迹象表明,老成持重、经验丰富的尼克松在竞争当中长期保持着领跑地位。但是相对而言,尼克松保守、沉闷的个人表现,却给了约翰·肯尼迪可趁之机。就像是那一次的谈话一样,约翰·肯尼迪一方面诚实地坦白了自己的“错误”,同时又隐晦地将直接责任推卸到了自己的弟弟身上。这样一来,肯尼迪的正面形象也就非常容易地被塑造了出来。

可以说,这一次“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为约翰·肯尼迪积攒下了不少政治资本。事实上他也清楚,自己和麦卡锡之间的利益纠葛,越坦诚越好,如果自己不能够正视这一段历史,那么到最后就很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说,在这个时候,他聪明地看到了解决问题最核心的部分,从而最终帮助自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当然,这样一次公开谈话,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约翰·肯尼迪在竞选方面的劣势,因为老谋深算的尼克松在竞选之前就已经混迹政坛多年了,而且在这次竞选之前,尼克松就已经做过副总统了。另外,从年龄上来分析,尼克松比约翰·肯尼迪要年长4岁,这在政治选举上,同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砝码,因为没有人愿意将国家权柄交接到那些年轻人手中,即便这个“年幼”的概念,也只不过是4岁而已。所以,除了那一次带有“自我检讨”意味的发言之外,约翰·肯尼迪还通过电视节目对比来为自己拉选票。

在1960年9月26日晚,约翰·肯尼迪和尼克松“触了一次电”,他们面对电视镜头开展了一场媒体辩论赛,结果在各自的演讲时间内,约翰·肯尼迪表现得轻松幽默、风度翩翩,而尼克松则显得过于沉闷、呆滞。这一次公开化的直面交锋,对于选民的冲击力是巨大的,因为很多投票者都是根据候选人的银幕形象而进一步做出各自选择的。这一次尼克松摔了一个大跟头,而他原本建立起来的个人优势也被吞噬掉了。

在树立公众形象这一点上,约翰·肯尼迪和尼克松可以说是运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按照传统思维模式,尼克松需要在竞选的空余时间里深入民间,为自己拉选票、打基础。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拉票方式,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这种工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是一个“笨活计”。而约翰·肯尼迪则采用了一种相对简单,但却非常奏效的方式,那就是媒体展示。所以,约翰·肯尼迪精心准备了这次演讲,尽力将自己美好的一面全部展示给选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尼克松却忽视了这一点,他没有想到类似这样的演讲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可见,在这一点上,约翰·肯尼迪眼光独到,剑走偏锋,最终赢得了全胜。

1960年9月的电视演讲,成了约翰·肯尼迪和尼克松之间的分水岭,自此之后,大批摇摆不定的选民将票投给了约翰·肯尼迪,而一部分原本支持尼克松的人也开始动摇,进一步转投到了约翰·肯尼迪门下。到1960年11月8日,约翰·肯尼迪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以极其微弱的优势战胜了尼克松,成功当选为新一届的美国总统。或许是幸福来得太过突然,以至于约翰·肯尼迪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无论如何,在他的政治生涯当中,运用一些相对新奇、独特的方式来剖析、解决问题,还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面对众多问题时,如果单纯沿用传统的思路来评估、检验,那么通常会得到一个糟糕的结果。事实证明,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往往会得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就像约翰·肯尼迪那样,他在总统大选之前,并没有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努力撇清自己和之前倒台的麦卡锡之间的关系,而是非常坦率地面对了这一点。这样做当然是属于“高风险,高回报”的,当无数人都认为肯尼迪家族会因此声名扫地的时候,约翰·肯尼迪在选民中的支持率却得到了极大的攀升。不得不说,这一次公开表态,绝对是绝顶聪明的人才能想到的办法。之后,约翰·肯尼迪又在电视辩论当中积极备战,占据了上风。而电视辩论上的大获全胜,成为两位候选人之间的分水岭,很多摇摆不定的“中间派”直接变成了约翰·肯尼迪的忠实追随者。

由此可见,看待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对于一个人走向成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换一种思路来解决问题,能够起到颠覆性的作用。而30岁的人创业时,也可以以此来收获成功与财富。

4.成功者会灵活变通,随机应变

惠普公司的早期创始人威廉·休利特就经历了类似的事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自己“差点坚持了错误的东西”。休利特口中这个“错误的东西”,实际上指的是1945年他从部队退役之后的回归。

众所周知,在1939年,休利特和才华出众的戴维·帕卡德合伙成立了惠普公司。由于当时他们的条件很糟糕,所以启动资金只有500美元。在两人的苦心经营之下,惠普公司逐渐小有进步,但是按照休利特和帕卡德的计划,眼前的发展还是不尽如人意。到1942年2月,惠普公司已经由休利特和帕卡德之间的“二人转”进一步变成了养活15名员工的小型民营企业。

但是,这样的情况依然和创始人心目当中的“巨龙企业”有着很大差距。显然,无论是休利特,还是帕卡德,他们在早期创业过程中都是略显失望的。

后来,休利特得到了参军入伍的机会。于是,在经历了一番思索之后,休利特离开了惠普公司,参军入伍。

关于这一次休利特离开惠普,人们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休利特和帕卡德希望能够在军政方面培植自己的势力,以此为公司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这其实是休利特对惠普丧失信心、想要自谋出路的表现。但是以上两种观点,都可以说是各执一词,谁也驳不倒谁。

当然,对于人们的怀疑和猜测,休利特也是心中有数的。他虽然远在军旅,但却没有将自己和外界之间封闭起来。到1945年,战争结束,休利特从军中退役,这个时候他需要面对的问题才是最令人头疼的。

当时的情况是,在过去的三年里,帕卡德一人独掌大权,将惠普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条,此时它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250人的大企业了!在这个时候,该不该回惠普,就成了困扰休利特的问题。单纯就公司来说,惠普是他和帕卡德共同创办的,甚至公司商标“HP”当中,也是“Hewlett”(休利特)排在了“Packard”(帕卡德)的前面。

这就是说,休利特浑身上下都流淌着惠普的血,而惠普公司也被深深地烙上了休利特的烙印,只要休利特想去,他回到惠普公司出任高管,也是毫无争议的。

但是,不少人都猜测,当年是休利特主动放弃了“没有前途的惠普”,现在他看到惠普公司在帕卡德手中一路走高之后,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悸动,想要反过头来分一杯羹。不管这样的猜测到底有没有现实依据,休利特还是从这些闲言碎语中受到了不少影响。

除此之外,让休利特感到难堪的还有:帕卡德身材高大,孔武有力,而自己则是一个矮胖子。早在斯坦福大学求学的时候,帕卡德就曾经是学校的“运动明星”,这一点休利特是根本无法与之相比的。甚至在一次两个人的合影当中,摄影师不得不搬来一张凳子,请帕卡德坐下,让休利特站在一边,这才解决了两个人之间鲜明的身材差异。作为一名自信满满的年轻人,休利特是很难接受自己“比别人差”、“占了其他人便宜”这样的流言的。

可以说,休利特和惠普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罅隙的,因为不论当事人如何做,别人都会根据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来推测、嘲讽。在旁人眼中,休利特是在惠普弱势的时候选择了离开,认为他投身军旅更有可能是看中了战乱年代有机会一飞冲天的好时机。

然而到了最后,惠普发展迅猛,从军的休利特却没有在战斗当中捞到什么好处,如果这时他再吃“回头草”,自然就是一种典型的投机倒把了。而且,很多人还用休利特相对矮胖的外形来讽刺、挖苦他,因为在高大威猛的帕卡德面前,休利特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小跟班,他如果重回惠普,那么一辈子都改变不了自己低人一等的现实。

但事实证明,所有的一切,到最后都没有成为休利特的拦路石,他毫不犹豫地重新回到了惠普,成为惠普的领导者。

休利特的回归,当然会在短时期内对他的个人声誉带来严重的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也会逐渐忘记这一点,而只是将他看作是公司最早的开创者、所有职工的领导人。

回到惠普之后,休利特没有丝毫的不适应,他甚至还凭借自己在军方的关系,为公司招揽到了不少生意,这对于惠普在战后的急速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可以说,休利特的回归,无论是对于他自己,还是整个惠普公司的未来发展,都是一种双赢的局面。而如果当初休利特固执己见,为了避嫌而放弃这样一个机会,最后大家都会受到损失的。

实际上,很多人都会遇到和休利特相类似的问题,如果他们不懂得变通,按照自己的思路一直走下去,到最后很可能会得到一个相对糟糕的结局。

可以说,在这个略显“纠结”的决定过程中,休利特的思维和观点是灵活多变的,一些用来衡量平常人的思维模式,在他这里都被打破了。比如,背叛、投机取巧、见风使舵,等等。历史上有很多为了个人尊严而放弃自身利益的例子,比如胡佛局长,为了证明自己“永远不会犯错”,甚至就要“一错到底”。

在这里,我们更赞同的理应是休利特,因为他更懂得换个角度来面对和思考眼前的问题。当其他人将他看作一个厚脸皮的叛徒时,他却凭借自己在军方积攒下的关系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从而致使从前别人对他的那些质疑声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