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MBA教不了的创富课
2826400000010

第10章 财务力(3)

有人该说了,价格不是想提高就能提高的,没错,可销量也不是随便可以提高的啊,我不过是想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你做一个决策的背后,通常是哪些“杠杆”在推动你。其实,真实的生意世界,提高销量或提高价格,都需要额外付出成本,可能是广告、可能是新包装、可能是雇更拽的推销员什么的,我只是通过上面计算告诉大家:假设他俩都付出同样广告成本,优等生的模式是通过提高销量来获取更多盈利,而安公公肯定愿意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取利润最大化。

多明白另外一个角度的计算,就多一条选择之路。成本和风险早晚都是要付出,平衡一下和收益之间的关系,是好事!我这么说,没人反对吧?

现金流对创业者来说,永远是第一

现金流对创业者来说,永远是第一重要。“好死不如赖活着”,赖活着,就有翻身那一天!创业,能活下来,就是第一要义。

剩者为王

很多人知道一个品牌:SanDisk,是一个闪存卡品牌,更确切地说,今天我们所用的数码相机、MP3里面的闪存卡,就是这个品牌的创始人——EliHarari老兄发明的。但我特佩服这老兄的,还不仅仅是他的研发能力,更多的是一个企业家“挺过初创期难关”的精神。

这哥哥,实验室里研究出闪存技术,觉得这玩意儿未来大概能代替硬盘(那可是二十几年前),然后头脑一热创业了,哈哈,可惜的是,只有两个傻瓜愿意和他一起干,却骗不到一个真正投资者,所以呢,这仨家伙,就“零融资”开干!

SanDisk公司,在最初十年中,完全可以说是惨淡经营,基本上没有得到市场上的认可——别忘了,他们的梦想是打算去替代硬盘的,可是呢,他们很现实,野驴般地找寻每一块钱收入,基本上我认为是乱枪打鸟战术,哪儿能弄点钱,哪儿就出现他们的身影。从我看到的资料来看,差不多过了三四年,他们才找到一个“救生圈”,也就是IBM给他们的一个单子,一万个SanDisk卡的驱动器……

“在那些艰难生存的日子里,SanDisk公司诞生了一种摇铃制度:如果SanDisk获得了一笔价值在10万美元以上的订单,就会有员工喜气洋洋地拿着铃铛在办公室里跑来跑去,告诉公司里每一个同事谁是这笔订单的主人。”

“正如Harari在很多年后还自豪地说,在等待市场起飞的那些年里,我们做了任何可以维持生存的事情,我们采用自己的一种非常节俭的方式生存下来。”

后来嘛,SanDisk终于成功了,几乎今天所有的闪存厂家都要支付给他专利费,然后他自己还给N多品牌OEM,还用自己的品牌零售闪存,还推出自己品牌的MP3。呵呵,因为MP3最大成本是闪存,所以SanDisk的MP3特便宜还有钱赚,居然偷偷摸摸跑成了全球14%份额!仅次于苹果iPod!

虽然后来这么牛,但请别忘了,当初的落魄和当初“活下来”的“技巧”。

活下来,是第一要义

《基业常青》这本书,很多人看了吧?那里讲到诸多伟大公司,创立之初,也没想好干点啥呢。甚至还有很多唧唧歪歪、半死不活了好长时间。但只要挺住,能有点现金流维持日常运转,扛着扛着,眉目渐显。我最认同那篇文章的地方就是:现金流对创业公司来说,永远是第一重要。所以啦,我如果硬要给创业者简单建议的话,就是:啥能给你赚出维持运转的现金流,就先干啥。

我自己而言,第一次创业失败,就是因为太“慢”了,眼看着现金流快枯竭,还没立即转型,等真要转时,现金流完全枯枯枯枯啦,我也就哭哭哭哭啦……

第二次创业,最重要就是学会了这一点……商业模式还没等出现,我就发觉不对劲儿,现金多半不能支撑到曙光初现呐!马上开始打游击,也就是立即寻找能带来收入的活计……后来呢,我不就活下来了?

你的预算符合“核心竞争链”吗?

很多第一次创业的人,都会做一些“想当然耳”的预算。比如,打算几千元买桌椅、几万元买几台电脑、几万元付房租、几千元买各种办公用品,在我看来,这些大部分都有些“务虚”。

但是,你的生意模式,真的需要这些东西吗?噢,我知道你需要,但我想说的是,电脑需要全新的?房屋需要独立的?家具需要买来的?

如果你的生意模式,顾客根本看不到这些,不能为顾客创造价值,那么,我一定电脑用二手的,房屋用合租的,家具用拼凑借来的。剩下每一毛钱,去用在可能产生收入的地方。例如在你的生意模式中,可能广告会带来客户,那么,请毫不吝惜地去砸广告!

客户来参观我的办公室咋办?呵呵……我的一个朋友,就曾经来找过我,借用我的比较豪华的办公室,然后对他的客户说,我们是“关系企业”……

说个我以前的笑话,当年我稍微有了点“能量补充”,连救生圈都还没捞到时,觉得有辆面包车方便,又拉货又接送人啥的,我就翻看报纸,上面有出租小面包车的,按月租,租金才两千块。可我不准备付押金啊!几万块呢,手里几乎没有,就算有也坚决不能给别人当押金的啦!

我就给人才中介打电话(低档次的中介,收应聘者的钱,不收招聘单位的钱),找来一位下岗大叔,我对大叔说,我给你一个月三千块,但你需要自己去租辆车回来——这样一来,其实他拿到手的才一千块,呵呵。大叔下岗啊,就是想找活儿干,觉得也没啥风险,一咬牙,就去租了……当时我就想,大叔很可能手里现金比我都多啊!

就这样,借用他手里的钱,腾挪了一把,我就有小面包了。

我当时特得意,自己真聪明啊!呵呵,不过后来过几个月,再翻另一张报纸——有带车求职的!(也有带小面求职的。)敢情我自己是多此一举……

能省则省

做生意别像个守财奴,但能省的必须省,对待“非策略性成本”要像杀父仇人般痛恨。然后,大大方方把节省下来的投资出去。

我第一次创业时,大手大脚。我总认为钱嘛,是赚出来而不是省出来的,只要多赚些,浪费怕什么?所以当公司不赚钱时,有限的资金就像夏天的冰淇淋,迅速融化,我也很快破产。

现在,如果你来我公司参观,你甚至在废纸篓里不会发现一张只用了单面的复印纸——因为如果被查出来谁浪费这张纸,会遭到罚款。包括能用平信却用了特快专递的,员工乘出租车不坐12元/公里而坐了16元/公里的,打印机墨盒没灌墨灌到报废就丢弃的……都将遭到制度惩罚。

没错,在有些方面我们小气得过分。

可就像歌谣唱道:“省一块就相当于赚一块。”能省为什么不省?如果你能分清楚“策略性成本”和“非策略性成本”概念,我想一定会在创业过程中顺利很多。

所谓“策略性成本”是指能直接创造出业绩的花销,这,不能削减。例如广告费,应该增加才能提高营业额的时候,却削减了,不是自寻死路?要明白,费尽心机省下来的钱,其实很大部分是为了增加到“策略性成本”的!

而“非策略性成本”,就是和创造绩效无关的开销。例如一次我们可爱的人力资源部提出要增加一台复印机,理由很充分,现在的一台不太够,常常需要排队等。OK,我们充分尊重这个提议,但经过观察,所谓等,无非每次三五分钟,而大多数时间,是不需要等的。结果是当然不批。

后来过了很久,真的一台复印机不够使了,我们也没买——为什么增加这无谓的固定资产?所以我们去租了一台便宜的二手机。并且规定,尽量使用这台租的,满负荷后,才使用自己的那台。

我们肯把省下来的钱,给员工免费提供更漂亮的职业套装,因为那能让顾客看得到,能提高业绩。为什么要花在复印机上呢?顾客不会跑到你公司观察你复印机的新旧,更不会关心你复印机是租的还是买的。

而你最关心的利润,对,是利润,正从这点点滴滴中变幻出来。同样是100万营业额,利润可能是10万。如果深度挖掘,我可以帮你在3个月内把利润增成20万!想想看,不去节省,想把利润翻倍,把100万营业额做成200万,是不是比那更辛苦?我希望你明天就行动,跟你的供应商讲,能否把供货价格降下来1%?别小看1%,他很可能答应,因为少嘛。但对你来说,减少1%的供应价格,可能在利润上变成增加5%!

再次声明,做生意别像个守财奴,但能省的必须省,对待“非策略性成本”要像杀父仇人般痛恨。告诉你的员工,四处省钱可能挺麻烦,但省下来的钱会有一部分会陆续出现在他工资单上。

对我们而言,多次把十几万元捐赠给春蕾计划。救助失学女童的行为,已经变成了例行公事。但我们从未皱眉,因为想到这钱是从一张张双面用的复印纸、几毛钱的坐出租车差价、或从供应商那里省出来的,就开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