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28246600000204

第204章 细节给予的震撼

人人都说公司像一艘船,而总裁是船长。朱荣辉这位船长,把“美髯公”这艘船驾驶的很平稳。他向员工提出的口号是:团结互助,求实创新。这句口号,其母校——清华大学的烙印很深。“求实创新”正是清华大学的校训。

1979年,16岁的朱荣辉考上了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毕业,共用了11年的时间。母校对他的影响非常深,“如果说父母是我最亲近的人的话,那么清华就像是我的第二父母;清华严谨朴实的学风,对学生志向的培养,在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积累,令我受益匪浅。”

在他读本科期间,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年轻人该怎么做”成了社会焦点话题。清华学子同样对这个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化工系的同学提出,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句话在当时的校园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深深地印在朱荣辉的心中。

或许是因为所学专业的缘故,他读书期间非常欣赏德国人。“他们生产的精密仪器是全世界最好的。”从清华毕业后,他进入德国菲利普·霍尔兹曼公司。其工作是主管北京燕莎中心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该工程由德国人设计,中方建筑公司承建。有一堵墙,其设计尺寸为200毫米,误差要求正负1毫米。朱荣辉没有想到,德方人员对墙的每一处都进行了仔细的测量,只因为个别地方的误差略高于设计要求,德方要求将墙面的整个表层全部敲掉重做。中方人员不理解,这点误差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德方的逻辑是,你在这件事上可以马虎,那么在其他地方也可以同样马虎。最终还是敲掉重来。

这堵墙令朱荣辉感受到的是震惊,他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什么叫一丝不苟、什么叫敬业。正是这些学习、工作当中的点滴经历,为朱荣辉“求实的创业理念”定下了基调,也为“美髯公”的稳步成长打下了坚实、沉稳的基础。

试水中关村

留长头发、留胡子的人常被认为是艺术家,如画家,导演、歌手等。因为艺术追求张扬的个性。然而,面对朱荣辉,就像面对一潭水,嗓音不粗不细、语气不急不缓、声音不高不低。他平静地注视着来访者,即不过分亲热,也不过分疏离,既不张扬,也不谦卑。这潭水,深浅难测。

是水,总要奔流人海,IT业就是朱荣辉纵身投入的一片汪洋。2000年3月,朱荣辉动用了自己多年的积蓄,从零创业。

曾经留学海外,又在业界摸爬滚打了几年,朱荣辉看惯了IT行业里的大喜大悲。身边处处流传着某些业界明星一夜成名而又一夜陨落的故事,令他不胜唏嘘。

那种创业的冲动何尝不曾在自己的胸中澎湃呢?1999年底,朱荣辉从美国留学归来,曾经聘请过他的摩托罗拉公司又重新向他发出邀请。出国留学前,他已经成为该公司的高层领导者,这次更不例外,他接受了邀请。但是心中的那种冲动却愈发强烈,“我要真正的自己做些事情。”

当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植发展高科技企业的优惠政策,国内IT行业刚刚起步,国际上网络经济也正热得烫手。2000年3月,朱荣辉拿出自己多年辛苦挣来的积蓄,组建了北京美髯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没想到仅过了一个月,就赶上了美国股市崩盘,NASDAQ高科技股一落千丈。一度热得烫手的IT两个字母,一夜之间成了泡沫经济的代名词,被投资商们一路追捧的IT业成了烫手的‘山芋’。

朱荣辉面临着巨大压力,员工等着发工资,自己的积蓄并不厚实,“有时晚上做梦都会惊醒,因为不知道将来的市场会怎样,能否生存下去。”IT业的这次突然“变脸”,让朱荣辉意识到必须走求实的创业道路。

正在这时,他参加了一次由海淀科技园区管委会组织的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座谈会。会上,结合自己创办企业过程中的一些经历,他谈到过多繁琐的申请、审批手续令创业者很头疼,而很多政府审批的事项完全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他提出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数字园区”的设想。

正巧,主持座谈会的海淀园管委会主任马林也正有此意。马林当即把有关部门的领导叫到现场,决定委托美髯公公司开发可以满足政府网上办公的软件系统。7月28日,由朱荣辉博士主持开发的海淀园数字园区上网运行,十几个部门、几十项业务全部实现了网上办公。“美髯公”走上了平稳发展的道路。

短短几年时间,公司已经拥有100多名员工,成为中国IT行业电子政务领域的领先品牌。2002年2月,“中国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公开招标,朱荣辉的公司从一百多家强势公司的角逐中崭露头角,中得一标,成为电子政务“国家队”中最年轻的一员。公司在2002年和2003年均入选中国电子政务100强企业和成长最快的30家企业之一。

人说“IT-日,人间数年”,4年的时间,中国的IT业几乎经历了一个生死轮回。历经几年创业艰辛的朱荣辉,一方面显得很低调,反复强调着“我还不算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另一方面,又非常自信和坚毅:“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我们有理由取得更大的成功”。朱荣辉的语气像是冷而坚硬的岩石,充满了对人生历练的总结。朱荣辉的声音没有变,变得是说话的语气,或者说是他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