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28246600000198

第198章 一定会有可观的回馈

2003年10月15日上午,北京英国驻中国大使馆,张锡盛代表艾克赛利从中国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手中接过了中英科技创业奖的获奖证书和6万英镑的奖金。“中英科技创业奖”是由中英科技部及英国贸易工业部联合出资人民币130万元,共同发起设立的一项科技型小企业创新竞赛奖。该奖项是中英两国政府为加强两国科技界和创新企业界的合作而签署的合作协议的一部分,同时也是2003年“创意英国”(Think UK)活动的内容之一。作为一项旨在推动两国科技领域合作的活动,该竞赛于2003年3月15日启动,历时半年多,全国有100多个项目进入竞赛范围。经过中英联合评选委员会的评审,最终创立才刚满周岁的北京艾克赛利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脱颖而出,成为“中英科技创业奖”的得主。对于这样的成绩,张锡盛不愿谈得太多。“国家对我们留学归国人员创业都是很支持的,尤其是中关村管委会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没有中关村留学人员创业园,就没有今天的艾克赛利,就没有我张锡盛的成功。”

一般来说,留学生在IT领域创立的企业有两类,一类是利用国内相对便宜的人力,研发新产品,把东西做出来后卖出去,赚取外汇;另一类则是打时间差,有的技术美国有了,但在中国还没有,于是便把国外的技术拿过来,在国内生产。这两种企业都有成功的案例,第一种企业对技术的要求相对高一点,因为所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必须是世界领先的才能卖出去:第二种则是要对国内的情况很了解,并且有现成的营销渠道,东西做出来后马上就能卖出去,因为这当中的时间差很短,现在中国和美国的差距也就半年的时间。“我对第一类企业有很多想法。小企业要想成功,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就不能太大。实践证明,市场不是越大越好,小公司的生存之道就是要善于在大公司之间寻找空间。如果有这么一个市场,大公司可能觉得太小,但用户有需求,而小公司又有它的独门技术,这时候就是最好的。当小公司把这个市场做大了,技术做成熟之后,再把公司整体卖掉,这时的公司价值就能翻上好几番。我觉得艾克赛利的成功之处就是对自己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位。可以说这几年公司发展得很顺利,就是因为想清楚了一个问题:产品一定要客户说好才是真的好。”

也许是有点激动,谈到软件出口时,张锡盛的语速越来越快:“我觉得中国一直在谈软件出口,但中国的软件出口一直没有谈到点子上。我们在很多方面竞争不过印度人,印度所有的工程师拿起电话来就能讲英文,中国的工程师永远做不到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避免和印度作正面竞争,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工程软件。因为这个领域进入的起点比较高,没有十年八年的积累是不行的,印度人即使想做也做不了,这就给中国的企业创造了很多的机会。”张锡盛认为,中国应该有重点地扶持一批工程软件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创造的价值本身就很高,一套软件就可以卖到5万、10万甚至20万。他特别希望国家能够政策性的、指导性的扶植或重点支持几个企业,树立起一个榜样。他觉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成功的榜样,许多企业自然而然的就会跟上来,整个IT行业就会形成气候,这对整个国家都是大有好处的。

“我国对留学人员的扶植是相当好的,包括创业园能发放小额贷款等,这种实质性的帮助会使有发展前途的高科技企业,更有成功的希望”。不过,张锡盛建议说,在财政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政府应该重点扶植那些已经做了两三年,马上就能见到效果而又受到资金限制的企业。

“我们公司有特色,有经验,有人脉。可以说这个领域内,全世界各大生产厂商我都能找得到,而且人家也知道我做过这个东西,并且能做出来,这个很关键。”张锡盛满腔抱负地说:“我们现在什么都不缺,我们缺的只是投资。一旦有慧眼认识我们,回馈一定是非常可观的!”

姚羽中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