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氧信息
28137200000027

第27章 你的有氧信息(2)

比如我们要买一本《资治通鉴》,在百度网站的“资治通鉴”贴吧里,看到好多读者都在争论版本的高下问题,有些读者非常在意原汁原味,又听说目前市面的翻译大多有错误,所以就狠狠心,花了大价钱买了中华书局版的《资治通鉴》回家,结果,第一卷还没看到四分之一,就把书扔到一边了。为什么?因为压根没有多少古文基础,根本看不懂。

其实,对于这样的读者而言,柏杨版的《资治通鉴》最适合不过。尽管柏杨的翻译也不尽正确,而且其关于历史的评论也带有非常浓重的主观色彩,但是,对于古文基础不好的读者而言,没有比这更好的入门书籍了。我们大多数阅读历史书籍的人,并不是要搞研究,作勘误,那些数量极其微小的错误根本不会影响到我们的阅读。而且,初级读物往往趣味性更强,那是纯而又纯的有氧信息,由阅读初级读物带来的兴趣很容易让我们登堂入室,进入更高一层的阅读范畴。而且,最关键的是,对于学习和阅读来说最重要的乐趣,在这种痛苦的阅读过程中消失掉了。

所以,在选择书籍之前,了解自己的阅读基础和理解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放下架子,忘掉面子,牢牢记着你阅读的初衷和目的,就会少犯很多错误。

4.有氧阅读法

如果说阅读本章是一次旅程的话,我已经在旅游地图上圈出可能会把你引向歧途的羊肠小道了,现在,是该让你了解正确路线的时候了。有氧阅读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主动选择有氧信息

决定阅读质量的最关键因素是你自己。更明确地讲,是你的选择决定你的阅读质量,选择不同的书,结果就会完全不同。那么,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去挑选书籍呢?

抛开你个人的独特爱好不谈,你所选择的书籍应该具备明确的有氧信息特征,即这本书必须是简单的、有趣的和实用的。“简单”可以保证你的阅读过程顺畅无阻;“有趣”可以让你的阅读效率倍增;而“实用”则可以帮助你解决实际问题。

与书籍极度匮乏的古代相比,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几乎无穷无尽的书籍选择。如果说古人们因为在没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头悬梁,锥刺股”的话,那么今天,你完全没有必要遭这份罪。在你关心的任何一个领域,你都能找到同时满足“简单、有趣、实用”这三个标准的书籍。

当然,那些我们目前无力完成阅读的书籍并不是永远与我们无缘,当我们凭借着对有氧书籍的阅读增长了知识和理解能力后,原来看不懂的书籍也会变得简单易懂起来。说到底,简单和复杂是相对的。

第二,了解自己的阅读层次

让小学生去读高中的课本,肯定是读不懂的。反过来,让高中生去读小学的课本,又不会有什么收获。为了让学生的知识能够循序渐进,我们为学生设置了年级,并根据年级的不同来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除非为了跳级,学生们一般都会主动选择适合自己阅读层次的教科书籍。

但是,在教科书籍之外的图书中,是很少有标明阅读层次的。除了婴幼儿的图书,你很少会看到书籍的封面上标注着该图书适合哪些层次的人。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除了你自己,别人根本无从判断你究竟属于哪个阅读层次。而能做出这个判断的人只有你自己。

这并不表示检验阅读层次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只要你能够诚实地面对自己阅读之后的感觉,就能够对自己的阅读层次进行判断。

当你能够很轻松地阅读一本书,并且明显感觉没有学到什么新东西时,证明这本书低于你的阅读层次,你需要选择更深一点的书籍。

如果你不但能够轻松阅读,并能感觉到有所收获的话,那证明这就是属于你这个阅读层次的书籍,把它读完吧。

如果你很难进行阅读,很多地方都需要苦思冥想的话,证明目前这本书高于你的阅读层次。你需要把它先放一放,阅读一些更浅的书。等到能够把属于你的层次的书籍阅读明了后,再来阅读那些更高层次的书籍不迟。

第三,时刻关注自己阅读时的状态

你的状态和你的阅读质量息息相关。当你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地进行阅读的时候,你的阅读质量会怎么样?而当你心不在焉、以单纯完成任务的心态去进行阅读的时候,阅读质量又会怎样?

这两种阅读状态,相信你都曾有过。而其中的差别相信你也早就体会过了。

有氧阅读最忌讳赶工。除非时间真的十分紧迫,否则你没有必要把阅读弄得像百米冲刺一样紧张,也没有必要像完成任务一样,一边计算着阅读的页数,一边读书。

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应该让无生命的书为有生命的人服务,而非相反,当我们感到状态不佳时,就不要强迫自己勉强阅读下去。这一点十分重要。此时和自己较劲是十分不明智的。当你的眼睛已经是在做纯粹的机械运动时,当你的大脑已经快要停止思考时,当你已经不明白自己在读什么时,你的阅读实际上已经终止了。继续这样的阅读状态等于浪费时间。用这段被浪费的时间睡觉也许更好——睡觉起码还可以补充你的精力,让你重新找回状态,继续阅读。可和糟糕的状态死拼下去,只能让状态更糟糕——最终你会需要更长的休息才能找回状态。

所以,下一次,当你感觉大脑已经开始倦怠时,要立刻放下书本,去做别的事情。或者睡觉,或者慢跑,或者引吭高歌,或者做几个俯卧撑,直到状态恢复了再回到书桌前来。这是提高你的阅读效率非常重要的方法。

仔细看看你身边的人,你会发现真正关注阅读状态的人并不像你想像的那样多,那些在书桌前睡着了的人大多是与自己的不良状态进行了消极对抗的人。事实证明他们的努力失败了,可人们却往往把这种行为看成是努力和奋发向上的表现,并给予鼓励,这真是非常遗憾的事情。对错误的鼓励无疑会强化错误,当这种错误的阅读方法成为习惯时,那些被鼓励的错误阅读者将很难改掉这些习惯。

“头悬梁、锥刺股”式的阅读方式也许的确值得我们敬佩,但这无法改变其效率低下的事实。

第四,控制好阅读节奏

再有趣的书籍,如果一刻不停地看下去,也总有厌烦的时候。这和天天吃饺子也会吃腻是一个道理。

因此,你要控制好你的阅读节奏,要把阅读的时间和速度控制在你能头脑清醒地完成思考的基础上,要让阅读成为一种快乐,而不是痛苦。苦学方能成才是天大的谎言。那些沉浸在阅读中的、茶饭不思的人从来没有感觉阅读是一种痛苦。如果你感觉阅读很苦,那一定是你的方法出了问题。

心理学实验证明:一次完成长时间的阅读,没有分段地进行短时阅读效果好。从记忆学的角度看,过长时间的单次阅读,会产生很多前摄干扰和后摄干扰,而分段阅读可以把这种消极影响大幅减少。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长时间阅读后大脑里并没有留下太多新东西,反倒是偶尔瞥来的内容让我们牢记不忘。

同时阅读几本书也有助于建立更良好的阅读节奏。还记得你上学时候的课程表吗?有没有哪一天是通通由一科单独组成的?绝对没有,语文之后会是数学,然后是英语,然后是物理……这是出于避免大脑过分疲劳的考虑。单调的刺激最容易让我们的大脑打瞌睡。当我们长时间地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转入抑制状态,从而使我们的阅读效率大大下降,而几本书轮流阅读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第五,学以致用

阅读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将阅读得来的知识付诸实践。也许有些人读书不是为了实用,只是为了消遣。但实用和消遣原本并不矛盾。如果能够在消遣的过程中学到实用的东西,又何乐而不为呢?好的有氧书籍的趣味性绝不亚于那些没有任何营养的娱乐性书籍。

将阅读得来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是有氧阅读的重要一环。它让我们感受到学习知识的真正意义,并形成对以往阅读习惯的正强化。那些应用过书本知识的读者对于阅读的兴趣,要远远超过那些只是单纯阅读,却并不付诸实践的读者。

十六.让别人爱上你的文字

1.从经典到宝典

有一位美国作家,耗费了数年的时间和数十万美元的成本,写就了一本在他看来伟大无比的作品——《经典浓缩》。在这本书中,他将他所能找到的经典书籍全部缩编为两页的篇幅。浏览了这本书,你也就相当于浏览了无数的经典著作。从而,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很好的想法,是不是?

但这本书却给作者带来了空前的挫折——没有人愿意掏钱买它。作者十分沮丧,他认为这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失败,他甚至打算放弃写作。

直到有一个人听说了他的情况,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把书名改一下,叫做《美国浴室宝典》。

与《经典浓缩》相比,《美国浴室宝典》是个很通俗的名字,可正是这个充满了有氧信息味道的名字,让这本书咸鱼翻身,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畅销书,帮助作者赚回了数百万美元。

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你发现前后两个书名的真正不同了吗?

《经典浓缩》显然是一种比较正统、却也比较晦涩的表达方式,它会让人们联想起厚厚的经典书籍、古板的说教和压缩饼干式的描述……尽管这些东西没什么不好,但它的确给读者们以非常不好的暗示:书中的内容是复杂而枯燥的。除此之外,《经典浓缩》只是在描述书的性质和特征,却没有说清它能为读者带来什么价值,也就是说,它并没有说清自己的有用性在哪里。

《美国浴室宝典》就不一样了。你会在浴室里看什么样的书?厚厚的大部头?还是短小精悍、轻松有趣的书?“浴室”这个词所代表的环境暗示了这本书的两大有氧信息特征:简单和有趣。而且这个书名还十分清楚地暗示了它的具体用途:在洗澡的空闲时间内欣赏。这显然是一本比《经典浓缩》更富实用性的书籍。

人们的选择可能是非理性的,却一定是有道理的。而挑选有氧信息就是他们的道理。

我们在单位里写的比较多的文件,是各种各样的报告。每当一项撰写报告的任务压过来,你都会深吸一口气,做足自己的思想工作后,你才会缓慢地拿起笔,或者把手放在键盘上。而阅读报告同样是一件痛苦的事。除了完成工作,拿到薪水,你找不到和报告打交道的其他理由。

不过在美国的奥马哈,由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发表的报告,却总是能吸引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关注。他们像聆听《圣经》一样,仔细地聆听这位老人的报告,生怕错过一个字。精明的出版商把这些报告打印出来,集结成册,在全球范围内狂卖不止。

这位老人撰写的报告是公司年报。而这位老人的名字,叫沃伦·巴菲特。

尽管巴菲特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但他写的年报却一点也不复杂,你很少在巴菲特的年报中看到图表,更很少看到公式。那些约定俗成的、让人昏昏欲睡的写作方式与巴菲特无缘。他非常擅长把最深邃的投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甚至连小孩子都听得懂。

“当你和另外三个人一起打牌,又看不出谁会输时,那个输掉的人多半是你。”

“当别人恐惧时,你要大胆;当别人大胆时,你要恐惧。”

“在短时间里,市场是一台投票机;在长时间里,市场是一台称重机。”

类似充满了睿智的、却又简单有趣的话语在他的公司年报中比比皆是,阅读巴菲特所写的公司年报,完全是一种享受。即便是对投资不感兴趣的人,也能在巴菲特的年报中学到很多宝贵的写作技巧。

如果公司年报都可以用简单、有趣的有氧方式来撰写,那么其他类型的公司文献就更是如此了。下一次,当公司再次把撰写报告的任务交给你时,要把它当作一次机会。你已经了解了有氧信息的原则,你应该十分清楚如何才能写一份有趣的、简单易读的报告。我猜,你也许会在报告的开头讲一个生动的故事,然后会尽量减少使用专业术语,进而使阅读你报告的门外汉们觉得舒服;你也许会使用夸张的比喻刺激读者们昏昏欲睡的神经;你也许会使用明快的节奏让他们始终保持继续读下去的兴趣。

毫无疑问,如果你真的这样去写报告,这份报告将在众多公式化的报告中迅速脱颖而出,赢得人们最多的关注。也许会有个家伙跑过来告诉你,这是他有生以来看过的最有趣的、也是最别致的报告。能够让别人通过报告记住你,绝对是件好事,尤其是当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们用更多的时间阅读你写的报告时,他们对你的印象会大大加深。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让他们会在职位升迁时更多地考虑到你,与之相伴的,往往还有更大的办公室,更多的薪水。

即便是做广告,有氧信息也可以大派用场。看过肯德基的广告后,你也许会感叹国内的企业为什么很少拍得出如此有创意的广告,无论是喝功夫粥的白领女性,还是手拿“胜利之翼”(肯德基的一款鸡肉产品)的喝彩者们,都给观众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肯德基拍的广告个个简单、有趣且突出了其产品的实用价值,换句话说,这些广告都是货真价实的有氧信息。而这些广告对观众们真正起作用了吗?现在就跑到离你最近的肯德基餐厅,看看你需要多久才能找到合适的座位吧。

2.打造情感的桥梁

有氧信息的用途当然不仅仅是修改书名那么简单。也许,你的职业与写作无关,你的理想也并不是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但你依然会和文字打交道,你依然会写一些东西,这就足够了。有氧信息可以让你的文字增色添彩,发挥比以往强数倍的功效。它会让你的上司对你刮目相看,会让客户对你更感兴趣,它也会让你的个人生活更加丰富、美满。

有氧写作不只是工作的利器,你的家人和朋友也同样需要你用新鲜有趣的写作方式,向他们沟通感情,传递信息。

台湾作家刘墉曾一连写过《肯定自己》、《超越自己》和《创造自己》这三部畅销书,好多为人父母者都买下来,给自己看,给子女看,因为这三部书里写满了刘墉给儿子的家书。

刘墉写这些家书的时候离他的儿子很远吗?一点都不。和其他父母一样,刘墉也一直和他正在上学的儿子住在一起,他们近在咫尺。

那为什么还要写家书呢?你可能会这样问。

自从网络普及后,我们的确很少写信了,但如果你仍然保持这个好习惯的话,就知道面对面说话和写信的不同了。很多说话解释不清的事情,写信却可以解释得清;很多说话无法解决的问题,写信却可以解决。更不用说,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出现缝隙时,通过写信这种不见面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更容易弥和彼此的分歧。

当然,写信也未必能解决所有事情。很多父母喜欢在信中对孩子进行生硬的大道理式的说教,这样的说教无论是面对面,还是写在纸上都很难让孩子接受。而刘墉的家书却从来不是这样。他总是在给他的儿子讲故事,并力图通过最简单、最有趣的方式让儿子明白一些十分实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