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一
刘晓上书论选,以为:“礼部取士,专用文章为甲乙,放天下之士,皆舍德行而趋文艺,有朝登甲科而夕陷刑辟者,虽日诵万言,何关理体!文成七步,未足化人。况尽心卉木之间,极笔烟霞之际,以斯成俗,岂非大谬!夫人之慕名,如水趋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陛下若取士以德行为先,文艺为末,则多士雷奔,四方风动矣!”
刘晓对文章取士的批判大抵是正确的。把政事处理得一团糟糕者,大多都是文章写得好的才子。福柯在分析教育制度时指出,“每一个教育体系都是一种用它们带来知识和权力控制或改变话语规则的政治手段。”
但刘晓也有两个误区。一是泛道德化。其实道德比文章更靠不住。东汉靠道德取士,有的人为获得“孝”的美名,躲在放有父母棺材的地下室里,自称与一切欲念断绝,一心尽孝道,地方官十分感动,举为孝廉,推荐做官。后来才发现,他在守孝期间还是生了一大堆儿女。可见本能压倒道德。伪道德比空洞无物的文章更让人讨厌。
其二,刘晓批评人们“好名”。然而谁不好名呢?我以为这是人的天性,通过正常途径获取名声,并没有什么不对。如果人人都不好名,人们所做的一切又是为了什么呢?刘晓自己又何必上书呢?
一百零二
武则天广开告密之门,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来俊臣、周兴相与私畜无赖数百人,专以告密为事。欲陷一人,辄令数处俱告,事状如一。撰《罗织经》数千言,教其徒网罗无辜,织成反状,构造布置,皆有支节。
一个靠告密者维持政权的时代,必然是最残暴最黑暗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同情、怜悯、关怀、温情、信任全都湮没了,只剩下恐惧、怀疑、阴郁、冷漠、紧张充满人的神经。我想起索尔仁尼琴笔下的斯大林时代,告密者渗透到帝国的每个角落。于是,那些想表达的知识分子、那些敏感的知识分子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他们没法在这样的空气之中生存。
鼓励告密等于打开潘多拉的魔盒,再想将魔王收回来已不可能了。鲜血会淹没刽子手本人——周兴、来俊臣辈最后还是被武则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又想起苏联历史上的若干特务头子,除了捷尔任斯基以外,几乎没有能得善终的,而且死得一点也不比被他们杀害的人舒服。
一百零三
武后当权时期,酷吏竞为讯囚酷法,作大枷,有“定百脉”、“突地吼”、“死猪愁”、“求破家”、“反是实”等名号,或以椽关手足而转之,谓之“凤皇晒翅”;或以物绊其腰,引枷向前,谓之“驴驹拔撅”;或使跪捧枷,累瓮其上,谓之“仙人献果”;或使立高木之上,引枷尾向后,谓之“玉女登梯”;或倒悬石缒其首,或以醋灌鼻,或以铁圈毂其首而加楔,至有脑裂髓出者。
今天的中国人多半有汉唐情结。汉唐有辉煌的业绩,而且辉煌的业绩被我们夸张并神话着。相反,汉唐的黑暗,却被夹在史书里,人们大都避而不谈。我私自想,能产生以上名目繁多的酷刑的文明,是有问题的文明。一方面大唱王道,把和蔼可亲的孔老夫子供在文庙里吃冷猪肉;一方面施行不把人当人的酷刑,把孔老二的教导扔到九霄云外。武则天这样一个杀自己的子女、杀高官显贵、杀平头百姓的女魔,至今还被无数的历史学家、女权主义者和群众赞美,这更说明文明的问题“扩大化”了。
忘记盛唐时代的杀戮,可以找到“历史久远”的理由;忘记文革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杀戮,我们能找一个什么样的、能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理由出来呢?血海的波澜触及到每一个人,没有人能躲避。所有人都是有罪的。而试图忘却罪行、掩盖罪行、消减罪行、美化罪行的所有言行本身,就是更大的罪行。
一百零四
魏玄同被周兴诬陷,太后赐死于家,监刑御史房济谓玄同曰:“丈人何不告密,冀得召见,可以自证!”玄同叹曰:“人杀鬼杀,亦复何殊,岂能作告密人邪!”乃就死。
《通鉴》并非完全漆黑一团,其中有不少星星点点的微光。魏玄同临终前掷地有声的话“人杀鬼杀,亦复何殊,岂能作告密人邪!”如一颗流星,划破历史黑暗的天幕。尽管是瞬间的明亮,那明亮也是如许的美丽动人。可以说,能与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的绝笔相映生辉。
要是人人都能像魏玄同一样保持人格的完整、宁死也不背叛自己的信念,那么秘密机关就只有关门大吉。可惜,这是我一厢情愿的想象。这样的伟大,效仿起来太困难了。大多数人只能心向往之。
魏玄同,一个值得被我们记住的名字。二十六史中大多数名流都是虫豸,而魏玄同是一个真正的人、大写的人。仅凭他临终的一句话,他的灵魂就比三皇五帝、秦皇汉武高大得多。
一百零五
以卖饼为业的侯恩止,看到告密的甜头,通过告密使几个家族被族灭,他也升为游击将军。时告密者往往得五品,恩止求为御史,太后曰:“卿不识字,岂堪刺史!”对曰:“獬豸何尝识字,但能触邪耳。”太后悦,以为御史。它日,以先所籍没之宅赐之,恩止不受,曰:“臣恶反逆之人,不愿居其宅。”太后益赏之。
不识字的人并不比识字的人傻。知识阶级老在这个问题上翻船——认为大字不识几个的贩夫走卒都是白痴。殊不知“白痴”一旦得志,比知识阶级在位时要厉害得多。侯恩止一言可屠灭几个诗书礼义之家。他与太后的对话也聪明到了极点,烘云托月地表彰自己,关键处画龙点睛,皆得“厚黑学”之“三味真火”。
卖饼人的智慧也如此之高,引无数洋人竞折腰。
一百零六
宁陵丞庐江郭霸以谄谀于太后,拜监察御史。中丞魏元忠病,霸往问之,因尝其粪,喜曰:“大夫粪甘则可忧;今苦,无伤也。”元忠大恶之,遇人辄告之。
魏元忠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知道郭霸舍得亲口尝他的粪便,异日必然会吃掉他不吐骨头。谀者同时也是最凶狠残忍者。
一百零七
武后禁天下屠杀及捕鱼虾。江淮旱,饥,民不得采鱼虾,饿死者甚众。
胡三省注曰:后禁屠捕,而杀人如刈草菅,何以人而不如物乎!陈垣引《北齐书·文宣纪》,齐主高洋也有此举,一方面“凡诸杀害,多令肢解,或焚之于火,或投之于河,酷滥不可胜纪。”又诏:“诸取虾蟹蚬蛤之类,悉令停断。”“限仲冬一月燎野,不得他时行火,损昆虫草木。”抑何其仇视人类,而爱惜物类如此乎?
天使与魔鬼的混合物便是人。拥有无限权力的独裁者,不断地“变脸”(川剧一绝)。你还在为他的仁慈感恩戴德的时候,他的屠刀已经架到了你的脖子上。
一百零八
右拾遗张德,生男三日,私杀羊会同僚,补阙杜肃怀一啖,上表告之。明日,太后对仗,谓德曰:“闻卿生男,甚喜。”德拜谢。太后回:“何从得肉?”德叩头服罪。太后曰:“朕禁屠宰,吉凶不预。然卿自今召客,亦须择人。”出肃表示之。肃大惭,举朝欲唾其面。
我也想唾他一口!这样的家伙今日比昨日多,明日比今日多。这是人类退化的标志吗?
一百零九
推劾之吏皆相矜以虐,泥耳笼头,枷研楔毂,摺膺签爪,悬发薰耳,号曰“狱持”。或素日节食,连宵缓问,昼夜摇撼,使不得眠,号曰“宿囚”。
鲁迅曾研究过古代及当代的“酷刑”问题。迄今为止,各类专史层出不穷,偏偏少了一本《中国酷刑史》。这本书并不难写,只须把史书中的材料汇编在一起就蔚为大观了。为什么没有人写呢?
也许因为学者们胆子太小。也许因为他们过着高雅的生活,有“恐血症”。
一百一十
娄师德为相,李昭德骂曰:“田舍夫!”师德徐笑曰:“师德不为田舍夫,谁当为之!”其弟除代州刺史,将行,师德谓曰:“吾备位宰相,汝复为州牧,荣宠过盛,人所疾也,将何以自免?”弟长跪曰:“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为兄忧。”师德愀然曰:“此所以为吾忧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
首先,娄师德研究心理学细致入微,可以与弗洛伊德并肩。其次,他强调人唾其面“不拭自干”,似乎与《圣经》中“别人打你的左脸,把你的右脸伸过去”的精神暗合,有人便认为娄师德乃是降生在中国的天使。
然而,他一切的作为都是为了获得和捍卫权力。一旦他获得权力之后,他将对那些欺辱过他的人大开杀戒。
一百一十一
杨再思为相,专以谄媚取容。司礼少卿张同休,易之之兄也,常召公卿宴集,酒酣,戏再思曰:“杨内史面似高丽。”再思欣然,即剪纸帖巾,反披紫袍,为高丽舞,举座大笑。时人或誉张昌宗之美曰:“六郎面似莲花。”再思独曰:“不然。”昌宗问其故,再思曰:“乃莲花似六郎耳。”
媚语亦求“语不惊人死不休”,也真难为杨再思了——能有“主体性”的想法,捍卫主子的“主体性”的忠心,惟有后世红卫兵能与他相比。
一百一十二
武三思即杀五王,权倾人主,常言:“我不知代间何谓之善人,何谓之恶人;但于我善者则为善人,于我恶性者则为恶人。”
武三思俨然是现代“个人主义者”他崇尚个人的“权力意志”。惟一不同的是,他判断善恶的时候,背后有无边的权力在那里支撑着。倘若他仅仅是一介子民,能说此等活来,那我才佩服他呢。
一百一十三
唐中宗皇后韦氏老乳母王氏,本蛮婢也。中宗诏封莒国夫人,嫁为御史大夫窦从一妻。俗谓乳母之婿曰:“阿”,从一每谒见及进表状,自称“翊圣皇后阿”,时人谓之“国”,从一欣欣然有自负之色。后来李隆基政变杀韦后,窦从一立即斩王氏首以献。
这就是中国官僚的婚姻。窦从一比变色龙的反应还要迅速,所以他能保持永远是“高质量的生存”。儒教中国,代代有千百万士人自称孔子的学生,但有几个学会孔夫子的固执呢?有几个人会像孔子一样为一个理想而奔波终身?他们是一群比变色龙还要狡猾的“变色龙”。
一百一十四
尚书左丞卢藏用指终南山谓承帧曰:“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天台!”承帧曰:“以愚观之,此乃仕宦之疾径耳!”藏用尝隐终南,则天时征为左拾遗,故承帧言之。
卢藏用还想虚伪地谈风景,没想到承帧一句话就点破了他的腿,“此乃仕宦之疾径耳!”中国少有像梭罗那样真正的隐者,他们不过是“学而不优则隐,隐而优而仕”。看似多了一层转折,实际运作起来却比科举还快些。连大自然也被利用起来作为求官的工具,中国人真太厉害了!
今日则多隐于“学”的学者,在家等着“一顾茅庐”。仅一顾他们就会出山的,无须三顾。
一百一十五
山东蝗复大起,姚崇又命捕之。倪若水谓“蝗乃天灾,非人力所及,宜修德以禳之。刘聪时,常捕埋之,为害益甚。”拒御史,不从其命。
我很惊奇居然有这样的迂夫子、这样的道德至上主义者。转而一想,倪若水是一方土皇帝,即使蝗虫啃完一省的庄稼、千百万百姓饿死,他也照样有饭吃,而且吃的全是山珍海味。这样,他的肠胃里一边消化着美食,一边在口头上大谈“修德以禳之”。红光满面,盛气凌人。
这样的废物尤其可恶。倪氏宛如一条在酱缸中快活地蠕动的蛆虫。
一百一十六
上种麦于苑中,率太子以下亲往芟之,谓曰:“此所以荐宗庙,故不敢不亲,且欲使汝曹知稼穑之艰难耳。”又遍以赐侍臣曰:“比遣人视田中稼,多不得实,故自种以观之。”
这样“表示表示”就能“知稼墙之艰难”吗?至少我不相信。
一百一十七
李林甫欲蔽塞人主视听,自专大权,明召诸谏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勿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
李林甫以马喻谏官,在他眼中谏官就是马。他讲道理深入浅出,若学禅必为禅宗大师,若教政治课必然是优秀教员。
相信谏官们都听懂了李林甫的话——何必乱鸣呢,有高级草料吃着,日子过得挺好!
一百一十八
玄宗梦玄元皇帝告云:“吾有像在京城西南百余里,汝遣人求之,吾当与汝兴庆宫相见。”上遣人求得之。
我想,使者一定是自己准备一张画像去交差。为保住脑袋,也不顾欺君之罪了。胡三省注曰:明皇改集仙殿为集贤殿,是其初不信神仙也,至是则颇信矣,又至晚年,则深信矣。史言正心为难,渐入邪而不自觉。又曰:史言唐之君诞妄而臣佞谀。
这些议论道出一个历史的普遍规律:老人必然走向昏庸,当权的老人因昏庸而乱天下。没有正常的选举机制,只好由昏庸老人当权至死,上上下下陪他一起糊糊涂涂。
一百一十九
安禄山奏言:“去秋营州虫食苗,臣焚香祝天云:‘臣若操心不正,事君不忠,愿使虫食臣心;若不负神祗,愿使虫散。’即有群鸟从北来,食虫立尽。请宣付史官。”上从之。
安禄山一定是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不然,他哪敢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打这样一个生死这赌!假如他有一点儿愚夫愚妇的迷信思想,他又怎敢发如此重誓!相反,唐玄宗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他居然相信安禄山的一派胡言。在这一点上,他与乡间愚夫愚妇没有什么区别。
一百二十
李林甫自以多结怨,常虞刺客,出则步骑百余人为左右翼,金吾静街,前驱在数百步外,公卿走避;居则重关复壁,以石筑地,墙中置板,如防大敌,一夕屡徙床,虽家人莫知其处。
判断一个高官的好坏善恶,只需看他卫队的多少。卫队越多者,他的心越虚,他的坏事干得越多;反之亦然。那些搞恐怖活动的首领,反倒是世界上保卫自己的措施最严密的人。而那些北欧福利国家的首相们,大都习惯于一个人到街上散步——没有干过坏事,何必怕自己的人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