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睡眠与养生:做睡眠的主人
28121300000005

第5章 认识睡眠(4)

精神分析学派则认为梦游是一种潜意识压抑的情绪在适当的时机发作的表现,梦游者总有一些痛苦的经历。所以要根治梦游症必须要做到解除内心深处的压抑。

夜游症对孩子的健康没有什么不利影响,一般无须特殊治疗。但家长必须注意加强保护,防止发生意外。如房间内不宜放置危险物品,不宜生火,门窗要加锁等。

如发现夜游症发作的患儿已走出门外,家长可将孩子牵回家中,使其到床上,让他继续睡觉。不要强行叫醒夜游症发作的孩子,因为强行唤醒孩子可能会使孩子出现更炎严重的意识模糊、兴奋躁动状态。

家长应使儿童避免可能加深睡眠的因素,如白天过度疲劳,睡前过于兴奋等,以免诱发夜游症的发作。对于发作频繁的孩子,可于每晚临睡之前服用佳静安定,连服几晚。随年龄的增长,大脑皮层逐渐发肓完善,夜游症可不治而愈,家长们不必为此担忧。

梦游者在睡眠中突然眼睛凝视起来,但不看东西,然后下床在意识朦胧不清的情况下进行某种活动,下床行走时,周围虽漆黑一片,但患者一般不会碰到什么东西,而且还行走自如。

据了解,梦游者眼睛是半开或全睁着的,走路姿势与平时一样,甚至他们还能进行一些复杂的活动。

梦游是一种奇异的意识状态,患者似乎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与他人失去了联系。他们的情绪有时会波动很大,甚至说一大堆胡话,别人很难听懂。

梦游时患者表情呆板,对他人的刺激基本上不作反应,也很难被强行唤醒,即使唤醒也不会发生发疯等事件,只是会迷惑不解而已。

患者虽意识不清,但动作似乎有目的性似的,似乎在从事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但清醒时,患者对梦游中所发生的一切都遗忘了。

此外,常人总认为梦游者胆子特大,敢做一些惊险恐怖的动作,甚至作出伤害他人的行为,并为此大为害怕,其实,梦游者很少作出越出常规的事,也极少作出伤害性的进攻行为。梦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当前,治疗梦游症最直接了当的方法当数厌恶疗法,但施行的方式不能像治疗酗酒等那样粗暴,显然须温和得多,关键在于:一要设法造患者梦游时唤醒被治疗者,二是及时中断患者的梦游行为。

通过厌恶疗法尽力把梦游者从梦中唤醒,打破其行为定势,使愿望补偿的下意识行为达不到目的,那么梦游便会逐渐消退。

随着对梦游越来越深刻的探讨,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来治疗梦游症,我们也期待着梦游症的面纱能彻底揭开。

11.疲劳驾驶与睡眠

睡眠不足导致疲劳,在这种状态下开车上路,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将成倍增加!这是某专业机构根据最新研究数据得出的结论。该机构的数据显示:60%的疲劳驾驶事故是睡眠不足4小时或睡眠质量低引起的。

为了引起社会对疲劳驾驶的关注,展开了一项题为“您经常疲劳驾驶吗?”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①疲劳驾驶非常普遍:有89.2%的驾驶员承认有过疲劳驾驶的经历;

②通常在驾车2个小时以上会感到疲劳;

③大多数驾驶者对疲劳驾驶的严重后果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甚至认为其危险性超过酒后驾车;

④有疲劳感觉后,大多数人会采取一些措施:39.6%的人会采取打开音响、喝水、吃口香糖的等办法来缓解疲劳,33.3%的人会把车停到路边休息一会儿,17.6%在有条件情况下会换人驾驶,而8%的人会不采取任何措施继续开车。事实上,这是非常危险的。

当驾驶员感到疲倦而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驾驶上时,他就已经在疲劳驾驶了。调查人员通常以两个项目来断定交通事故的起因是疲劳驾驶:

第一项,在未曾与其他物体发生接触的情况下,车辆驶离正常路线;

第二项,没有发现驾驶员试图避免事故的证据。

美国医学会报告建议对人群和驾驶者中的睡眠异常、睡眠相关的撞车事故和如何让驾驶者避免发生由疲劳所致的撞车事故进行深入的研究。众所周知,疲劳的驾驶者会引起撞车事故。美国医学会(AMA)呼吁医生们在降低与疲劳相关的撞车事故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根据美国国家公路运输安全管理局的估计,至少4%的撞车事故是由疲劳驾驶引起的。而睡眠无规律的人容易发生疲劳驾驶。诸如年轻人,倒班工作者和卡车运输驾驶员。未经治疗的睡眠异常患者也容易发生疲劳驾驶。

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嗜睡发作和慢性失眠影响着3000万-4000万美国人,使其处于发生疲劳驾驶的危险之中。

睡眠研究者已经对疲劳和撞车事故之间的关联(他们不相信疲劳和撞车事故之间的偶然性)发出警告好几年了。与此同时,每个驾驶者都应当认识到疲劳驾驶的危险性。

而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能做什么?

首先要检查一下你是否有睡眠问题?如果你有或者怀疑你有睡眠问题,请得到你的睡眠问题专家诊治后再驾驶。

据调查数据统计显示,疲劳驾驶易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为深夜、凌晨或午后。在中午11时至13时、深夜24时至2时、凌晨4时至6时三个时间段要特别谨慎驾驶。而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驾驶员摆脱短暂的疲劳或将疲劳感降低到最小化。

①安排充分而规律的睡眠,20至30岁的人大多需要7小时以上的睡眠,30岁以上的驾驶员则最好保证在8小时以上的睡眠。

②如果驾驶员已经感到困乏或疲倦,则不要再饮酒,哪怕是很少量的。因为酒精是中枢神经的镇静剂,会使你感觉更加劳累,并缺乏警觉。

③尽量不要在通常自己习惯睡眠的时间段驾车。因情况不同,人的睡眠时间并不一致。因为身体是按照一定的节律和模式工作,如果打乱这一节律,将带来不良影响。

④驾车前要观察自己的状态,如果已经感觉自己在体力或精神上有些勉强,则千万不要勉强驾驶,因疲劳将很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乘虚而入。

⑤如果感到疲劳,最好让车上的其他乘员开或马上停车小憩。尤其是在下午2时,很多驾驶员有午休的习惯,哪怕睡上十分钟也可以得到极大的缓解。

⑥改变驾车环境也可以大大改善驾驶时疲劳的感觉,比如将窗户打开,强烈的风可以暂时提高驾驶员的兴奋程度。

⑦在车内常备一些令人兴奋的食品或药物也是应对疲劳的好方法。很多驾驶员朋友会在疲劳时抹一些风油精,也可以吃薄荷味道的口香糖。

12.与睡眠有关的数字

8~15厘米:

高度不超过15厘米的枕头对普通人是适用的,胖子就得适当垫高一些,这样才符合人体科学。

10摄氏度: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强调枕头的温度要比头部温度低,这样可以让人尽快入睡,且能提高睡眠质量。

100下:

如果是因为吃得太饱而睡不着,除了睡前散步外,还有一个按摩消食法。就是将右手掌搓热,然后放在肚脐周围,按顺时针的方式环绕按摩100下。在按摩的时候,要配合呼吸,吸气和呼气都不要太急。

30分钟:

每天白天打盹5分钟可以提高记忆力。如果想要午休,最好要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20厘米:

床垫的长度至少要比人的身高多20厘米,这样才能给枕头留出地方,也避免了因为床太短而身体被迫蜷曲。

730亿元

中国有3亿人失眠,4000万人抑郁,7000万人晨昏颠倒,50万人引发疾病!影响生产力280亿元,医疗费200亿元,12万起交通事故,损失150亿元,合计损失730亿元!

42.5%

全球42.5%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眠问题。在失眠的人群中,80%以上没有治疗过,多数人不把失眠当作病。

30%-35%

我国人群中存在睡眠障碍的高达30%到35%,并以失眠为主要表现,并且有2%到5%的人患有重度失眠症。

4000万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病,我国人群的发病率男性为4%,尤其是中年肥胖男性更易发生;女性发病率为2%。差不多每5个睡眠打鼾的人中,就有1人受到这种夜间杀手——呼吸暂停的困扰,人数约为4000万。

15%

打鼾是睡眠呼吸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在我国的发病率大约是15%左右。此外,该病目前正呈现年轻化趋势,许多年轻人打鼾很厉害,甚至青少年儿童也都有。

60%-90%

在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的人群中,有60%到90%的人伴有血压升高,这些人又容易发生脑梗、心梗、脑出血。

2-7倍

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汽车司机,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2-7倍。24%的交通事故与睡眠障碍有关,重大交通事故中80%是因睡眠疾患所致。

7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