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2811200000042

第42章 如何创造机遇(4)

其实,一个人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特别是探索未知领域和发明创造、乃至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关键在于要变坏事为好事。犯错误后能反省,能变错误为正确,这不仅是一个人的品质表现,也是一个人发掘创造才能的保证,因为抓住机会正是这种综合效应。

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那些怕犯错误的谨小慎微者,很少能有前所未有的创见与成就。

美国加州门罗公园“创造性思考”公司创办人兼总经理罗杰·冯·伊区在《如何激发创造力》中认为把犯错误列为坏事是“心智枷锁之一”,他说:“如果你不经常犯错误,你就无法发挥潜力。”

事实上,错误的行为本身并不可怕,怕的是人们自以为错误的心理,碰到错误就认定是错误,不再去做过多的努力。其实,在犯错误的时侯,机会或许已经悄然来到你的身边,你一定要分辨清楚,主动改变错误,才能抓住这来自错误中的机会!

十一、努力工作就是创造机遇

要成为成功者,就必须断绝自己的一切后路,勇往无前,亨至成功,所以,你必须自觉努力,艰苦工作。成功者从不拖延时间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动,而是立即行动。他们竭尽全力干完一天的活之后,第二天又马不停蹄地接着去干,不断地努力尝试失败,不时地用“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古语来勉励自己。

俗话说得好:“今日事今日毕,莫将今日推明日。”成功者一遇到问题,马上去动手解决;他们不浪费时间空自担忧发愁,因为发愁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只会是愁上加愁。因此,他们全力以赴。立刻行动、劲头十足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失败者老是丢不开他们的“假如如何如何”,所以,总是一误再误,始终不能有所发展和进步。

总是谈论自己“可能已经如何如何”的人,永远成不了成功者或有成就的人,因为他们只喜欢空谈。“实干家”是这样说的:“有些歌剧演员登台10次便成了名,我就要登台100次!如果说我的成功是在一夜之间得来的,那这一夜却包含了无比漫长的历程”。

不要等待偶然的运气,也不要因为时运不来而觉得委屈,甚至恼羞成怒。行动起来,现在就开始去争取你的成功!

要敢于幻想。黛安妮·冯·弗斯顿格是一个令人倾倒的成功者。她有着永无穷尽的工作精力、干练的办事能力和异乎寻常的美貌。三者完美地融于一身,使她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为人争强好胜,富于进取,性格果断,同时又极为敏锐、柔和善解人意。

黛安妮生于布鲁塞尔,在西班牙、英国和瑞士受过教育。同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的继承人埃冈·冯·弗斯顿伯格王子结婚后,于1969年来到美国。他们夫妇二人在纽约上层社会出尽风头,成了全城富豪阶级的宠儿。但后来,她们的婚姻出现了危机。

黛安妮23岁的时候,从父亲那儿借款三万美元,自己开了一家服装设计公司。同丈夫分居以后,她将自己的公司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时装企业。现在年销售额达5000万美元。接着,她又办起一家经营化妆品的公司,还同其他公司合伙用她的名字作商标生产皮鞋、手提包、围巾和其他产品。她只用了5年时间就完成了这一切。

这位时装企业的女强人对成功又是怎样解释的呢?她说:“如果把生活比做旅程,成功便是在沙漠中来到一片绿洲,你在这里稍事休息,举目四望,欣赏一下这里的景致,呼吸几口清新的空气,再睡上一个好觉,然后继续前进。我认为成功就是生活,就是能够享受生活的一切——既有欢乐和胜利,也有痛苦和失败”。

黛安妮说,有一种不断前进的欲望在推动着她。“当我朝着一个目标努力时,这个目标又将我带到一个新的高度,使我踏上了一条通往开辟新生活的道路。我并不是总知道自己在走向何处。前进中会发生各种事情,会出现不同的情况,甚至遇到灾难,但道路也越走越广。我有一个不变的信念,就是:‘保持灵活应变的能力,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不放过任何一个成功的机遇。’”

努力工作是一切的基础。“有的人甚至连尝试都不肯,他们觉得自己不会成功,这种人是永远不会有所成就的。一个人首先要敢于幻想,他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认为,任何事情的出现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你必须自己帮助自己,至少要弄明白你自己到底想什么,要有打算,要敢于幻想。否则,一切都不会出现。”

那么结果呢?“我一直想在自己30岁的时候成为一个出入有汽车、名扬遇迎的和独立自主的女人,现在我做到了。”

“关于我自己,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我确实是一个敢于幻想的人,而且我实现了自己的幻想。”

实现你的梦想。你可以把争取成功作为自己生活的组成部分;你能够把昨日的幻想变成今天的现实。但光靠愿望和空想是不行的。必须脚踏实地地去干才能把梦想变为现实。请记住托马斯·爱迪生的话:

“天才是1%的灵感和99%的汗水。”

成功者知道在必要时必须超时间地工作。如果工作必须按期完成,他们甚至周末也不休息。他们工作时不看钟点,只是埋头工作,直至工作完成,而且要把工作做好。成功者为自己成天忙于工作而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

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就具有这种过人的精力。她是一个“依靠自己的奋斗取得成功的女人”。她很少度假,每夜睡眠不超过5小时。她从低微的下层工作开始,经历了漫长的道路,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这是她顽强的决心和自尊心的胜利。保罗·约翰逊原是一个具有左翼思想的人,后来转而信仰撒切尔夫人的观点,曾著文写道:“她具有整个不列颠民族所需要的品质:传统的基督教道德、顽强的工作精神和果断、超群的胆识。她真有点男子汉的味道。”

玛丽伟尔斯·劳伦斯是一位通过艰苦奋斗取得成功的美国企业家。她是韦尔斯一里奇一格林广告公司的董事长,她知道如何使自己每天的工作更富有成效。她精通生意经,懂得如何使自己的销售战略迎合消费者的需要,因而,在商业界具有很大影响。

她的公司现在的年经营额为2.5亿美元。但刚开业时只在纽约一家饭店租了一间房子,只有她母亲帮她接电话,两个人连午饭时间也不休息。16年过去了,她至今仍在办公室里吃午饭。

同大多数成功者一样,玛丽有一个每日活动安排记事本。从早上8点半钟,到晚上8点钟,她的日程排得满满的。7点半以前,她起床洗漱毕,读过报纸,还要为当天第一个约会准备谈话要点。然后,她的一个主要助手来同她商量工作,结束之后,她便去办公室上班,或到飞机场去外地拜访客户,这些客户遍及全国,她经常四处拜访。乘飞机旅行时,她也注意研究业务材料,或者考虑如何解决客户的问题。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每天安排得很紧,简直有点不可思议”,而她从中得到的快乐也是不可思议的。

每天多干一点。如果你每天只愿意工作8小时,你的工作也许只能维持个“中等”或一般“水平”,因为付出的劳动少,收到的成果也少。如果你想设法改变这种情况,开始时你必须考虑“多”做一点。你不必担心像玛丽伟尔斯·劳伦斯那样,每天安排得那么紧张,要付出自己最大限度的劳力。但是,作为开始,你可以考虑把工作时间增加10%至15%。这样就可以使你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更勤奋地工作还有一个附带的好处:你的自豪感、自尊心会随之增强,你得到的欢乐也会更多。这是把工作变为乐趣所迈出的第一步。

充分利用时间。通过观察和研究成功者,你可以学会如何去做一个成功者。当你开始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时间时,你就可以把成功者的行为方式作为你的指南。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可以着手把下述重要原则在你的生活中加以实施:

一,更合理地安排时间。如果你还没有一个日程本,就去买一本,并开始更仔细地安排你的日程;要随时作笔记,把下一步计划要做的事情记下来,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外出时,随身或随车带着小本子和笔,以便把随时想到的问题和要做的事情记下来。在家里,每个房间和床头也要备有小本子和笔。

二,发挥每一分钟的效用。要使一天的时间尽量富有成效,打电话或同人接触要有目的有效果;要更慎重地使用自己的时间。要经常翻看日程本,把有可能取得成果的每一件事都安排进去;把每一个空档时间都排上事情,充分利用一天中的每一分钟,它们都会对你有用的。

三,不要担心同时做两三件事情。例如:在吃饭时安排业务会见;在理发或修指甲时打电话;开车时听放录音磁带,学习新技能或受到新启发;散步时用耳塞听收音机新闻广播;做健身操时收看事先从电视上录下来的新闻记录或专题新闻片,以增加见闻。

四,提前做好计划。不要等事已临头或即将临头才临时抱佛脚。洽谈生意、参加考试、发表讲话,或做其他任何重要事情,都要未雨绸缪,事先做好准备。在尽量把大部分精力集中于完成当天工作的同时,也需挤出时间把第二天的事情计划好。

在生活中作失败者是毫无乐趣可言的。你应该快活一些,使生活更振奋一些,并取得更多一些成就。

十二、创造机遇需要有丰富的想像

想像是开启机遇之门的金钥匙,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俗话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敢于想像,并将之付诸于实际行动中去,你就有可能创造出机遇。

电视机现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家用电器而已,但你或许并不了解,电视机的发明最初就源于一个人的想像。

那是1922年,美国一个年仅16岁的中学生费罗在黑板上画着一幅莫名其妙的草图,老师问他画的是什么,他指着那幅草图说,他要发明一个能通过空气来传输图像的东西。老师听了之后目瞪口呆,要知道在当时即使是无线电收音机,对于人类而言也还是十分惊奇的东西,而16岁的费罗竟然异想天开地想发明传播图像的东西,这样的想像力确实让人感到难以理解,如同天马行空。

然而4年之后,费罗在一个实业家的资助之下,开始为实现自己美不可言的想像而专心工作着,并且不久以后,他果然发明了那名叫电视机的电器。

这里讲述费罗的故事,是想告诉人们,想像和我们一刻也不曾分离,机遇就在你的眼皮底下等你去创造。费罗所具备的天赋条件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他凭着自己的想像,并将之付诸于行动,终于创造了成功人生的机遇。那么你呢?你并不一定就比费罗差,说不定还可能比他强一点,你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个妙不可言的想像,然后,以自己的决心和信心将它实现,从而创造出成功的机遇,攀登上人生事业的巅峰呢?

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也是检验想像的标准,那种脱离了现实、不着边际的想像,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想像,就如同想凭着一个梯子,就妄想登上去摘月亮一样可笑,那不是想像,那是傻想。所以说,缺乏想像的实际性,是一种空想,当然也就谈不上创造机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