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基层医生临床综合治疗实用全书
28074900000009

第9章 中医传统治法精要(8)

八、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是用刮具蘸以润滑剂,在一定部位的皮肤上连续反复划刮,使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的痧点、痧痕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一)刮痧用具

刮痧工具包括刮痧板和润滑剂。以水牛角自制刮板为最佳,用宽5厘米、长10厘米、厚0.5厘米的水牛角制作而成。水牛角质地坚韧,光滑耐用,药源丰富,加工简便。其味辛、成,性寒,具有发散行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亦可用硬币、铜钱、汤勺、银元等作刮具。润滑剂多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炎镇痛作用,同时又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及渗透性强、润滑性好的植物油加工而成。目前常用的润滑剂有活血润肤脂和刮痧活血剂两种。亦可用冬青膏、麻油、葱姜汁、鸡蛋清、白酒、滑石粉、薄荷水、跌打万花油、红花油等作为润滑剂。

(二)刮痧疗法的操作方法

1.持板方法

用手握住刮板,刮板的底边横靠在手掌心部位,大拇指及另外四个手指呈弯曲状,分别放在刮板两侧。施术者手法要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便能将力传递深透,有效地刺激刮拭部位的经络腧穴,取得良好的疗效。

2.刮拭方法

(1)面刮法:用手持刮板,刮拭时用刮板的1/3边缘接触皮肤,刮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30~60°,以45°应用最广,利用腕力多次向同一方向刮拭,有一定刮拭长度。适用于身体比较平坦部位的经络和穴位。

(2)点按法:用刮板角与穴位呈90°垂直,由轻到重,逐渐加力,片刻后再抬起,使肌肉复原,多次重复,手法连贯。适用于无骨骼的软组织处和骨骼凹陷部位。

(3)角刮法:用刮板角部在穴位处自上而下刮拭,刮板面与刮拭皮肤呈45°倾斜。多用于肩部及胸部穴位。

(4)厉刮法:用刮板角部与穴区呈90°角垂直,刮板始终不离皮肤,作短距离(约1寸长)前后或左右快速移动。适用于头部穴位。

(5)拍打法:用刮板一端的平面拍打体表部位的经穴。先在拍打部位涂以刮痧润滑剂,再进行拍打。多用于治疗四肢麻木。

(6)按揉法:用刮板角部的平面20°倾斜按压在穴位上,作柔和的旋转运动,刮板角平面始终不离开所接触的皮肤,速度较慢,按揉力度应深透至皮下组织或肌肉。以出现酸、麻、胀感觉为度,常用于对脏腑有强壮作用的穴位。

(7)疏理经气法:按经络走向,用刮板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循经刮拭,用力轻柔均匀,平稳和缓,连续不断。一次刮拭面宜长,一般从肘膝关节部位刮至指趾尖。常用于治疗刮痧结束后或保健刮痧时对经络进行整体调理,松弛肌肉,消除疲劳。

3.操作规程

(1)环境的选择:在正常状况下,施行刮痧术以清静、光暗、空气流通和冷暖适宜的室内环境为佳。夏日要注意降温,有一定的降温条件;冬日防止室温太低,要有相应的保暖措施。

(2)体位的选择:施术前必须认真确定患者体位,以保证刮痧术的顺利进行,以取得最佳疗效。其原则有两条:一是充分暴露施术部位,便于施行刮痧术;二是适合患者身体状况。例如,在背部施行刮痧术,宜采取坐位或俯卧位,体弱患者宜采取卧位。

(3)皮肤的准备:认真询问患者有无皮肤过敏史,观察施术部位皮肤有无溃烂、损伤和炎症,若有上述情况,不宜施行刮痧术。施术前应清洁和消毒皮肤,用酒精棉球擦拭施术部位皮肤或用干净毛巾蘸肥皂水擦净皮肤。

(4)操作步骤:在施术部位涂上润滑剂,根据施术部位及病症的不同,选用相应的刮拭方法。刮拭顺序多由上而下、由前而后、由近及远,即先刮拭脸部、胸腹部,再刮拭头部、肩部、背腰部;先刮拭上肢,再刮拭下肢;先刮拭病灶(患痛部位)的近端经络腧穴,再刮拭远端经络腧穴。一般只能顺着一个方向反复刮拭,一个部位需连续刮拭20~30下,直至皮肤出现红紫色斑点,或密集的红紫色疙瘩,即为痧痕,再换另一个部位刮拭。刮痧结束后,令患者喝一杯姜糖汤或热开水;促进其机体新陈代谢。

(三)刮痧疗法的适应证

本法适用于人体的功能性病症,对各脏腑器官的机能障碍和炎症,以及各个部位软组织损伤等均有较好的效果。

(1)内科病症

①呼吸系统: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等。

②消化系统:胃痛、呕吐、腹泻、急性胃肠炎、便秘、胃下垂、肠粘连、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

③神经系统: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神经根炎、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面神经痉挛、面神经麻痹等。

④循环系统:高血压、中暑、日射病等。

⑤泌尿系统:泌尿系感染、膀胱炎、前列腺炎、尿失禁、遗尿等。

(2)骨伤科病症:颈椎病、肩周炎、落枕、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软组织损伤、扭挫伤疼痛、骨质增生等。

(3)妇科病症:痛经、闭经、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等。

(4)儿科病症: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小儿感冒发热、小儿泄泻等。

(5)五官科病症:牙痛、急慢性鼻炎、青少年近视、急性结膜炎、扁桃体炎、耳鸣、耳聋等。

(6)皮肤科病症:皮肤瘙痒症、荨麻疹、湿疹、痤疮等。

(7)保健:预防疾病,强壮身体,减肥美容,延缓衰老等。

(四)刮痧疗法的禁忌证

(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友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不宜用本法。

(2)化脓性炎症、渗液溃烂的局部皮肤表面,以及传染性皮肤病的病变局部禁刮。

(3)患有各种晚期肿瘤,严重肺、心、肾病,恶性贫血以及年老体弱、血压过高者禁刮。

(4)妊娠妇女忌刮合谷、三阴交及腹部腧穴。

(五)刮痧疗法的注意事项

(1)医者在操作过程中手法要熟练、准确,轻重适宜,切忌损伤皮肤,以免增加患者痛苦。

(2)对于暑厥昏迷患者,要先放置在阴凉的地方,经过针刺等方法抢救,待病者苏醒后,再进行刮痧疗法。

(3)患者经治疗后,应给予适当休息。有出汗者,要及时擦干,切忌当风受凉。

(4)自我保健刮痧的时间最好在展醒后和晚睡前进行,不要在过饥过饱时进行强刺激的刮拭。且要长期坚持,才能逐渐显示出效果。

(5)刮拭后2~3天内,刮拭部位会有疼痛现象,其皮肤表面出现红紫色瘀点、疙瘩,均为正常反应。间隔3~7天,待患者身上的痧痕消平无累块、无痛感,方可施行第2次刮痧术。

九、针刺疗法

毫针是针刺治病的主要工具,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制针的原料以不锈钢为主,但也有金、银或者合金制成的。其结构共分5个部分:针的尖端锋锐的部分称针尖;针尖与针根之间的部分称针身;针身与针柄连接处称针根;以铜丝或铝丝紧密缠绕的一端称针柄;针柄的末端多缠绕成圆筒状称针尾。

(一)针具选择

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的长幼、形体的肥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病位的深浅和所取腧穴的具体部位,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如男性,体壮而形肥,且病变部位较深者,可选用稍粗且长的毫针;反之若女性,体弱而形瘦,病变部位较浅者,应选用较短、较细的针具。另外还应根据穴位具体情况,选择应用。一般是在皮薄肉少之处和针刺较浅的腧穴,选针宜短针身宜细;皮厚肉多针刺宜深的腧穴,宜选用针身稍长、稍粗的毫针。临床选针常以将针刺入腧穴应至之深度,而针身还应露在皮肤上一定高度为宜。如某穴应刺0.5寸,可选1.0寸的针,应刺入1.0寸时,可选1.5寸的针为宜。

(二)体位选择及消毒方法

1.体位

针刺治病选择正确的体位对于正确取穴,针刺操作,持久的留针均有很大影响。特别对重病人,体虚或精神紧张的病人,防止晕针、弯针、滞针、断针,也是一项有利的措施。如病重体弱或精神紧张者,若采用坐位,易使病人感到疲劳而出现晕针。又如体位不当,在留针过程中,病人移动体位可以造成弯针、滞针或折针。故选择体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临床常用的体位有下列5种:

(1)仰卧位:适用于取头面、胸腹部的腧穴,以及四肢的部分腧穴。

(2)侧卧位:适用于取身体侧面的腧穴。

(3)俯卧位:适用于取头项、背、腰、臀部以及下肢后面的腧穴。

(4)仰靠坐位:适用于取头面、前颈、上胸、肩臂、腿膝、足踝等部腧穴。

(5)俯伏坐位:适用于取头项、肩背的腧穴。

在临床应用上除上述体位外,对某些腧穴的特殊姿势下取穴的要求,应根据患者体质、病情等情况灵活掌握。总之患者的体位一定要舒适,取穴准确,医生操作方便即可。

2.消毒

针刺前必须做好消毒工作,包括针具器械消毒;医者手指消毒;施术部位消毒。消毒方法可根据情况选择以下方法。

(1)针具消毒:有条件的可用高压消毒锅消毒,即将所用的针刺用具,用纱布包好,装于针盒内,然后再放入高压消毒锅内,一般在103千帕气压,120℃高温下保持15分钟以上,即达到消毒目的。若用煮沸消毒时,将针具用纱布包好,放置清水锅内,待水沸腾后煮15~20分钟即达到消毒要求。

也可在清水中加重碳酸钠,使沸水成2%的重碳酸钠溶液,可以提高沸点至120℃,并且能减轻沸水对针具的腐蚀作用。目前基层医疗单位比较多用。

此外,也可用药物消毒,将针具置于75%酒精内,浸泡30分钟取出待用置针所用的镊子等,可用0.1%浓度的新洁尔灭溶液浸泡,并加防腐剂0.5%浓度的亚硝酸钠,浸泡30分钟即达到消毒作用。对某些传染病患者用过的针具,必须另行放置,严格消毒后再用。

(2)腧穴和医者手指消毒:在患者需要针刺的腧穴部位皮肤上进行消毒,常先用2%碘酒涂擦,待稍干再用75%酒精棉球,由内向外拭擦脱碘。

关于医者手指的消毒,在施术前,医者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干净,待干后再用75%酒精棉球拭擦即可。施术时医者应尽量避免手指直接触碰针体,如必须接触针体时,可用消毒干棉球作间接隔物,以保持针身无菌。

(三)针刺疗法的操作方法

在进行针刺操作时,要应用双手协同操作,紧密配合。《难经·七十八难》说:“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说明在针刺技巧的操作过程中,左手比右手更为重要。《标幽赋》中又说:“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人不痛之因”。

临床上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其状如持手笔,故右手称为“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左手为“押手”。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进针时运用指力,使针尖迅速刺透皮肤,掌握进针的角度、方向、深度、刺激的强度,便于对身体不同部位腧穴的针刺,行针时进行适当的捻转、提插等手法进行施术。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位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保持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刺痛和协助调节、控制针感。

1.进针法

(1)指切进针法:即爪切法。用左手(押手)爪甲切压穴位,右手持针,在爪甲切压处刺入进针。此法多用于短针的进针,如针刺睛明、球后、内关、合谷等腧穴。

(2)夹持进针法:左手拇、食两指夹捏棉球,裹住针体下端,将针固定在穴位上,而针尖露出一分许,用力下压迅速刺入穴位皮下,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到所需的深度。此法适用于长针进针。如针刺环跳、秩边、承扶等腧穴。

(3)提捏进针法:左手拇食两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上端刺入。此法主要适用于皮肉浅表部位的进针。如针刺印堂、阳白、人中等腧穴。

(4)舒张进针法:左手拇、食两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右手持针刺入、此法主要适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部位的腧穴进针,特别是腹部的腧穴,如中脘、关元、归来、四满等腧穴。

久病者针刺应深些。

总之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之间,有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一般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平刺。特别对某些腧穴如天突、缺盆、哑门、风府以及胸背部腧穴,要注意掌握好一定的针刺角度和深度,才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2.行针与得气

行针亦称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以及进行补泻而行施的各种针刺手法。得气亦名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得气以后,患者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有时也出现温热、凉爽、烧灼、触电样感觉,在针刺的局部或从针下向远端放散。医者则有针下沉紧、沉涩、沉重等感觉。《标幽赋》说:“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又说:“沉涩紧而已至”。这就是对得气形象的描述。说明针刺后,针与“经气”已经沟通,能起到疏通经气,调和气血的作用。如果针刺后不得气,则患者没有什么感觉,医者感到针下虚滑或空虚无物。说明针刺后,针与“经气”没有沟通。

从针刺治病和针刺麻醉以及经络感传研究的实践证明,针感的有无和强弱,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因此古今医家都很重视针刺的“得气”感应。《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针刺后得气与否,是治疗的关键。一般说,得气快,疗效就好;得气缓慢,疗效就差,如不得气,则可能无效。若在针刺过程中不得气,就应分析气不至的原因。如属于取穴不准,针刺角度不当或深度不够,以及刺激量不足,就要重新调整针刺的部位、角度、深度和刺激量。如因患者病程较长,正气虚弱而致经气不足者,可采用行针催气,或其他有关方法。

(1)行针基本手法:是针刺的基本操作,临床治疗时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①提插法: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使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至于提插幅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操作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腧穴部位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灵活掌握。

②捻转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来回旋转捻动操作。至于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操作时间长短等,应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腧穴的特性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灵活运用。

以上两种方法,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相互配合运用,但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才能见到较好的成效。

(2)行针辅助手法:是进行针刺时用以辅助行针的操作方法。常用的有以下6种:

①循按法:是以左手或右手于所刺腧穴的四周,或沿经脉循行部位,进行循按或循摄的方法,有行气、催气的功效。

②刮柄法:用左手拇食指挟持针身下端,使之固定,右手拇指(或食、中指)抵在针尾,用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刮动针柄,以增强针感。此法有催气的作用。

③弹柄法:将针刺入腧穴达到一定深度后,以手指轻轻叩弹针柄,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动,而使经气速行。

④搓柄法:是将针刺腧穴达到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向单一方向捻转如搓线状。有行气、催气的作用。

⑤摇柄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进行摇动,如摇辘轳状。此法若直立针身而摇。多自深而浅的随摇随提,以泻除邪气。此法有行气的作用。

⑥震颤法: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以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动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颇。此法能增强针感,有祛邪扶正和行气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