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基层医生临床综合治疗实用全书
28074900000008

第8章 中医传统治法精要(7)

(8)轮1:在耳轮结节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9区。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等。

(9)轮2:在轮1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0区。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等。

(10)轮3:在轮2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1区。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等。

(11)轮4:在轮3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2区。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等。

2.耳舟穴位

(1)指:在耳舟上方处,即耳舟1区。主治甲沟炎、手指疼痛和麻木。

(2)腕:在指区的下方处,即耳舟2区。主治腕部疼痛。

(3)风溪:在耳轮结节前方,指区与腕区之间,即耳舟1、2区交界处。主治荨麻疹、皮肤瘙痒、过敏性鼻炎。

(4)肘:在腕区的下方处,即耳舟3区。主治肱骨外上髁炎、肘部疼痛。

(5)肩:在肘区的下方处,即耳舟4、5区。主治肩关节周围炎、肩部疼痛。

(6)锁骨:在肩区的下方处,即耳舟6区。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3.对耳轮穴位

(1)跟:在对耳轮上脚前上部,即对耳轮1区。主治足跟痛。

(2)趾:在耳尖下方的对耳轮上脚后上部,即对耳轮2区。主治甲沟炎、趾部疼痛。

(3)踝:在趾、跟区下方处,即对耳轮3区。主治踝关节扭伤。

(4)膝:在对耳轮上脚中1/3处,即对耳轮4区。主治膝关节肿痛。

(5)髋:在对耳轮上脚下1/3处,即对耳轮5区。主治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

(6)坐骨神经:在对耳轮下脚的前2/3处,即对耳轮6区。主治坐骨神经痛。

(7)交感: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对耳轮6区前端。主治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输尿管结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8)臀:在对耳轮下脚的后1/3处,即对耳轮7区。主治坐骨神经痛、臀筋膜炎。

(9)腹:在对耳轮体前部上2/5处,即对耳轮8区。主治腹痛、腹胀、腹泻、急性腰扭伤。

(10)腰骶椎:在腹区后方,即对耳轮9区。主治腰骶部疼痛。

(11)胸:在对耳轮体前部中215处,即对耳轮10区。主治胸胁疼痛、胸闷、乳腺炎。

(12)胸椎:在胸区后方,即对耳轮11区。主治胸胁疼痛,经前乳房胀痛、乳腺炎、产后泌乳不足。

(13)颈:在对耳轮体前部下:/5处,即对耳轮12区。主治落枕、颈项肿痛。

(14)颈椎:在颈区后方,即对耳轮13区。主治落枕、颈椎综合征。

4.三角窝穴位

(1)角窝上:在三角窝前1/3的上部。主治高血压。

(2)内生殖器:在三角窝前1/3的下部。主治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遗精、早泄。

(3)角窝中:在三角窝中1/3处。主治哮喘。

(4)神门: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主治失眠、多梦、痛证。

(5)盆腔:在三角窝后1/3的下部。主治盆腔炎。

5.耳屏穴位

(1)上屏:在耳屏外侧面上1/2处。主治咽炎、鼻炎。

(2)下屏:在耳屏外侧面下1/2处。主治鼻炎、鼻塞。

(3)外耳:在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主治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鸣。

(4)屏尖:在耳屏游离缘上部尖端。主治发热、牙痛。

(5)外鼻:在耳屏外侧面中部。主治鼻前庭炎、鼻炎。

(6)肾上腺: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主治低血压、风湿性关节炎、腮腺炎、间日疟、链霉素中毒性眩晕。

(7)咽喉:在耳屏内侧面上1/2处。主治声音嘶哑、咽喉炎、扁桃体炎。

(8)内鼻:在耳屏内侧面下1/2处。主治鼻炎、鼻窦炎、鼻衄。

(9)屏间前:在屏间切迹前方耳屏最下部。主治口腔炎、上颌炎、鼻咽炎。

6.对耳屏穴位

(1)额: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主治头痛、头晕、失眠、多梦。

(2)屏间后:在屏间切迹后方对耳屏前下部。主治额窦炎。

(3)颞:在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主治偏头痛。

(4)枕: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主治头痛、头晕、哮喘、癫痫、神经衰弱。

(5)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主治痛证、间日疟、神经衰弱、假性近视。

(6)对屏间:在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主治哮喘、腮腺炎、皮肤瘙痒、睾丸炎、附睾炎。

(7)缘中:在对耳屏游离缘上,对屏间与轮屏切迹之中点处。主治遗尿、内耳眩晕症。

(8)脑干:在轮屏切迹处。主治后头痛、眩晕、假性近视。

7.耳甲穴位

(1)口:在耳轮脚下方前1/3处。主治面瘫、口腔炎、胆囊炎、胆石症、戒断综合征。

(2)食管:在耳轮角下方前1/3处。主治食管炎、食管痉挛。

(3)贲门:在耳轮脚下方后1/3处。主治贲门痉挛、神经性呕吐。

(4)胃:在耳轮脚消失处。主治胃痉挛、胃炎、胃溃疡、失眠、牙痛、消化不良。

(5)十二指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后1/3处。主治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石症、幽门痉挛。

(6)小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中1/3处。主治消化不良、腹痛、心动过速、心律不齐。

(7)大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主治腹泻、便秘、咳嗽、痤疮。

(8)阑尾:在小肠区与大肠区之间。主治单纯性阑尾炎、腹泻。

(9)艇角: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前部。主治前列腺炎、尿道炎。

(10)膀胱:在对耳轮下脚下方中部。主治膀胱炎、遗尿症、尿潴留、腰痛、坐骨神经痛、后头痛。

(11)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主治腰痛、耳鸣、神经衰弱、肾盂肾炎、哮喘、遗尿症、月经不调、遗精、早泄。

(12)输尿管:在肾区与膀胱区之间。主治输尿管结石绞痛。

(13)胰胆:在耳甲艇的后上部。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偏头痛、带状疱疹、中耳炎、耳鸣、听力减退、急性胰腺炎。

(14)肝:在耳甲艇的后下部。主治胁痛、眩晕、经前期紧张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假性近视、单纯性青光眼。

(15)艇中:在小肠区与肾区之间。主治腹痛、腹胀、胆道蛔虫症、腮腺炎。

(16)脾:在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主治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内耳眩晕症。

(17)心: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无脉症、神经衰弱、癔病、口舌生疮。

(18)气管:在心区与外耳门之间。主治咳喘。

(19)肺:在心、气管区周围处。主治咳喘、胸闷、声音嘶哑、痤疮、皮肤瘙痒、荨麻疹、扁平疣、便秘、戒断综合征。

(20)三焦:在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主治便秘、腹胀、上肢外侧疼痛。

(21)内分泌:在耳屏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主治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痤疮、间日疟。

8.耳垂穴位

(1)牙:在耳垂正面前上部。主治牙痛、牙周炎、低血压。

(2)舌:在耳垂正面中上部。主治舌炎、口腔炎。

(3)颌:在耳垂正面后上部。主治牙痛、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4)垂前:在耳垂正面前中部。主治神经衰弱、牙痛。

(5)眼:在耳垂正面中央部。主治假性近视。

(6)内耳:在耳垂正面后中部。主治内耳眩晕症、耳鸣、听力减退。

(7)面颊:在耳垂正面眼区与内耳区之间。主治周围性面瘫、三叉神经痛、痤疮、扁平疣。

(8)扁桃体:在耳垂正面下部。主治扁桃体炎、咽炎。

9.耳背穴位

(1)耳背心:在耳背上部。主治心悸、失眠、多梦。

(2)耳背肺:在耳背中内部。主治咳喘、皮肤瘙痒。

(3)耳背脾:在耳背中央部。主治胃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4)耳背肝:在耳背中外部。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胁痛。

(5)耳背肾:在耳背下部。主治头痛、头晕、神经衰弱。

(6)耳背沟:在对耳轮沟和对耳轮上、下脚沟处。主治高血压、皮肤瘙痒。

10.耳根穴位

(1)上耳根:在耳根最上处。主治鼻衄。

(2)耳迷根:在耳轮脚后沟的耳沟处。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鼻塞、心动过速、腹痛、腹泻。

(3)下耳根:在耳根最下处。主治低血压。

(四)耳针选穴处方原则

(1)辨证选穴:根据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辨证选用相关耳穴。如皮肤病,按“肺主皮毛”的理论,选用肺穴;耳鸣按“肾开窍于耳”的理论,选用肾穴;眼病按“肝开窍于目”的理论,选用肝穴等。

(2)对症选穴:根据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知识,对症选用有关耳穴,如月经不调选用内分泌;神经衰弱冼用皮质下;输液反应选用肾上腺穴等。

(3)按病选穴:根据病变部位选用相应耳穴,如肩痛选用肩穴;眼病选用目1、目2;腹泻选用大肠、小肠穴等。

(4)经验选穴:根据临床经验选用有效耳穴,如目赤肿痛选耳尖;高血压选降压沟;失眠选利门等。

以上选穴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方法配合应用,一般多选用同侧,也可用双侧,每次应用2~3穴左右,力求少而精。

(五)耳针疗法的操作方法

(1)耳穴探查:根据病情需要确定处方后,除按耳穴的位置选穴外,还应探查反应点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①肉眼观察法:是直接观察耳廓各部位的形态、色泽等方面的病理性改变。如硬结、丘疹、鳞屑、水泡、凹陷、色素沉着等。这些反应点可作为探察耳穴的参考。

②压痛点探查:用火柴棒头或毫针柄或用探棒以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点。当探查到压痛点时,患者则呼痛、皱眉、躲避等表现。让患者仔细体会各点压痛程度的差异,而找到最明显的反应点。

③电阻测定法:应用耳穴探测仪在耳廓上探查导电性能良好的“良导点”。当人体发生疾病时,一侧在相应部位的耳穴均有电阻值下降,皮肤导电量增高的现象,取这些良导点治疗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但在探查良导点的过程中要注意压力均匀适度为宜。

(2)消毒:耳穴应严格消毒,一般耳穴皮肤先用2%碘酒消毒,再用75%酒精脱碘,若不严格消毒,感染后容易引起耳软骨膜炎,造成不良后果。

(3)针刺:根据疾病治疗需要应选用0.5寸毫针或用图针型揿针、电针、穴位注射等。毫针进针时以左手固定耳廓,右手进针,针刺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穴位注射时将药液注射于皮肤与软骨之间,使皮肤呈一个小皮丘。此外也有用磁珠、绿豆、菜籽、王不留行籽等,以胶布固定在耳穴上,进行压迫刺激。

多数患者针刺后,局部有疼痛或热胀感,也有少数人有疫、重、凉、热、麻等感觉沿着经络路线放射传导。一般有这些感觉者效果良好。

(4)灯草灸:是民间传统疗法,取灯芯草一根,蘸上麻油点燃后,于施灸的耳穴上爆之,可听到“叭”的一声即迅速离开,当时局部皮肤有一点发黄,偶尔也会起小水泡,可任自然吸收,如灸耳尖、耳轮穴等治疗角膜炎、结膜炎、腮腺炎等。

(5)刺血法:用三棱针在耳穴点刺出血的治疗方法。凡属血瘀不散所致的疼痛、邪热炽盛所致的高热抽搐,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昏目眩、目赤肿痛等症,均可采用刺血法。本法具有祛瘀生新、泄热镇静、活血止痛的作用,临床应用较多。如眼结合膜炎取耳尖刺出血;高血压取降压沟刺出血;小儿湿疹、神经性皮炎可取耳背血络刺出血等。

(6)留针:毫针一般留针30分钟,慢性病、疼痛性病症可留针1~2小时或更长。留针期间可间歇捻针以加强刺激,也可应用耳针埋针法。

(7)出针: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必要时再用75%酒精或碘酒消毒以防感染。

(8)疗程:一般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连续10次为1疗程,休息5~7天,再开始下一个疗程。

(六)耳针疗法的注意事项

(1)严密消毒,预防感染。耳廓有冻伤或炎症的部位应禁针。针后若针孔发红,耳廓胀痛,有轻度感染时,要及时用2%碘酒涂擦,或口服消炎药以进行治疗,严防引起耳廓软骨膜炎。

(2)耳穴针刺时比较疼痛,须注意预防晕针,若发生晕针要及时处理。

(3)对扭挫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进针后待耳廓充血发热后,嘱患者适当活动患肢,或者在患部按摩、加灸等,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4)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应禁用耳针。对年老体弱、严重贫血、过度疲劳等情况,均暂不宜用耳针治疗。

七、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其中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穴位可以引起局部发泡化脓如“灸疮”,则此时又称为“天灸”或“自灸”,现代医学称为发泡疗法。若将药物贴敷于神阙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敷脐疗法或脐疗。

(一)药物的选择

(1)多为辛窜开窍、通经活络之品,即刺激性较强的一些药物,如冰片、麝香、丁香、花椒、白芥子、姜、葱、蒜、韭之类。

(2)多为厚味力猛、有毒之品,且多生用,如生南星、生半夏、甘遂、巴豆、斑蝥等。

(3)补药多为血肉有情之物,如动物内脏、鳖甲、鲫鱼等。

(4)选择适当溶剂调和贴敷药物或熬膏,以达药力专、吸收快、收效速的目的。醋调贴敷药,而起解毒、化瘀、敛疮等作用,虽用药猛,可缓其性;酒调贴敷药,则起行气、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虽用缓药,可激其性;水调贴敷药,专取药物性能;油调贴敷药,可润肤生肌。常用溶剂有水、白酒或黄酒、醋、姜汁、蜂蜜、蛋清、凡士林等。

(二)穴位贴敷疗法的操作方法

1.蒜泥贴敷

将大蒜(紫皮蒜为佳)捣成泥状,取3~5克贴敷在穴位上。敷鱼际穴上治疗咽喉肿痛;敷合谷穴上治疗扁桃体炎;敷养老穴上治疗牙痛;敷涌泉穴治疗咯血、衄血;用大蒜擦脊背治疗肺结核。

2.斑螫贴敷

斑蝥对皮肤刺激作用强,发泡大,将斑蝥浸于醋中,10天后擦抹患处,或斑蝥适量研末,以甘油调和敷于穴位或患处。用于治疗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等癣证。

3.白芥子贴敷

将白芥子研末,水或醋调为膏状,每次用5~10克贴敷穴位上,油纸覆盖,胶布固定;或将白芥子细末1克,放置直径为5厘米的圆形胶布中央,直接贴敷在穴位上。发泡作用显著,用于治疗阴疽、哮喘、肺结核空洞、膝关节肿痛等。

4.毛莨叶贴敷

毛茛又名老虎爪草。取其鲜叶揉烂,敷于穴位或患处。初感局部热辣、充血,经时即发生水泡。如以小块敷于寸口或内关、大椎,可治疗疟疾;风湿性关节炎可敷于局部。发泡后,局部有色素沉着,经久消退。

5.威灵仙贴敷

取威灵仙叶(以嫩为佳)捣烂成糊状,加入少量红糖搅匀备用。治痔疮下血贴足三里;治急性结膜炎贴太阳穴;治扁桃体炎贴天容穴;治百日咳贴身柱穴等。

6.旱莲草贴敷

取鲜旱莲草捣烂敷穴位上。如敷大椎治疗疟疾。

7.甘遂贴敷

取甘遂适量研成粉末,敷穴上用胶布固定。敷大椎穴,主治疟疾。

8.吴茱萸贴敷

取吴茱萸制成粉末,用陈醋调和。敷于涌泉穴,每日换1次,治小儿水肿。

9.蓖麻子贴敷

取蓖麻子适量去外壳,捣烂备用。敷涌泉穴,治疗滞产;敷百会穴,治疗子宫脱垂。

(三)穴位贴敷疗法的适应证

穴位贴敷法适应范围相当广泛,不但可以治疗体表的病症,而且可以治疗内脏的病症;既可治疗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疗一些急性病证。主治病症主要有:感冒、咳嗽、哮喘、自汗、盗汗、胸痹、不寐、胃脘痛、泄泻、呕吐、便秘、食积、黄疸、胁痛、头痛、眩晕、口眼歪斜、消渴、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乳痈、乳核、疮疡肿毒、喉痹、牙痛、口疮、疟疾、关节肿痛、跌打损伤、小儿夜啼、厌食、遗尿、流涎等。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

(四)穴位贴敷疗法的注意事项

(1)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蒸发。

(2)若用膏药贴敷,在温化膏药时,应掌握好温度,以免烫伤或贴不住。

(3)敷药后要注意固定,以免药物移动或脱落。

(4)能引起皮肤发泡的药物不宜贴敷面部。

(5)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6)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患者,使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7)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

(8)皮肤病、皮肤过敏的病人不宜使用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