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基层医生临床综合治疗实用全书
28074900000058

第58章 各科疾病中西医综合疗法(47)

(1)一般处理

①保持安静,起病初期应尽可能避免搬动,特别是颠簸转运病人和进行非急需的检查。一般认为脑出血发生后需完全卧床,避免活动至少1个月。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防止大便秘结。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应将头抬高30度,随时吸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适当给氧,必要时行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③严密观察,加强护理,按病情轻重缓急,定时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定期翻身,按摩清洁皮肤,预防褥疮。及时清理大小便和衣褥,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实施假性导尿或留置导尿者需防止尿路感染发生。保持营养和水电质平衡,对昏迷、重症病人可禁食1~2天,适当补充液体,鼻饲或静脉补液不可过多过快,每日摄入量不宜超过2000毫升。因脑出血急性期常伴应激性高血糖,故原则上禁用高渗葡萄糖溶液静注,以免加重脑损害或致高渗性昏迷。以流质饮食鼻饲保持水量、热量和电解质平衡较为稳妥。

(2)控制高血压:一般认为血压控制在20.0~21.3/12.0~13.3kPa(150~160/90~100mmHg)为宜。

①利血平0.5~1毫克肌肉注射,隔6~12小时可重复使用。

②25%硫酸镁10毫升肌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3)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①50%甘油盐水口服,首次100毫升,以后每次60毫升,每日4次。或10%甘油500毫升静滴,每日1次。

②20%甘露醇250毫升快速静滴(30分钟滴完),每日2次。输入后4小时内尿量如少于250毫升,要慎用或停用,注意检查肾脏功能。

③速尿20~40微克加入5%葡萄糖液40~60毫升,静脉推注,每6~8小时可重复1次。

④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助于减轻脑水肿,但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溃疡病有不利作用,故应审慎使用,应激性溃疡不宜用。一般可短期应用(5~7天),地塞米松5毫克静脉注入,每日3~4次,或氢化可的松每日100~200毫克静脉滴注。

⑤以冰帽作脑局部物理降温,以利于脑细胞恢复和减轻脑水肿。

(4)止血药和凝血药

①6-氨基己酸6~8克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内静滴,每日1次,一般7~10天即可。

②对羧基苄胺50~100毫克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每日3次。

③还可选用立止血、安络血、止血敏或仙鹤草素等。并发消化道出血时,尚可经胃管鼻饲云南白药或三七粉,同时鼻饲Hz受体阻滞剂或洛赛克,以降低胃酸,减少血凝块的溶解,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5)其他治疗

①防治感染,一般不需常规应用抗生素。昏迷、呕吐或尿潴留等导致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或褥疮应及时发现并予以相应的抗生素及其他处理。

②躁动不安者,可酌情用小量镇静止痛药,如安定2.5~5毫克口服,每日3次,或苯巴比妥0-03克口服,每日3次;兴奋激动或有抽搐发作时予安定10毫克肌注或静注,必要时可重复,禁用吗啡、度冷丁等抑制呼吸中枢的药物。

③对中枢性高热应予退热药和物理降温。

2.恢复期处理

(1)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维持血压稳定,防止再出血。

(2)给予适当的改善脑循环和代谢的药物,可选用ATP、辅酶A、细胞色素c、胞二磷胆碱、脑复新、脑复康等。

(3)治疗各种并发病症,如褥疮、静脉血栓、呼吸系和泌尿系感染等。

(4)进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配合物理疗法、针灸疗法以促进功能恢复。失语者要进行语言训练,给予以心理支持疗法。

(三)针刺穴位疗法

(1)闭证:取人中、中冲、三阴交、涌泉、百会、内关、足三里。痰多者加刺丰隆,牙关紧闭加地仓、颊车,用泻法。

(2)脱证:取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神厥(灸)、关元。汗多不止者,加刺双侧三阴交,用补法。

预防与护理

(1)应积极防治高血压。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防止过胖,改善全身及脑的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粥硬化形成。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脑出血与情绪变化有关,避免激动和精神紧张。

(2)注意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好,适当多吃蔬菜,水果或豆制品,少食辛辣之品,戒烟酒。及时医治躯体疾患,尤其是客易引起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心脏病和脉管炎等。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患者应平卧或头低位,以保证脑部供血竟足。保持病室安静,注意通风。保挎口腔清浩。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统指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上通常分为自发性与外伤性两大类,自发性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凡出血系因为脑表面上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如系脑实质内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而流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者,则属继发性。本篇介绍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中医“头痛”、“中风”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舒,而致肝气郁结,肝失条达,郁而化火,肝阳暴张,血随气逆,上扰清窍,发为头痛,肝气横逆,乘克脾土,脾土受损,健运失司,聚湿生痰,郁久化火,肝风挟痰上扰;或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健运失司,痰湿内生,郁久化热,上犯清空;或因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发为本病。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以先天性脑底动脉瘤为最常见。脑血管畸形及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次之。少见的原因有脑基底异常血管网症(烟雾病),各种感染引起的动脉炎、肿瘤破坏血管、血液疾病、结缔组织疾病等。部分病例原因未明。

出血后,血流进入蛛网膜下腔,脑底部,脑池,脑沟等处可见血凝块及血液积聚。亦可引起脑膜的轻度炎症反应及肺水肿,以后可发生粘连,形成肺积水。此外,因为流入蛛网膜下腔的血液的直接刺激或血细胞破坏后释放出5一羟色胺等促血管痉挛的物质,部分患者的局部脑动脉可继发痉挛,亦可导致脑梗塞。

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出血后必须绝对卧床休息4~6周,在此期间一切可能引起血压及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均应尽量避免,包括用力排便,喷嚏,情绪激动。要避免大便秘结及尿潴留,便秘者可用开塞露、石蜡油或缓泻剂,以防再次出血。昏迷者应留置导尿管。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肝火头痛

头痛剧烈,多位于巅顶和颈部,有时可放射到前额或眼部及全头部,急躁易怒,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夜寐不安,面红目赤,便干溲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数。

【治法】清肝潜阳。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2克。炒栀子12克,黄芩13克,夏枯草12克,菊花12克,柴胡12克,当归13克,生地13克,丹皮12克,葛根5克,车前子12克。嗜睡者加菖蒲12克,郁金12克,远志12克;谵妄者加黄连12克;肢体瘫痪者加桑枝35克,川牛膝16克,地龙12克;抽搐加僵蚕12克,全蝎7克,天麻12克,钩藤12克。

2.胃火头痛

头痛剧烈,以前额部疼痛为主,可向全头扩展,恶心呕吐,口臭口干,口舌生疮,渴喜冷饮,夜寐不安,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或脉弦大。

【治法】清胃泻火。

【方药】泻心汤加减:黄连12克,黄芩12克,大黄12克,石膏35克,知母13克,牛膝16克,枳实12克,郁金12克,当归12克,竹茹12克。呕吐甚者加竹沥水10毫升。

3.痰热头痛

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淡无味,腹胀纳呆,心烦不眠,大便数日不下,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弦滑数。

【治法】清热祛痰。

【方药】黄连温胆汤:黄连12克,竹茹12克,半夏12克,茯苓13克,陈皮12克,南星12克,枳实12克,车前子12克,生大黄12克,苍术12克。

4.瘀血头痛

头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性急易怒,两胁胀满,或有头部外伤病史,舌质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或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川芎12克,当归16克,川牛膝16克,桃仁12克。赤芍12克,生地12克,地龙13克,酒大黄7克,羌活12克,葱白2根。伴意识及肢体活动障碍者,中药治疗参照中风病。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止血

(1)5%葡萄糖1000毫升加入6-氨基己酸24~32克,每日1次,连续静脉滴注7~10天后,改口服,逐渐减量,用药时程3~6周左右。副作用为肠胃症状及血栓性静脉炎。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2)止血芳酸100~200毫克加入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2~3次,或每日400~800毫克静脉滴注。

(3)止血敏250~500毫克,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2.降颅压

(I)20%甘露醇125毫升,快速静脉滴注,每日2~4次。

(2)50%甘油盐水,每次服用60毫升,每日3~4次。

3.镇静

(1)冬眠1号合剂1/4~1/3支,4~6小时1次。

(2)安定每次服用2.5~5毫克,每日3次,亦可用安定10毫克肌肉注射。

禁用吗啡。

(四)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目的在于根除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的危险。除高龄、全身情况甚差及病情严重外,颅内动脉瘤应争取手术治疗。脑血管畸形的部位表浅、局限、且不在重要的脑功能区者应力争手术切除。

预防与护理

(1)避免过劳及精神紧张,戒绝烟酒,日常摄入清淡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2)对意识障碍患者和昏迷患者,绝对卧床4周以上,注意保暖,避免搬动。各种护理操作应轻柔,以免患者挣扎,导致再次出血。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尿嚣的变化,记出出入量。保持大小便通畅。

脑动脉硬化症

腑动脉硬化症是指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弥漫性小动脉硬化、微动脉玻璃样变性所引起的非急性弥漫性脑组织改变和神经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动脉硬化性痴呆、假性延髓麻痹等慢性脑病症候群。属中医“头痛”、“眩晕”等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因为元气虚衰,阴血亏损,筋脉失于濡养,或心肾亏损,髓海空虚,脾失健运等原因所致。

◆西医目前对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认为与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所致慢性脑缺氧有关。多数患者脑组织呈不同程度的萎缩,脑回变小,脑沟增宽,脑重量减轻,尤以额颞部显著,脑室往往呈对称性扩大。镜检可见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脑实质内血管周围间隙增宽,皮层、底节、脑桥和小脑部可见大小不一的软灶,也可看到多数不规则小空洞,即所谓陌隙状态,还可有弥漫小出血。

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劳累,生活起居规律化,适当参加文体活动;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低脂饮食,充足的蛋白质,忌饮食过咸,忌烟酒,多食蔬菜、水果与豆制品等。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心脾两虚

头晕头痛,倦怠乏力,心悸失眠或嗜睡,心烦健忘,头发紧,情绪不稳,喜怒失常,四肢发麻,舌体胖,舌质淡,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细弱。

【治法】养血安神,益气健脾。

【方药】归脾汤加减:党参13克,黄芪25克,茯苓16克,炒白术12克,当归13克。川芎13克,龙眼肉13克,熟地35克,制首乌13克,阿胶12克,炒枣仁16克,远志13克,大枣15枚。嗜睡去炒枣仁、远志,加菖蒲、郁金各13克以开窍醒神;大便秘结加肉苁蓉13克,火麻仁12克以润肠通便;神疲乏力,汗出气短加重黄芪、党参以益气固表;心烦焦虑、胸胁胀满加柴胡12克、郁金12克以疏肝理气解郁;头痛如裹、肢体困重加羌活12克、独活12克。

2.心肾两虚

表情淡漠或盲目乐观,性情孤僻,沉默寡言或自言自语,反应迟钝,哭笑无常,语无伦次,多疑固执,健忘失眠,头晕耳鸣,二便失调,舌质红,苔薄黄或薄白,脉弦或细数无力。

【治法】滋肾养血,交通心肾。

【方药】六味地黄汤合生脉散加减:熟地25克,山药13克,山萸肉12克,茯苓13克,泽泻12克,丹皮12克,当归13克,川芎13克,五味子12克,阿胶12克,女贞子13克,白菊花13克,炒远志13克。大便失禁加肉桂7克,炒薏苡仁13克,炒白术25克,益气温中健脾;小便失禁加覆盆子16克,益智仁13克,狗脊13克,仙茅12克,升麻12克,补肾纳气。

3.肝肾阴虚、元气耗损

言语蹇涩,语声低微,饮食发呛,表情呆板,走路不稳,行动缓慢,甚至筋脉拘急,四肢搐搦,聂聂而动,头晕目眩,神倦痴呆,气短无力,或言语增多,二便失控,舌淡或舌红少津,脉弱或弦,重按无力。

【治法】滋肾柔肝,益气养血,熄风定搐。

【方药】①八珍汤加味:党参16克,炒白术13克,茯苓16克,炙甘草12克,当归13克,女贞子13克,枸杞13克,白芍13克。熟地25克,炒杜仲13克,怀牛膝13克,山药13克,天麻12克,黄精35克;②大补元煎加减:人参7克,山药13克,熟地25克,山萸肉13克,炒杜仲13克,当归13克,枸杞13克,白芍16克,醋鳖甲35克,麦冬13克,五味子12克,怀牛膝13克。筋脉拘急,手足搐动加白僵蚕16克,全蝎7克,蜈蚣3条熄风定搐;言语蹇涩加石菖蒲13克,郁金13克豁痰开窍;饮食发呛加旋覆花12克,代赭石25克降逆。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抗血小板黏聚药物:潘生丁25~50毫克,每日3次;阿司匹林50毫克,每日1~2次。

(2)扩张脑血管药物:可选用脑益嗪50毫克,每日3次;尼莫地平,每次30毫克,每日4次;盐酸尼卡地平10~20毫克,每日3次;甲苯哌丙酮(脑脉宁)0.05~0.1克,每日3次。

(3)降血脂药物:适用于血脂过高的患者,此类药物品种不少,常用安妥明0.725克,每日2次;盐酸肌醇酯0.2克,每日3次。

(4)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C0.1克,每日3次;维生素B610毫克,每日3次。

(5)大脑复健药物:脑复新0.1~0.2克,每日3次;脑复康0.8~1.7克,每日3次;胞二磷胆碱肌注0.1~0.3克,每日1次,或以5%、10%葡萄糖500毫升稀释后静滴,每次0.2~0.7克,每日1次;复活素口服液10毫升,每日3次;脑活素20毫升,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每日1次。

(四)针刺穴位疗法

(1)心脾两虚:选神门、三阴交、四神聪、百会、心俞、脾俞、足三里等穴。

(2)心肾两虚:选心、神门、三阴交、膻中、肾俞等穴。

(3)肝肾阴虚:选四花、腰眼、大椎、三阴交、肝俞、脾俞、神门、足三里、百会、太冲、风池、合谷。

(五)饮食疗法

干桑葚15克,粳米(糯米)50克,加水适量,熬粥,1次服用。

预防与护理

(1)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劳累,生活起居规律化,适当参加文体活动。

(2)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3)低脂饮食,应有适当蛋白质,限制动物脂肪和含胆固醇较多食物,饮食清淡不要过咸。多食蔬菜、才果和豆制品等,每餐不宜过饱,忌烟酒。有痴呆或伴廷髓麻痹的患者,要精心护理,防止肝炎和尿路感染的发生。

震颤麻痹

震颤麻痹又名帕金森病,是基底节的黑质细胞进行性变性造成的慢性疾病,一般60~70岁以后发病。以运动减少、肌张力强直和震颤为主要症状。本病属于中医“风证”、“颤证”的范畴。

病因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