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保持外阴部清洁和性生活卫生。女性尿道短而宽,如果不注意外阴清洁和性生活卫生,细菌或病毒就容易通过尿道到达肾盂引起感染。一是要经常清冼外阴,二是患病或月经期间不要性交,三是性交前清洗外阴,性交后要排尿,预防细菌上行感染,引起肾盂肾炎。
(3)积极防治流感和上呼吸道感染。在这些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细菌和病毒通过血行到肾盂,可致发本病。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不同原因引起的,以全身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高血脂为特征的肾脏疾病,并非是一种独立疾病。属中医“水肿”、“虚损”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肾病综合征的发生,主要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司,水谷精微输布固摄失调,精微外泄,湿浊内停而成。外邪袭肺,通调宣降失职,水液不能下输,风水相搏,泛溢肌肤眉雨涉水,久居湿地、过食生冷寒凉等损伤脾气,健运失职,水湿贮留;或脾胃素虚,水湿内生,脾为湿困,运化失常,不能升清降浊,精微下泄,水液内停;或肾虚不能气化,膀胱开阖失常,当藏不藏,当泄不泄,精微丢失,湿浊内停等是本病重要发病机制。此外,三焦气化失常,肝失疏泄条达对本病的发生及转归也有一定影响。
现代医学认为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病因有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类脂性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肾病、过敏性紫癜、肾淀粉样变性及多发性骨髓瘤等。当各种病变引起的病理过程损害了肾脏的屏障系统,如滤孔增大或负电荷损失时,可使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因为蛋白从尿中漏失及某些病病人肝脏功能受损、营养摄入不足或蛋白从肠道丢失等,可引起血浆白蛋白降低。水肿发生机理与血浆白蛋白下降造成血胶体渗透压降低及循环动力学障碍、神经体液因子(如醛固酮、抗利尿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等)被激活,导致钠、水潴留有关。高脂血症发生机理可能因血浆白蛋白下降刺激肝脏合成及影响脂类的分解和周围组织对其利用所致。
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尿少水肿明显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防止感染。除氮质血症外,应给以高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提高至60~80克以上,水肿时,应低盐,严重少尿应限制水的摄入。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脾肾气虚
面浮肢肿,腰脊酸痛,少气乏力,面色萎黄,易感冒,舌淡,苔白润,边有齿印,脉细弱。
【治法】益气健脾,利水活血。
【方药】玉屏风散加味:黄芪35克,白术16克,防风7克,防己16克,茯苓25克,泽泻16克,益母草35克,泽兰13克,蝉衣12克。
2.阳虚水泛
全身高度浮肿,腹大胸满,卧则喘促。畏寒神倦,面色萎黄或苍白,纳少,尿短少。舌淡胖,边有齿卸,苔白滑,脉细弱。
【治法】健脾温肾,利水活血。
【方药】真武汤加减。桂枝12克,泽泻16克,白术16克,云芩35克,制附子10克(先煎),生黄芪35克,太子参16克,锁阳16克,巴戟天12克,益母草35克,泽兰16克,山药35克,薏苡仁35克。
3.肝肾阴虚
头晕头痛,两目干涩,耳鸣,五心烦热,口咽干燥,失眠多梦,面色潮红,身生痤疮,头面及下肢轻肿,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治法】育阴潜阳,利水活血。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6克,生地25克,茯苓25克,山茱萸16克,黄柏12克,枸杞子16克,怀牛膝16克,杭菊花12克,蝉衣12克,天麻16克,益母草35克,丹参35克。
4.气阴两虚
全身浮肿,下肢为甚,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头晕,纳呆,咽痛,咽部暗红,舌偏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利水活血。
【方药】参芪麦味地黄汤加减:太子参35克,黄芪25克,麦冬25克,生地25克,女贞子16克,山药35克,黄精25克,丹皮12克,益母草35克,蝉衣12克,白茅根35克。
5.风热犯肺
一身俱肿,面目尤甚,或伴恶风发热,头痛,咳嗽,全身酸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宣肺清热,利水活血。
【方药】越婢汤合五皮饮加减:麻黄4克,生石膏35克(先煎),生姜10克,甘草4克,金银花16克,桔梗12克,白术12克,桑白皮16克,茯苓25克,益母草25克,连翘12克,荆芥12克。
6.湿热壅滞
全身浮肿,面赤气粗,口苦口黏,心烦失眠,胸闷食欲不振,咽喉疼痛,口干不欲饮,或体生疮疖,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利水活血。
【方药】八正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车前草35克,木通12克,滑石25克,山栀12克,野菊花16克,金银花16克,蒲公英16克,生地16克,玄参12克,山豆根12克,藿香12克,白蔻仁16克,茯苓25克,益母草25克,生大黄7克(后下)。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利尿消肿
可用氢氯噻嗪25~50毫克,每日2~3次;或速尿20毫克,口服或静注,每日2~3次;也可联用安体舒通20~40毫克,每日3次。用药期间注意防止和纠正电解质紊乱。
2.纠正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极低,浮肿显著者,可间歇静滴血浆或白蛋白。并可用蛋白同化激素,如丙酸睾丸酮25毫克,肌注,隔日1次;或苯丙酸诺龙25毫克,每周1~2次,肌注。有肝病者慎用。
3.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
根据患者对皮质激素的反应可分为:①激素敏感型:即用药2~12周左右肿消,尿蛋白减少,各项化验均恢复正常;②激素依赖型:即激素减量到一定程度即复发;③激素无效型。
常用糖皮质激素强的松,开始用量要足,每日0.5~1毫克/千克体重,晨顿服,一般用药8周后开始减量,1~2周减量1次,每次减用原量的1/10左右,减至每日20毫克左右时,易复发,故减药速度应更慢,并防止反跳出现。维持剂量因人而异,一般每日5~10毫克,或隔日10~20毫克,维持半年至1年。
4.免疫抑制剂
常用于激素依赖型及激素无效型,免疫抑制剂主要作用于B淋巴细胞,分化及分泌免疫球蛋白产生抗体,减少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饿发挥作用。有激素禁忌症患者。可用环磷酰胺,常以200毫克溶于生理盐水40毫升内隔日1次静脉注射,总量6~8克。副作用有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脱发等,与激素联合应用可减轻或避免发生。还可以用盐酸氮芥、苯丁氮芥等。
5.抗凝疗法
可用潘生丁或肝素,对部分有高凝状态者有效,须注意出血反应。
6.其他治疗
有高血压者。可用巯甲丙脯酸,尤适于血管紧张素源性高血压;容量性高血压用利尿剂即可。高脂血症可用安妥明或消胆胺等降脂。
有并发病症者,给以相应处理。
(四)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1)雷公藤根(去皮),每日8克,渐加至每日13克,用文火浓煎2小时,分2次服,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较好。
(2)生大黄12克,水煎片刻,口服煎液,并吞生巴豆100~150毫克(胶囊装服),为1次量,可日服2次,具有峻逐水毒作用,必要时加服20%甘露醇,每次25毫升,每日2~3次,以峻泻为度。适用于肾病综合征伴氮质血症、肺水肿、尿闭喘肿,用强力利尿剂缓不济急时,是一种暂用以救急的效方。
(五)针刺穴位疗法
体针:取水分、气海、三焦俞、足三里。阳证加肺俞、合谷、人中;阴证配脾俞、肾俞、阴陵泉。
耳针:取肺、脾、肾、皮质下、膀胱。每次取2~3穴,双侧,隔日1次。
(六)灌肠疗法
熟附子13克,生牡蛎30克,生大黄13克,加水600毫升,煎取250毫升,溶芒硝3克于其中,冷却后
保留灌肠,每日1次,7天为1疗程。
(七)热熨疗法
酒糟600克,蒸热,趁热包在脚上,外裹纱布,以汗出为度。每日1~3次a适于各型水肿。
(八)饮食疗法
(1)茯苓赤小豆粥:茯苓25克,赤小豆30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先将赤小豆冷水浸泡半日后同茯苓、大枣、粳米煮粥。早晚餐温热服食。功能利水消肿,健脾益胃。适用于水肿病,肥胖症以及大便溏薄等。
(2)茅根豆粥:鲜茅根、粳米、赤豆各200克。鲜茅根加水适量,煎汁去渣,加入粳米、赤豆煮粥。每日3~4次。功能利水消肿。适用于水肿(因为体内水液潴留,溢于肌肤,引起颜面乃至全身浮肿,用手指按压出现凹陷),对水肿患者和泌尿系统结石及尿中有红细胞者,尤为适宜。
预防与护理
(1)蛋类、乳类、赤小豆粥、冬瓜等食品。
(2)调护、节房事。
泌屎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泌尿道引起的泌尿道炎症,临床以尿频、尿急、尿痛、脓尿、细菌尿为主要表现,多见20~40岁女性、50岁以上男性,女婴幼儿也常见。按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主要是急、慢性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和尿道炎。本病属中医“淋证”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居处潮湿、外阴不洁、房事不节及器械检查等,导致湿热秽浊之邪内侵,壅滞膀胱;或多食辛热肥甘、嗜酒太过,酿成湿热,下注膀胱;或恼怒伤肝,肝胆郁热,气火郁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或平素体虚,湿热屡犯,淋证反复发作,倍伤正气,脾肾两虚等,均可导致淋证发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若火热内盛,迫血妄行,或肾阴亏虚,虚火灼络,可见尿血。
现代医学认为,引起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很多,以大肠杆菌最常见(约占60%~80%),其他为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等。此外,也可由真菌、病毒、衣原体等引起。感染途径有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淋巴道感染和直接蔓延感染。其中以上行感染最常见。造成细菌侵袭致病的原因,与机体的防御功能及生理、病理状态密切相关,如尿路梗阻、尿路畸形或功能缺陷、尿路器械检查、性生活、妊娠、糖尿病、酸中毒及各种疾病之晚期,均为细菌侵入和繁殖提供了条件。其病理变化为膀胱炎时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浅小溃疡形成。若症状持续不退,则膀胱黏膜变厚,溃破处出现小囊状结节。尿道炎为尿道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改变。
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多饮水、勤排尿,保持外阴洁净。急性尿路感染患者应卧床休息,供给足够的热量,吃易消化食物。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湿热下注
小便频急不爽,尿道灼热刺痛,尿黄浑浊,少腹拘急,腰痛,或伴有恶寒发热,口苦,恶心呕吐,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忍冬藤35克,车前草35克,茯苓25克,石苇25克,篇蓄12克,瞿麦12克,滑石16克(包煎),栀子12克,生甘草68,木通12克,黄柏12克,白茅根35克。尿血者,可用小蓟饮子加减。
2.阴虚湿热
尿频不畅,解时刺痛,腰酸乏力,午后低热,手足烦热,口干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滋肾阴,清湿热。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味:知母16克,黄柏12克,生地25克,山药16克,山萸肉16克,茯苓25克,泽泻12克,丹皮12克,天冬16克,麦冬16克。
3.脾肾两虚
尿频,余沥不净,少腹坠胀,遇劳则发,腰酸乏力,面足轻度浮肿,头昏食少,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健脾滋肾,清热利湿。
【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味:黄芪16克,泽泻12克,党参16克,熟地25克,淮山药30克,山萸肉16克,茯苓25克,丹皮12克,杜仲12克,知母16克,怀牛膝12克。
4.气滞血瘀
小腹胀满刺痛,排尿不畅,尿热尿痛,有时尿血,血色暗红,或有血块,情绪波动,急躁易怒,口苦口黏,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涩或弦细。
【治法】活血行滞,利尿通淋。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味:丹皮12克,山栀12克,当归12克,赤芍16克,柴胡12克,白术12克,茯苓16克,甘草6克,王不留行12克,川牛膝12克,泽兰16克,青皮12克,陈皮12克,石苇25克,益母草25克。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抗菌治疗
急性膀胱炎,可用复方新诺明4片、羟氨苄青霉素3克、呋喃咀丁0.2克、氟嗪酸0·4克、氟哌酸0.6克,任选一种顿服,一般一次即可控制感染或用短程疗法,选择恰当抗生素,用常规剂量治疗3天。停药2周后应作尿培养以了解有无复发。对复发性感染者,治疗同慢性肾盂肾炎。单纯全身用药效果不理想时,可做局部治疗,冲洗膀胱。常用的溶液有生理盐水、1:50000高锰酸钾、2%硼酸、1:20000青霉素等,冲洗后,灌注2%普鲁卡因硼酸盐溶液30毫升。尿道炎的治疗同膀胱炎,有狭窄时可做外科治疗。
2.对症治疗
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者可用阿托品、山莨菪碱(654-2)、普鲁苯辛、碳酸氢钠等治疗。
(四)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1)瓦松70克,加水煎煮,取汁1000毫升,入盆,洗小腹及阴器,每日1次。
(2)金钱草35克,车前草16克,金银花16克,白花蛇舌草35克,海金砂16克,水煎服,每日2次。
(五)针刺穴位疗法
体针以肾俞、膀胱俞、中极为主穴。膀胱湿热者,加三焦、水道、阴陵泉、三阴交;肝胆郁热者,加阳陵泉、行间、太冲;肝肾阴虚者,加太溪、关元、肝俞;脾肾阳虚者,加脾俞、气海、关元;气阴两虚者,加气海、三阴交、太溪。耳针取肾、膀胱、脑点、交感、脾、内分泌、肺、三焦等穴。
(六)温针灸疗法
取肾俞、膀胱俞、次豂、中极、关元等穴,温针灸常规方法操作,每个穴位炙3~5壮。适于慢性膀胱炎、慢性肾盂肾炎等症。
(七)拔罐疗法
可于神阙左右旁开二横指拔两罐,神阙下每隔二横指拔2~3罐;命门左右旁开两横指拔一罐,由此穴向上向下隔二指连拔6~7罐,足三里下二横指,三阴交上二横指拔1~2罐。
(八)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
选取。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小肠、大肠、直肠、淋巴腺、甲状旁腺、脾反射区,每个反射区分别按摩2~3分钟,每日2~3次。
(九)熏洗疗法
(1)苦参、土牛膝、土茯苓、黄柏、蛇床子、枯矾各20克。煎水坐浴2次,其中1次须在睡前进行。或先熏后洗会阴部,然后再坐浴。本方适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肝胆湿热证。
(2)瓦松60克。常法水煎取汁约1000毫升,放入盆内、熏洗少腹及阴部,每日1次。本方适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膀胱湿热证。
(十)脐部敷药疗法
(1)地龙1条,蜗牛1个。两者共捣烂如泥,做饼敷脐部,每日换药1次。
(2)田螺7个,淡豆豉10粒,连须葱头3个,鲜车前草3棵,食盐少许。将上药共捣烂如泥,做饼敷脐部,每日换药1次。
(十一)药茶疗法
(1)海金砂草茶:海金砂草60克,冰糖15克。先用水煎海金砂草,滤汁加入冰糖调匀即可。每天1剂,代茶频饮。本方具有清热、利尿、通淋、排石的作用。对急性膀胱炎、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均有效,可以缓解尿频、尿急、排尿不畅的痛苦。
(2)金钱草茶:金钱草60克。将金钱草制成粗末,沸水冲泡代茶。每天1剂,代茶频饮。本方具有清热、排石、利尿的作用。主治尿道结行、膀胱结石和急性泌尿系感染,症见排尿不畅,尿道疼痛、灼热,尿急,尿频等。
(3)石苇车前茶:石苇45克,车前草45克,栀子30克,甘草10克。上4味,共制成粗末,水煎代茶。每日1剂,代茶频饮。本方具有清热、利尿、排石的作用。适用于泌尿系结石和感染,症见小便不通,淋漓涩痛,或有发热,腰痛,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