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英雄为国:节振国和工人特工大队
28064900000015

第15章 软硬不吃(1)

下午,节振国匆匆回家看了一趟。

他一连多天没回家了。每天刘玉兰总托人给他捎些玉米饼子、窝头去。今天下午,他抽空回家看看。因为早上抢煤场的事有了教训,因为工友伤了二十多,又因为纪振生没有下落,虽然中午胡志发同他谈心,使他得到了经验又受到了鼓舞,但探视过受伤的穷兄弟后,心里总摆脱不开懊丧。他心里有事,脸上气色不好。走进赵各庄东大街路北的那个小院子时,恰巧碰到他哥哥节振德,正拿了一把扫帚在扫院子。

老大节振德,为人拘谨,不大显山露水,平时也不跟人顶撞龃龉。矿上让他干了个低级员司,在井下管材料。自从矿上罢工以后,他就没有到矿上去过。他虽然做了低级员司,因为自己是做窑的出身,了解工人的苦楚,对罢工是同情支持的。他知道节振国是赵各庄矿罢工委员会的代表,又是纠查队大队长,虽然也劝自己兄弟要谨慎小心,心里却认为兄弟干得对,应该这么给大伙儿热心出力。

头午,斧子队抢煤场,鬼子动手开枪干涉的事,很快就传遍了赵各庄。传说纷纭,有说节振国受了伤的,有说节振国一人就斧劈了好几个鬼子的……左邻右舍,一会儿来给节振德报个信,一会儿又来给刘玉兰送个消息。搞得玉兰和振德心里都忐忑不安,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近中午时分,夏连凤来了,丧魂落魄,找刘玉兰说是要借点钱零花,才告诉振德和玉兰:振国平安无事。

现在,振德见振国回来了,一把拽住兄弟,说:“嗬哟!你回来啦!我老怕你那拼命三郎的脾气要惹祸。今天抢东煤场,听说你真带斧子队去啦!好吓人呀!没伤着哪里真是大幸!叫人好不放心啊!”

节振国摇摇头,想笑笑,可是笑不出来,说:“你看!不是好好地回来了吗?一根毫毛也没伤着!”

节振德比兄弟个儿髙,也胖一些,脸上颧骨髙髙的,摸着刚剃的光头,说:“快进屋去看看吧!玉兰可不放心啦,你要再不回来,她要去罢工委员会找你啦!我说,你呀!以后这种动斧子动枪的事儿少碰才好!”

节振国急着想看看刘玉兰,也没吱声,迈步就朝自己屋里走。

嫂子和刘玉兰听到节振国的声音,已经从西屋里出来了。振国叫了声:“大嫂!”朝刘玉兰看看。玉兰又瘦了,她一出来,后边就跟着七岁的凤英、五岁的凤兰和三岁的凤生,跳跳蹦蹦的,一见节振国回家了,三个孩子一口一声“爹”,嚷成了一片。

节振国左手抱起凤兰,右手抱起凤生,蹲下身子对凤英说:“来!骑马!”凤英马上双手钩住爹的脖子趴在爹的背上。节振国连抱带背,把三个孩子一起带进屋内,朝炕上一坐,把三个孩子都放了下来。可是孩子们不依,凤英跟凤兰像两只小猫似的又朝爹怀里一钻。节振国一手一个接在膝上坐了。刘玉兰抱了凤生过来。凤生也伸出双臂要爹抱。节振国笑着把凤生也接了过来。初见面时,玉兰就见到振国脸上气色不好。现在,见三个孩子将爹逗乐了,玉兰才说:“看你呀!多少天又黑白不拢家了!今儿上午听人说抢煤场是你带的斧子队!街坊邻居有的说你受了伤,有的说你砍了人!我一颗心总是扑扑跳。你给大伙办事儿,我支持。可你忒莽撞,我真怕你出事儿啊!”

节振国能想象得到玉兰的心情。他倒不是个不会体贴人的人。可是罢工的事儿,他担着责任。家,实在是顾不上了!他明白,玉兰日夜在为他的安全担心,怕他出事儿;玉兰也在为他的身体担心,怕他病了或是累了。不说别的,就这一家的生计,也全靠玉兰在维持。三个孩子三张嘴,这几天是怎么过的?他没法过问,担子全放在玉兰肩上了!他看到墙角有一堆捡来扫来的煤块和煤屑,他看到炕上针线簸箩里有一些正在替人家缝制的新衣,动感情地说:“玉兰!不是我不顾家,也不是我不顾自己呀!你是明白人!咱做窑的吃的是猪狗食,干的是牛马活,几辈子都是这样,受压迫,当奴隶。老辈不常说吗:‘下煤窑!下煤窑!当几年骡子吃几年草!’咱哪有一点人的待遇?自从冀东成了‘防共自治区’,咱又尝上了亡国奴的滋味。现在,英国毛子和日本鬼子勾结上了。他们手里有枪,杀咱们的人,抓咱们的人。老二今天也挂了彩给鬼子逮去了。能忍受吗?得斗争呀!这大罢工,是艰苦,家家都困难。我是带头的!穷哥儿们相信我,我得叫大家放心!豁上命干也是应该的!在这时候,自己的事儿得少想,大伙的事儿得多想!玉兰,你对我好,得支持我干哪!”

他说得情真意切,玉兰听了也动心。三个孩子都还小,但都睁圆着小眼睛听着爹说话。玉兰的心情很复杂,也很矛盾。但,振国的话说得在理,她不能不点头。她坚强起来了,抬起头来,两只眼里射出关切的光芒,说:“你干就是!家里的事不要你烦心,我不扯你的后腿!可是你得小心呀!今儿中午,乔桂香来告诉我:有生人在咱这门口转来转去,还向她打听你跟哪些人来往,外矿有谁常到咱家来。她是一字未说。可是,我心里怕呀,怕英国毛子和日本鬼子害你,又怕陈祥善这些坏蛋害你。你在外边不回家来,我这颗心老悬着,你自己得多当心哪!”

节振国叹口气,说:“今儿抢了煤场,老胡估计,鬼子可能会找我的碴儿!这我倒不怕,我会提防!难过的是今天没听老胡的劝告,抢了煤场,伤了二十多个穷兄弟,老二也给鬼子抓去了!还带了伤!眼下也没法打听他的情况,更没法搭救。我真悔啊!”

两个大孩子凤英和凤兰从爹身边下了地,出屋到院子里玩去了,只有凤生还抱在振国手上。

刘玉兰说:“胡大哥为人就是稳重,干什么事都想得周到。往后,你得多听他的。”

节振国放下抱在手上的凤生,让他出屋去找姐姐玩,朝着玉兰说:“是啊,是得听他的!我跟他学的本领不少啊!我这人,倒也不蠢,可是想问题就是毛毛糖糖。吃一次亏,学一次乖,也许以后渐渐能变得聪明一些!”他想把自己在党的事告诉玉兰,让玉兰也髙兴髙兴。可是一想:这事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子,就忍住没说。

刘玉兰边拿起衣服来缝,边叹了口气说:“二弟给鬼子逮了去,怎么办呢?他这人跟你一样,是个血性汉子,真叫人担优呀!”

节振国眉毛一拧,说:“我没能救他,心里老觉着难过。可当时要硬冲上去,确也无用,反而会遭到更大的牺牲。老胡拦我是对的。老二爱国,又是个硬汉,就怕这次给鬼子逮去,凶多吉少。他老娘那里,我跟老胡商量后,派人给她捎了些粮食和零花钱去,打算暂时瞒一瞒她老人家。我抽空还得自己去看看。”

玉兰说:“老三今儿中午来过,一是告诉我你没事儿,另外,他知道我好说话,向我要几个零花钱!”

节振国心想:准是弄点钱去喝酒了。这时候,大家都这么困难,他也不体贴他嫂子。不由顺口问:“你给他了?”

玉兰说:“也不多。我就剩那么一点钱,够他喝顿酒的!”说到这里,她瞅着节振国,见振国瘦了,连眼眶都凹下去了,不禁心疼,说:“饿了吧?我做了秫米粥,拿给你吃。”

节振国站起身来,说:“刚吃了你捎给我的饼子,不饿。我回来看看,得走了!事儿多得办不完,大队部也离不了人。老二出了事,我更少了个好帮手!我得走,上罢工委员会去!”

玉兰想留也觉得不好留,点头说:“那你走吧!自己多保重些!”她话没多说,但这两句话节振国听来却是如此深情,如此鼓舞心田。

玉兰送振国到院子里,振国同嫂子打了个招呼。没见节振德,嫂子说振德上街去了。三个孩子在院子里玩耍,刘玉兰朝他们嚷嚷:“凤英、凤兰、凤生,快来!爹要走了!”三个孩子一起跑过来,大的抱腿,小的拽手,不让爹走。节振国一个个抱抱亲亲,又都放下,说:“爹夜里有空再回来!”说完,刚要走,忽听外边街上敲锣了,锣声喹喹,人声鼎沸。

玉兰一把拽住节振国,说:“听!什么事儿?”

节振国果断地说:“我去看看!”说着,就走。

他还没踏出门坎,那儿节振德喜滋滋满头大汗地跑进来了,说:“好消息!好消息!”

节振国急得不行,说:“什么消息?快说呀!”

节振德擦着汗说:“五矿同盟大罢工委员会派了代表从唐山来咱赵各庄慰问,带来了大批募捐到的款子分发给罢工的工人。这不!外边正在敲锣紧急通知上公事房前边广场上取齐开大会哩!”

他这儿正说着,忽见夏连凤兴髙采烈地闯进门来,进了院子就髙声大叫:“大哥!老胡让你快回去!马上开大会!五矿同盟大罢工委员会的代表来了!”

节振国一听,心花怒放,心上的阴霾一下子扫掉了一大片,起了一股热浪。在这时候,他深深感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一个人就是浑身是胆,能抵挡多少敌人?一个人就是能力再大,能解决多少困难?赵各庄一万三千多工人,生活困难,要靠一个节振国,那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可是靠五矿同盟大罢工委员会,向唐山各厂、各学校和各界募捐,大家就有了维持生活的办法和希望,坚持罢工就有了保证,真是一场及时雨呀!节振国感到信心更足了!

他招呼夏连凤:“走!”说完,脚步蹬蹬地匆匆离家跑出了门。夏连凤也连忙紧紧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