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找到自己的北极星
28062300000011

第11章 设计路线图(2)

要辨别“悲伤”的真伪:到底是真正的、有益的“悲伤”还是假的、有破坏性的“悲伤”,你就得想一想自己的感觉是否是无助和无望。人在愤怒或恐惧时本来是“战(逃)反应”,但有的人却会感觉无助无望——千万别让自己有这样的反应。成长于社会体系中的人容易感到害怕,也容易体会到社会的不公,从而变得郁闷,因为他们觉得无论是“逃”还是“战”(与制度做斗争)都不会带来任何好的变化和希望。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得抑郁症,也许是因为社会习俗让女人更容易产生依赖心理,而且女人也不太相信自己的“战(逃)反应”能力。抑郁实际上是由恐惧和愤怒转变而来,这种恐惧和愤怒似一层厚厚的阴云,笼罩在人的心里,让人麻木。抑郁不仅表现为悲伤,还表现为睡眠失调、饮食失调、无精打采、困惑迷茫,甚至有自杀倾向。如果你出现这种状况,赶紧就医。抑郁症是能治好的。患者获得帮助后,是能够突破抑郁阴霾,走出阴影的。

相反,真正的悲伤有一种古怪的,似苦还甘的感觉。当然,这种甘甜的感觉不同于一般的甜蜜感,就像是流感病毒所造成的肌肉酸痛区别于辛苦劳动所造成的肌肉酸痛一样。即便这种真正的悲伤让你撕心裂肺,你内心深处仍然明了:黑暗尽头就是黎明,前方孕育着无限希望和可能,而你将会置之死地而后生。

弄清并正确看待你的损失通过情感指南针来制作人生路线图的第一步无一例外,那就是:弄清你的情感之源。以悲伤为例,第一步是要弄清楚自己失去了什么,为何对此感觉难受。

我很多客户,尤其是男性,觉得若非大灾大难,悲伤总归是脆弱的表现,“男儿有泪不轻弹”嘛。也许只能在欧洲沦陷、公羊队失去超级杯(美国职业橄榄球总决赛冠军奖杯)这样的时刻,他们才会允许自己表现出悲伤。男人们好像认为轻易流露出悲伤,或为一些“没什么大不了的”事而表露悲伤,都会让他们显得渺小。而如果我们留意观察,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大男人”内心深处其实是一个充满悲伤的小男孩,只不过他不愿意让自己的悲伤见光罢了。

当然,女人也会觉得表达真实的悲伤有悖常理。我还记得当初我怀着儿子亚当的时候,医生诊断后对我说,胎儿可能患有唐氏综合症,我听后顿时不知所措。

我内心无比悲伤,但却不确定是否应该这样。我终究还是决定不去做人流,我要生下这个孩子。我的“机心”非常清楚:我没有权利对亚当的残疾感到难受。我内心的大家伙儿说“你这是自食其果”,“要么忍受,要么闭嘴。”这种情形也让我身边的人困惑不解。他们为我感到难受,但又没有“葬礼”可以参加;没有任何约定俗成的礼仪让他们能够去哀悼我的“损失”;也没有现成的卡片,写着:“祝贺您生了小孩!他智力迟钝,我们对此深感遗憾!”

我束缚了自己“悲痛”的情感,在让它恢复自由之前,我对它仔细审视,弄清我到底失去了什么:是孕育一个完美孩子的梦想,是我为孩子设计好的未来,还是自己作为“正常人”母亲的身份。每一次审视,我都会发现一种新的损失,尤其是有人在一旁关心我的时候。终于,我的悲伤像是大海上的暴风雨,猛烈地向我扑来,一浪接着一浪,简直要把我吞噬。几个月后,暴风雨过去了,我终于排解了悲伤,开始与我那漂亮的儿子快乐地相处。

不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损失,就不会感觉到悲伤。这样的人也许会失去人生所有的快乐而不会对此悲伤哀悼。他的伤口永远也无法痊愈。而还有些人总是在遭遇损失时无法自拔,不愿走出悲伤的影子。他们同样无法走上“人生正道”,因为趟过悲伤,路就在前面,可他们就是趟不过来。

还记得阿朗吗?那个因为无法排解失去女友所带来的悲伤,因而事业受阻的小伙子。阿朗除了有男人对待悲伤的通病外,主要是觉得自己没有权力去哀悼吉娜,毕竟他俩的关系还没发展到那一步。如果他是吉娜的丈夫,那就自然会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他也会允许自己去悲伤。正是因为他“打落牙齿和血吞”,才郁郁寡欢,失去了人生方向:工作、娱乐和友谊,这一切对他而言都是如此空虚、毫无意义。

对于任何一个遭受巨大损失却不能或不会悲伤的人而言,这种悲剧还会重演。

练习你是否有任何悲伤还未受到你或身边人的正确对待?是什么样的悲伤?

现在允许你对自己的所失表达悲痛,哪怕这看起来不恰当、不明智。排解悲伤——才会让你找到自己的北极星。

考虑你的选择正如前面的快速参考图所示,人感到悲伤时,有两种选择:替换或哀悼你的所失。我觉得应该尽量替换你的所失。我的一些客户,会对那些本来可以替换的损失进行莫大的哀悼。这些损失包括:损坏的汽车,用坏的电脑,甚至是最钟爱的一双跑鞋。如果你的损失与此类似,请不要悲伤,转换能量去努力争取你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给保险公司打电话,向销售员咨询购物计划,寻找新技术。也许你仍会纠结于多花的时间和金钱,但至少你不会成天躺在床上哭泣。

当然,大多数人都知道要找到新的替代品绝非难事,但如果你花心思去做了,你会惊讶地发现任何东西都有一个替代品。我的一个学生有一次给我看了一份法律合同,是她那当律师的父亲为她的朋友所写的。她这个朋友经历了一次短暂而糟糕的婚姻,所以决定用法律申明来“恢复处女身”。虽然从技术层面而言,她并未恢复处女身,但是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处女也让她觉得好受多了。所以,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起作用,那就去做。

没有快乐的童年吗?就像贝琳达这样。她的童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后来,婚姻生活也糟糕透顶,最后还以离婚收场,令她痛苦不堪。贝琳达告诉我说:“前夫离开我时,我不再自伤自怜。我决定尝试一种新生活,把童年应有的快乐都找回来。”贝琳达已然单身,却是一个有责任心的成年人了,但这并不妨碍她重拾幸福的童年生活。她每天都抽空去做回“小朋友”:坐过山车,吃爆米花,读《哈利·波特》,结交一批逍遥开心果。她还把手指甲涂成蓝色,把头发染成紫色(不,是“暗紫色”——她每次都会如此更正),把心目中最漂亮的玩具娃娃买回了家。童心未泯的她现在是岁的年龄岁的心。

她这样大约持续了有五年。这期间,贝琳达的“机心”不仅让她的事业兴旺发达,而且让她的性格更加开朗。后来,贝琳达找了一份报社的工作,她对这份工作满怀热情,工作起来兴奋激动,就像是身处游乐园的小孩子。再后来,她成了当地的电影评论家——这份工作简直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想,超越了她对事业最乐观的憧憬。她告诉我:“我觉得自己人生的前年完全就是胎儿发育期,这年都在等待儿童期的开始。对于那些在等待中虚度的岁月,我感到后悔、遗憾。但是我现在真的好享受我的童年!”

所以,不论你有多么悲伤,都要好好想一想,有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你的所失。即使你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替代品,但也许会冒出什么称心如意的想法,让你很快振作起来,从而不再整天悲悲戚戚,让时间去抚平创伤。

练习重新想一想你的所失,想一想是什么让你有种被欺骗的感觉。对于那些你所失去的,你至今怀念哪些细节?是否可以找到替代品?尽可能有些创意的想法。

如果无法找到替代品当然,我们最深切的悲伤就是失去那些无法替代的东西:爱人、友情、健康、希望和梦想。你不可能用什么来替代你的至亲至爱或从前的自己,就像灯不可能替代太阳。如果失去的是这些东西,那么你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悲伤哀悼。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只有这样,痛苦才会更快消失。

一天,格雷格找到我,希望我能在事业上给予他帮助。那时,他刚换了一份工作。他并不知道,他母亲不久便会心脏病发作,离他而去。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时,他母亲去世了。新单位的同事们自然非常同情他。他们不指望格雷格一两周内就能缓过劲儿来,充满激情,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

他母亲去世一个月后,他告诉我说,“我不知道我这是怎么了,我总觉得累,没有动力,没有激情。我得振作起来,好好工作。”

其实,很多客户都曾有过他这样的困扰。每次听到他们的述说,我都忍不住心碎。人的心智不是一夜之间就能修复的,尤其是在遭受失去母亲这样的打击之下。我们这个社会强调的是理智重于情感,这就让悲伤——正常的悲伤——无法得到排解。当帕特西亚·舍罗德(一位身经百战的美国国会女议员)准备竞选总统时,她的对手因为她曾当众哭泣而嘲笑她:“我可不想让核力量被掌握在一个爱哭鼻子的小女孩手中。”而帕特西亚则反驳说:“我不想让核力量被掌握在一个连哭都不会的人手中。”我们文化中的固有思维是:最有权力和最重要的决策者通常都麻木不仁。心理学家给这种人取名叫“******者”。通俗点说,这种人就是彻头彻尾的疯子,让人担忧的危险人物。

对不起,我有点激动。再回到格雷格,刚才说到他到我办公室,请我帮助他。

他母亲去世后,他就无法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中去。而他所处的大环境又不利于他排解悲伤,那么他该怎么办呢?首先要认识到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悲伤”亦是如此,强行加速只能更糟。试想如果断裂的骨头被强行加速增长,后果会怎样?为了全心投入工作,格雷格刻意把哀悼母亲的悲伤情绪留在下班的时候。

如果有必要,你也不妨这样做。这种过程与情感创伤愈合的过程很相似(详见第七章)。但是,如果这种痛失至爱的不幸刚刚发生不久,那么你就需要时间、需要安宁和休息才能排解悲伤,消愁释愦。如果你遭受了重大而不可替代的损失,下面的练习能帮助你有效地排解悲伤。

练习本练习是为那些无法从失去亲人的悲伤中自拔的人设计的。

为悲伤预留空间千万不要把办公室当成哀悼所失、排解悲伤的地方。你和同事、客户在一起讨论工作时,如果仍然沉浸于悲痛中而无法自拔,肯定会影响你的事业。很多人都缺乏一个尽情表达悲伤的人际支持系统;有些社会文化或家庭也没有创造有效排解悲伤的氛围,因此,即便是遭受亲人死亡的打击,人们也都表面平静,不敢公开表露悲伤。

要感受悲伤,更准确地说,要“排解悲伤”,你需要寻找一个安全适宜的空间。至少,这种空间得私密又安静,最好还温暖舒适。这样,你可以躺下来,裹一两张毯子(裹上毯子的感觉就像是拥在别人的怀里,能够有助于排解悲伤)。准备些纸和笔,把你的悲伤写出来;以笔抒情,可以化去生命中无法承受之痛。舒缓悲伤的歌曲也有助于排解悲伤。这些曲子让你悲从中来,情难自禁;让你的悲伤得以释放、排解。

这里的“写”和“听”都是一种沟通的方式。通过“写”,你倾吐了悲伤,即使没人会看到你所写的东西。通过“听”,你会觉得歌手或作曲家理解你,分担着你的悲伤。很明显,对于痛失至爱而言,这种替代形式太苍白、太微弱。如果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人与你沟通,愿意倾听你的心声,就会大大减轻你的悲伤,让你尽快恢复并振作起来。但是,千万不要指望那些同样深处悲伤的人能够抚慰你受伤的心灵。这个时候,你最好还是去心理治疗师那里寻求安慰。

为悲伤预留时间首先,悲伤会让你的脚步放缓。你要给自己更充裕的时间去做任何事情,不论是打扫卧室还是编写电脑程序。慢慢来,不要给自己施压。因为,爱和支持愈多——无论是来自自己还是他人——就愈会让你对生活充满力量。

第二,损失也许会给你带来额外的事情,让你不得闲。例如,你和爱人分手后,要从以前住的房子搬出来,到别处租房子,还得去争离婚财产,或许还得独自一人照看你的小狗。做这些事情都需要时间。你就接受事实吧,这样你才能尽早卸下负累,走出阴影。

最后,你还需要时间来感受悲伤。遭受巨大损失之后,你也许每天都要花上四五个小时来感受悲伤。如果悲伤完全笼罩着你,让你肝肠寸断,万箭穿心,那么你尽管发泄,尽管哀悼,直到你能够平息心情。如果没有假期,你可能需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份“悲伤日程”。在日程上可以这样写:“晚上~点,发泄感情”。告诉自己和他人,晚上~点你有一个约会,不必透露细节。注意:不要一天小时都去悲伤。按照“悲伤日程”来做:当悲伤时间段截止时,想象一下——把悲伤放进一个密封效果很好的盒子,扣紧盖子,搁到储物柜里,再关好柜子的门。等到第二天这一时段来临的时候,你又取出盒子继续。

寻求安慰很多人试图通过“寻开心”来忘却悲伤,即使寻到的“开心”是用酒精来麻痹自己。这种人也试图在你悲伤的时候,拉你去跳舞、滑雪、打牌或参加其他娱乐活动,想借此让你振作起来。听着:“寻开心”与寻求安慰大相径庭,却有着本质区别。当你正处于锥心泣血的悲伤哀悼时期,做事一定不要有丝毫勉强,得顺着心意去寻求安慰,让心里好受些。这时,你还会发现自己的想法有点莫名其妙。

我问格雷格内心真正的想法是什么,他说:“我要找一条小河。”凝视着河水静静地流淌,格雷格的内心充满了平静,得到安慰。这一招对很多人都管用。当然,寻求安慰的方式有很多:与宠物相依、静静地坐在树下、把电视调成静音观看教育节目等因人而异的方式。不论你选择哪一种安慰方式,只要行之有效,就去做。

比如你哪天想去跳舞,那就去。

所失与所得佛教讲求四大皆空,其蕴涵的意思为:宇宙间的一切永恒都是虚幻的。追求这种虚幻的不朽和永恒,势必会造成痛苦。我过去认为信佛的人都是严重的悲观主义者。后来当我自己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才体会到世间万事无常的真正含义。

世事本是如此,我们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应该接受既定事实,包括伤痛和损失。拒绝接受变化并不意味着你会免受伤痛的困扰;拒绝仅仅意味着痛苦将永不停止。

正如心理治疗师所说,走出悲伤的唯一途径就是感受和体验悲伤。

我的一位朋友,恩里科,从事管理咨询。他的经历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说明有的人的的确确在幻想永恒。事情是这样的:一个知名企业因为缺乏杰出的领导者,变得摇摇欲坠。恩里科临危受命,承担起拯救大任。然而,他却惊讶地发现,这家企业的员工一直都生活在幻想之中。

一提名字,你准知道这是哪家企业,那么我就姑且称它为“丑小鸭”公司吧。

“丑小鸭”之父是一位具有超凡魅力的强势领导者,我姑且叫他“伯特伦·富兰波顿”。他一手把成立之初的小公司打造成了超级集团。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完美。直到有一天,伯特伦终于因为操劳过度而心脏病发作去世,永远离开了他的员工。领舞者走了,舞台还在。

伯特伦去世后的第五年,恩里科走马上任。伯特伦的办公室一切如初——他们只是抬走他的尸体,其他任何东西碰都没碰。桌上的文件依然是他离世前翻阅的那一页;空调的温度依然是他离世前设定的那一格;电脑从来就没关过,但显示器早已被烧坏。显然,“丑小鸭”的员工们生活在幻想之中:好像一切都凝固、静止了,他们的伯特伦还会回来。他们刻意以这种奇怪的方式来面对伯特伦的离去,从而掩饰内心真实的情感,掩盖思维上的极度混乱。

如果去哀悼,去感受悲伤,这种虚幻就会慢慢消失。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甜蜜,也没有永恒的痛苦和悲伤,除非你自己沉溺其中,不愿自拔。世间万物都在变化。前面提到格雷格让河水抚平内心的伤痛,究其原因,或许是流动的河水代表着生活中的变化。每一粒水分子都在持续运动:水分子相互碰撞,任意摩挲水中万物,浸润土壤、冲刷土地。就算你一直盯着一处看,也不可能找到一成不变的东西。所以,河水不是静止、死沉的,它有着蓬勃的生命力,终年不断,奔流不息。

虽然河水冲淘万物,水中之物不断变化,但是河水本身却始终如一,永远都那么美。

抛弃幻想,你就会坦然接受你的所失;抛弃幻想,你就会学会感受悲伤;抛弃幻想,你就会体会到痊愈所带来的无穷快乐。如果像“丑小鸭”公司员工那样,你只会被伤痛和损失压垮,变得不堪一击。他们成天生活在恐惧之中,明明已经知道了可怕的事实,却不敢公开承认。如果他们不抗拒悲伤,让悲伤浸透全身,那么待他们擦干眼泪、走出悲伤,就会变得坚韧不拔。他们每经历一次悲伤,就少一份恐惧,多一份力量,这使他们能够帮助别人排解悲伤,懂得欣赏生活中的乐趣。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那些经历过大悲的人才能体会大喜。

如果你的情感指南针指向“愤怒”

愤怒——我们最易排斥和误解的情感——是心理免疫系统的代名词。我们遭遇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就会感到愤怒。愤怒赋予我们力量,激励我们去改变现状。身体免疫系统如果出问题,会引发炎症。炎症即身体上的“火”,而愤怒则是心灵上的“火”。倘若你压抑愤怒,隐忍不发,它就会在你体内慢慢燃烧,甚至“砰”的一声炸开,让你身心都遭受重创;倘若你转移愤怒,选错宣泄对象和方式,它就会摧毁你和他人的生活;倘若你小心、正确地对待愤怒,它就会温暖你的心,点亮你的人生之路,为你的发展“添柴加火”,让你远离不良的企图。

有些人认为:没有愤怒或不表达愤怒,都是一种美德。其实不然。这简直就是心理上的艾滋病。众所周知,如果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充斥着不公和剥削,他却没有将愤怒呐喊出来,也没有采取任何强有力的反击,那他的身心健康就会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