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鲸是在海洋中生活的大型哺乳动物。身体呈流线型,表面光滑,皮肤下面有一层很厚的脂肪层,用来保持身体的热量。背上长有一鳍,能在水中保持平稳,四肢退化,前肢变为一对鳍,后肢已经消失。虎鲸是用肺呼吸的,经常要浮出水面换气,所以它的鼻孔生在头顶,鼻孔朝天并有开关自如的活瓣。当虎鲸浮上水面时,活瓣就可打开,进行呼吸;同时鼻孔里喷出泡沫状的气雾。很多人以为这是一股水柱,其实这是它呼出的热空气,一旦接触外界冷空气后就凝结成小水珠而形成了雾柱。虎鲸是胎生动物,喜欢群居,一夫多妻,几乎终年都可交配。它的皮可制革,肉可食,肝可制鱼肝油,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贴士:鲸群内没有父子关系和父女关系,雄性的责任是出去寻找食物,然后引导鲸群集体猎杀,分工明确,没有地位的高低;而母女、母子关系则非常稳定,是一辈子的关系,一般不会离群。出现孤鲸的原因一般是受伤或迷路。
虎鲸的性格非常凶猛,胆大狡猾,残暴贪食,是海洋中最凶残的猛兽。它们长着一口锋利的牙齿,在海中专门袭击海豚、海豹、海狮、海象等大型动物,甚至袭击巨大的蓝鲸。由于它们凶如猛虎,所以叫它虎鲸。前此种群是极为濒危的鲸类种群之一。朝鲜种群数量最多时也不到110头,而且这个种群的灰鲸肩胛骨隆起,颈部变窄,身体异常消瘦。
最古老的鲸——灰鲸
灰鲸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鲸类,属于鲸目灰鲸科,本科仅此一种。灰鲸原本在北太平洋及北大西洋皆有分布,但北大西洋的种群由于人类的过度捕猎,已于17~18世纪间灭绝。194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宣布禁捕灰鲸,我国在1980年成为国际捕鲸委员会的缔约国之后,将灰鲸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灰鲸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斑驳的灰色,常常满身都是疤痕,又因为有许多的藤壶及鲸虱寄生,所以身体常缀有一块块白色或橘黄色的块状物,也有人称它们是“灰色的沿岸游泳者”。灰鲸没有背鳍,头呈“V”字形,喷气孔位于头顶的浅凹处,它们喷出的雾柱又矮又粗,深潜时可达3—4.5米。灰鲸腹面没有喉腹褶,但喉部有2—7条凹槽,约有140—180枚鲸须,呈黄白色,其胸鳍小,呈桨状,末端尖锐,雄性个体最大体长为14.6米,雌性为15米。
目前,灰鲸仅存于北太平洋,分为两个种群:一为东侧的加州种群,洄游路线为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半岛的南方繁殖区至阿拉斯加的白令海、楚科奇海及波弗特海西部的摄食区之间。该种群经过数十年的保护,资源量已接近历史的最高水平,达两万头左右。另一种群为西侧的朝鲜种群,有的学者曾认为该种群可能已经灭绝,后根据在中国和日本的搁浅记录和海上观察的结果,证明该种群尚未灭绝。
贴士:灰鲸经常聚集在一起喷水嬉戏,此时是它们感情交流的好时机,同性之间的性行为互动也很普遍。在海水中游来滑去肆意纵情之时,通常会有5头雄灰鲸组成一组,翻来滚去,喷水戏耍,它们会互相摩擦彼此的腹部,以让生殖器官互相接触。
灰鲸是哺乳动物中迁徙距离最长的种类,迁徙距离长达10000—22000千米。灰鲸在每年的4~11月往北迁徙至白令海峡水域,往返于阿拉斯加与西伯利亚之间的海岸附近。此时水温、光照都较适宜,食物丰富,灰鲸可以尽情享受美餐,以便在寒冷的冬季来临之前,在自己的皮下积累一层厚厚的脂肪。每年12月~次年4月灰鲸开始南移,穿过阿留申群岛,沿着北美洲大陆沿岸南下,平均每天行进大约185千米,到达它们冬天的乐园——水温较高、光照充分的加利福尼亚半岛的西侧以及加利福尼亚湾的南侧。这时,正值它们的恋爱季节,也是最佳的繁殖时期,成年鲸在繁殖区进行交配,经过12—13个月的怀孕期,雌鲸就生下单胎的小灰鲸。刚出生的仔鲸全身呈暗灰色,体重约500千克,体长4—5米。由于灰鲸母奶中的脂肪含量为55%,所以幼鲸的成长速度非常快。灰鲸的哺乳期约为9个月,一头雌鲸大约每隔一年才能繁殖一次。在温暖的水域,鲸的食物通常比较匮乏,因此成年鲸会在生育时禁食,等待幼鲸长大,再带着它踏上北上之路去觅食,但路线与南下时不同,从夏季的素饵场所到冬季的繁殖场所之间的往返距离大约为18000多千米。
灰鲸虽然体型庞大,但性情却很温顺,从不伤人。一些灰鲸特别喜欢发出一种“哼哼”声,每小时大约发出50次左右,每次持续2秒钟左右,频率范围在20—200赫兹之间,强度可达160分贝。人们对它们发声的原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它们利用回声定位或者群体成员之间交流的信号,也有人认为是对暴风雨、地震等自然现象的本能反应,也有可能是它们对于“失恋”的叹息,或者是一种愤懑和发泄。
智商最高的海洋动物——海豚
提起海豚,人们都说它很聪明,一些实验似乎也证明了海豚的智力不一般。例如:20世纪70年代,两头海豚在三位美国科学家的训练下,很快就记住了25个单词。21世纪初,又有两头海豚在四位科学家的训练下,用三年时间学会了700个英文词汇。那么,这是不是就证明海豚的智力非同凡响了呢?
在心理学上,“智力”一词大致包含三种意义:一是从过去经验中获取教训的学习能力;二是对于各种不同状况的适应能力;三是利用语言或符号等从事抽象思考的能力。海豚确实具有与众不同的学习能力。1959年,美国一位名叫利利的研究人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电极插入一头海豚的快感中枢和痛感中枢,当电流通过电极刺激海豚的快感中枢神经或者痛感中枢神经时,海豚会产生快感或痛感。随后,它又训练海豚触及其头上的金属小片,控制电流的通断。如果电极插在海豚的痛感中枢,海豚只要训练20次就会选择切断电源的金属小片,使痛感消失。
至于海豚的适应能力,从它们能做出各种难度较高的杂技表演动作、能与人有效地“沟通”等方面,可以得到证明。例如,在水族馆里,海豚能够按照训练师的指示,表演各种动作,而且,它们似乎能了解人类所传递的信息,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日本的黑木敏郎教授研究海豚的语言后认为,它们不仅有通用的“普通话”,还有特殊的方言。大西洋的海豚有17种语言,太平洋的海豚有16种语言,其中有9种语言是通用的。虽然目前科学家无法通过观察野生海豚的行为来证明其具备运用语言或符号进行抽象思考的能力,但也不能就此认为海豚没有抽象思考能力,也许只是需要时间证明。
贴士:海豚是在水面换气的海洋动物,每一次换气可在水下维持二三十分钟,当人们在海上看到海豚从水面上跃出时,这是海豚在换气。同时,海豚的栖息地多为浅海,很少游入深海。
不仅如此,科学家通过解剖还发现,海豚的脑部非常发达,不但大而且重。海豚大脑半球上的脑沟纵横交错,形成复杂的皱褶,大脑皮质每单位体积的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数目非常多,神经的分布也相当复杂。例如,大西洋瓶鼻海豚的体重250千克,而脑部重量约为1500克,脑重和体重的比值约为0.6%,这个比值超过大猩猩或猴类等灵长类。研究还发现,大西洋瓶鼻海豚大脑皮质的皱褶甚至比人类还多,而且更为复杂,这就说明它脑部的记忆容量或信息处理的能力均与灵长类不相上下。
至此,似乎可以证明海豚确实拥有超常的智力了。然而,德国波鸿市有两位科学家提出不同的看法:海豚的智力并不比其他动物高多少。他们认为,海豚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只相当于其他哺乳动物的三分之一,而且别的动物也能进行抽象思维或解决问题,有些动物的学习速度甚至更快。许多动物都可以理解人们的形体语言,并完成所要求的任务。两位科学家认为,海豚的智力主要表现在其听觉特别发达方面,它的大脑中绝大部分神经细胞都是为这一功能服务的。
而南非学者曼格尔的研究,是对德国两位学者的有力声援。他也认为,海豚的智商其实不高,甚至低于实验室的老鼠。曼格尔在实验中发现,海豚虽然拥有发达的大脑,内部却以胶质居多,神经元很少,而这样的结构是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处理外界资讯的,因为脑部需要大量的胶质来维持体温,海豚的脑容量虽大,却与智力无关。曼格尔还举例说明,如果老鼠箱没有加盖,老鼠会设法爬出箱子,以扩充自己的生活空间,而海豚处于相同环境中却没有类似行为,甚至不曾跳到别的水池。然而,人们一直都认为海豚很聪明,并且有太多证明其聪明的例子,曼格尔等人的观点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恐怕还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