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英才是这样造就的
28044700000003

第3章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最好的学校(2)

王涛从小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到大,他的生活一直被家长包办,他从来没有对自己的人生做过任何决定。王涛读完高一,由于成绩不是很好,就在家长的包办下到部队当了兵。部队封闭式的生活让王涛很不习惯。没呆够半年,王涛就跑回了家。回到家的王涛连上学的想法也没有了,宁愿在家“啃老”,也不愿出去谋份工作。因为王涛从小到大都是在家长的呵护下长大的,一离开家,他就觉得没法生活。

今天,在我们身边,像例子中晓晓和王涛这样没有自主性、依赖性强的孩子并不少见。这种现象归根结底就在于家长的包办代替,让孩子缺乏自信,能力低下,使孩子丧失了自我实践的机会。

孩子穿衣、穿鞋时,笨手笨脚,磨磨蹭蹭,家长过来很快就帮他穿好了;孩子小时候学着自己吃饭,可能弄得满桌子都是饭菜,还是没有吃到嘴里多少,家长看着便不耐烦,于是亲自喂孩子吃饭……家长的做法看起来利索、痛快,但却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养成了孩子凡事依赖家长的习惯。

当孩子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时,家长给予孩子生活上的照料,无可厚非,因为做家长的有这种责任和义务。但是,家长还应当明白,照料孩子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生活得舒适、幸福,更重要的是在照料过程中要让孩子逐步学会生活自理,进而掌握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果做家长的只想让孩子生活舒适,把孩子的事情全都包办代替,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脚、动脑,那么家长就等于把孩子的手、脚、脑都束缚起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孩子什么事都不能做,也不会做。将来孩子长大离开家庭、家长,进入社会独立生活、工作,就没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这不但会给孩子今后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甚至有可能因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葬送他们的美好前程。

总而言之,“包办”的本意是好的,是想让孩子少吃点苦,过得舒适一点,让孩子健康地成长。然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所以,真正想要培养出优秀孩子的家长朋友们、真正想要培养天才的家长朋友们,请从现在开始不要再包办孩子的生活了,请学着让孩子自己长大!

不要纵容孩子的“任性”

孩子的任性和逆反心理是现在许多家长十分头疼的事情。许多家长总是很诧异,为什么孩子在小的时候吃饱喝足了什么事也没有,孩子越大,满足得越多,要求也越多;到了一定程度,只要稍微不满足孩子的要求,他们就跟家长对着干,无论怎样教育,都毫无成效。

例如下面这个孩子:

9岁的楠楠聪明可爱,乖巧的时候,着实惹人喜爱,能歌善舞,语言表达能力强。在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争着疼爱她。而楠楠呢,凡事只要大人说过一遍,就都记住了,而且也做得很好。比方说倒洗脸盆里的水,每天早晨起床洗脸后,她自己就知道去做这件事情。

可是,楠楠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太任性,在家里随心所欲,什么事情都得依着她,稍不如意,她就会大发脾气,哭闹不止,谁的话都不听。为此,她的家长伤透了脑筋。尽管他们一再告诫她“下次不许再犯了”,可不愉快的事情还是不断发生着。

这天一大早,妈妈因为着急去上班,就匆忙帮楠楠把洗脸水倒掉了。楠楠的脾气立刻上来了,嚎啕大哭:“你为什么要倒我的洗脸盆?这是我自己的事情!”她的脾气越发越大,没完没了,眼看着妈妈上班要迟到了,也不行!最后还得是大人让步——哭得一抽一噎的楠楠,拿着盆走进厕所,从抽水马桶里舀回“该自己倒的”水,重新倒一遍,才算完事!

妈妈看到女儿这样做非常生气,可是又没办法,因为如果不让她这么做,她会一直哭闹下去,妈妈担心她的身体受不了。

从那以后,全家人凡事都得让着她三分,对了能夸,错了不能罚,否则孩子的“拗脾气”上来,最后还得是大人让步。她的妈妈苦恼地说:“这孩子,好起来的时候特别好,闹起来的时候,我们拿她一点儿办法也没有,简直太任性了!”

生活中,像楠楠这样任性的孩子不在少数。其实,孩子的任性并不是天生的,大多是后天教育不当造成的。在幼年时期,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娇惯、放任、迁就,很容易造成孩子任性的心理。所以作为家长,不能一味地顺从孩子,纵容孩子。否则的话,孩子会以为爸爸妈妈会满足他所有的要求,孩子会变得为所欲为,十分任性。而且,在过分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自私、无理,不懂得如何与别人合作。家长一定要引以为戒。

家长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也不可能做到一生中都能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不要应允孩子不停地索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不会变成一个小“暴君”,不会变成一个自私的为社会所不容的“怪物”,才有可能成为家长理想中的“英才孩子”。

家长们要知道,纵容孩子,不但丧失了自己做爸爸妈妈的权利,也害了孩子,为孩子将来的生活埋下了隐患,它会降低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后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但是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个任性的孩子,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纠正孩子的任性呢?

1.树立起家长的权威

当发现孩子开始有支配性的行为苗头时,更应当明确告诉孩子“不行就是不行”,让孩子能够看到并了解、领教到家长的权威。

2.明确告诉孩子错在哪里

家长要注意了解孩子每次出现任性事件的原因,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就事论事地告诉他这次错在哪里,而不要不明原因地、泛泛地教育孩子“不能任性”“你这样做不对”,或是把孩子全盘否定,批评、训斥一顿。否则,只会因为加重孩子的逆反而更加难以纠正。

3.家长要尊重孩子但不是顺从孩子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但这不等于家长就要无原则地顺从孩子的意思。家长要以真诚、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但也要保持在家庭中应有的主导作用和对孩子的权威,对孩子的行为给予指导和适度的规则限制,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无理要求给予批评和制止,纠正孩子的错误。

4.家长千万不要无限满足孩子的要求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开始具有初步可预见性的思维与行为,他们常常会通过表情、行为等向家长表示自己的愿望,而不管合不合理。家长绝不能因疼爱孩子而不断地、无原则地满足他,无限地对其要求作出顺从反应。

5.试着让孩子承担一些因为任性而造成的恶果

家长要学会让孩子承担一些因为他任性而造成的恶果,比如用应该给他买礼物的钱来购置因为他任性而打碎的花瓶,或是让他用积攒起来的零用钱去赔偿他毁坏的同学的东西等,让孩子知道任性是没有好处的,也是得不到大家的喜爱和友谊的,从而让他逐渐改变自己的做法。

过度保护其实是“过度伤害”

天下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孩子的方式表现却大不相同。有的家长可能不重视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只是注重在生活方面照顾、保护他们;而有的家长则更注重让孩子得到“全方位”的关爱和保护,试图让他们过得更舒服、更幸福。这都很容易形成对孩子的“过度保护”。

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孩子成长中的障碍,是对成长中的孩子的莫大伤害。有些家长为了保护孩子不惜牺牲自己的工作时间,到学校代替孩子扫除,怕孩子自己吃饭弄脏衣服,就一口一口地喂孩子,更有甚者,为了孩子之间的所谓争吵,竟和对方家长大打出手。这样爱的方式都能让孩子得到些什么呢?

苗苗是家里第三代单传,家人对他的关爱无微不至。从小学到初中,从收拾书包到洗袜子,所有生活细节都由长辈包办,这使他不仅失去了锻炼的空间,也让他对独立做事失去了自信。

另外,苗苗家人对苗苗的保护也是无微不至。例如,苗苗小时候与伙伴玩耍,总有家人在一旁陪伴,只要苗苗与伙伴有一点点冲突,家人就会把他带开。

上学后,无论是学习、值日还是文体活动,苗苗不仅总比同学们慢半拍,还经常闹笑话。同学拿他开玩笑,他总是把头一缩,不懂得表达不满。这样一来,同学们渐渐忽略了他的感受,对别的同学不敢说的话、做的事,到了苗苗的身上就变得无所顾忌了,甚至有个别同学拿他出气。如果带“伤”回家,家长必有一人领着苗苗来校“找”老师。

在这样的环境下,苗苗越来越孤单,越来越内向,一度患上了自闭症。

当前,很多年轻家长对独生子女“过度保护”,造成了未成年孩子凡事依赖家长、成年后继续“啃老”的社会现象。苗苗的经历让人看到,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孩子失去的不仅仅是锻炼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机会,更失去了自信、自尊的建立过程。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不仅无法保护自己,而且在集体生活中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又何谈成为英才?何谈成为优秀的孩子?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在爱护孩子的同时千万不能“过度”,否则的话,不仅不能保护我们的孩子,反而会让他失去很多!致使他们将来成为社会上的“低能一族”!

冯梦龙的《翠鸟移巢》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只非常美丽的小鸟叫翠鸟。它开始是把窝筑在高高的树尖上,目的是避免被人们伤害。后来翠鸟孵出了小翠鸟,翠鸟妈妈非常喜爱鸣叫的小翠鸟,生怕小翠鸟不小心掉下来摔伤了。于是,翠鸟妈妈就把窝稍微向下移动了一下。

小翠鸟一天天长大,渐渐长出了羽毛,十分漂亮动人,翠鸟妈妈就更加疼爱自己的小翠鸟了,更怕它掉下来受到伤害。于是,翠鸟妈妈又把窝向下移动,移到只有一个人高的树枝上。

一天,翠鸟妈妈外出给小翠鸟觅食。有一个过路人一伸手就把小翠鸟给掏走了。

爱子之心可以理解,但“丧子之祸”亦不可避免。这个后果可能是很多家长们始料不及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很多家长依然在犯着这样的错误。

那些对孩子“过度保护”的家长看来真的需要学习一点教育知识了!事实上,在让孩子锻炼自己动手,家长一方面要善于诱导,另一方面也要适当的给些压力。我们从电视节目中可以看到,某些动物为了让成长起来的下一代尽快独立觅食,适应将来的生活环境,它们不惜把小宝宝轰出家门,逼它们自食其力。这看似残酷,实在是它们今后能健康生活所必需的。

不要把孩子当成一个宠物,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真正的人。家长都是爱孩子的,但是要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首先就是把孩子当做一个真正的人,尊重他,让他用自己的翅膀去飞翔,摔了跤时也鼓励他,而不是禁止他继续往前走,更不是抱着他走,要鼓励他站起来,向前走,让孩子在跌跌撞撞中,学会走路,学会飞翔,这就是真爱。

总而言之,一个在过分溺爱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的性格会产生严重缺陷。过去曾有人说,爱是残酷的,而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这种“爱”不仅是残酷的,甚至可以说是在对孩子“犯罪”!不知道还有多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正在背道而驰!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望子成龙”心切,然而却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自主生活能力的培养,家长什么家务也不让孩子干,甚至上了小学的孩子吃饭、穿衣还由家长包办。结果是很多孩子因此对家长、家庭、环境产生了过度依赖,有些小学生连基本的生活处理能力也没有,成为家庭中所谓的“小皇帝”。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家长的过度关心所致。

很多家长事事为孩子包办,隔断了孩子同周围环境的接触,其结果是,孩子们应当具有的自我探索性活动都变成了家长精心照料下的被支配性活动。如果孩子缺乏独立性的尝试机会,他们变得事事处处都要依赖家长去获得每一项新的经验。家长的一系列替代活动,使孩子逐渐丧失了自我。有的家长每天都要详细地盘问班上发生的一切,然后给孩子种种“指导”,甚至在班内同哪个小朋友玩,不同哪个小朋友玩,都由家长决定。

长此以往,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处处靠家长的保护进行选择,靠家长的力量去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久之,孩子会丧失独立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与能力。至于生活自理能力,更是没有。显而易见,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50年前,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针对家长对孩子照料过度的现象说了这样一句话:“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50年过去了,今天做家长的对儿童过度照料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家庭,这种现象更是有增无减。

家长们可以仔细想一想,在你们“周到”的服务、“严密”的保护中,孩子的自主行为大大减少,实际上是很正常的事情啊,为什么反过来又埋怨自己的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呢?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

要培养真正的英才缺少不了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如果孩子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事事依靠家长,还谈什么英才教育?岂不可笑?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能因为自己对孩子的过度溺爱而使得孩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具体来讲,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家长要端正认识

家长要充分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重要性,让孩子及早学会独立,切不可等到孩子长大后才发现培养自理、自立能力的重要性。

2.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要使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一般来说,孩子对新鲜事物总是兴趣浓厚。因此,家长应抓住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注意让孩子帮助自己做一些事情,特别是那些与孩子自己有关的事情,比如收拾玩具、用具,打扫自己的房间、洗手绢、毛巾等。

3.使孩子树立生活自理意识

孩子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从行动上主动地配合家长,也会使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时不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效果。

4.给孩子提供独立锻炼的机会

在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对日常生活中具体事情的处理能力,使他在种种锻炼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

5.家长要试着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俗话说:“习惯之始如蛛丝,习惯之后如绳索”。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孩子养成自理的良好习惯。家长应给孩子指出行动的方向,规定行动的目标,并经常检查督促。家长可以通过对“按时吃饭”“按时睡觉起床”“饭前便后要洗手、常剪指甲”等事情的要求,逐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6.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要有耐心,持之以恒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家长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培养,要持之以恒。孩子刚开始劳动时,往往做得很慢,有时甚至“闯祸”,家长不要因此就不让孩子动手,而要给孩子示范正确的动作,耐心教他们怎样做,鼓励孩子坚持劳动,养成习惯。例如,教孩子自己穿衣服、系扣子、家长要先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要及时地鼓励,耐心地帮助。

代沟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沟通

年龄不同的人,生活圈子不同,接触的事物、人物各异,故思想方法和行为也有差别。如果这种差别不加以改善而让它扩大,两代人之间便会形成一堵无形的墙,误会便容易产生。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世代隔阂”,套用一个现代词汇,即所谓“代沟”。

在日常生活中,“代沟”这个词最容易出现在描述亲子关系之中。例如,很多家长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都会无奈地说:“代沟啊,我们之间有代沟了。孩子长大了,不好教了!”其实代沟真的这么可怕吗?我们认为并不如此!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讲的那样,代沟并不可怕,代沟产生的根源是“缺乏沟通”,而跨越代沟的唯一途径正是要“加强沟通”。否则的话,亲子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冷漠,这不仅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继而影响孩子“成才”!试想一下,和自己的父母都做不好沟通,孩子将来怎么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交往?

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和孩子多沟通。当然,和孩子的沟通是要讲究技巧的。其实,很多代沟的产生并不是源于没有沟通,而是因为沟通不当。

对于家长来讲,要想有效地和孩子沟通要注意以下几点。

1.沟通先要读懂孩子的心

很多家长对于与孩子沟通问题的认识往往处于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只要家长说的话孩子听了,这就是沟通。但事实上,孩子是有思想的独立体,他们有自己的判断、意愿和选择意识。家长在不了解孩子内心想法的情况下和孩子交流只能是单方面的“输出”,孩子自然是了解和熟识你的观念的,但他无法和你取得“共鸣”。所以这种沟通的效率很低,甚至不会起到作用。所以,对于家长来讲,和孩子沟通,务必先要读懂孩子的心。

2.家长要学会做一个“好听众”

对于家长来讲,不管你在忙什么,当孩子愿意向你倾诉时,你绝对不要轻易放弃这个机会。你必须集中注意力,并适当作出反应。如果你能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诉说,孩子会有一种受到重视的感觉,他因此也会更加信任你。这当然也有利于亲子沟通。

3.和孩子沟通一定要选择好时机

家长想要与孩子达成有效的、和谐的、温馨的沟通和交流,就要把握好孩子的情绪状态,确定孩子的注意力和你同样都在你想要关注的事情上,通常这就是利于与孩子沟通的最佳时机。在这个时候与孩子进行沟通,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家长要学会创造多元化的沟通渠道

家长不能仅仅立足于语言的沟通,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孩子比较喜欢音乐,那就采取音乐的方式,要循循善诱。心理学上有“对立违抗”的说法,就是孩子首先会将攻击面设定为他最亲近的人。家长需要认真思考一下,作为一种符号的出现,是否有些东西是不能被孩子接受的。家长的语言符号用多了,往往容易引起逆反心理。而多种新颖的沟通方式,可以帮助亲子沟通更顺利地进行。

5.亲子之间沟通的问题最好要“具体化”

家长有一种习惯就是容易语重心长,但是说出的话却又特别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学习”。这种语言表达在今天对孩子的教育是无效的,也是无益的。因为这些话缺乏明显的可操作性,作为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积极的方式是要以一种具体的问话,通过鼓励的方式渐进式地与孩子沟通,就比较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把握住孩子思想、行动的方向。

6.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还要注意一定要有耐心

“耐心”和“信任”是沟通的可靠保证。有些家长和孩子沟通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在和孩子沟通上过于急躁,常常是“恨铁不成钢”“哪壶不开提哪壶”,总幻想着通过一两次聊天,就能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两代人之间的差异大,理解需要有一个过程。如果只有急切的心情,缺乏扎实的行动,亲子关系就有可能长期不和谐。和友谊一样,两代人的沟通还要有一个“信”字。“说话算数”道理很简单,真正做到并不容易,所以,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才能使两代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总而言之,家长会不会和孩子沟通,说小了只是一个沟通的问题,说大了涉及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直接决定孩子是否能够健康成长,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失败还是成功,直接决定着孩子是否能被培育成真正的英才。家长们要在这方面下下“苦功”。

学会和叛逆期的孩子沟通

叛逆期是青少年心理成长、成熟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很多家长都感觉到和处于叛逆期的孩子相处比较难,感觉孩子在这个时期特别敏感、浮躁或者“不听话”。我们的建议是,如果家长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确实存在叛逆期的话,就应该在这个时期采取特别的措施,以便和孩子和谐相处。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叛逆期呢,综合来说,叛逆期发生在孩子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人格迅速独立成熟,因此不愿意再做往日一切均由家长做主的“小乖乖”。这个时期,孩子开始用自己的思维模式来分析问题,做出决定,而不愿意接受以往来自家长一厢情愿的安排。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叛逆”行为,就要提醒自己,改变教育方式的时候到了。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父亲的苦恼。

李先生有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儿。一直以来,李先生都是个非常严厉的父亲,他平时对孩子要求得很严格。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工作上的需要,常常出差,李先生忽视了与孩子的交流,而孩子的母亲也在国外工作。于是孩子变得越来越内向。

李先生发现,尤其是孩子上高中以后,之前很乖巧、听话的女儿一下子好像变了一个样子,很少和父亲交流了。念到高二时,女孩越来越孤僻。

在家里,女儿也老是和李先生对着干。对于劝女儿的话,女儿可以说是一句都听不进去。

一天,李先生突然接到学校的电话:“你女儿怎么把头发染成黄色了?”在孩子回家之后,李先生盛怒之下,打了孩子一巴掌。

但就在当天晚上,女孩就离家出走了。那时候正好学校里来了位实习老师,女孩和这位实习女老师特别好,什么事都和她说,那次染发事件之后,女孩就一直呆在实习老师家里。学校发现之后要求女孩把头发染回去,要求女孩搬回自己的住处,但女孩很逆反,她觉得老师说的就是批评的话,就是说教的词,死活不听。这事在学校里闹得很大。

虽然后来女孩把头发染回去了,也搬回家了,但李先生还是不知道以后怎么教育女儿。李先生为了这事非常苦恼。

其实,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很容易产生叛逆的心理。事例中李先生的女儿很明显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本来心理和生理就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再加上特殊的家庭环境——缺乏正常有效的亲子沟通,于是问题就产生了。其实,解决类似这样的“教育难题”并不是没有办法。家长只要学会和孩子沟通,能和孩子“以心换心”,很多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难题很容易就可以化解。当然,这需要家长朋友们掌握一些和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沟通的小技巧。

1.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

很多家长,尤其是很多对于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很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其实这是很不好的做法。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同别的孩子的优点互相比较。家长在与孩子接触时,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和表扬孩子,这样以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2.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

叛逆期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犯错误肯定在所难免。因此,家长应该允许孩子吃点亏、犯一点儿小错误,不要过分束缚孩子。同时,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家长的言谈举止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3.适当地给孩子一些权利

当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后,特别渴望得到外界的尊重和认可。因此,家长要注意给他们下放各种权利,以帮助孩子从不谙世事慢慢地向成熟过渡。

4.家长不妨学会换位思考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家长也不例外,只是我们没有现在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所以当家长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时,不妨换位思考一下,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待有了共鸣之后就会理解孩子,同样就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5.家长要学会稳定自己的情绪

如果家长带着情绪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那肯定是不理智的做法,从而会导致孩子越加抗拒。因此,家长不应在心烦急躁及不冷静的时候教育孩子,应待自己的情绪稳定后,再去同孩子交流。

6.不要一直“从学习入题”和孩子沟通

家长在同孩子进行交流时,切记不要老是以孩子的学习成绩入题,这样只会让孩子心有压力,怀疑家长交流的动机。在同孩子交流时,家长可以从家事入手,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谈正事。

总而言之,叛逆期的出现是对家长一个紧急的警告,是在提醒家长——以往的教育方式已经过时了,要用对待大人的方式来对待孩子,要尊重孩子的抉择,支持他们做事的方式,支持并放飞他们去外面的蓝天中飞翔,这样才能培养出敢于搏击苍穹的雄鹰,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英才少年!

亲子沟通,家长要学会倾听

聆听孩子的倾诉是亲子交流的重要方式。孩子倾诉的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由环境和气氛来培养。当家长能以平等的心态倾听孩子的诉说时,孩子就会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沟通就会变得顺畅。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往往有的家长对孩子在生活上十分关爱,说得上是“衔在嘴里怕烫着,吐出来怕冻着”。可真正将孩子作为有人格尊严的人看待的父母并不多。孩子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在向父母诉说时,很多家长稍不如意,就会打断孩子的话,不让孩子把话说完,轻则斥责,重则打骂。对此,孩子只能将话咽回去。

一个小孩有段时间上学总迟到,老师为此找其母亲谈话。

母亲知道后,没有打骂孩子。在临睡觉前,她问儿子:“告诉我,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却总迟到?”

孩子先是愣了愣,见母亲没有责怪的意思,就说:“我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

母亲听后笑了。第二天一早,母亲跟儿子一起去了河边看日出,面对眼前的景色,她感慨万分:“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

这一天,儿子没有迟到。放学回家,儿子发现书桌上放着一块精致的手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

从那以后,这个孩子再也没有迟到过,并且比以前对待学习更加努力更加认真了!

这就是沟通的妙处,这就是倾听的神奇!我们都应该向这位母亲学习。爱孩子,没有粗暴的责问、无情的惩罚,而是选择了倾听。倾听之中,融入了对孩子的爱、宽容、耐心和激励,给孩子创设了幸福、温暖的成长环境。试想,如果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后,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孩子打骂一顿,结果会是怎样呢?可以想象,孩子那颗热爱生活,发现美、欣赏美的稚嫩的心,可能再也找不到了吧。更可怕的是,孩子的心里还会留下阴影,不仅会影响以后的亲子关系,更会让孩子的心灵朝着不正常的方向发展,影响孩子成才!

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如果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没有一种“倾听意识”,如果父母没有耐心听孩子把要说的话说完,就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强加给孩子,其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1.孩子说话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他们只能把自己的秘密埋藏在心里,做父母的就很难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无的放矢,无所适从。

2.孩子的说话权得不到父母的尊重,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与父母产生对抗情绪,以至双方相互不信任,沟通困难。

3.父母不让孩子把话说完,一方面不利于孩子表达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孩子对父母诉说内心的感受,是提高表达能力,增强社会交往能力的极好机会。如果将孩子的这一机会剥夺,孩子的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在社会交往中就会表现出表达困难,进而产生自卑情绪。而一个缺乏自信的人,很难说是一个健康的人,更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其实,如果家长们都能从孩子的角度来一个换位思考,建立一种“倾听的意识”并不难!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在校园内外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一时找不到信任的人倾诉,回家后只有向爸爸妈妈诉说,但如果这时候家长忙于家务、工作,打断孩子的话或表示厌烦和不理解,试想一下,孩子会受到多大的伤害啊!

所以,我们在这里提倡所有爱孩子的家长,所有希望能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们,请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那么,家长应如何面对孩子的倾诉呢?

1.要用心去听孩子的诉说

倾听孩子的声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记得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人跟人在讲话时,表面上是你一句我一句,好像是一个在说,一个在听,但真相是,你在讲时我却没有在听,只是在想下一句我要怎么说,至于你讲什么没关系。若只是一心一意地关心我们要怎么讲,那么心思就没有在孩子身上。这不能算是倾听,至多只是敷衍了事。

2.倾听孩子的声音,需要学习用孩子的心灵去感知,理解孩子的世界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不同。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都充满了童真童趣。她会给绒毛玩具洗澡,和布娃娃说话;他和太阳比赛早起,月亮也跟着他回家了;她是小白兔的姐姐,小狗太脏,再怎么叫也不理它;花儿喝足了水,笑了,大树换上了新衣,更漂亮了……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感觉到的美好往往是成人感觉不到的。倾听孩子的声音,用孩子的眼光观察世界,用孩子的心灵感知世界,才能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

3.倾听孩子的声音,需要“蹲下来”看孩子,走进孩子的世界

蹲下来,从“眼睛对着眼睛”做起,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进行平视的交流和对话,让孩子通过心灵的窗户读懂大人,让大人通过心灵的窗户了解孩子。多一些建议,少一些命令;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示范,少一些包办;多一些商量,少一些呵斥;多一些倾听,少一些告知。在平等的对视之间,耐心的倾听之间,心与心默默地靠近,情与情真诚地交流。大人要放下架子,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民主地接受孩子对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倾听之中,走进孩子的童真世界,找到成人的良好愿望和孩子心理的最佳结合点,和孩子一起分享成长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亲子沟通。

必要的时候学会向孩子道个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