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冰激凌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会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如果能在冬天的逆境中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
很多时候,当企业赚取了一定利润并实现现金流净额为正时,都有扩大投资的“冲动”,都尝试着购买新的生产线,或者并购其他企业,这些新投资有时还与原来的业务种类、行业属性相去甚远。
同样地,当企业一段时期内都处于亏损状态,加之现金流为负且难以维持企业正常经营时,企业通常也会缩小投资,甚至变卖资产,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减少各种开支,避免不亏损或者少亏损。
其实,这并不是最优的企业管理决策。
小故事,大道理
要弄清楚上面的问题,先看看几年前被各大媒体和商学院频繁引用的一则炒股小故事:
说是有这样一位老太太,几年前在一家证券公司门口看管自行车,收取少量的费用,这里停的自行车大部分都是属于前来证券公司炒股的股民。
当股市行情好的时候,前来炒股的股民很多,门口停的自行车数量也相应有所增加,老太太的收入比其他时候要多出不少,她当然很是高兴。但股市却是风云变幻,难以预测。当行情不太好时,来证券公司炒股的股民也随之减少,老太太从看管自行车的工作中很难再赚到往常那么多的钱,并且每天围绕着寥寥无几的自行车打转,也让她感到百般无聊。
有一天,她脑海中突然闪现出炒股的想法,也想拿点钱去股市试试水深,其目的主要是打发时间,根本都没有想过赚钱。就怀着这样再简单不过的想法,她入市了,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股民,戏剧性的事情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发生了。
如果运用“事后诸葛亮”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分析方法来看,老太太恰好踩对了点,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了几只好股票。因为在股市人气低迷的时候,通常也是交易量极度萎缩的时候,而交易量又是股市处于底部区域的重要信息。更有意思的是,这位老太太只用了“打发时间”原理,找到了诸多专业人士构建大量数理模型都很难找到的底部建仓良机。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前来证券公司炒股的股民络绎不绝,门前停靠的自行车也跟着多了,老太太的生意又红火了起来,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她也不知道股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要说什么经济形势、宏观调控,可能就连K线图、30日均线都不知道是什么。
当她看着如此多的人前来证券公司,她也想去看看自己的股票是涨还是跌。奇迹就这样发生了,她惊奇地发现,自己的股票居然上涨了好几倍。此时,她其实并不懂什么叫“见好就收”的名言,更不懂什么叫“追涨杀跌”的江湖豪情,只是“知足常乐”的生活常识让她感觉够了,于是,她便把手中的股票全部卖掉套现。如此低的价位买进,加上如此高的价位卖出,她的收益让很多专业人士只能望尘莫及。
不久后,证券公司门前的自行车又开始少了,前来炒股的股民每天都在减少,这似乎又意味着另一周期的开始……
股市通常被称为一国经济的“晴雨表”,股市的走势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未来的经济形势,具有一定的经济预测功能。
然而,要真正看懂老太太炒股的例子,首先必须明白经济学中常见的一条规律: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这一周期通常划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这个周期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经济周期的“悲剧”
经济规律的周期性告诉了我们一条企业经营中的原则:
当经济繁荣时,也就表明未来经济可能下滑,此时,正确的经营策略是收缩,不要被眼前的虚假繁荣所迷惑。
相反,当经济萧条时,也就表明未来经济上升的概率在逐步增大,此时往往也是企业抓住机遇进行企业扩张、收购兼并的良机。原本很多好的企业,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未能度过萧条期,被迫以便宜的价格出售。倘若资金充足,买下这样的企业,必定在不久的复苏期以及繁荣期,取得惊人的收益。
可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并非如此。
因为常识迷惑了人们,常识通常告诉企业家:繁荣时,产品往往供不应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理应扩大生产规模,毕竟有钱为何不赚?但通常的结果是扩大生产规模不久之后便产品价格下降,产品滞销。
相反,在萧条期,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经济糟透了,应当缩小生产规模,而很少有人会看到冬天之后的春天。
说到这里,可能有个疑问,繁荣与衰退之间要经过多长时间?只有知道了这个时间的长短,企业的经营才能够准确地找到退出和进入的最佳时机,才能实现企业的最大化价值或最大化利润。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又会让所有人失望,因为这个的答案是“没有答案”!但下面这家公司的做法也许会给你带来一点启发。
1982年,刘永言、刘永行、陈育新(刘永美)、刘永好四兄弟创建了希望集团,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民营企业之一,1995年被福布斯评为中国民营企业家首富。同年,四兄弟对希望集团进行重组,并重新划分经营领域。
其中,刘永行成立了东方希望,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农业、重化工业产业链等为一体的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总部位于上海浦东。现有员工17468人,企业156家,年产值近700亿元,在所涉及领域的竞争力排名居前列。近三年为国家纳税36.7亿元。
集团饲料板块现有101家以饲料为主,涉足生物工程等相关行业的子公司分布在中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和越南、新加坡、印尼、柬埔寨等国家。在内蒙古、山东、河南、重庆、新疆等地建设有大型电解铝、甲醇、二甲醚、氧化铝、热电、醋酸、水泥等重化工业工厂。
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众多行业都受到了严重冲击,均出现全面亏损的格局。然而,对东方希望集团中的铝业这类强周期产品,却没有受到很大影响。
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秘诀呢?
原来,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刘永行带领他的团队,对整个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做了深入的分析和判断。他们的结论是,每一次重大事件过后,发生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急剧加大。
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不仅只有金融危机,这一年也是奥运年,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全国上下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参与热情空前高涨,政府也对奥运产业投入重金进行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这必将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
然而,当人们还在为奥运健儿取得的骄人成绩欢欣鼓舞时,刘永行却在担忧奥运过后的经济下滑,以及对公司业绩的负面冲击。因为我国的整体经济形势必定会随着奥运会的结束逐渐进入下行通道,只不过,也许当时谁也没有料到金融危机会在奥运会结束后的1个月就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
刘永行的担忧促使他在奥运会期间就实施了缩小投资规模和减少库存的措施。就拿饲料库存管理来说,在通常情况下,东方希望的饲料库存水平维持在1个月左右,而在奥运会之前,东方希望的饲料库存水平最高时达到3个月。此时,刘永行已经感觉到问题的急迫性,得知消息后,立即下达数份文件,要求下属公司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库存水平。
就这样,经过奥运期间的去库存策略,奥运会之后,东方希望的饲料库存水平仅为7天。
这些措施帮助东方希望集团成功地避免了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产品价格下降,因为当产品还处于奥运会期间的较高价位时就已经大量出售了,当金融危机真正来临时,所剩下的库存数量已经降至极低水平,这些措施帮助企业减少了几亿元的损失。刘永行也因在金融危机之前的精确判断与及时的治理措施,仍以204亿人民币的身价登顶当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宝座。
记得在2007年股市最高点来临之前,一位朋友,国内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他一边开着车一边跟我聊的一席话,也许能够最简单、最直接的说明这其中的道理。他说“当不炒股的人都开始炒股了,也许这就是你卖掉手中所有股票的最后时机!”
“商学院点拨——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商业循环、景气循环,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通常,人们把经济周期划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身的特点。繁荣期,社会投资活跃,企业盈利能力较好,消费需求较大,居民收入水平也得到提高。当经济长时间都一直处于繁荣期时,通常会带来经济过热,甚至出现经济泡沫等问题,此时,政府会采取提高利率、收缩银根等宏观调控手段,其首要目标是通过软着陆,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繁荣期过后,经济便进入衰退期,在这一阶段,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削弱,居民收入增速开始下滑,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开始弱化,投资活动逐步减少,少量企业可能出现资金紧张的局面,经济增速逐渐降低。
随着经济衰退的进一步加重,萧条期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人们收入不仅大幅下降,而且失业率也显著提高,企业订单也明显减少,经营风险较大,获利水平非常低。很多企业被迫停产,甚至破产出局,投资支出很少,整个经济社会的资金链受到严峻考验。在这个阶段政府通常会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政府投资和注入流动性,来实现经济的早日复苏。
复苏期,就好比早晨的太阳,经济社会的各项活动开始慢慢活跃起来。在政府的帮助下,企业的投资支出开始加大,工厂开工率逐步回升,促进了就业人口数量的提高。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逐渐增大,增长率稳步攀升,政府的各项宏观政策也渐渐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