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28招提高利润的秘技
28044200000027

第27章 那些年,一起追过的资产减值

“为缓解危机而实行的策略必引发通胀,现金是注定会贬值的可怕长期资产。胜负在于信心何时能恢复,而美国的房地产能否止跌将是信心转折的关键。”——股神巴菲特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利润不再局限于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它早已跳出了实业部门,扩展到了金融领域,甚至还涉足其他一些无法被企业控制的领域,比如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据《上海证券报》2009年4月30日报道:截至4月28日,沪深两市有1503家上市公司披露年报。上述已披露年报公司2008年共实现净利润7880亿元,较上年合计数9362亿元下降16%;2008年共确认资产减值损失3676亿元,较上年合计数1466亿元增加151%;资产减值损失金额与净利润之比高达47%,上市公司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对业绩杀伤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在净利润下滑幅度较大的上市公司身上,资产减值损失对业绩的拖累更加明显。在已披露年报的公司中,有473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在50%以上。而在上述473家公司中,多达405家公司在2008年度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占比高达86%;184家公司资产减值损失金额是上年数的2倍以上,占比39%;61家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过亿元,占比13%。

如贵研铂业2008年度亏损8540万元,而上年盈利10844万元。因贵金属价格及镍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该公司不得不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2008年度共确认资产减值损失12072万元。如果没有存货减值的影响,贵研铂业2008年度盈亏完全有可能改写。

时隔一年之后,《上海证券报》又对我国上市公司2009年的资产减值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2009年资产减值变成“香饽饽”,强周期行业如地产、有色等利用计提冲回扮靓业绩,其经营由此也呈现了更大的波动性。悲喜一夜间转化,2009年虽说减值损失已被公推为业绩推手,但仍有不少行业因产业升级等特殊原因品尝到一次性计提的剧痛。

统计显示,截至4月29日,两市共有1777家上市公司发布年报,其中资产减值损失合计为1522亿元,较去年底的3956亿元大幅缩减61.5%。同时,该部分公司上年共实现净利润1.07万亿元,较去年的8437亿元增长26.8%。若以减值损失占净利润之比来看,2009年该比值为0.14,而2008年则高达0.47(前者不到后者的1/3)。且回查历史数据,0.14的比值在过去十年中均处于历史低位。

仔细来看,2009年年底共有295家企业存在资产减值冲回增厚业绩的情况。其中最高者为宝钢股份,冲回6.35亿元,而上年末则计提了高达58.9亿元的减值损失,代表着资本市场上的有色大军渐渐洗去了2008年的灰头土脸。

资产减值迹象

当企业存在下列迹象时,表明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

(1)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2)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3)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4)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

(5)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

(6)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亏损)远远低于(或者高于)预计金额等。

(7)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资产减值的缘起

那么,资产减值是如何产生的呢?它又是如何给企业利润产生影响的呢?看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如果企业在2000年12月购买了一台机器设备,购买价格和相关的运杂费共计100万元,那么会计上就把这100万元记为机器设备这项固定资产的初始价值。这项机器设备按照规定可以使用10年,10年后没有残料收入,即预计净残值为零。企业为了计算方便,将这100万元机器设备在10年间平均折旧,那么,每年的折旧额就是10万元。

2006年12月,当企业使用6年后,产品更新速度加快,该企业发现用这台设备生产的产品已经属于被市场淘汰的产品类型了,而这台机器又不能用于该企业其他产品的生产,因此,管理层一致决议通过,将该设备变现出售。

当这份决议下达至财务部门时,负责固定资产核算的会计人员很快收集到了该设备在二手市场上的报价,再对比设备的新旧程度、维修记录和开工使用时间等参数,最后估价为10万元。

为此,会计人员会进行一项计提资产准备的核算工作。该设备使用了6年,已计提折旧60(6×10)万元,那么,该设备账面上还记录剩下40万元的价值。但是,2006年12月底计划出售时,该设备价值估计只有10万元,这就产生了30万元的差额,在会计上,就把这30万元差额称之为资产减值,并作为一项损失计入利润表中,导致企业整体利润的降低。

既然资产减值会侵蚀企业的利润,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资产减值,或者减弱资产减值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从总量上看,很难避免资产减值损失的发生,因为企业所拥有资产能否发挥应有的功能,能否按照购买时的预计用途使用,并不完全由企业掌控,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从这种意义上说,企业通常只能被动的接受资产减值这一事实。

应对资产减值的方法

企业仍然采用某些方法,如加速折旧等,对资产减值风险进行一定的控制,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减值损失对企业利润的影响降至最低。

以加速折旧为例,它是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说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形式,这类方法是与直线折旧法相对应的。加速折旧法最本质的特点是在资产使用的前期折旧额加大,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折旧额逐渐减少。

加速折旧法打破了直线法每期折旧额相等的局限,更加符合一般性资产的使用特点。比如,对于一辆全新的使用寿命为十几年的小汽车,通常使用到第5年左右时,从新旧价值的角度看,汽车已经折旧了50%。加速折旧法更能够真实反映资产使用情况。

不仅如此,加速折旧法还可以帮助企业控制资产减值风险,因为一项固定资产使用时间一般较长,前期多计提折旧的话,就可以减少资产未来不确定性带来的资产减值,等到资产减值实际发生时,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对于直线法而言,已经降低了很多,即便要确认资产减值损失,金额也减少了。

然而,资产减值不只是企业的损失,它也可能给企业带来正的利润。比如,有一批原材料在2年前计提了5万元的资产减值,2年后,如果这批尚未被生产领用,仍然还保管在仓库中,但是该批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了3万元。在这种情况下,2年后价格上涨的当年,企业就可以确认3万元的正收益,从而导致企业利润的增加。

“商学院点拨——资产减值”

根据中国会计学会的统计,2007年1570家上市公司中,有692家上市公司(占1570家的44.08%)披露了对长期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其中,161家上市公司根据本公司情况披露了各项资产减值的迹象,占1570家的10.25%。70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确定资产减值时对资产组进行了认定。

115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长期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依据。多数上市公司披露了长期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预计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涵盖期间和折现率等信息。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主要是长期股权投资和固定资产,也发现有极少公司转回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的情况。451家上市公司(占1570家的28.73%)存在商誉,其中,373家上市公司(占有此类业务公司数的2.71%)对商誉进行了减值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