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你必须学会心机灵巧,以最能赢得人心的方式去处理人际关系,把各种难以调解的事情处理得圆满融洽。读懂人情世故、学会待人接物,才能使你在事业上鹏程万里,在生活中游刃有余。
做事要留三分余地
“做人不要做绝,说话不要说尽”,这是一条永不过时的处世原则。
为人处世,需要留有余地方能进退自如。如果事事做绝,必会把人得罪个精光,无异于绝了自己的后路。
西汉时期,主父偃未发迹时,穷困潦倒,连借钱都无处可借。世态的炎凉,自身的困顿,使他对世间的一切充满了仇恨,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报复那些羞辱他的人。他一度游历了燕、齐、赵等藩国,可始终不被任用,这更增加了他的仇恨心理。万般无奈,他孤注一掷地来到首都长安,直接向汉武帝上书。这次的冒险使他大有所获,汉武帝对他十分赏识,立即授以官职。一年之内,他竟连升四级,官居显位。
有了权势,主父偃便迫不及待地施展了他的报复行动。以往得罪过他的人,都加以罪名,纷纷收监治罪。哪怕只是从前对他态度冷淡的人,他也不肯放过,极尽报复,不惜置人于死地。至于当初冷遇他的燕、齐、赵等藩国,他更是处心积虑地把一腔仇恨发泄在其国王身上。汉武帝的哥哥刘定国,是燕国国王,他无恶不作,臭名昭著。他先是霸占了父亲的小妾,生下一个儿子,接着又把弟弟的媳妇强行抢来,据为己有。主父偃正为如何报复燕王发愁之际,偏赶这时有人向朝廷告发了燕王的丑行。主父偃主动请缨,获准受理此案。他假公济私,不仅向武帝诉说此中实情,还添油加醋地编排了燕王其他“罪行”,最终迫使燕王自杀了事。
有友人劝诫他说:“做人不能太过霸道,不留余地。你如此行事,实在过分,我真为你担心呐!”
主父偃却不以为然,振振有词地回答说:“大丈夫生不能五鼎而食,死难免五鼎而烹,我求官奔波四十余年,受尽屈辱,今朝大权在手,又怎能不尽情享用?人人都有欲望,人人都有私心,穷困时连父母、兄弟、朋友都不肯认我,我又何必在意别人的说法?”
不久,主父偃又有了新想法,他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武帝的远房侄子刘次昌,也就是当时的齐王。却没想到他的请求遭到了齐王的拒绝,为此,主父偃怀恨在心,便对武帝进谗言,还捏造罪名,肆意陷害,使得齐王自杀而亡。
赵王刘彭袒看到这种形势感觉不妙,他索性来个先发制人,抢先上书汉武帝,揭发主父偃贪财受贿,胁迫齐王。主父偃这次猝不及防,陷入被动。他被收监下狱,承认了受贿之罪,却拒不承认对齐王的胁迫罪名。
一般来说,朝廷内要杀一个大臣,总会有其他大臣来给说情,皇帝通常会看着大臣的面子就坡下驴。汉武帝本不想杀他,希望卖给大臣们一些顺水人情,可是万没想到,出来求情的大臣寥寥无几,揭发他罪状的人却络绎不绝。原来主父偃平时做事咄咄逼人,树敌过多,早已众叛亲离,自然无人肯为他说一句好话。汉武帝见状,终于狠下心来,将主父偃灭族。
俗言道:“凡事留一线,日后好见面。”试想,如果主父偃平时收敛自己的行为,对人留足人情,做事留足余地,想必他的命运就不会如此了。
福特是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好友,两人经常有商业往来,福特还是帮助洛克菲勒创建标准石油公司的伙伴之一。但有一次,洛克菲勒与福特合资经商,因福特投资失误而惨遭失败,损失巨大,福特心中很感不安。
福特觉得很难向洛克菲勒交代,因此,总是尽量避免和他见面。但是有一天,福特正走在路上,却发现洛克菲勒与其他两位先生走在他后面,他有些仓皇,就假装没有看见他们,一直低头往前走。
没想到,洛克菲勒叫住了他,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微笑着说:“我们刚才正在谈有关你的事情。”福特脸一红,以为洛克菲勒要责怪他,于是他说:“太对不起了,那实在是一次极大的损失,我们损失了……”洛克菲勒摆摆手,若无其事地回答道:“啊,我们能做到那样已经难能可贵了。这全靠你处理得当,让我们保存了剩余的60%,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谢谢你!”
洛克菲勒没有因为福特没把事情办好而去埋怨他,相反的还找出一堆赞美和感谢的理由,这真是出乎福特的意料。此后,福特努力做事,不仅为洛克菲勒挽回了损失,而且还为公司赚了不少的钱。
任何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如果对方并不是蓄意害你,并且对这次错误内疚不已,那么就要想办法化解他的尴尬,给他一个台阶下,为日后的交往留一个余地。你给别人留下的余地多了,自己的退路也就广了。
杯子留有空间,就不会因为加进其他液体而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便不会爆炸。我们在为人处世时,也要留有余地,要知道,凡事总会有意外,留有余地,就是为了容纳这些意外。说话时留余地,便不会因为“意外”的出现而下不了台,做事留有余地就可以从容转身。
求人办事怎么开口
求人办事别害怕,“好心态”和“好技巧”会助你一臂之力!
求人办事虽然是谁也不喜欢的事,但在生活中,不求人又几乎不可能。有时即使是刀山火海,该求人时还得硬着头皮去求人。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你采用的方法、战略,同样也与你的语言有着重要的关系。在求人办事之前应该把想说的话仔细想好,免得见面后不知所措,前言不接后语,浪费大家的时间;还要根据你们的关系、事情的重要程度选择对话的形式,比如,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可以直接打个电话说;一般的人可以请客吃饭在吃饭时当面说;不好意思开口的话还可以发短信或者邮件来说,等等。
在求人的过程中使用语言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礼貌客气
一般人际交往,即使不求人,都要客客气气、待人以礼。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如果有求于人,就更应该多用些礼貌用语,让对方乐于接受。切勿满口粗话,让人讨厌。先说几句寒暄之词,提高一下气氛,再进入正题。
(2)千万别用命令的口气
老张想请同事小陈给他补一张身份证,小陈的妻子就是负责这事的,按说这请求应该很容易做到,可老张等了很长时间,问了小陈几次都没信,他很纳闷,便问一个与小陈要好的同事小李。小李问:“您是怎么跟他说的?”
老张说:“这有什么好说的,我就是直接对他说,‘我身份证丢了,回头跟你爱人说给我补办一个’。”
小李说:“这就难怪他不理你这事了。小张的性格那么犟,你这口气好像是命令人家似的,人家又没有义务给你办这件事。你用这种口气求人帮忙,他怎么可能给你办呢。”
老张这才恍然大悟,赶快改变态度,终于如愿以偿。
求人时以商量的口气把要求的事儿说出来不失为好办法。如:
“能不能快点把这事儿给办一下?”
“这事儿给办一下是不是可以?”
(3)不说担心、怀疑对方的话
求人办事的人往往意愿都比较迫切,因为急于求成,总是少不了去打听事情的进展,万一不理想,可能会说一些担心或者怀疑对方能力的话,“你到底行不行呀”、“你说的事靠不靠谱呀”。这些话暴露的多是一些负面意识,因而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对方听到这些话心里肯定不痛快,可能会跟你说:“你信不过我干吗来找我呀”,“觉得我不行你就找别人吧”。这样一来,可能已经有眉目的事都让你说黄了。
(4)为对方着想
要理解对方,让人有思考的余地,要考虑到人家是否能办得到,不要强人所难。你可以这样提出自己的要求,装作自己没把握,把请求、建议等表达出来,给对方和自己留下充分的退路,然后对他说:“我知道你也挺忙的,不过我还是想麻烦你去一趟。如果真是腾不出时间来,那你也别为难,我自己去碰碰运气。”如果人家诚心诚意向你表示他爱莫能助,也不能强求人家非给你办成不可,这样也显得自己有分寸。
(5)见机行事
有时对方还会找出许多借口来搪塞,你就有必要提前好好地准备一下回应他的借口,等他无话可说的时候差不多就答应了一半了。但是你也应仔细观察,如果对方真的很为难,而且对你已经表现出一点烦的感觉时最好先“暂停”,先聊一下别的话题缓和一下气氛再继续说,或者先告辞,过一两天再拜访。有了前一次的预热,下次成功的几率就会更大了。
(6)办事不成不能翻脸
甲得知老同学乙的父亲在一个部门当了领导,他便找到乙,希望乙的父亲能从他的公司购进一批电脑,并承诺能给他一定的回扣。乙见老同学相求,虽然有些为难,但还是答应了。可是,当乙问过父亲后,被父亲拒绝了,乙便向甲说明情况。谁知甲立即拉下了脸说:“别解释了,这么一点小事你都不帮忙。”说罢便转身走人,弄得乙心里很不是滋味。
本来乙还想说有另一个和他关系不错的人,说不定能促成这件事,但看甲是那样的态度,他也有点生气,干脆就不提这事了。
甲的这种“办事不成就翻脸说气话”的做法,有失分寸,是托人借力时最为忌讳的。即使对方真是敷衍你,你也不能这么说,可能对方也有什么难言之隐,你一说这话,本来很好的朋友就可能会从此反目。
该说的一句不能少,不该说的一句不能多
开口说话时一定要多多留心,既不能省略重要的话又不可画蛇添足。
小张是一家大型电脑公司的系统工程师,他在公司工作了近两年,因其技术高超并很关照晚辈,上级对他也另眼相待,正准备在这次大合同签下来的庆祝之际宣布他升职的好消息,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在眼看就要签下合同时,他无意中犯了个意想不到的大错误。
那一天,客户方的几位高层来到小张的公司谈判,其间小张作为系统工程师作了非常认真、细致的解说,对方表示很满意。在说明会的休息时间里,小张的领导王总向他祝贺,说他的发言非常精彩,小张心里也喜滋滋的,在正式会议再次开始前,小张去了下洗手间,要洗手时才发现自己这边的洗手液用完了。他看到另一面墙上的洗手液还很满,一位老人正要用。
小张也没注意,因为他一心想赶时间,也没顾上向老人打声招呼就径自伸手在老人之前挤了洗手液,然后也没有注意到老人的表情,急急忙忙地洗完手就匆匆走出去了。这个非常失礼的举动使老人很是生气,而这位老人正是客户方的董事长。
这笔本已成功90%的生意最终还是没有谈成,没过几天他们得到消息,他们的竞争对手以同样的条件拿到了这笔生意。王总很是不解,便亲自登门去客户公司拜访,那位老人接见了他,把那天的事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还说:“做系统工程本来是要非常注意细节的,有时一点业务差错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麻烦,而你们的工程师在此事上的表现让我觉得他是个不注意小节的人,这样的人很难让我相信他在工作上能注意细节。”小张得知此事后,后悔不已,只好引咎辞职。
如果小张能在当时多说一句:“麻烦你,我赶时间先用一下,谢谢您!”就不会是这种结果了,而小张正是少说了这句该说的话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正所谓“该说的话一句也不能少”,在为人处世时要多多注意,时时小心,千万别像粗心的小张那样事后再去后悔。但是,话也不是越多越好,不是什么都要说,面对那些不该说的话,嘴边一定得有个“把门的”。要谨防“好话千万句,毁于一二言”的情况。
某公司推销部经理独自一人去外地出差,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早晨接到老板的一个电话,电话中老板对她说:“你一个女同志在外面要多注意安全,今天那边下雪了吧,雪天路滑多小心。”这位经理听到这句话立刻感到周身温暖,老板接着又说:“别摔断了胳膊腿,最近业务很多,本来人手就少,摔坏了就把生意给耽误了!”听到这里,这位经理简直气得想把电话摔了,原以为老板在关心自己,哪知他关心的只是他的生意,心情也从温暖的六月转到了寒冷的十二月。
本来是一句温暖而激励的话,却因为多了几句没用的话使得语义全变,使得本来已取得的心理得分瞬间带了负号。
职场上也是如此,平时与朋友一起聊天时,同样也要注意,也许你是有口无心,可对方却可能将你的话深深记在心里。
小杰是高材生,本科毕业直升硕士,硕士毕业以后本来还想继续念博士,可是他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工作,薪水高,一去就是部门主管。因为优秀,于是他成了公司中一位全新的青年才俊,不少女孩对他表示爱慕,但他都没有答应,因为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女孩小微。
经过他的不断追求,小微终于同意和他一起去看电影、吃晚饭。他们聊得很愉快,天南海北,无所不谈,说着说着,两人讨论起北京的交通问题,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小杰说:“北京这几年交通情况恶化主要是因为外地人来得太多了,真应该严格户口制度,没有正式工作的就应该遣送原籍,二三流大学的家伙就不应该给他们就业机会。”小微听到这里脸色大变,她也是从外地考上北京一所一般的大学才来北京的。小杰有口无心,说了句不该说的话,小微却觉得他是在有意羞辱她,于是后来便不再和他交往了。
有时候,你得罪了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得罪的,其实大多数都无外乎两种情况——“该说话的时候少说了一两句”或者“在不该说话时多说了一两句”。看看以上三个故事中是不是有自己的影子,以后在开口说话时一定要多多留心,不要因为细节就掉以轻心,省略重要的话;还应随时警惕,开口前三思,谨防画蛇添足、祸从口出。
空头支票不能乱开,空头诺言绝不轻许
一个守信用的形象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缺此一条,别的方面再优秀,也难成大器。
将守信理解为一种品德,需要长期不懈地坚持。将它理解为一种回报率很高的长期投资,则比较容易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当你获得了一个守信用的形象时,就会获得越来越多人的信任,因而带来越来越多的机会。这就好似拥有了一座金矿。反之,缺此一条,别的方面再优秀,也难成大器。因为答应别人某事,对方自然就会对你有所期望,一旦他发现你开的是“空头支票”,就会产生强烈的反感。更可怕的是明明自己能力有限,却还碍于颜面,冒着失信的危险,随意地轻许诺言。而后自己苦苦思寻、唉声叹气,此时别人也在苦苦等待。待人切忌随便许诺,这样只能是自己害了自己、失信于人、白费力气,别人也会只有一场空欢喜,失去最佳契机。
有一个年轻人,在银行工作。他过去的老师想开一家公司,却缺少资金,便去问他能不能帮忙。他想:“这是老师第一次找自己帮忙,怎么能拒绝呢?”当即一口答应。可是,他毕竟刚参加工作不久,还没有什么资历,老师的贷款请求又不完全合乎规章,所以,当老师租好门面,请好员工,等着资金开业时,他这里却拿不出钱来,搞得很被动。
老师大怒,责备他说:“你这不是捉弄我吗?你即使不想帮我,也不该害我!”
他能说什么呢?只好苦笑而已。
热心肠的人,很乐意帮助人,从来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请求。可是,当别人对他满怀期望时,他由于根本没有兑现的能力,结果既让人失望,又损害自己的名声。
《道德经》说:“夫不信者,有不信焉!”意思是说,别人不相信你,是因为你说话不讲信用。要获得守信的形象并不容易,最要紧的一条是:别答应你无法兑现的事。古人云,轻诺必寡信。这不仅是一个主观上愿不愿意守信的问题,也是一个有无能力兑现的问题。一个人经常答应自己无力完成的事,当然会使别人一次又一次失望。
有的人自己觉得蛮讲信用的,不知道别人为什么老是对他投来怀疑的目光。究其原因,问题很可能出在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上。平时空口许下一个诺,以为不是大事,不放在心上。可是,生活中并没有多少大事,当你一次次在小事上失信,就给人形成一个不讲信用的牢固印象,被看成是一个不值得信赖的人。这时再想改变别人对你的成见,就很难很难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轻易信口开河许诺他人。
该求人时就求人,不要怕丢面子
在需要的时候勇敢地去求人,很多时候,“求人”比“求己”更省时、省力、有效率。
有个人,他不会任何乐器,不会唱歌,更不会作曲。然而,他却是一家国家级音乐刊物的总编辑,是全国有名的音乐评论家。每当有人问起他是如何走上音乐评论这条道路的时候,他总会讲述一个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那是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他刚大学毕业,在一家报社当新闻记者。有一天,他正在赶写一篇文章,编辑部主任把他叫到办公室说,今天晚上有一场很重要的音乐会,可是,报社的音乐评论员突发急病,正在医院里做手术。因此,报社决定派他去参加音乐会,并写出一篇评论员文章,明天见报。
他不是学音乐的,对音乐更是一窍不通,怎么能写出评论文章来呢?想拒绝,因为是新人没这个胆量;想接受,又担心不能胜任。主任见他不说话,就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困难。他说恐怕完不成任务。没想到主任听后笑了笑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船到桥头自然直。你们这些大学生,头脑来得快,我相信你会克服困难,写出一篇很像样的评论员文章的。”然后,主任摆了摆手,容不得他再说什么话,就把他打发出去了。
当天晚上,对音乐一窍不通的他愁眉苦脸地坐在剧场中,而剧场另一边,他清楚地看到了另一家日报的音乐评论员。那个人跷着二郎腿,微闭着双眼,脑袋随着音乐的节奏微微晃动,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明天,他们的报纸上肯定会出现他的文章。可是,自己的任务该怎么去完成呢?
音乐会快该结束了,他的脑袋像计算机一样地运转着。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舞台上的大幕刚一拉上,他立即冲到后台,找到了一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他向她自报了家门,说明了自己面临的困难,坦诚地向她求助。他说:“实际上,我是在请您帮我写这篇评论员文章。我想,您是会帮助我这名新手的。”
小提琴家望着他笑了,喝了一口水,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他一边听着她的讲解,一边快速地记着笔记。他心里在想:“我的那位记者同行,不管他的文采有多么好,他的阅历有多么深,他对音乐的理解有多么透彻,他的观点有多么新鲜,他都不可能写出比我更好的文章。因为他在音乐上的造诣不可能超过我面前的这位音乐家的。本来我和他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可是我站在了这位著名的音乐家肩膀上,借了她的力,用两个人的智慧,而其中一个人的音乐知识显然比他强得多。”
第二天,两篇评论文章同时见了报。圈内人士都惊呼发现了一名新的音乐评论之星。这一炮打红后,报社领导就让他担任了专职的音乐记者。他运用第一次成功的经验,再加上不断地学习和钻研,几年后,他逐渐成为被大家公认的音乐评论家,以致最后担任了这家全国性音乐杂志的总编辑。
守住秘密:不因“失言”而追悔莫及
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千万不要泄露不该泄漏的隐私,否则只会害人害己,后悔莫及。
孔子说:扰乱的生起,是以言语为阶梯,国君不保密则失去臣子,臣子不保密则失去生命,机密的事情不保密,则造成灾害。所以君子是谨慎守密而不泄漏机密呀。
罗斯福是一位非常睿智的人,他就在任美国总统以前,在海军部供职。一日,一位朋友问及海军在大西洋的一个小岛筹建基地的秘密计划。罗斯福特意向四周望了望,然后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守秘密吗?”朋友信誓旦旦地回答当然可以。“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罗斯福深知:“军机不可泄露!”这是每位军人最基本的职责。因此,面对朋友的询问,他巧妙地进行了拒绝。因为个人的秘密,损伤的只是个人的名誉或威信,但如果泄露的是企业或者是国家的机密,那有可能会使这个企业这个国家受到致命的打击,这是更大范围的损失。但无论是个人秘密,还是企业秘密、国家秘密,都要记住:既然是秘密,就绝不能泄漏。保守秘密!这不仅是你最基本的道德操守,也是求得生存必备的常识。
1995年,天主教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任命一个裁缝,他的名字叫拉涅罗·曼奇内利。当人们知道教皇身上那做工考究的长袍都是出自他的手时,对他充满了敬意。
其实,拉涅罗·曼奇内利不光手艺高超,为人也谦恭严谨,颇受教皇和红衣主教们的青睐。与新被任命的红衣主教们相比,他与教皇更熟。他常被召到教皇的私人寓所为其量体裁衣,而耶稣塑像所穿的黑袍也是出自他的巧手。
曼奇内利与人交谈的唯一内容就是自己多年来在裁剪上的心得,他认为自己能够发现客人体形上的不足,并想办法为他们弥补。比如,为一个略微驼背的人设计长袍,衣服的后襟就要稍长,前襟稍短,这样可令穿衣人看起来更挺拔。有人就此判断那个穿衣人是教皇本人,但曼奇内利拒绝证实。
曼奇内利从不因为认识众多的宗教名人而洋洋自得,他的言行相当谨慎,他从不透露任何有关教皇和红衣主教的事情。教皇一件白色长袍的价钱以及制作细节,从他嘴里根本套不出来。他守口如瓶,绝不把听来的主教们的议论透露给外界,正是慎言使他赢得了教皇和主教们的信赖。
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朋友间出现矛盾或绝交时,更不可说出对方的秘密,否则不仅会由朋友到仇人,还会影响到以后交友的成败。
嵇康在《与吕长悌绝交书》中有言:“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一旦与朋友断了交,各走各的路足矣,不需要、也不应该用谩骂、攻讦或散布流言的方式扩大事态。“两个伊凡吵架”式的断交,只能说明当事者的粗俗与浅薄。断交之时,可以逐渐由疏远而不相往来,也可以类乎嵇康作“绝交书”,说明一下不再交往的缘由,阐明彼此的分歧,还可以最后提出规诫与希冀。然而,不可搞历数罪状式,那样会产生新的矛盾,甚至使矛盾激化,此为智者所不取。在做这一切时,仍要本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毕竟曾经朋友一场,与人为善,则人善待之。
对于偶然得知别人的秘密,虽然你没有为之保密的义务,但是也不要轻易散布出去,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祸及自身。因此,古人云:沉默是金。
要成为一个聪明人,在说话时一定要注意场合,对于该保密的事情,一定要慎重措辞,决不能不顾后果。那样,不但会伤害到别人,最后也可能伤害到自己。
结交“贵人”远离“克星”
结交贵人,远离克星,因为“贵人相助”让你平步青云,“克星拆台”让你意外惨败。
成功的最佳途径是得到“贵人相助”:在起步之时他扶你一下,在困难之时他帮你一把,在危难之时他救你一命,你的人生便路路畅通。
人生的最大风险是遇到“克星”:在起步之时他拉你的后腿,在困难之时他挖你墙角,在危难之时他落井下石,凡此种种,都可能让你遭遇意外的惨败。
谁是“贵人”?谁是“克星”?这不是看相书请瞎子算命能搞清的,完全需要凭你的判断力去发现。
俗话说:“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忙断肠。”那种“有福之人”,天生命好,还能带好别人的命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贵人必在这些人中;那种“无福之人”,注定倒霉,还要顺便带坏别人命运,“克星”必在这些人中。所以,要发现“贵人”和逃避“克星”,首先要有识“有福之人”和“无福之人”的本领。
“有福之人”是些什么人?第一种是易于满足之人;第二种是宅心仁厚之人;第三种是喜欢他人的人;第四种是信任他人的人;第五种是有识人治事之能的人。
易于满足的人,欲求较少,他能得到的总是比他想得到的多,无所缺憾。而且,“无欲则刚”,他无须依附屈从任何人,自可过心安理得、轻松快乐的日子。跟这种人交往,能让自己心态平和,利于思考。
宅心仁厚的人,只盼人好,不怕吃亏,乐意屈己从人。由于他人缘好,别人不敢欺他;由于他有益无害,别人不想欺他。即使偶然上当,他也没有吃亏的感觉,能忘事自然无事。跟这种人交往,有利于自己培养品德根基。所谓“厚德载物”,这正是成大事的基础。
喜欢他人的人,总是从别人身上找优点,对缺点却忽略不计。于是,别人也喜欢他,乐意接近他帮助他,于是,他的生活会过得很开心,他的事业也会顺风满帆。跟这种人交往,能随时得到赞美和鼓励,有助于培养自信。
信任别人的人,对人性人情有很深的了解,相信绝大多数人乐意凭自身努力获得成果,不愿做坏人。他敢将事情交给别人干,并给予合理的报酬。所以他能得人。“得人之力者无敌天下也,得人之智者无畏圣人也”,这种人乃大器之才,必可脱颖而出。跟这种人交往,能使自己的天赋潜能充分得到发挥,有助于自我成长。而且攀龙附凤,必有好处。
有识人治事之能的人,虽然对别人的信任度不够,但他总能找到值得相信的人为他做事。他自己动手做,也能轻松完成。工作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无所谓苦和累。所以,他比那些将工作当成苦差、只能在八小时之外寻找乐趣的人过得充实快乐多了。跟这种人交往比较累,但有助于你确立事业目标,并使自己尽快地成长起来。
“无福之人”是些什么人?第一种是贪婪不知满足的人;第二种是阴险狡诈的人;第三种是生性多疑的人;第四种是嫉妒心特别强的人;第五种是懦弱无能的人;第六种是做事不讲方法的人。
贪婪不知满足的人,他能得到的总是比他想得到的少,永远生活在缺憾中,而且他从不考虑合理份额,也不讲究游戏规则,恨不得吃尽天下。所谓“刻薄成家,理无久享”,这种人的事业基础不牢,迟早会坍塌,忙了半辈子,最后却两手空空。
阴险狡诈的人,每天都在算计别人和提防别人算计,他们无事生非,扇风起浪,总是在没有事的地方整出事来,所以他们越忙事越多,所受的身心伤害越大。靠损人利己得来的东西是靠不住的,如果他们事业做不大的话,倒是一种幸运,如果事业不幸做大,必有奇祸。
疑心病重的人,自我防范意识特别强,不相信任何人,他们通常并不害人,但总是担心来自别人的伤害;他们一般不敢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做,大事小事,都要经过自己的手才感到安心。久之,别人都不愿帮他,只等着看他的笑话。所以,他一生忙碌,事业却总是做不大。
嫉妒心特别强的人,将别人的收获看成自己的损失,为别人的成就暗自神伤。为了不让身边的人太得意,他经常在背后搞小动作,干一些损人不利己的勾当。他们成天忙于这些惹麻烦没好处的事,哪怕一生劳碌,也百事无成。
懦弱无能的人,天生是羊不是狼。羊最好不过是免于被狼吃掉,不可能反过去把狼吃掉。这种人胆小怕事,凡事不敢抗争。结果越怕事越有事,别人敢骑在他头上拉屎撒尿。他们总是在被别人支使利用,却得不到合理收益,结果辛苦一生,却无甚成就。
做事不讲方法的人,一般比较懒散,主要是懒于用脑。他们觉得,与其伤尽脑筋去想方法,不如按现成的方法做。所以他们效率低下,经常劳而无功。
跟上述几种人交往过深,轻则受拖累,重则倒大霉,总之没好处。
大事看出胆识,小事看出人品
分辩小人不一定非要等到大事发生,随时发生的小事同样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人品。
(1)从对人态度上识小人
小人中最遭人恨的莫过于势利小人:势利者如墙头草,哪里风强朝哪里倒,遇到权力在握、气焰熏天者极尽巴结之能事,一旦对方倒台,便翻脸不认人,甚至落井下石。
势利小人长着两张脸,一张热脸,一张冷脸,热脸对权贵,冷脸对其他人。他今天这样对待别人,明天肯定也会这样对你。
(2)从义利之辨上识小人
君子重义,小人重利,自古皆然。见利忘义是所有小人性格行为中共同的特点。
这种人,谁对自己有利就依附谁、巴结谁、紧跟谁。需要时,可摧眉折腰寻找后台;遇事时,可溜须拍马拜门槛。在权势面前唯唯诺诺,吹吹拍拍,一旦达到了目的再用不着他人时,立即撕下虚伪的面具,又去巴结新主,寻求新的靠山。这便是“小人爱财,不惜弃道”。
再奸诈狡猾的小人,在面对义和利的选择时也无法隐藏真实的面目。从人的欲望、抱负来窥探他人的内心世界,是帮助识别小人、防止受骗上当的根本方式。
(3)从说话表情上识小人
观察一个人说话时的表情,可以探知其内心。说话时不停地眨眼,目不正视或目光下垂,都表明对方心虚。
在正常情况下,以一个正常人而言,跟你说话时眼睛应该与你平视,如果对方老是不敢正视你的眼睛,谈话时避免与你的目光接触,极有可能是个心术不正的人,他担心你从他的眼睛里识破一切,知道其心里所想。
不要以为谈话时面带微笑的都是好人,有时还要看看对方是否笑得真诚,是否笑里藏刀。
(4)从语气语调上识小人
一个人的语气语调,是其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谦卑的人低调,喜欢炫耀的人高调,小人常常刻意伪装或装饰自己的语气语调。
一般而言,视情况不同而改变语调的人,自卑感和攻击性都很强,尤其是喜欢在众人面前颐指气使的人,更可能是处于劣势的人。他们平常被抑制的情绪,会选择适当的时间、场所、人物发泄出来,借着骄傲的语调来解除平日的积郁。这种人选择改变语气的时间,以离开工作单位或工作任务时为多,所选择的人物,都是些与自己工作无关的人。
一些在单位微不足道的人,一旦离开了工作单位,到一些下级机关或公司时,他们便狐假虎威,表现出一副颇有成就的样子,声音常会发生很明显的变化。
刚刚得志的小人的声音中常带着洋洋得意,两面三刀的人语气语调转变得最为频繁。
(5)从处事上识小人
作家余秋雨认为,小人的一个特点,就是阿谀奉承,无原则地讨好和巴结别人。他们只认有权的有钱的有用的,只要看到一个人具有拍马屁的特点,就足以断定他的人格人品了。当你听到对方唯唯诺诺、满口都是好话时,不必马上相信他,反而要对他加以警戒。
不得罪君子,更不得罪小人
不要得罪君子,因为他们值得交往;更不要得罪小人,因为他们会变本加厉地报复你。
古人说:宁肯得罪十个君子,不愿得罪一个小人。现代的社会告诉我们,最好谁也不要得罪,不得罪君子,因为君子为人正直,与其共事、交友都让人踏实放心,而且彼此能够互相帮助共商大事,如果与君子间发生不愉快,不妨退让一步,不要把事情做绝,要知道,关键时刻,他们才是会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当然,小人就更不能得罪了,因为“小人谋人不谋事,君子谋事不谋人”,小人考虑的是如何算计人,如何打倒异己,以此使自己的名利、地位不受到损害。
小人之所以不可得罪,其原因就在于小人的报复欲望特别强。在他坑害别人的时候,又小心地提防着别人对他进行报复。小人注定要连续不断地伤害别人。俗语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小人对别人的报复打击通常都是用“暗箭”,一般人在明处,小人在暗处,通常都是防不胜防。而小人报复的程度远远大于别人损害他的程度。也正是因为这样,许多被小人攻击、伤害过的人在蒙受损失后竟然搞不清自己究竟在哪个地方得罪了小人,他们根本不敢相信一些匪夷所思的缘由竟然可以成为小人报复他们的原因。
1948年,为控制通货膨胀,******开始负责上海经济督导,分管物资、物价管制部分。但是他采取了很多非常措施,却丝毫不能阻止孔祥熙、宋子文等大官僚财团继续搜刮民脂民膏。于是,******把打击的目标对准了自己的表弟孔令侃,欲来个敲山震虎。但不料,孔令侃系孔祥熙的儿子,宋美龄的外甥,最后因宋美龄的阻挠而不了了之。
此时,******又盯上了杜月笙的三儿子——杜维屏。杜维屏当时做着上海证券交易的经纪人,在交易所外抛售股票的时候,******以“投机倒把”的罪名将他送进了班房。杜月笙表面上拥护******的举动,暗中则派人搜集孔令侃的扬子公司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的确凿证据。别无选择,******只好亲自下令,查封扬子公司,再次将矛头指向了自己的表弟。结果再次遭到宋美龄的阻挠。没有办法,最后杜月笙的儿子也以罚款了事。
小人一手拍上,一手压下。他们总有一箩筐的手段等着你,只要你稍有不敬,他就立刻对你下手。所以,绝不能得罪小人。
小人的功力可非一般。你发芽,他要掐掉你,你再冒,他踩死你,你挺起来,他就拔掉你。实在不能斩草除根,便假传领导“圣旨”,欺上瞒下,胡作非为,把你说得浑身是错。在领导面前,颠倒黑白,挑拨离间,使你成为孤家寡人。
“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讲理的怕不讲理的,不讲理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这些都说明,遇到小人,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不管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难免会遭遇小人。小人的手段之无耻,为公理所不容,为千夫所怒指,凡是正常人都看不起小人,但几乎所有的人又都畏小人如洪水,如瘟疫,于是宁愿讨个胆小怕事的骂名,也必定要绕路而行,生怕招惹了横行无忌的小人。
因为小人的报复已不仅仅是针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而是面向整个公众的一种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强化了小人对于妨碍其牟利者的打击力度。
总之,由于小人的心思全都在报复、提防和反报复上,一般人确实是没有这般时间、这般口舌、这般心理去和小人死缠烂打,正如同偶尔看看摔跤比赛的观众最好别去跟专业摔跤师叫板一样,在想不出更好办法的情况下,还是尽量地躲避着、容忍着小人吧,尽量地不得罪小人,让有力量的人去处理吧。这实际上就是一般人对于小人的一种迫不得已的心态。
保护好自己的底牌
保守秘密应该成为你的底线,自己的底牌,最好只有自己知道,否则就会节外生枝。
有这样一则寓言:豹子给兔子写了一封信,信中非常友好地说:“兔子老弟,以前是我不好,把你吓得四处躲藏。最近,我好好反省自己觉得实在是太过分了。如果你能既往不咎,我愿意向你赔礼道歉。另外,我从国外带回来一大包鲜草,如果你和你的家人能够享用,这将是我莫大的荣幸。听说你有三栋漂亮的别墅,如果你能原谅我,我愿意带上礼物参观你富丽堂皇的住处……”
兔子看到不可一世的豹子居然如此能向自己道歉,而且不无诚意,心里很高兴,决定对豹子以前所作的罪行既往不咎。它立即回信,邀请豹子来家做客。豹子果然带来了一包进口的鲜草。兔子带领着豹子参观自己的三处别墅,并对豹子说:“别人都说‘狡兔三窟’,这是我们防身的秘密呀!你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这个秘密,要不然,我一家老小十几口就要遭受灭顶之……”
还没等兔子说完,豹子就把兔子生吞了,分散在其他两所别墅的家人也成了豹子一个月内的美食。
豹子永远不可能改变吃肉的习性,所以他的道歉只能是一种阴险的手段,可是兔子却被表面现象迷惑住了。其实,兔子实在是咎由自取,这明明是事关全家安全的秘密,却还是明明白白地透露给了别人,尤其是,这个人还是自己防御的敌人。
到处都有居心叵测的小人,你绝不能随随便便就揭了自己的老底,你既然知道这个秘密的重要性,也在泄露秘密交代了一句:“你可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啊!要不我就死定了……”为什么还要泄露呢?
也许你会认为,与别人需要坦诚相见,但事实上,保住自己的底牌与别人友好相处并不矛盾,而且保守秘密应该成为你的底线。毫不客气地说,随便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别人是不折不扣的愚蠢。比如,你没有必要告诉别人赚钱的秘诀和收益。因为一旦你的重要信息被挖空,你的一切就大白于天下,你的竞争对手势必会趁机采取相应的措施。你在明处,别人在暗处,俗话说:暗箭难防,你很可能因此遭受致命的打击。
17世纪西班牙一位著名的思想家葛拉西安曾经告诫人们:“千万不要让人了解你的全部。”他说:“深谋远虑的艺术,就是善用你的智慧清晰地洞察情势,衡量情势。此中最重要的是让人们知道你,但不让他们了解你,并不断地培养他们对你的期望,又绝不完全满足他们的期望。当你每成一事,他们便会因为你的伟大业绩而盼望更伟大的业绩。”
的确,看透别人就能主宰别人,被别人看透就得被别人主宰。识破他人,使你可以把握对方;隐藏自己,则不必担心落入圈套,无后顾之忧。因此,保护好自己的底牌,你可以露出冰山的一角,让对方慢慢品味,作为扰乱他视线的一种方法,绝不能毫无心机,让对方一览无余。
绝不与小人为伍
小人做人不守正道,做事手段恶毒。与小人为伍难免被其中伤,防不胜防,远离为妙!
李斯是秦始皇的丞相,秦始皇待他不薄,然而秦始皇一死,他却与赵高密谋篡改了秦始皇的遗照,立了胡亥为帝。
赵高是一个十足的野心家,为了能够全权控制政局,他必须除掉李斯。于是,他想法离间李斯和秦二世的关系。赵高找到李斯,对他说:“现在,天下大乱,函谷关以东地区盗贼很多,而皇上却加紧遣发劳役修建阿房宫,搜集狗马等没用的玩物。我想劝谏,但我的地位卑贱,和您没法比,您是丞相,这是您职责范围内的事,您为什么不劝谏呢?”李斯说:“确实这样,我早就想说话了。可是现在皇帝不临朝听政,常居深宫之中,我虽然有话想说,又不便让别人传达,想见皇帝却又没有机会。你看怎么办呢?”赵高对他说:“您若真想劝谏的话,请允许我替你打听,只要皇上一有空闲,我立刻通知你。”
李斯很高兴,把赵高视作了自己人。而赵高早就设好了阴谋诡计,他不找别的时间,专门在秦二世闲居娱乐,沉迷酒色,兴致正高的时候,派人告诉李斯说:“皇上现在正有空闲,可以进宫奏事。”李斯不知真相,赶忙到宫门求见,秦二世玩得正高兴,一听李斯求见,很不高兴,派人回话,不见!
如此三番,二世非常生气地说:“我平时空闲的日子很多,丞相都不来。每当我将要休息的时候,丞相就来请示奏事。他这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瞧不起我呢?还是以为我鄙陋?”
此话正中赵高下怀,他乘机对二世说:“皇上您分析得对。还有一件事您可别忘了,去年在沙丘的密谋,丞相是参与了的。他为什么参与?是想得到好处呀!现在陛下您已即位皇帝,而丞相的地位却没有提高,而他的意思是想割地封王!还有一件事,如果皇帝您不问我,我还不敢说,现在我可以告诉您,丞相的大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楚地强盗陈胜等人都是丞相故乡邻县的人,他们借李斯的名义才敢公开横行,他们经过三川郡时,李斯的儿子李由只是守城而不出击。我还听说他们之间有书信来往,目前还没有调查清楚,所以没敢向陛下报告。更何况丞相在外,权力比陛下还大。”
赵高的话全是谎言和诬陷,但是昏聩的秦二世竟然相信了赵高的话。有了秦二世的不满垫底,赵高就不失时机地送上李斯儿子叛乱的证据,皇帝也就痛快地把李斯送给赵高发落了。这正是羊入了虎口,赵高狠了心下了手,给李斯定了个腰斩。临刑前,李斯在咸阳街头对同刑的儿子说,我们以前牵着咱家的大黄狗在东门追狡兔,多惬意,现在都不可能了,悔不该当初啊。
“悔不该当初”写尽了李斯的遗憾和无奈,也道尽了人世的坎坷与辛酸。其实,李斯走到这一步,实在是咎由自取。后人分析得出李斯的几大糊涂:为人不正,过于张扬,不懂得收敛,但落得这种下场最为重要原因则是,与小人为伍,并将其视为自己人,纵然他有丰富的从政经验,却也难逃身败名裂的悲惨结局。
防范主动帮助你的人
对于那些莫名其妙就主动帮助你的人,你得加以注意,小心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故事,一些小人,借着主动帮助你的机会,找到你的弱点,趁机行骗。所以,最应该防范的小人,莫过于莫名其妙主动过分热心帮助你的陌生人。
民国时期,毛人凤与“军统魔头”戴笠是同窗好友,工于各种心计,深得戴笠的赏识,可以和郑介民、唐纵等老牌特务并驾齐驱。戴笠死后,毛人凤很想当局长,但他自觉力量不足,又怕被唐纵抢去,就支持郑介民当局长,挤走了唐纵。
毛人凤利用各种关系,主动帮助郑介民坐上了局长的交椅。郑介民昏庸无能,根本没有看穿毛人凤的野心。他还得意洋洋地告诉毛人凤说:以后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一定说。毛人凤只是点头称是。就在郑介民春风得意之时,毛人凤却设下圈套。郑介民五十岁生日时,毛人凤指使保密局总务处长沈醉鼓动下属给郑介民送礼祝寿。郑介民怕招惹是非,不让大张旗鼓。但郑介民一向怕老婆,沈醉就极力怂恿郑妻非给郑介民祝寿不可,以便大收寿礼。郑介民说服不了老婆,只好在生日那天去上海避寿。
沈醉立刻派人把郑介民家装饰一番,将许多贵重物品布陈在寿堂上,并大摆筵席,极尽铺张之能事。这一切都安排好后,沈醉又暗中把郑介民祝寿情况告诉了那些被冷落的特务遗属。郑家正在饮酒热闹之际,大批孤儿寡母涌到寿堂,连哭带喊要饭吃,这时沈醉又出面解围充好人。事后,毛人凤立即把郑介民铺张祝寿的情况报告给******。接着,毛人凤又买通******身边的亲信俞济时等,在******耳边说郑介民的坏话。毛还不断收集郑介民结党营私、大肆贪污的材料。不久,郑介民的局长职务就被毛人凤接任了。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如果你突然之间受到某些人的热情帮助,而这个人又和你没有什么交情,那么你就要小心了,很可能笑脸的背后,是一把钢刀。对于这种状况,你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一个非常熟悉的人,但是平时只是泛泛之交,突然有一天,他变得热情起来,那可能是有求于你了。之所以用“可能”这两个字,是为了对这样的行为保持一份客观,避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误解对方的好意;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他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因为你的言行而对你产生无法抑制的好感,就像男女互相吸引那样。虽然这种情形不会太多,但毕竟存在,不能因为防范小人而失去了一个知音。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冷静,保持距离。
要分析这种“友情”是否含有“企图”并不难,首先是看看自己目前的状况,是否握有资源,例如有权有势?如果是,那么这个人有可能对你有企图,想通过你得到一些好处;如果你无权也无势,但是有钱,那么这个人也有可能会向你借钱,甚至骗钱;如果这些都没有,那么你要看看这个人是否在某方面陷入困境?这种困境是不是只有你能解决?
对于前两种情况,你要小心提防,毕竟这样的嘴脸热一时、冷一时,不要被他的热度冲昏了头脑;对于后面一种情况,你可以考虑向他伸出援手,因为你此时能够帮助他,就为自己拉到了一个朋友。
当然,在检查这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真的没有“危险”之后,你的态度仍要有所保留,因为这只是你的主观认定,并不一定正确,你最好要做到以下几点:
(1)冷眼旁观。“冷眼”是指不动情,因为人一动情就会失去判断的准确性,此时不如冷静地观看他到底在玩什么把戏,并且做好防御,避免措手不及。一般来说,对方若对你有所图,都会在一段时间之后就“图穷匕见”,显现他的真目的,他不会跟你长时间耗下去的。
(2)不推不迎。“不推”是不回绝对方的“好意”,就算你已经看出对方的企图也不要立即回绝,否则很可能立即得罪一个人;但也不可迫不及待似的迎上去,因为这会让你抽身不得,抽了身又得罪对方,让自己变得很被动。这就好比男女谈恋爱,回应得太热烈,有时会让自己迷失,若突然斩断“情丝”,则会惹恼对方。最好还是不推不迎,不必急于表明态度。
(3)投桃报李。对这种友情,你要做到够礼尚往来,他请你吃饭,你送他礼物;他帮你忙,你也要有所回报,否则他若真的对你有所图,你会“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被他牢牢地控制住。想要临事脱逃,恐怕没那么容易。
让闲话随风而去
闲话吹来时,只如清风拂面,不留痕迹,任其自生自灭,切莫让它扰乱你的正常生活。
世态炎凉,很多人就喜欢用闲言碎语来制造新闻,诋毁他人,娱乐自己。能够坦然处之,淡定忍耐者,才能用成功来击碎流言。
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是美国的实业家,他以经营造纸业起家,后集资铺设第一条横越大西洋、连接欧美两洲的海底电报电缆。经过两次失败,1858年7月28日在大西洋中部分两头开始进行第三次铺设工作,终获成功。8月16日晚,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致美国总统的贺电通过海底电缆传到纽约。次日,欧美两大洲沉浸在一片狂欢之中。但是,由于当时电讯技术其他方面条件的限制,如发报机功率小等,致使电缆虽然接通,电传讯号却不久又归于沉寂。于是群情由狂欢而转为对菲尔德的愤怒责难,谣言四起,纷纷传说菲尔德本来就是一个骗子……
菲尔德不为所动,他忍受着巨大的压力,坚持把这项研究进行到底。1865年,不屈不挠的菲尔德重新启动这项事业,并于1866年取得最后胜利——通过海底电缆从美洲向欧洲传来清晰的电报讯号。
天下有谁不说人,又有谁人不被人说。人生在世,难免要被人褒贬扬抑,如果对于这些耳边的闲话耿耿于怀,那么必然为之所累,倒不如让其随风而去,挥一挥手,不带走“只言片语”。
有一所高等院校,刚过而立之年的朱老师被评上了教授。立刻,关于他的闲话像野火一般,迅猛地燃烧到校园的各个角落,有的人说他走过后门,有的人说他太年轻,还够不上教授的资格。朱老师听了这些闲话,丝毫没有激动,只淡淡地一笑,朋友们替朱老师打抱不平,问他为什么不站出来反驳。朱老师说:“人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可我也有不听的权利。”
多么简单而富有哲理的话,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别人想怎么说也是他们的事,收获明天才是我们真正的成功。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既然无法左右闲言碎语,那么只有忍耐,等待其自生自灭。闲话毕竟只是闲话,“充耳不闻”是给它的回报。下面这则寓言就是对此最好的说明。
从前,有一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攀爬比赛,比赛的终点是:一个非常高的铁塔的塔顶。一大群青蛙围着铁塔看比赛,给它们加油。
比赛开始了。蛙群中没有谁会相信这些小小的青蛙会到达塔顶,它们都在议论:“这太难了!它们肯定到不了塔顶!”“它们绝不可能成功的,塔太高了!”
听到这些话,一只接一只的青蛙开始泄气,除了那些情绪高涨的几只还在往上爬。
群蛙继续喊着“这太难了!没有人能够爬到塔顶的!”
越来越多的青蛙累坏了,退出了比赛。还有一些青蛙产生了动摇,但有一只青蛙还在不停地往上爬,一点没有放弃的意思。最后,其他所有的青蛙都退出了比赛,除了这只。它费了很大的劲,终于成为唯一一只到达塔顶的胜利者。
对于胜利者的崇拜,使其他青蛙围住了这只爬到终点的青蛙,它们都想知道他是怎么成功的,有一只青蛙跑上去问那只胜利者它哪里来那么大力气跑完全程的,这时,大家发现,它是一只聋子青蛙!聋子的幸福由此可见一斑,它听不见恶语。
成功就是如此容易,胜利就是这样简单,不听闲话就可以了。闲话是粉碎信心的毒药,是动摇理想的飓风。青蛙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听不见闲话,这成就了它。当你在成功之路上前进时,是否也能从这只青蛙身上得到一些启示呢,即对闲话充耳不闻。一旦你不能忍受闲话的攻击,那么你的危机也就来了。
政坛上,人们互相攻击时通常使用一些捕风捉影的事例,对此,你不必太放在心上,否则就中了对方的圈套。
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美国,有一位很有才华、曾经做过大学校长的人,竞选美国中西部某州的议会议员。此人资历很高,又精明能干、博学多识,看起来很有希望赢得选举的胜利。但是,在选举的中期,有一个很小的谣言散布开来:三四年前,在该州首府举行的一次教育大会中,他跟一位年轻女教师“有那么一点暧昧的行为”。这实在是一个弥天大谎。对此他感到非常愤怒,并尽力想要为自己辩解。
这位大学校长由于按捺不住对这一恶毒谣言的怒火,在以后的每一次集会中,他都要站起来极力澄清事实,证明自己的清白。其实,大部分的选民根本没有听到过这件事,但是,现在人们却愈来愈相信有那么一回事,真是愈描愈黑。公众振振有词地反问:“如果你真是无辜的,为什么要百般为自己狡辩呢?”如此火上加油,这位候选人的情绪变得更坏,也更加气急败坏、声嘶力竭地在各种场合为自己洗刷,谴责谣言的传播。然而,这却更使人们对谣言信以为真。最悲哀的是,连他的太太也开始相信谣言,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因此被破坏殆尽。最后他失败了,从此一蹶不振。
对于那些居心叵测的闲话,要忍耐。民间有一句俗语:“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流言飞语是武器,它们随时都可能刺伤你的自尊,最后让你变得“体无完肤”。但是只要你不理它,把自己变成“聋子”,那么它就永远没有用武之地。
想要生存在这个反复无常的世界里,最重要的还是要善于“忍”,在闲话吹来时,只如清风拂面,不留痕迹,任其自生自灭。
过分固执就是愚蠢
凡事都要讲求一个“度”,执著也不例外,一旦过了头,就成了愚蠢的固执。
愚公移山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达几万尺,愚公的住处正对着这两座大山,为了出入方便,他下定决心用尽一切力量去搬掉这两座大山。他带领一家人,不论酷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每天起早贪黑挖山不止。他对笑话他的智叟说:“我虽然快要死了,但是我还有儿子,我的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可以一直挖下去,山上的石头却是搬走一点儿就少一点儿,再也不会长出一粒泥、一块石头的。我们这样天天搬,月月搬,年年搬,怎么会搬不走山呢?”故事的结尾说愚公移山的诚意为天帝所感动,派遣两名神仙到人间去把这两座大山搬走了。
愚公太过固执了,他是因为不懂变通而固执,固执得近乎迂腐。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要生存,要成功,就必须靠智慧,而不是靠蛮力。而愚公,却想靠蛮力取得成功。我们不妨也来看一看愚公自以为高人之处的观点:儿子搬,孙子搬,子子孙孙无穷无尽;月月搬,年年搬,年年月月没完没了。可最后他还是靠外界的力量得以完成他的“宏图伟业”。否则愚公的子孙后代,有多少人要把青春年华、聪明才智耗费在这收效甚微的工作之上啊!觉得出入不便,也大可不必率子孙“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因此,有人做诗评价愚公移山:“常佩愚公志不还,却疑所持过弥坚。门前只待通渠壑,何故偏移两座山?”
高山何其巍峨,单凭人力岂能铲平?明知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固执地去做?不自量力、徒劳无功,这种执著太过浪费、太不必了。陶渊明诗《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精卫以微木填沧海,愚公以人力移高山。其志可嘉,但终是无望之举。既然无望,又何必行之于“举”?
愚公和精卫都很执著,执著得过了头,其实他们的执著都是大可不必的固执。
《论语·先进》中有段对话很精辟。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意思是:凡事太过分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凡事做过了头,就如同做得不够一样,做过了头和做得不足都是不好的。凡事都要掌握分寸,真理再往前跨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
听过穆罕默德唤山的故事吗?
穆罕默德向群众宣称,他可以叫山移到他的面前来,等呼唤了三次之后,山仍然屹立不动,丝毫没有向他靠近半寸;然后,穆罕默德又说,山既然不过来,那我自己走过去好了!为什么愚公就不能想到不搬山,搬自己的家呢?这就是他的愚蠢之处呀。开动脑筋,想些效率更高更快捷易行的办法,这样不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将许多人从毫无意义的劳作中解放出来。
其实,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己,要比一厢情愿地去对外界做硬性改变智慧多了。
藐视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种精神无疑是我们干事业、干一切工作所需要的。但是当事情注定需要你做出巨大牺牲也不会有多少成效的时候,不妨学着换一种方式。这样反而更能激发出生命的潜能。
能这样认知的人,他的生活一定过得多彩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