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需要把握的12个处事方法
28011900000005

第5章 激励自己,在建功立业中积累你的资源

伏尔泰说:工作着是美好的,它可以使人避免陷于三大罪恶——无聊、恶习与困窘。人活下去,总得给自己找点事做吧。无所事事,形同行尸走肉,活着也就没有意义,人生也就毫无价值可言。虽然还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但是没有工作的耐心,那么人们会把他当做一个介质,一个障碍,他的价值还没有一条观赏鱼来得实在,这是多么可悲啊。

工作着就是最大的快乐

“苦着做,不如乐着享受”,工作着,就要快乐着。

这是一则趣闻,而他的主人公是著名的亚当博士,他是《罗马古董》和其他一些作品的作者,后来当了爱丁堡中学校长。

亚当博士博学多才,又平易近人。在工作之余,他喜欢到一个朋友——著名的刀具商波加——店铺里去,有时磨制刀剪,有时磨制车轮子。这在别人看起来是枯燥的工作,对于他却是一种享受。同时,他的朋友波加,也是个对希腊文和拉丁文很在行的学者,他们经常在一起工作、聊天。

一天,亚当博士正在与波加的一个徒弟一起工作,两位参观爱丁堡大学的英国绅士前来拜访波加。在谈话过程中,他们希望波加能给他们翻译几段他们看不懂的希腊文。波加接过书看了几段文字,发现非常费解。不过,他是个喜欢开玩笑的人,他对这两位绅士说:“哦,这太简单了。让那个磨制车轮子职员给你们翻译吧。”

“约翰”,波加对穿着工作服的亚当喊道,“你过来一下。”亚当走了过来,波加把这两位绅士要求翻译的文字给他看。老头子戴上眼镜,认真看了一下这段文字,开始进行分析讲解。亚当博士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人,他就像对待他的学生一样,认真地做着解说。他旁征博引,来印证自己的诠释。讲完之后,他又去磨制车轮子。

一个学徒如此博学多识,这让这两位绅士十分惊讶。他们说他们曾经听说过爱丁堡商人的知识渊博,但他们亲耳听到的这段讲解实在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亚当博士对磨制车轮感兴趣,并没有影响他的正常教学。他死在中学的教室里,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享年80岁。亚当临死前感到了黑暗,当时,他对学生说:“孩子们,天很黑了,你们回家吧。”然后,他跌倒在椅子上,停止了呼吸。就这样,这位当时最博学、最可爱的人去世了。

很多人对工作感觉到厌恶;对工作是被动而非主动的,像奴隶在主人的皮鞭督促之下一样。如果你把工作当做苦役,无法使工作成为一种享受,那么,在这个世界上,你不但不会取得重大的成就,而且还无法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满足感。

不要把工作视作获取面包、牛奶、衣服、住房的生活所需,一种无可避免的苦役。而应该把工作当做一次锻炼能力的机会,一个训练建造品格的大学校。

有的工作的确是重复的、单调的,而且缺乏创新,因此很容易让人感觉枯燥与乏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种享受工作、把工作当成兴趣的心情,时间长了,便会觉得工作压力日益增大,情绪日益紧张,就会对工作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从此对待工作得过且过,效率低下,自然毫无成就可言。

凡是工作,总有意义,也必定有其乐趣。问题在于你对工作的认知,对工作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可以使任何工作都变得有意义。正如哲学家卡莱尔所说:“有事做的人是幸运的,不要让他再祈求别的福分……当一个人的精神倾注于工作时,他的身心就会形成一种真正的和谐,无论那是多么卑微的劳动。”

许多人无法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原因在于贪图享受,好逸恶劳,把工作看成是苦役,背弃了将本职工作做得完美无缺的原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从工作中获得乐趣的方法:

(1)把工作看成是自我满足

为了自我满足而从事体育运动是一种乐趣,但是,如果这是强制的运动,就未必是愉快的。

阿兰说:“一个掘井工,他身材极为高大,肌肉极为发达,但是既不会读又不会写。当他在某天得到一张国会选票时,他才有生以来第一次知道有这么一个机构存在,他的幸福并不来自于知识,也不是基于对自然法则、物种完善、公共设施公有权,或知识分子认为的人生乐趣所必不可少的任何信条,而只是基于躯体的活力,足够的劳作和对石块这类并非难以逾越的障碍的征服。”

(2)把你的工作变为娱乐活动

游戏是让人松弛的,因为成败得失无关痛痒。游戏也是平和的,因为它只不过是一场游戏。在工作中加点游戏,心情就会舒畅很多,不是没有压力和烦躁,只是对它们的态度不一样了。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成功的秘诀是把工作视为游戏,这似乎就是所有成功者的工作态度。我们可以尽力找出能令我们蓬勃兴奋的事来,把许多游戏时的方式带到工作中。”

一位花匠生活得非常幸福,因为他的工作就是他的一项娱乐活动,他一年四季与野兔作战,他认为它们行事诡秘,诡计多端,凶恶残忍,只有同样的精明伶俐的对手才能和它们作一番较量。那花匠虽然已经有70多岁的年纪了,可他从不停息,为了干活,他还得每天骑车跑上16英里的山路,但欢乐之泉是取用不尽的,那源头恰恰来自“那些兔崽子们”。

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工作的快乐总会出现在你眼前。哪怕最单调、枯燥的工作,也不是完全不可救药。

工作是生活的基本意义

“工作着是美丽的”这句话简单却又深刻,不懂得生命的含义,就难以理解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

有一个年轻人,他的精神状态本来消极颓废,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有悲观倾向,但参加工作走上社会后十多年来简直换了一个人。虽然说他还没有取得惊天动地的成绩,可在他的领域,应该算是一个成功者。特别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他对人生、对工作的那种态度,他的变化更是让人惊诧不已。

致使他发生这场改变的是一场病,以下就是他讲的关于自己的故事:

在大学里,他曾经读过一本书,其中有一句话让他嗤笑不已,那句话是说:“工作着是美丽的。”他不喜欢一天到晚没黑没夜地工作,那有什么美丽可言?毕业之后,整天忙着上班、工作,工作、上班,难得的一个礼拜天,还有一大堆婆婆妈妈的家务活需要伺候着,所以,对于那句话他简直就是深恶痛绝。

那年夏天,一向体壮如牛的他突然患了场不小的过敏性疾病,在医院的病床上整整躺了三个月。这一场疾病让他体验到了死亡的滋味,尽管他与死亡只是擦肩而过。

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只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没有任何工作可做,因为疾病正在折磨着他。窗外有一棵生长得非常茂盛、茁壮的法国梧桐,他看着它,觉得人的生命竟然如此的脆弱,原本健康的身体,在疾病与死亡面前竟然显得如此的无奈与无助。

一天傍晚,从病房的窗口望出去,路上有下班的人流在匆匆走过。这些人脸上挂着疲惫,但他们的笑语喧哗却渲染着生命的活力。他一下子嫉妒起那群人来,嘴里就下意识地迸出了那句话:“工作着是美丽的!”

他希望自己快快好起来,一定要充满活力地去工作,“那的确是一种幸福”。这是他父亲说的话,他的父亲已经进入耄耋之年,一年到头从也不见他闲着,他劝他父亲说,干了一辈子活,好不容易退休了,也该享享清福了。父亲却摇摇大手,说:“只要我能动弹,是我的福,也是你们做儿女的福!能劳动是一种幸福。”

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印证着“工作着是美丽的”那句话。病好以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发现,这句话比真理还要切合实际。如今,他非常感谢自己的那场病,它让他体味到了生命的价值,也让他知道了工作是生活的基本意义。

与其说工作是上天赋予我们的使命,不如说工作是让我们体验到幸福的手段。因此,我们必须用生命去工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古已有之,有了作息的交替轮回,生命才显得丰满有力,生命的价值也得到了延长,那些名垂青史的人无一不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

有人说,我想名垂青史,我只想做个平凡人,无论是什么人,生命如果没有工作的支撑,那就很难真正体会到幸福。但是,大多数人对于工作只是厌倦,他们也在工作,却在忙忙碌碌中走完自己的一生,毫无趣致可言。因此,他们断言:工作是让人厌烦的。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第一,他们不懂得珍惜现在的拥有。他们忽视了幸福是建立在现实的工作基础上,是建立在自己始终能有一个让自己衣食无忧、安身立命的工作基础上的。一个人如果连一份工作都没有,是根本无法获得幸福的。对于他们,如果他们失去工作的机会,那么就会懂得工作的真正含义了。

第二,对于工作,他们没有感恩之心。一个人如果不努力工作,而是对工作充满抱怨,也难以获得快乐的人生。相反,如果感谢上天垂赐我们的工作,那么就会非常认真地工作,也能体味到工作的快乐。

第三,做的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詹姆斯·巴里说过:“幸福的秘密不在于做你喜欢的事,而在于喜欢你所做的事情。”

这一点是很多人无法认同工作意义的重点,但是,每种工作都有它的幸福和艰辛,如果没有条件获得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么不妨培养一下对目前这份工作的感情。那也没有多少难度,关键在于对工作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如果你用消极冷漠的态度去应付工作,你将会感觉到工作就是活受罪,工作就是太无聊;如果你用积极上进的态度去面对工作,你将会感到工作着就是幸福着,工作着就是快乐着。对于前一种人如果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或许就是另外一番景象,得到另外一种收获。

很多电视剧里都有这样的恋爱情节,两个人被迫在一起,开始非常别扭,彼此都感到厌烦,但是天长日久,渐渐习惯了对方的存在,而对方优点也越来越彰显出来,偶然分开,反而不适应。工作也是有生命的东西,也能让你日久生情,让你喜欢它,离不开它。

爱你的工作,它让你的生活更加充实,它让你更富有魅力!

用心积累工作资源

工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但让你获得价值上的满足和生活上的幸福,还给你未来的祝福。

詹亚军辍学到城里寻活干,由于学历不高,他只能找份替快餐店送“外卖”的工作,每月工资不高,工作也非常辛苦,高峰期一天得送六百份快餐。他奔波于城市的钢筋水泥之中,单薄瘦小的他显得很卖力。

有个客户很同情詹亚军,就问:“是不是不想上学,逃学来打工的?”他立刻认真地说:“不是为了赚钱,我母亲病了,常年药物不断。父亲是个残疾人,在集镇上摆了一个烧饼摊。我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我必须撑下去。”客户非常感动。

詹亚军工作非常认真,他有过许多新伙伴,但他们都干不长,少则一月,多则三月,都因为受不了那微薄的工资和繁重的工作而跳槽了。这份工作,詹亚军一干就干了六年,从一个小孩长成青年,而工作一直是跑腿送外卖,远近市场的商贩们几乎全认识他。

一天,一位柜台老板问詹亚军:“每个月赚多少?”他红着脸说:“三百。”那位老板不信,说:“三百元钱,你怎么支撑下来呢?凭你的条件,怎么也能做点工资更高的工作,否则,你以后怎么生活呢?”这位老板就是不明白詹亚军的眼中为什么只有外卖。

没有几个月,詹亚军真的辞去了快餐店的工作,开了一家家政服务公司。家政服务公司城里很多,竞争激烈,不会有太多的生意。但是詹亚军的公司却生意爆满。原因很简单,他在送外卖的六年中,认识了几千位生意人,生意人是城里最需要家政服务的群体,而他给他们留下了最好的印象。原来,詹亚军在枯燥的工作中,一直积累着资源,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资源日渐丰富,而他的创业也就瓜熟蒂落。

当他在城里开起第四家连锁公司,资产像滚雪球一样膨胀的时候,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一个送外卖的孩子,怎么可能单枪匹马在无缝可钻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用他自己的话说:“很少会有一个人送六年的外卖,在这个城里有吗?”

成功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懈努力的过程,没有人可以一夜成名。工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但让你获得价值上的幸福,还给你未来的祝福。

人们常常埋怨社会埋没人才。其实,由于缺乏信心、勇气、自卑、懒惰、安于现状和不思进取等而自我埋没的现象也是相当普遍的。如果我们能安心于某项工作,并从中积累资源,那么,即使最卑微的工作,也有一飞冲天的时机。

如何积累工作的资源呢,你不妨做下面几件事:

(1)要有一个高远的目标。有理想、有追求、有上进心的人,都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他懂得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因而他的所有努力,从整体上来说都能围绕一个比较长远的目标进行,他知道自己怎样做是正确的、有用的。

(2)考虑自己其他专长。也许你的工作无法凸现你的专长,如果你有第二专长,那么就要给自己机会试试看,说不定可以打开一条新路。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评估自己的能力,看是不是自己把自己高估了。自己评估自己是不客观的,你可找朋友和较熟的同事替你分析,如果别人的评估比你自己评估得还低,那么你要虚心接受。

(3)继续强化你的才干。就算是大材小用,也是快乐的,当时机成熟时,你的才干就会为你带来耀眼的光芒。

(4)不要成为别人躲避的对象,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但要记住,帮助别人切不可居功,否则会吓跑了你的同事。此外,谦虚客气,广结善缘,这将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助力。

(5)坚持。世间不存在人无法克服的艰难和困苦,在你面临绝境行将没顶时,在你气喘吁吁甚至精疲力竭时,你只要再坚持一下,奋发拼搏一下,困难就会被你征服了,你就坚强了许多。

日本著名企业家士光敏夫说过,一旦把要做的事情决定下来,就一定要以必胜为信念,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干到底。人没有努力的界限,所欠缺的往往是坚定不移的意志……面前遇到墙壁,就要决心穿过去,即使失败了,只要紧紧盯住目标,最终就不会倒下去。即使倒下去,爬也要往前爬。

按照上面的几条去做,去发现工作的优势,我们就有可能使自己身上处于休眠状态的潜能发挥出来,创造出连自己都吃惊的成功来。

带着激情去工作

不要把工作只当做一件差事,那样你无法体会到工作的乐趣,把激情带进工作,会让你感到轻松愉悦。

1889年,约翰·沃纳梅克被任命为邮政总局局长。但是他的成绩不光是邮政业,他还是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商人,而且被称作百货商店之父,很多现代商业模式都在他的手中诞生和推广,比如,百货商品的“退货制度”,“顾客永远是正确的”,母亲节的推广也是他一手策划的。

年轻时,约翰·沃纳梅克每天都要徒步4公里到费城,在那里为一家书店打工,做着理货员的工作。那时,他每周的报酬是1美元25美分,但他勤奋刻苦的精神让他的老板感动。他总是不等吩咐,就能发现工作,比如,最受欢迎的书,他会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有些书,需要和别的书联合阅读,他就把这些书放在一起。

每当有人进到他的店里,他总是能尽快地发现来者的阅读兴趣,因此,他也非常受顾客的欢迎。他的工作理念就是自主安排工作,因为要去发现额外的工作,所以,这份工作总是带给他快乐,尽管表面上看,那很辛苦。后来,老板给他每周多加了25美分的工资。

约翰就是从这样的一个起点开始,勤奋刻苦地工作,自主安排工作,不断地向上攀登,最终成为美国最大的商人之一,并受到哈里森总统的欣赏,总统因此而任命约翰为邮政局局长。

如果你只把工作当做一件差事,或者只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你仍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激情,自然也无法体会到工作中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但如果你把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看待,能自主安排工作,那么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了。有这样一位少年时双腿便残废的男子,在后来的漫长岁月里,他非常宁静、幸福。他之所以会这么幸福,是因为他创作了一部长达五卷的关于玫瑰花枯萎病的专著。在人们眼里,他是这方面的第一流专家。

无独有偶,一位优秀的排字工,他是所有那些有志于创新字体的人的榜样。但是,他运用自己的技巧时获得的真正的快乐,远远高于那些有声望的人对他的尊重所给予的快乐,这一快乐与优秀的舞蹈家从跳舞之中获得的快乐大体相当。因为他的工作是自己的创造发明。

其实,事实就是这样。一旦你能够自主安排你的工作,就会发现,事业是你最好的滋补品,最好的化妆品和最亲密的恋人。

能自主安排工作的人,工作的激情总是最高,而工作的激情对于工作的成果非常重要。比尔·盖茨在被问及他心目中的最佳员工是什么样时,他强调了这样一条: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满怀热情,当他对客户介绍本公司的产品时,应该有一种传教士传道般的狂热!

对于职场中的人来说,能自主安排工作的人更受欢迎,工作的生命力也更长久。对于发个指令按动按钮才会动一动的“电脑”员工,没有人会欣赏,而且经常是被淘汰的对象。这类只知机械地完成工作的“应声虫”,老板会毫不犹豫地剔除。

但是,毋庸讳言,中国目前的职场中,能自主安排工作的员工还不多,他们大多数将工作仅仅当成一门养家糊口的、不得不从事的差事,谈不上什么荣誉感和使命感,甚至有很多人认为,我出力,老板出钱,等价交换,谁也不欠谁的,谁也不用过分认真。他们每天在茫然中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领回自己的薪水,高兴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后,仍然茫然地去上班、下班……

很显然,他们很不幸。因为他们懒懒散散,他们没有热情,他们无法挖掘出智慧,只是想“熬啊熬,直到熬成了阿香婆”,便自以为功德圆满,结果他们总会徒劳无功。其实,工作是一个包含诸多智慧、热情、信仰、想象和创造力的词汇。每一项工作,都有不止一个意义,也不止一个结果。

只要你完全投身于此,你就会发现,一切不如意一扫而空。工作越干越有劲,人越活越年轻,道路越走越宽广,生活越来越美好。

勤劳的生命是永恒的

达·芬奇曾经说过:勤劳的生命是永恒的。

记者采访一个宏伟壮观的水电站,钢混结构工程,一年四季都在利用水力发电。在所有的工人中,一个叫“安”的年轻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据组委会的官员说,他原来只是一个送水员,在两周之后,他就当上了计时员,而现在则几乎是某些工程的中心指挥。记者看到水电站的公路旁边有一条整齐的砖路,官员说:这是安和他的工人们一起修筑的。当记者问起安这个问题,他只是半开玩笑地说,他们这么做仅仅是想消磨时间,否则,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他就会发疯,要么就要因无聊而变得无药可救。

记者不相信只是这样简单,因为他看上去实在是一个很有经济头脑的人。记者问了他一些问题,但他都将话题避开了,他只是简单重复:“我不想游手好闲,如此而已。”

最后官员说:“他非常勤劳,他在这个水电厂勤勤恳恳地工作了一年。当包工队要走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包工队的老板助理。虽然没有正式的‘任命’,但是每次包工队的老板要去芝加哥开会的时候总会把所有的权力下放到他身上,他就那么自然地接替了老板的所有工作。当电站工程完全竣工,发电厂开始正常发电运行时,我们把这个能干的年轻人留了下来,让他来管理这个电站。”

记者显得很不理解,难道勤奋就是这个员工受欢迎的理由。官员看了看记者,说:“在没有工作的时候,有谁还能发挥勤奋的精神?他能。所以,我们不惜一切代价要留住他。他就是我们这个水库不可缺少的财产,几乎是水库的象征。”

达·芬奇曾经说过,勤劳的生命是永恒的。勤劳,可以让人摆脱游手好闲的境遇,可以让人不断攀升,可以发掘工作的一切价值。

罗马人有两条伟大的箴言,那就是勤奋与功绩,这也是罗马人征服世界的秘诀。古罗马皇帝在临终时给罗马人留下这样一句遗言:“勤奋工作吧!”当时,他的周围聚满了士兵。在古罗马,任何一个从战场上胜利归来的将军都要走向田间。那时的罗马最受人尊敬的工作就是农业生产,正是整个罗马人的勤奋品质,终于使这个国家逐渐变得富强。

勤勉展示的是灵魂的慷慨、纯朴,他的背后是一颗不会满足于低贱卑俗、愿意追求更高目标、具有大无畏的勇气、无视艰难险阻的心。勤勉带给古罗马财富和强大,懒惰则使他逐步衰退。

当财富和奴隶慢慢增多时,罗马人开始喜欢骄奢放纵,他们再也不愿意到田间去受苦。然而,财富随着懒惰的来临慢慢流失,懒散导致罪犯增多、腐败滋生,一个高尚而伟大的民族渐渐消失,这个国家也开始走向衰败。

工作可以使人死后不休,而懒惰则让人活着的时候成为死人。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乞丐的空间总是只够维持呼吸,而忙碌的人则在广阔的天地间穿梭。工作着,是一种生命状态,没有了工作,懒惰偷生,一切都是暗淡混沌、不堪一击的。

工作着不光有劳累的一天,还有香甜的睡眠,只要不是超负荷的工作,通常都是健康的锻炼方法,有人说:“太忙了,忙得没有时间生病。”就是对工作和健康关系的诠释,那些游手好闲状态的人,因为精神松懈,百无聊赖,反而容易滋生疾病。

时间能够吞噬人的生命,但是无法遮盖工作的成果。我们生活的空间到处都存留了前人勤奋的劳动结果,我们享受着这些便利,也能体味出他们的成就。

对于我们现代的人来说,勤奋工作可以让我们获得成功、财富与荣誉。许多人渴望抵达辉煌的顶峰,但却不愿跨过艰难的山路,他们不愿参加战斗,却又想获得胜利,他们不愿遇到阻力,却又希望一切顺利。天上掉下一个馅饼,还得需要你张开嘴去接。如果没有劳动,没有勤奋工作,那么我们将一无所获。

但是有些人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无论干什么都舍不得花力气、下工夫,但这种人的脑瓜子可不懒,他们总想不劳而获,总想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他们的脑子一刻也没有停止思维活动,他们一天到晚都在盘算着去掠夺本属于他人的东西。正如肥沃的稻田不生长稻子就必然长满茂盛的杂草一样,那些好逸恶劳者的脑子中就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杂草。”懒惰这个恶魔总是在黑夜中出现,它直视那些头脑中长满了这些“思想杂草”的懦夫,并时时折磨他们、戏弄他们:“正义之神正是派遣这些恶魔来折磨那些懒惰、无所事事的人。”

人生如陀螺,不转就不能立稳。所以,不要贪图安逸,这只会让你变得堕落,整日游手好闲只会让你退化,只有勤奋工作才是高尚的,它将带给你人生真正的乐趣与幸福。当你明白这一点时,请立刻改掉你身上的所有恶习,努力去找一份适合你的工作,你的境况将因此而改变。

为薪水工作就没有自由

如果想获得成功,最好的捷径就是选择一种哪怕没有任何报酬自己也愿意努力去做的工作。

在马萨诸塞州弗雷明汉市,有一家中国餐馆,克里斯廷是这里的老板。她有十几个员工,而她最喜欢的一个就是李丽。李丽30岁左右,已经是当妈妈的人了。尽管这份工作收入低,又很辛苦,但是她还是很勇敢地面对,而且表现得非常乐观和热心。她是所有员工的典范,因为每个顾客都能感觉到她真的没有把自己的工作仅仅看成“餐馆服务员”,她用心地关注每一位顾客,并且努力让他们感觉愉快。

最近,又新来了一名员工,名字叫克里斯蒂娜,她年轻漂亮,充满活力,可是她的工作看起来并不像她的外表那样令人愉快,因为她总是嘟囔着:“就给这点钱,凭什么让我干得这么辛苦。”李丽觉得不可思议,就问克里斯蒂娜:“既然你不喜欢这份工作,为什么还要来做呢?”“有什么办法,我不过是没有办法而已。”克里斯蒂娜显得非常沮丧。李丽摇摇头,没有说什么。

在这个餐馆里,李丽和克里斯蒂娜几乎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热情,一个冷漠,一个令人舒畅,一个使人乏味,一个仿佛生活在一个自由的空间,一个则如降临到处处受拘束的地域。

很快,克里斯蒂娜就感觉到了这种差距。她追着问李丽:“你是怎么能办到的?就是怎么能感觉仿佛这是你自己生存的地方?”

“你感觉没有自由是吗?”

“对,就是那样,我每天都像是在咽苦水。”

“其实,你太看重你的薪水了。”

克里斯蒂娜不以为然。李丽则笑着说:“真的,如果这份工作就是你自己最想做的事,你绝对不会以为它束缚了你。”

“可是你现在根本不用为你的薪水发愁了。因为你的薪水很高。”克里斯蒂娜有些愤愤然。

克里斯廷恰好听到了她们的谈话,她看着克里斯蒂娜,说:“可是,你知道吗?李丽刚来我这里时,一分钱薪水都没有。照我看,她的工作态度并没有与现在不同。”

克里斯蒂娜无言以对。

在一部分人眼里,薪水成了一种衡量成败的标准。薪水的确是生活的来源,但是这并不能作为工作的唯一原因。否则,你生活就会被这个所谓的原因束缚住,没有自由。如今职场上流行的说法:工作虽是为了生计,但是,通过工作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比什么都重要。假如工作仅仅为了糊口,你的生命的价值将因此而大打折扣。

的确如此,如果你想要生活得自由,就不要做一个为薪水工作的职员。可是很多人,尤其是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非常重视薪水,他们给薪水的定义非常现实,那就是自己的期望,自己的价值,他们觉得自己富有学识,应该立刻得到一个薪水丰厚职位显赫的工作。这使他们眼高手低,不能完全把精力用在工作上,因此,他们无法获得令他们满意的薪水,由于得不到这些,许多年轻人都抱怨老板,并且对工作也毫无热情。

在他们的眼中,工资就是一切,而自己的梦想则与工作毫无关联。因此,他们奉行:我为公司工作,公司付给我同样价值的报酬,等价交换。他们绝对不会去为公司哪怕是多做一点点。可是,他们这样做恰恰违反了规律,那就是你先要付出,才能有所收获,如果你只想着收获,没有相应的付出,那么结果势必不能让自己满意。更可惜的是,你们还放弃了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

如果你只为薪水而工作,你的生活将因此而陷入平庸之中,你找不到人生中真正的成就感。工作的目的虽然是为了获得报酬,但工作能给你带来的远比信封中的工资要多得多。

大多数人都想多挣点钱,或者挣更多更多的钱,钱的确是很重要的激励因素。而那些在工作中能够真正感到快乐的人更多的是被某种价值激励着,这种价值超越了银行存款的影响力。在工作中,有些比钱更重要的东西应该引起你的重视。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金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人来说就不再具有诱惑力了。也许,你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那种境界,但是,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的话,你会发现,工资只不过是你所获得的报酬的一种。

不要做一个为薪水工作的职员,你的工资只是工作报酬的一种方式,尽管它很直接,但是,它也是最短视的。很多事业成功的人,如果在没有利益回报的情况下,他们是否愿意努力去做自己的工作。他们都这样说:“我绝对会一样全力以赴地去工作,因为,我热爱我的工作。”

如果想获得成功,最好的捷径就是选择一种哪怕没有任何报酬自己也愿意努力去做的工作。当你这样做时,金钱就会自动地追随你而来。所有的公司也将竞相聘请这样的人才,而且他们愿意为此付出更高的报酬。

你的追求不要只局限于满足生计,而要有更高的追求。千万别这样对自己说,工作就是为了挣钱。你要看到比薪水更高的目标,否则,你就失去了全部的自由,也浪费了大好的前程。

带着兴趣工作能创造神奇

兴趣是创造的前提,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只有产生了浓厚兴趣,才能促使人产生学习、探究、工作的欲望,而这种强烈的欲望才是创造的前提。

在日本,无数的博学才俊、社会精英一辈子努力奋斗的目标,就是为了能够获得一项大奖——“终生成就奖”的国家级奖项。在素来都把荣誉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为重要的日本人心目中,这是一项高不可攀、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与以往不同的是,最近一届的“终生成就奖”,却在举国上下的瞩目和企盼中,出人意料地颁发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一位名叫清水龟之助的邮递员。

邮递员的工作就是每天把各式各样的邮件,准确而迅速地投递到每一个相关的家庭。清水龟之助就是这样做的,他只是日本东京无数邮递员中最普通的一位。从工作的价值来说,同那些长期从事能够推动人类历史快速发展的高尖端科技研究的专家学者们相比,清水龟之助所从事的这项工作,简直就是微乎其微,甚至根本不值一提。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这样一个最平凡岗位上的最平凡的人物,获得了如此的殊荣呢?

原来,清水龟之助从事邮递员工作的整整二十五年中,他的工作态度始终与他任职第一天的那种认真与投入没有什么两样,因为他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在不算短暂的二十五年中,他从来没有过请假、迟到、早退、脱岗等任何缺勤情况;而且他所经手投递的数以亿计的邮件,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差错。不管是地冻天寒,还是狂风暴雨,甚至在大地震的灾难当中,他都能够准确而及时地把邮件投送到收件人的手中。

不光如此,他还是所到之处最受欢迎的人,他每天从那些人那里听到各种各样的新闻、故事,同时,他又把这些故事、新闻传递到别的地方去,通常是,报纸、电视的新闻都没有他报告得及时、准确。人们把他作为一个神奇的人物,就像是未卜先知的智者。

这也许就是他能获得这项荣誉的根本原因吧。

因为兴趣,清水龟之助感受到了无穷的快乐;因为兴趣,清水龟之助能够二十五年如一日地做好邮差这份卑微的工作;因为兴趣,清水龟之助创造了一个神话。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创造的前提,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只有产生了浓厚兴趣,才能促使人产生学习、探究、工作的欲望,而这种强烈的欲望才是创造的前提。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疲倦,主要是因为对生活的厌倦,或对某项工作特别厌烦,这心理上的疲倦感通常比肉体上的体力消耗更让人难以承受,在这种厌倦的带动下,无论是体能还是智能,都受到了极大的损伤。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18名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每组9人。一组学生从事他们感兴趣的工作,另一组学生从事他们不感兴趣的工作。没有多久,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的那组学生就开始出现小动作,再一会儿就抱怨头痛、背痛,而另一组的学生干得非常起劲。上述实验告诉我们:人们疲倦往往不是工作本身造成的,而是工作中的乏味、焦虑和挫折所引起的,他消磨了人们对工作的乐趣和干劲。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工作结果的重要性。

如果你不是欢乐地而是厌恶地工作,那还不如撇下工作,坐在路边,去乞讨那些欢乐工作的人们的接济;如果你无精打采地烤着面包,你烤成的面包是苦涩的;如果你总是怨恨地压榨着葡萄酒,那么你的怨恨,会在酒里滴下毒液……这些话一点都不假,可是怎么样才能对工作产生兴趣呢?

第一,把工作看成是艺术创作。圆舞曲比枯燥的打字更受人欢迎,所以,你应该把工作当成艺术享受,把在厨房炒菜,看做是油画创作,油、盐就是你的颜料,炒出的新花样就是你创作的新作品,那么你简单的生活就会变得趣味盎然。

第二,把工作看成是创造力的表现。一位教师上一节好的课,不逊色于编排一出精彩的戏剧。只要你去发现、去感悟,你的工作总有些别人无法体会到的乐趣。

工作是一件非常富有创造性的事情,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创造的过程。或许我们不能像那些艺术家创造出不朽的神话,也不能像那些企业家创造出炫目的财富,更不能像那些政治家取得骄人的政绩,但我们每个人都在创造着,农民播种着收获,工人锻造着希望,士兵保卫着祖国,千千万万的人共同构建了人类、社会、生活、国家。一个人的一生需要承载的东西很多,年幼时你为人子、为人女,年长时你为人母、为人父。很多时候我们的生命不只是为了自己而存在,在最辉煌、最灿烂的青春岁月,你身边有友情、有爱情,更有工作。

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是我们亲手制成的雕像,是美丽还是丑陋,可爱还是可憎,都是由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正如我们的人生道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一样。

努力学习是发展之根本

我们要珍惜学习机会,把学习视作我们的终身事业。为了发展,必须学习。

莎士比亚在《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中写道:

时间老人的背上负着一个庞大的布袋,那里面装满着被忘恩负义的世人所遗忘的丰功伟绩;那些已成过去的成绩,一转眼间就会在人们的记忆里消失。只有继续不断地前进,才可以使荣名永垂不替;如果一旦罢手,就会像一套久遭搁置的生锈的铠甲,谁也不记得它的往日的功勋,徒然让它的不合时宜的式样,留作世人揶揄的资料。一个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能不断学习,改造自己,不能被现有的声名所累。

这天是耶鲁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一群大四的学生站在一座教学楼前的阶梯上,讨论着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最后一场考试,接着就是毕业典礼和找工作了。看起来,他们很有信心,有几个人甚至轻松地谈起了他们已经找到的工作了。

没有人对即将开始的考试表示担心,因为他们早已经准备充分,况且他们的教授——犹太著名学者列维·斯特劳斯说他们可以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要求考试时不能彼此交头接耳。

考试开始了,他们喜气洋洋地鱼贯走进教室。教授把考卷发下去,看到试卷上只有五个论述题,学生们感觉到更加轻松。

3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教授开始收考卷。此时,学生们一个个面色凝重,眉头紧皱,没有一个人说话。

教授收完考卷,面对着全班同学,端详着他们担忧的脸,问道:“有几个人把五个问题全答完了?”

没有人举手。

“有几人答完了四个题?”仍旧没有人举手。

“3个?2个?”

学生们在座位上不安起来。

“那么1个呢,一定有人做完了吧?”全班学生仍然保持沉默。

学生以为教授一定要大发雷霆了,可是出乎意料的是,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预期的。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完成四年工程教育,但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今后的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

其实教授相信他的学生的实力,按照平常的题目要求,每个学生都会及格,他之所以要出这么难的题目,就是要告诫自己的学生: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生,但你们的教育才刚刚开始。努力还要继续。

学习是没有尽头的,有人说,学习知识就像在画圈。随着知识的日积月累,你的圈也就越大。当你洋洋自得时,不妨看看圈外的世界,你会发现这个圈所接触的空白也相应地在增加。真实的生活正在向我们展示它的博大精深。是的,不要因圈内的充实而内心也跟着膨胀,学习是永远都不会停止的。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一日千里,每天都有新的发明,要跟上社会的脚步,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永无止境的学习态度,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除了要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外,还有其他方面知识的学习。在现当代的社会,我们在专业上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专才”,还要向“通才”方面发展,这样才有益于我们在社会上竞争。所以,毕业并不意味着从此不再学习,而是在专业领域要继续地学习。

“没有艰辛就没有成就。如果你想取得成功,除了努力别无他法。”这是英籍荷兰著名画家阿尔玛·艾德马由衷的感叹。只有努力你才能得到发展,只有努力你才能获取成功。

亚历山大征服波斯人后,他有幸目睹了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他发现,波斯人的生活非常腐朽,他们只喜欢享受,不愿意学习,外面的世界发展到什么程度,他们根本不知道。亚历山大感叹道:“没有什么东西比不努力和贪图享受更容易使一个民族奴颜婢膝的了。”

学习是终身事业,中国古代学者刘向曾说:“少儿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月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学习是一种很幸福的事,如同拨一下木炭,就能使奄奄一息的火苗升腾成大火一样,一个愚笨的脑袋会因为学习而产生变化。

《国语·晋语九》载曰:“人之有学也,犹木之有枝叶也,木有枝叶犹庇荫人,而况君子之学乎?”按古人之意,人不可不学也。故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也。《论语·卫灵公》篇亦云:“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古往今来,时过境迁,圣人名儒,言者谆谆,而听者藐藐。颇多学子,闻之不足戒,优哉游哉,依然故我,蹉跎岁月,虚度光阴,老而无成,诚人生一大憾事也。

比尔·盖茨就讲过一句话:在21世纪,人们比的不是学习,而是学习的速度。在现今的企业环境里,没有打不破的铁饭碗。你的工作在今天可能不可或缺,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明天这个职位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我们必须用不断学习来防患于未然。

学养可以改变人的性格

人还是可以改变的,而改变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自己的学养,也就是知识和素养。

培根在《谈学养》中说: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韶秀,数学使人缜密,科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学养终成性格。”不仅如此,神智上的障碍皆可通过适当的学养来根治,恰如身体上的疾病,都有相应的运动来治愈。

厦门教育学院的金一贵老师认为一个人的笔迹能够反映其性格,而改变笔迹,可以改变性格。这乍听起来,似乎有些荒唐,但实际上,却有很深的哲理。

作为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的金一贵从事笔迹心理研究已多年,并在厦门多所学校开展了相关的课题研究。

在第二届21世纪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上,金一贵题为“笔迹剖心迹,性格有密码”的发言一度轰动上海。

在厦门召开的全国写字研究中心年会上,金一贵老师的“笔迹心理分析——练字矫正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学专家。来自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吴教授感叹: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欧美,你的成果不能只藏在厦门。

其实金一贵的理论很简单:人们书写的字阵、章法,用笔的力度、断连、滑涩、飘沉等也是一种行为,行为是潜意识的投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书写者的个性和心理特征。金一贵说:“如果我能透过一个字看出书写者的性格和心理弱点,那不是算命,而是运用了现代心理学中一个重要分支——笔迹心理学。”笔迹心理学认为书写过程就是人“心手相通”的过程,是进行“投射”和“反射”的过程。书写是大脑的“投射”活动,所谓“字如其人”,就说明一个人写字的线条结构能反映他的人格特质。而反过来,通过对写字的培训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特质。

了解书写者的性格只体现了笔迹分析法的一小部分价值,最吸引人的功能在于通过练字训练使性格中的不足得到矫正。金一贵说:“心灵方能手巧,这是天生的;而手练巧了心才灵,这就是后天的培养。”

金一贵老师有许多成功改变性格的例子,性格内向的转为外向,性格柔弱的变得越来越刚强,粗心大意的则能变得细致认真。他说:“通过改变书写者原来运笔中不好的习惯,使新的书写行为形成投射,使之向内在的心理活动转化,进一步反射到大脑,并形成记忆,有助于新的良好的心理个性品质的培养。”

人们都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但是难移并不代表不能移,否则,那些一时糊涂犯错的人岂不是终身背着“犯罪”的包袱?前后“判若两人”的词也就不能被造就出来。

曾国藩在同治元年(1862年)给次子曾纪泽的书信中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人还是可以改变的,而改变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自己的学养。所谓学养,就是知识和素养。也就是说,要不断地增加自己的知识。既然握笔写字都能改变人的性格,那么不断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也能改变人的性格。

首先,每一种知识,哪怕是养花方法,里面都有着不可言喻的境界,那个境界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性情边的愉悦而心胸宽广。

其次,吸收知识的过程需要思考,而思考能使人冷静地进行分析,这个思考习惯的改变也容易改变人的性格,让人变得更加理智。

第三,素养改变,意味着不断吸收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而这正是某些性格改变的过程。

所以,如果你对自己的性格还不太满意,那么就张开触角,多学习一些知识,并不断增强自己的素养,这样,你会对你自己越来越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