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需要把握的12个处事方法
28011900000003

第3章 拯救自己,在苦难中锻造高贵的品质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要学会正视挫折和失败。挫折和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一蹶不振,不能从失败中得到启示。我们都应该做命运的主人,驾驭“命运之神”,在逆境中做生活的强者。要敢于迎着困难屹然而立,像中流的砥柱、雪中的青松、风里的翠竹。

顺心如意并不全是好事

渴望“一帆风顺”无可非议,但是没有永远的顺心如意,不如做好准备,迎接一切挑战。

19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生存中的痛苦》中这样写道:

的确,正是工作、忧虑、劳动和烦恼,几乎构成了一切人的漫长的生涯。但是,如果人的全部愿望刚刚出现就立即得到满足,那么人们又将如何填补他们的生活呢?他们生于世间又将有何作为呢?

不幸也有它的长处,因为大气压如果从我们身上移开,我们的肉体将会四下迸散。所以,如果人的生命从所有的欲望、艰辛和困境中摆脱出来,如果他们目前所从事的一切事情都顺心如意,他们就会自命不凡,不可一世。一定的焦虑、痛苦、烦恼对于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一条航船如果没有压舱物,它就不能保持平稳,因而不能照直行驶。

这是一个真实却又令人寒心的故事。一名年仅12岁的小男孩,在街上看见有人牵牧羊犬散步后,就执意叫母亲给他买一只牧羊犬,母亲劝说道:“家里养不下大狗,要买就买小狗。”谁知这个孩子回到家中竟然从自家厨房里提出两把菜刀,来威胁他的母亲——平时爱他若掌上明珠的母亲。母亲惊恐万状,只得躲出家门,然而儿子在后面紧追不舍,没奈何,母亲只得打电话报了警。

巡警很快来了,他们见到了坐在路边、手中紧紧握着菜刀的孩子。母亲泪如雨下,说:“孩子已经读六年级,平时我和他父亲总是想尽办法让他享受到最好的,并且对他言听计从,他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买什么,今天看来,都是我们把他宠坏了,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了……”

可想而知,家长为孩子享受到幸福,极尽他们所能,而孩子生活在一个这样的安乐窝里,根本不懂得生活的艰难,更不懂得孝顺,他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偶尔一次的不能如意,就会让他勃然大怒,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可见,顺心如意并不是好事。

顺境为人喜爱,为人热望,为人羡慕。谁不愿意平平安安,事事顺利呢?人们把“万事如意”、“一切顺利”作为最好的祝福,送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就说明了人们把顺境看作幸福,把逆境到顺境的转迁看作人生的转机,甚至看作人生的一种成就。然而事事顺利反而使人们觉得生活平平淡淡,了无生气而丧失斗志。当你事业顺利的时候,你可能没有注意到逆境即将来临;当你兴奋莫名弹冠相庆的时候,你可能没有注意伤悲就在你的身边游走;当你沉浸在风花雪月的愉悦的时候,你可能意识不到,恶魔会悄悄卡住你的咽喉。

生命中不堪承受之轻,便是我们春风得意的时候!因为一直顺心如意,所以,对于即将来临的这些,我们一无所知,我们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有些代价甚至非常沉重。人的本性便是避难趋易,在顺境中人容易骄傲,容易自满。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在逆境中人才能把压力变成动力,推动事业的成功。

可是现实生活中,就有一些不思进取的幸运儿,陶醉在顺利的环境里,并不能享受到真正的乐趣,甚至会走向事情的反面。卢梭说过:“如果使我们感到快乐的环境无止境地存在下去的话,则我们将因对它享受惯了,而领略不到它的趣味了。如果外界的事物一点都不改变,我们的心就会变;不是幸福离开我们,就是我们离开幸福。”逆境固然与不幸相联系,可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却能激发人潜在的生命力,锻炼人的顽强意志和拼搏精神。

其实,人的一生,逆境无时无处不存在,要前进就必然会有阻力。面对生活的逆境,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它,它就怎样显示它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悲观失望的人,逆境是不可忍受的痛苦,是人生最大的破产;对于乐观坚强并希望有所成就的人来说,逆境是展示自己意志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场所,也是人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和反思的过程,是形成完整的生命概念,把人对自己能力的觉知和外在行为加以对照的机会。所以,逆境是成功的必需,希望是人生的绝对。有了希望,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当然,受苦不是我们的目的,追求幸福是所有人的正当要求。逆境只是作为人的自我完善的一个途径,如果顺境是人生的素描,那么逆境就会是点睛之笔。为了我们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必须永远充满希望,以摆脱逆境的勇气、决心和意志,来战胜逆境。暴风骤雨后的天会更加清爽、湛蓝,从逆境走向顺境,再回过头来看待逆境,我们会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我们也会体会到更多的幸福。

渴望“一帆风顺”无可非议,但是没有永远的顺心如意,与其如此,不如像高尔基笔下的海燕一样,高唱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挺起胸膛,满怀希望,迎接逆境的挑战。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不加重自己的分量,即使机遇眷顾于你,你也会因为没有负重能力,而与其失之交臂。

一个7岁的小男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虽然年纪小,但是他对自己的工作并没有松懈。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然而令他生气的是: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

看到此种情景,这个以自己的工作为骄傲的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亲摸着孩子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们可以想办法去征服风。”“征服风?”小男孩迷惑不解,看到父亲对自己郑重地点头,小男孩受到了鼓舞。他擦干了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啊,风为什么把木桶刮倒呢?也许是重量不够吧。

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小男孩用小盆端来一盆一盆的清水,然后把它们倒进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这样,每个橡木桶都增加了重量,做完这一切后,小男孩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觉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男孩就匆匆爬了起来,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个个排列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的,也没有一个被风吹歪的。小男孩高兴地笑了,他对父亲说:“要想木桶不被风吹倒,就要加重木桶的重量。”男孩的父亲赞许地微笑了。

人生也是如此,我们可能改变不了风,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和社会上的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既然生命不堪承受之轻,那么我们就给自己加重分量,这样就可以抵御“寒风”,适应变化,不被突如其来的危机打败。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总是会充满大大小小的坎坷,总会有顺境和逆境穿插交织,因为事物发展的规律原本如此。据统计,80%的人在事业上是失败者。但是生活中最大的悲剧,不是暂时的失败,也不是暂时的贫穷,而是习惯寒酸,甘于平庸,颓于失败,在失败面前,没有一点还手之力,乖乖地向命运缴械投降,最后当然一无所获。

那些热爱生命的人,在困难来临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如此,当身处逆境之中,他们会胸有成竹,充满希望,以顽强的拼搏,来接受逆境的挑战。

一个做好准备的人就是一个已经预约了成功的人。面对在生活中行进的自己,他会时时刻刻尽心自我提醒,准备好了吗?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我所准备的是最适合我的吗?当你得到的肯定答案越多时,行动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高。拿破仑·希尔也说:“一个善做准备的人,是距成功最近的人。”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家银行,贷巨款给三位20岁的青年,条件是:他们必须在三十年内还本付息。第一位青年突然有了一笔款,就放松下来。他整日逍遥,对于一切艰巨的任务都避之唯恐不及,即使无法躲避,也会敷衍了事。还不到五年,他的钱就花光了。这位青年的名字叫“懒惰”。他对自己和生活充满了绝望,认为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于是,他一无所得。第二位青年得到钱后也很兴奋,每天忙忙碌碌,却毫无头绪,尽管自己很累,却眼睁睁地看着金钱一分分地流失掉。他的名字叫“无绪”。第三位青年丝毫不敢懈怠,认真谨慎,他希望自己能用这笔巨款做点什么,于是,他为自己列出了一个计划,并认真地实行,三十年之后,他不但还本付息,而且还成了富翁。这个青年的名字叫“充实”,这个给他们贷款的银行,叫“生活”。

对待生活的恩赐,我们要感恩,认真地对待,并且利用已有的一切,充实自己,做好充足的准备,以迎接即将来临的未知。米拉波说:“我们是人,必须成功。绝不能以为会有什么事情超出我们的力量之外。人只要有信念,任何事情都能办到,这,就是成功唯一的法则。”

不加重自己的分量,即使机遇眷顾于你,你也会因为没有负重能力,而与其失之交臂。每时每刻都要武装自己,即使已经丧失了一次重要的机会,即使已经面临了失败,也不能气馁,记住,要为以后做点什么,这就是成功的希望。

高贵的品质在苦难中锻造

生活就像一个炼钢的大熔炉,只有在里面受尽苦难,经历磨难,才有可能锻造出品质优良的钢材。

巴特勒是星光熠熠的NBA球星,但他也曾经被人认为是令人厌恶的社会渣滓。像很多黑人球员一样,贫穷、犯罪曾经伴随他的生活。14岁,因为在学校里持有可卡因和枪支被捕而面临14个月的刑期,他的单亲妈妈为了养活自己和弟弟而做两份工作,这一场磨难几乎击垮了他的母亲。巴特勒感觉对不起她,他需要反省,他说:“当你把生活搞得一团糟,人家把你关在小房间里,和大家都隔离开的时候,你真的需要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了。”

他认识了杰梅尔——威斯康星州一个拯救失足少年的活动中心负责人,并努力争取重新做人。这个转变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但是巴特勒却一点点地在其中吸取有用的能量。杰梅尔对这段生活评价说:“卡隆不是一夜之间就转变的。他明白了要走上正路,必须有耐心。在街头混,做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可以让你一夜成名,同时也能让你一无所有。”

在监狱中培养起来的篮球基本功,在这里有了用武之地。巴特勒参加了AAU比赛,并在一次活动中赢得了最有价值球员称号,NBA球员达柳斯·迈尔斯和昆廷·里查德森都曾经获得过这一荣誉。这是一个转变的契机——巴特勒吸引了全国大学的注意,虽然很多学校因为他的前科而对他关闭了大门,但是,毕竟还有人看重他的转变,看重他的篮球技能。吉姆和UConn大学给了巴特勒机会,巴特勒在吉姆的严格调教下大放异彩,两年后,也就是2002年,巴特勒进入了NBA。

巴特勒的经历曾经让他被众人看不起,使他一度自暴自弃,幸运的是,他能够改邪归正、浪子回头,摒弃以前的自己,重新做人。他说:“我不是坏人,以前也不是坏孩子。我只是做了一些非常非常错误的决定。”而那场苦难,那个错误,却给了他迎头一棒,让他彻底地认清了自己,随着篮球技能的增强,他的成功之路已经越来越清晰。

每个人都应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国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不完满才是人生。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人生不完满,就自暴自弃,在毁灭中解读人生的意义,苦难,对于我们至关重要,只要你敢于面对困境,你就会发现,苦难中含有着很多高贵的能量。只要你汲取了这部分能量,那么你就能傲视折磨你的苦难,你就无愧于你的独一无二的生命。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这样说过: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到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当一股奔流经过无数曲折汇入大川,这个终点是可见的,但流水在奔途中激荡起来的闪光点更受人赞美。法国启蒙思想家拉美特利也说过:“大海越是布满着暗礁,越是以险恶出名,我越觉得通过重重危难去寻求是一件赏心乐事。”经历过苦难,并战胜过苦难的人,都能够体会这“乐事”的内涵。

人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样,每个人都要经历苦难,每个人都有战胜苦难的能力,如果能充分地认识和利用自己的能力,那么劣势也可能转变为优势。所以,只要懂得扬长避短就无劣势可言,如果再进一步,就可以把劣势变成特点或优势。

人的精神力量,常常在改变逆境的不屈奋斗中显示其强大。一个人受尽折磨却没有被压垮,没有精神崩溃而仍能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这本身就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它是生命顽强的见证。就像在沙漠中探险的人在缺水的情况下能活着走出来全靠自己的生存意志一样,在生活的困境中,有些人确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壮怀,它调动人的每一根神经,激起人的所有智慧。思想上的压力和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

“苦难越多,威猛如狮的人就越多。”不要畏惧苦难,要做,就做那个威猛如狮的人吧。

奇迹常会在厄运中出现

厄运通常是幸运的催化剂,厄运中自有人生的转机。人不是被厄运所打倒,就是在厄运中奋起。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哲学家培根在《谈厄运》中写道:“幸运的好处令人向往,厄运的好处叫人惊奇。”

有一名少年,在一次街头玩耍时,遭遇车祸,不幸失去了左臂。父母为之悲伤之际,他却选择了学习跆拳道,因为这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父母不忍拂他的心意,就同意了。

在学习过程中,他的师父只教了他一招,并嘱咐他勤加练习。少年很疑惑为什么师父只教了他一招,但他不敢懈怠,不断练习。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问老师:“您能不能再多教我一些动作?”他的老师非常郑重地回答他说:“你只要把这个动作学好就可以了。”虽然男孩并不了解老师的用意,不过他相信老师的话,继续努力学习。

很快,男孩就开始参加各种比赛。在无数次的比赛中,少年都只用了一招,也是唯一的一招制服了对手。少年觉得这有些神奇,就问师父,这到底是为什么?

师父道出了“天机”,原来师傅教给男孩这唯一的一招是跆拳道中最厉害的招式之一,并且,针对这招,对手的反击只能是抓住他的左手,而男孩没有左手。

我们不能不惊叹造化弄人,少年的不幸断臂,在跆拳道的比赛中却成为优势。我们每个人都有软弱的地方,但上帝总在我们的软弱上,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力量。

厄运通常是幸运的催化剂,厄运中自有人生的转机。厄运是幸运的否定。人人谈“厄运”而色变,避之唯恐不及。但是,厄运并不等于绝望,厄运中甚至有奇迹发生。幸运固然值得羡慕,但厄运把我们全身心的力量激发出来并使幸运显得更加珍贵,更具有一种恒久的魅力。人不是被厄运所打倒,就是在厄运中奋起。

司马迁是曾经历数次厄运而造就的名人:“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他本人则是幽之囹圄,处以宫刑,而发愤写《史记》。

翻开历史,凡品格高洁、成就伟业的人们,似乎并非从小就全是幸运儿,倒是那些遭灾遇难却能自强不息的苦孩子最终能成为大器。举其著名者,高尔基自幼丧父,当过流浪儿、作坊的学徒、轮船上的洗碗工;贝多芬家境贫寒、童年辍学,壮年失聪;富兰克林年少时,在家里帮父母制作蜡烛谋生,以后当了十年印刷工人;莎士比亚做过屠户的学徒,喂过达官贵人的马匹,侍候过看戏的绅士淑女;但丁是孤儿,30来岁时被罗马教廷判处终身流放……

在征服厄运的过程中,伟大人物为人们创造一种精神的财富,树起一面不倒的旗帜,这就是,无边的苦难非但吓不倒强者,反使他们更加成熟,更富有胆识和战胜困难的智慧。坚忍不拔的品质,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所有美德,是在与厄运抗争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的。

厄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奇迹的造就学校,它让人不断尝试,在不断的失败中寻找摆脱困境的出路,在厄运的灰色光环下,他们不但找到了光彩夺目的大无畏的气概,还练就了骄人的本领。说他是奇迹,绝非赞颂冥冥中不可思议的力量,而是倡导由受苦而启引的人的精神力量,有了非同一般的力量,如同火山爆发,自然势不可挡。

厄运直接考验的就是人的勇气和决心。一位久病的青年曾这样写道:“看着幸福的同龄人,看着自己的一切努力成为泡影,我的心像铅铸钢浇般的沉重。我多么向往幸福,但又始终那样怀疑和胆怯。”很显然,厄运在这个青年那里已成了魔鬼,只有战胜怀疑和胆怯,厄运才会转化为天使。

幸运与厄运,同样是一个矛盾的两个侧面,具有哲学上的同一性;在特定的条件下,这两个相反的东西都可以转向各自的对立面。诚如黑格尔所解析的,主体在矛盾对立的发展中“不免遭受有限事物的不幸和灾祸”,但矛盾对立境况中的主体性格并没有“界限和局限”,挣扎的心灵“就在那对立的东西里发现它自己”。

战胜厄运者本身就是生动的符号,它代表着弱者的希望,给弱者以鼓励与鞭策,唤起别人对英雄的崇敬,传递着命运可变、人生可塑、智慧可练、意志可固的信息。只要给自己灌注希望,奇迹就会在厄运中赫然出现。

内心的力量

人一旦没有了欲望,就等于没有生存的能力,不要忽视内心的力量。

麦克是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哈佛大学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高级学府,但是麦克却根本不是一名好学生,在校期间,他疏于学业,喜欢各种投机的小把戏。尽管多位教授曾经警告过他,但是他总是不以为然。哈佛大学的牌子,似乎已经让他有了强有力的生活后盾。

然而毕业时,一位教授给麦克的成绩打了个不及格,这让麦克极为震惊。因为他早已做好毕业后的各种计划,现在不得不取消,真的很难堪。

失望的麦克企图作最后的挣扎,他找到这位教授,请求他放过自己。自然,他并未如愿。他恼羞成怒,向教授大发脾气。

这位教授心平气和地等待他发完牢骚,然后对他说:“你没有看到问题的重点。你刚才说的大部分都很对,确实有许多知名人物几乎不知道这一科的内容,你将来很可能不用这门知识就获得成功,你也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这门课程里的知识,但是你对学业乃至生活,已经完全没有了欲望,而这荒废了你在校的这几年,如果你不警醒,那么这种颓废会让你在走进社会时,一败涂地。”

麦克不为所动,冷漠地注视着这位教授,对他充满了无尽的恨意。教授和缓地继续说:“我知道你相当失望,我了解你的感觉,我也不会怪你对我如此不礼貌。但是做人不能没有一点欲望,否则,你在满足中就会日渐滑落。我能不能给你一个建议呢?现在,就好像我扼住你的咽喉,你已经气息奄奄,你能不能发挥出人的求生欲望,把我打败?”

这一段话触动了麦克,他重修了这门功课,为了避免再一次失败,他相当努力,最后,他不但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而且正如教授所愿,他打败了教授。在这科上,他提出了很多令教授无法应付的问题,成了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麦克特地向这位教授致谢,他说:“这次不及格真的使我受益无穷。”他说:“看起来可能有点奇怪,我甚至庆幸那次没有通过。因为我经历了挫折,并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的确,人不能没有最根本的欲望,如果连求生的本能都没有,那么人活着也不过是行尸走肉。从某种意义上说,欲望就是希望,是指路明灯。我们可以把它作为通向快乐的阶梯或把它作为幸福的投资。

即使我们正在经历失败,即使我们已经失去了宝贵的东西,但是只要我们心存求生的欲望,那么就有重整河山的能力。人们一直在探讨主宰个人机会的到底是什么力量。于是,有人发现,受着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和竞争者等巨大变量的影响,人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但其实,很多人在不利的处境下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而一些开始就表现得很优秀的人,却因为自满而停滞不前,最后堕落。

把这种现象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挂钩的话,那就是遭遇瓶颈,或者叫停滞期。停滞期就是指个体在发展中的某一个阶段,在这样一个阶段里,个体所能够获得的进一步晋升机会的可能性非常小,此时即进入一个相当长时期里无法提升的状态。

而产生这种状态的最主要形式就是满足性停滞,比如,职场上,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业务熟稔的专家水准的人,他们通常觉得没什么好学的了,因此感到非常乏味。从事技术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也会频繁出现停滞情形。

针对这种停滞,各路专家给出不同的突破模式,但是还有一个更巧妙的方式,那就是给自己加一个根本的欲望,即要有在生死中挣扎的能量,有了这种能量,人才不会“死”于平淡。

这个方法不但适用于停滞期,也适用于你失败的时候,正如克尔·凯郭尔所说:你不论失去生命里其他的什么,只要你还拥有它(求生的欲望),便总有机会把一切再赢回来的。

学会自己拯救自己

“自立者,天助之。”这是一条屡试不爽的格言,它早已被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无数人的经验所证实。

20世纪80年代,维斯卡亚公司是美国最著名的机械制造公司,代表着当时重型机械制造业的最高水平。这家公司也是所有求职者最青睐的公司之一,具有丰富经验的人蜂拥而至,应届毕业生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入到这样一家大公司。但是依然有不少应届毕业生被其诱人的光环所吸引。

詹姆斯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某知名大学机械制造业的高材生,和其他人一样,在该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测试会上,他的申请被拒绝了。其实,因为高级技术人才已经爆满,这个用人测试会只不过是走个过场。但詹姆斯没有心灰意冷,他发誓一定要进入维斯卡亚重型机械制造公司。

不能直接进入,他就采取了一个迂回的策略。他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为该公司提供无偿劳动。人事部的负责人起初觉得这不可思议,但考虑到不用任何消费,也用不着操心,于是分派他去打扫车间里的废铁屑。这是一个纯体力工作,可是一年来,詹姆斯勤勤恳恳地重复着这种简单劳累的工作。为了糊口,下了班,他还要去酒吧打工。但是他的好运还没有来。

詹姆斯坚持着,他利用在车间的时间,熟悉机器、产品、技术,凡是他认为有用的,他绝不放过。1990年初,他发现了公司产品存在的技术性问题,他开始不太相信,但是经过各种测算,确定的确存在着问题,他立刻意识到:这有可能使公司遭受损失,怎么办?

如果现在去找经理谈,那么肯定没有人相信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尽快找到解决的办法。为此,他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搞设计,做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在他的研究接近尾声时,公司的许多订单被退回,理由恰恰是产品质量有问题,为此公司将蒙受巨大损失。

公司董事会紧急召开会议商议解决办法,当会议进行一大半却毫无进展时,詹姆斯要求见总经理。当詹姆斯把问题出现的原因作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后,总经理决定让他参加会议。会上,詹姆斯对工程技术上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后拿出了自己对产品的改造设计图。这个设计非常先进,恰到好处地保留了原来机械的优点,同时也克服了已出现的弊病。

这个清洁工如此精明在行,震惊了所有的与会者,总经理询问他的背景和现状,詹姆斯此时才将自己的意图和盘托出。经董事会举手表决,詹姆斯当即被聘为公司负责生产技术问题的副总经理。

自己才是自己的救赎者,人在任何时段,都可能出现一种盲区,无论面临多么大的困难,都不能屈服,要靠自己找到问题的出口。

著名的大文豪巴尔扎克的父亲一直希望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但是他一直想当作家,全然不顾父亲让他做律师的忠告,把父子关系弄得很紧张。父亲便不再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费用,而巴尔扎克写的那些东西又不断地被退回来,巴尔扎克陷入了生活的困境,开始负债累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只能吃点干面包,喝点白开水。但是他决定自己拯救自己,他没有屈服,同时,这段痛苦的经历,还激发了他的灵感,他终于写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字。在这段最为狼狈的日子里,他破费700法郎买了一根镶着玛瑙石的粗大手杖,并在手杖上刻了一行字:我将扫除一切障碍。一个人如果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有顽强的斗志,那么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正是这句气壮山河的名言支持着巴尔扎克,使他成为名垂青史的一代文豪。

许多时候,人的行为是盲目的,因为缺乏对自己能力的认识,特别是在受到外界的否定之后,人可能更加茫然。其实,每一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盲区,像一条漂在海面的船,看不见岸,当然不明方向,手里的桨,东划划西划划,船好像总在游动,其实,它只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打转,走不出更远的距离,但已经感到很累了。这时候,一种茫然无措的感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会轮流地消磨意志和自信。千万不能消沉,越是迷茫的时候,就越要在意识里进行自我反省,告诉自己,我能拯救得了自己,我能克服一切障碍。

在最容易停滞不前的时刻,一定要对自己喊出:“我一定能拯救自己。”前景可以渺茫,自己的意识不能不清醒;现状可以令人沮丧,自己的意志不能不坚定。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恰如其分地自己拯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