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性,而人性最好的维护者就是道德观。没有了这个道德底线,人的确要自由得多,可以为所欲为,但是为所欲为地伤害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做着同等力量的反击,这就是自食其果。
品德永远比作为更加重要,一个有才华的人,如果没有品德,那么他的作为只能是对人类的伤害,对社会的诋毁。道德观就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阳光,有了它的照耀,罪恶的阴冷才会销声匿迹。
人的伟大在于能为善
善良在经历喧嚣时代的沉默后,必将爆发;在经历了被歪曲的命运后,必将为自己正名。因为,人的伟大在于能为善。
本佳敏·法利吉尤是英国一家晚报的主编,也是著名的作家和记者。他自幼贫病交加,无依无靠,饱尝了人生的艰辛,但却也结识了一些为人宽厚、慈爱的人。其中一个书店的老板就给了他最大的帮助。
那时,他特别喜欢读书,在去印刷厂做童工时,他常常贪婪地伫立在书橱前,看着里面的书。本佳敏的衣兜里通常仅有买面包用的几个先令,为了买书,他不得不挨饿。
一天早晨的上班途中,本佳敏在走过这家书店时,发现书橱里有一本打开的新书,他曾经听别人说过这本书,他是多么想把它买下来呀,可是书价太高了。如今不用买,也可以读,简直是太妙了。他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直到把打开的两页读完才走。翌日晨,他又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这个书橱前,即使不能看到下一页,看到昨天的文字,也是一种享受。
那本书依然还在,奇怪的是,他的页码已经被翻到了三、四两页!他又一气读完了。第三天,奇迹又出现了:书页又顺序地翻开了两页,他又站在那儿读了起来。就这样,那本书每天往后翻开两页,他每天来读,直到把全书读完。
到书读完的时候,他忽然明白这是店主对他的眷顾,于是他走进店中,他看到了一位慈祥的老人,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老人却已经明白了他的用意,笑眯眯地抚摸着他的头发说:“好孩子,从今天起,你可以随时来这个书店,任意翻阅所有的书籍,而不必付钱。”
本佳敏遇到了一位极富有责任心的人。善良的老人倾注给他的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温存怜悯,爱护关怀,鼓舞鞭策。他向身处困境的少年人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引导他步入知识的世界,为他后来成为对人类有所贡献、为世人所尊敬的作家而尽到了责任。
一个多世纪前,在哈佛大学的一次讲演上,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断言:“品格高于智慧。”的确,人的伟大在于能为善。
善良的人,以他人的快乐为快乐,以他人的幸福为幸福,绝不幸灾乐祸,损人利己。善良是崇高的品德。与人为善者都是真诚的,真诚和善良同样,也是一种美德。一个人的善良给他带来的幸福要比它本身奋斗所带来的幸福要甜美得多。
因为人之所以为人,首先要有人性,而善良是不可或缺的人性。如果没有构成好品性的善良,那么人们就不能快乐幸福地生活,社会也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没有好的品性,人类不可能取得长足进展,也无法步入尊重品德和个人价值的社会。
品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力之一。精神病学家弗兰克·皮特曼写道:“我们生活的稳定与否取决于我们的品格。是品格的力量而不是激情使婚姻得以长期维持下去,抚养孩子长大,成为一个富有责任心和劳动能力的公民。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是品格的力量使人们能够活下去,忍受并超越他们的不幸。”而这其中最美好的品格莫过于善良。
另外,史蒂芬·柯维说过:“想要成功,必须行善。而要行善,自己必先是个善人。”一个善良的人,必然会因为自己的品行而得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的大小与他们的智力明显不对称,这是由他们在为人善良的品格上的控制能力不同的原因所致。而这用现在的成功学来说,就是获得了人脉,有了这些人的支持,那么做什么事都会有强有力的后盾,所以能够所向披靡。
然而,在现在人的观念里,说一个人善良,就等于给这个人打上了无能和懦弱的烙印。善良在经历了诸多年代的褒义历史之后,突然之间来了质的改变,成了不折不扣的贬义词。人性的悲哀不过如此。
但是,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那些具有影响力的大师,那些站在举足轻重地位上的英雄们,不见得都把“善良”当作了怪胎,并恐惧被拿“善良”来形容自己,这些正向的褒义词在他们那里依然可以作为道德准则的评判,甚至是重要的评判标准。
人们往往计较别人对自己的欺骗,而忽略了自己对自己的欺骗,甚至愿意作出自己欺骗自己的事情,在混淆视听中,掩盖自己性恶的一面。但是为自己不善寻找借口的人,也在遭受着不善对自己的惩罚。社会如何发展,时间如何变迁,人的人性都不会改变,人的善良都不会被他的另一面恶完全代替。
修持美德是人自己的责任
作为人,必须要修持自己的品德,使之更加完美。
固伦和孝公主是乾隆后宫的淳嫔的女儿,因女儿中排行第十,故称十公主。按照清朝宫规,只有皇后的嫡出女儿,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享受的待遇相当于亲王,妃嫔的女儿只能受封和硕公主,待遇等于郡王。而和孝公主的母亲是嫔妃,固伦和孝公主却能享受如此待遇,可见乾隆皇帝对她的宠爱。
十公主虽然生于帝王之家,享尽荣华富贵,但是却并不骄奢,她文武双全,而且知书达理,也许这就是乾隆喜欢她的原因之一吧。十公主六岁的时候,乾隆就在满朝文武的子弟中,挑选了自己最信任的人、权臣和珅的独生子丰绅殷德为未婚夫。
十公主嫁到和家后,与丰绅殷德琴瑟和谐,感情融洽恩爱。但是很快,她就发现“公公”和珅仗着自己成了皇帝的亲家,为所欲为。为人光明磊落的十公主不安起来,她意识到了平静中潜藏的危险,正在向自己靠近,因为品格的最大敌人是自己,与品格为敌,也是与自己为敌。十公主无法阻止和绅,但她时时提醒规劝丈夫,不要想着占别人的便宜,也尽量不要参与公爹的事务,要时时修持自己的美德,因为厄运来临时,也许能救他们的只有美德了。她自己也勤俭持家,提前过起了苦日子。
这一段在昭连《啸亭续录》中有记载:“公主尝对丰绅殷德言:‘汝翁受皇父厚德,毫无报称,唯有见有日彰,吾代为汝忧。他日恐身家不保,吾必遭汝累矣。’”固伦和孝公主果然有远见,没有几年,和珅事败,和家沦落。但是因为固伦和孝公主一直要求丈夫修持德行,才保住了其性命。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品格即命运。”品格塑造一个人的命运,它也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命运。西塞罗曾说过:“在公民的品格里,潜藏着国家的福利。”也就是说,一个人没有道德观念,没有美德,那么就等于为自己宣判了不幸的命运,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有这种倾向,那么这个国家也会将一步步走向衰亡。
一位校长回忆,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在他上学的地方,通往主教学楼的门上刻着这样一段话:请注意你的思想,因为思想将成为言语;请注意你的言语,因为言语将成为行动;请注意你的行动,因为行动将成为习惯;请注意你的习惯,因为习惯将成为品格;请注意你的品格,因为品格将决定命运。
树立道德观是最重要的命运塑造,而修持美德也是人自己的责任。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也不管你的年龄大小,更不管你是否喜欢,道德规范总是时时刻刻、方方面面在制约着每一个人,因而道德是每一个人不得例外的东西,是每一个人必须注意的东西。
有人说:美德值多少钱一斤?这不负责任的问题却有一个最好的答案。道德和美德的利益和幸福为自身的特征告诉我们:道德和美德是为自己的,道德和美德所创造的利益与每人的道德状况美德高低是紧密联系的,而且这种利益和幸福对个人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并非是为了道德和品德本身的。增加还是减少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便是评价一切善恶和一切道德优劣的终极目标。从这一点上说,修持美德不光是为了社会利益,也是为了自身利益,只不过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使得整体社会利益在逐渐增加。
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
守住底线,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并时时加以修正,才得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公元前548年,齐庄公被大臣崔杼拭杀,一时齐国血雨腥风、人人自危。但是齐太史公在记载历史时,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也为了维护自己的声名,崔杼立杀太史公。
太史公之弟继任,他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再书:“崔杼弑其君!”崔杼痛恨不已,又杀了他。
他又让太史公三弟继续书写史记,太史公的三弟继续记录:“崔杼弑其君!”如此的前仆后继让崔杼感到恐惧,犹豫不决间,南史氏也收拾行装准备赴死。然而崔杼已经没有胆量再杀害太史公,最终,“崔杼弑其君”五个血字真实载入史册。
做史记要以事实为依据,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三个太史公前仆后继的悲壮,只为了一个不可改变的大原则,生命的付出,只是为了捍卫事实尊严。手握重权,也惧怕真理;性命不保,却不怒自威。
没有了维护大原则的决心,那么我们人间将不再会有礼义廉耻,没有了维护大原则的气魄,那么这个世界将变得脆弱而不堪一击。
没有原则,人无以成形。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大原则问题,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坚定的态度,无论外界施加多大的压力,都不应该退步,这是一种独立的坚定意志,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所以宋朝人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维护自己的原则很难,违背做人的道德却很容易。司道塔对苏格拉底夸耀说,她能够完全背弃苏格拉底的那些戒律。苏格拉底说:“这当然能做到,因为你引导它们向下,这当然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要引导它们向上,使之实践德行,——这当然很费力,事实上,德上还不为大多数人所知。”
如果连这一点勇气也没有,在大原则面前忍气吞声、明哲保身,则不光为后人耻笑,活得毫无意义,而且生活会被搞得一团糟。在一本记录个人如何沉溺于性爱的书里,一个牧师谈到,有一次他单独住旅馆,由于时间充裕,并且出于好奇心,他去了当地的脱衣舞场——这是他从未做过的事情。而下一次旅行的时候,他又去了另一家脱衣舞场。长此以往,这成了一种嗜好,几乎毁了他牧师的职业和婚姻生活。
做人一定要守住自己,哪怕局势如何艰难,也不能有所懈怠,否则,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原则,一件小事,也可能酿成一辈子的悲剧。李陵身为“飞将军”李广的孙子,骁勇善战,在最后的战争中仍然以微弱的残军让匈奴损兵折将,不愧为将门虎子,然而,战败后的李陵却以投降收尾,李家几代人的战绩付之东流,他还为此背负了一生骂名。投降后的李陵在匈奴中生活落寞而无奈,最后郁郁而终。这就是最典型的没有原则的悲剧。
人们在遵守做人的原则的同时,还要随时做出适当调整,使自己的做人原则时刻能够适合现时代的要求,不要让原则束缚自己的思想。在把握做人的原则上,要有个度。给自己定做人原则的时候,要合情合理,还要切实可行。
我们作为普通人,也要活得有尊严,有气节,就要有一个基本的做人原则,在大原则面前,守住自己的底线,要用果敢和坚毅书写一腔正气,同时还要时时修正这个原则,使得这个原则更适应社会的发展。
每个人在上帝那里都有一本美德账
每个人在上帝那里都有一本美德账簿,因此人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有一对夫妻,在下岗分流中双双下岗,原本富足的生活一落千丈。他们费尽周折找工作,也接连进过几个工厂,但是不是技术问题,就是待遇问题,总之,经济上,他们越来越感到捉襟见肘。后来两人商议,并在朋友、亲属以及街坊邻居们的帮助下,在小城新兴的一个服装市场里开起了一家不大不小的火锅店。
刚开张时,火锅店生意冷淡,全靠朋友和街坊照顾。夫妇俩都是善良宽厚的人,他们以自己的人格经营这家小店。待人诚恳热诚不说,他们各种餐饮的价格低廉,赢得了大批的“回头客”,生意一天一天地好起来。
但是在这些川流不息的人来客往中,却总有一些乞丐。几乎每到吃饭的时间,七八个大小乞丐,就会成群结队地到这个火锅店来吃饭。这对夫妇俩并没有厌烦,他们笑呵呵地给这些肮脏拖沓、令人厌恶的乞丐高举到面前来的那些五花八门的锅碗瓢盆中,盛满热饭热菜。让人惊讶的是,夫妇俩施舍给乞丐们的饭菜,都是从厨房里盛来的新鲜饭菜,并不是那些顾客用过的残汤剩饭。来小店的乞丐们好像也很知趣,讨了饭菜就走,从不在火锅店的门口逗留而影响夫妇俩的生意。
对这对夫妇的善意,有人佩服,有人不解,有人讥笑,也有人在毁谤。可是夫妇俩一如既往。上帝那里,有每个人的美德账簿,上帝会根据人们的德行,安排其生活及命运。这话一点不假。
大约半年以后的一天深夜,服装市场里有一位老板因为沉迷于麻将桌前,忘了将烧水的煤炉熄灭,引发了一场大火。由于整个市场中都是些丝绸、化纤、棉麻制品一类的易燃物品,火借风势,眨眼的工夫,整个市场便是一片火海。
邻近的火锅店眼看要被大火吞噬,这天这家火锅店的男主人恰好到外面进货,店里只留下了妻子照看。一无力气、二无帮手的女店主,一时慌了手脚。危急时刻,只见那班平常天天上门乞讨的乞丐,像天兵天将降临一样,在老乞丐的率领下,冒着危险将那一个个笨重的液化气罐搬运到了安全的地段,并将那些易燃的物品也全都搬了出来。消防车很快开来了,控制住了险情,火锅店由于抢救及时,虽然也遭受了一点损失,但有惊无险。如果火锅店里那些笨重的液化气罐子不及时搬离火场,一旦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整个市场都会被夷为平地,那损失可就大了。
每个人在上帝那里都有一本美德账簿,因此人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有这样一个笑话,说一个盲人在走夜路时总是拿着一个灯笼,当人们问他:“这不是多此一举吗?”他却回答说:“我虽然看不见路,但我提着灯走,别人就能看见我,而不至于撞着我,同时他也能看清路面。”当你为别人着想的同时,其实就是在为自己着想。这是对上帝账本的一种解读方法。
你也许不信上帝,你也许不臣服于命运,但是你却不能不相信自己的良心。做了好事,你总会身心舒畅、神态安闲。而一旦你做了坏事,即使你表面上安静沉着,内心里却如油煎翻滚,痛灼着拷问着自己的灵魂。即使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也会有无法对视自己的良心的时候。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形式的体现,她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的价值。因此,这是关于上帝账本的主观因素。
有些人误把自私、贪婪看成机灵,把吃亏当做傻气。他们像蠹虫一样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宁可蛀空别人的大梁;他们为了煮熟自己的一个鸡蛋,不惜烧毁别人一栋房子。然而,恶人到头来总是一事无成,坑害别人最后必然坑害了自己。
做了好事,必然会赢得周围人的尊敬,每一种真正的美德,如勤劳、善良、正直、自律、诚实,都自然而然地得到人类的憧憬,得到人的艳羡。具备这些美德的人值得信赖、信任和效仿,这也是自然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弘扬了正气,他们的出现是世界变得更美好。天才人物凭借自己的智力赢得社会地位,而具有高尚品格的人靠自己的良知获得声誉。前者受人崇拜,后者被人视为楷模,加以效仿。这是关于上帝账本的客观因素。这不是一种宿命,这是我们思想和行为的必然性里所蕴含的偶然性。
从长远来看,是灵魂主宰着人的生活。所谓上帝的账本,不过是一个比喻,但却是最恰当的比喻,撒下爱的种子,必然得到爱的回报;播下恶的种子,必然得到恶的果实。
品德比成就更重要
只有品德才能够获得人们的敬重,只有品德才能够让行为走得更远。
孔子有一个弟子名叫阳虎,他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为官掌权的比比皆是。
一次阳虎却在卫国遭到通缉,他如丧家之犬四处逃窜,最后逃到北方的晋国,投奔到赵简子门下。赵简子一向钦佩于阳虎的才识,就收留了他。在两个人闲聊的时候,赵简子忍不住问他说:“是什么使你变成这样子呢?”
“从今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培养人了。”阳虎伤心地说。
“为什么?”赵简子问道。
“许多年来,我辛辛苦苦地培养了那么多人才”,阳虎懊丧地说,“我的弟子大部分或是当朝大臣,或是地方官吏,或是边关将领。这足以令我骄傲的了。可是没想到,就是由我亲手培养出来的家伙,做地方官吏的无中生有地在百姓中败坏我的名声,在朝廷做大臣的离间我和君王的关系,最可恨的是那些手握兵权的将帅,竟亲自带兵来追捕我!想起来真让人寒心哪!”
赵简子听了若有所思,他颇有感慨地对阳虎说:“也许错误在你啊。只有品德好的人,才会知恩图报;那些品质差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是不会这么做的。其实这个错误还在你自己,你当初在培养他们的时候,没有注意挑选品德好的弟子加以培养,才落得今天这个结果。这就好像:如果栽培的是桃李,那么,炎热的夏天你可以在它的树阴下乘凉休息,秋天还可以收获那鲜美的果实;如果你种下的是蒺藜呢,那么乘不了凉不说,到秋天你也只能收到扎手的刺。在我看来,你所栽种的,都是些蒺藜呀!所以你应记住这个教训,在培养人才之前就要对他们进行选择,否则等到培养完了再去选择,就已经晚了。”
世界无论如何发展,人都不能脱离品德来谈作为。人的心灵杰出,行为才可能杰出,人的内心美好,气质才会美好。人的气质、能力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人的内在品质决定的。凡是取得成功的人,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做人的成功。
李嘉诚说:“做事先做人。”对人生而言,技巧只是方法和手段,而决定人生成败的却是品质。一个具备优秀品质的人,无论在何种环境条件下,都最终会超越他的同类,环境特殊条件只能制约成功的大小,但绝对无法阻止他最终取得成功。
有品德没有才能的人,人们能够接受,因为普通人比比皆是;但是,有才能的人没有品德,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他可能危害四方。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弗里茨·哈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了毒气,然而战争中死于毒气的人不计其数。哈伯自己在战后都感到罪孽深重,以至于怕被人认出来而故意蓄胡子,并到外国去避了一段时间的风头。这就说明了品德比才能重要。
对于现在的企业来说,如果有两个可供选择的人,一个是品德高尚,才能一般,另一个是品德一般,才能优秀,聪明的企业家都会选择前者,因为虽然可能无法创新,但是至少不会受到破坏。司马迁说过:“有德无才是君子,有才无德是小人,无德无才是庸人,德才兼备是圣人。”况且,才能需要一定的资质和一段时间的积累,但品德一旦定型,很难更改,除非把精力全放在对品德的培养上,而那需要一生的追求和修炼,因此,从成本的角度来说,企业也不会选择后者。
只有做人的品德没有问题,做事才可能保证方向,那么作为也就会更加有意义。所以,人,首先要培养优良的品德,然后才是才能。
常怀敬畏之心
人要有所敬畏,才能有所约束。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为准则就有了规范,就会自觉地约束自己。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令。”智者、圣人,之所以不凡,因为有所畏惧也有所敬仰。
人不可没有敬畏之心。《增广贤文》里说:“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敬畏之心在这里外化为道德力量,促使人修身明性。
人常怀敬畏之心,就不轻易浮躁不容易轻忽,内心自然生养一些正气、庄严与崇高。人很渺小,因为有了信仰与敬畏之心,反而让我们内心清澄而庄严。
人要有所敬畏,才能有所约束。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为准则就有了规范,就会自觉地约束自己,对于越轨之事不敢想、不敢干;有了敬畏之心,就会提高警惕,有所畏惧,严于律己,谨慎从事,不会忘乎所以,为所欲为,从而能够创造美好的人生。
东汉名臣杨震,入仕之前家境窘迫,长期过着自食其力的清贫生活。入仁后,他从不接受别人的馈赠,当时的人都很敬重他。有一年,他从荆州调到山东任东莱(今山东莱州)太守,路经昌邑县(今山东金乡西北)时,昌邑县令王密特来参见。
王密是杨震在刑州时举荐的秀才,他为了报答杨震的知遇之恩,当天晚上趁夜深人稀,怀揣十斤黄金呈献杨震。杨震批评他说:“作为老相识,我比较了解你,你怎么会不了解我呢?”
王密以为他假意推辞,便说:“夜里不会有人知道这种事,请大人放心收下吧。”
“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没有人知道呢?快给我收起来!”杨震严肃地训斥了他。王密很惭愧,收起金子拜辞而回。
后来,杨震做官做到了司徒,位列三公之一。
古人教导说:“君子不欺暗室。”意思是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据《烈女传·仁智传·卫灵夫人》记述:一日,春秋时卫国国君卫灵公正与夫人夜坐闲聊,忽然听到宫外车声辚辚,车行到宫殿门前的宫阙时,声音就戛然而止,过了一会儿,才又有辚辚车声。
灵公问夫人:“你能猜出门外乘车而过的人是谁吗?”夫人回答:“这一定是蘧伯玉。”夫人又说,按照礼的规定,经过君王之门应该下车,见到国君使用的路马应凭轼行礼,这是为了显示尊敬之心。忠臣和孝子从不因天色明亮就张扬节操,也从不因天色昏暗就败坏品行。蘧伯玉是有名的贤大夫,仁义而聪慧,事奉国君十分谨慎,必不以暗昧废礼。所以这个在黑夜里还严格守礼,在国君门前下车步行而过的人一定是蘧伯玉。
灵公派人出去探个究竟,果然不出夫人所料,这个人正是蘧伯玉。后来,这个故事演化为“不欺暗室”,成为赞誉慎独自律者的成语。
孔子说过,君子慎其独。意思是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谨慎。一个人对自然、对生命、对道德、对法律心存敬畏,就会时刻坚持自律,做到慎独慎微,有所为有所不为。
敬畏是一种物我统一的内省。常怀敬畏之心,生活就如同马有了缰绳之约束而不会任意飞奔,洪水有了河堤之束缚而不会到处泛滥。古人说:“凡善怕者,必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甚至无法无天。不懂敬畏的人是可怕的,不知道应敬畏什么的人是可悲的。
学者周国平先生说:“对于那些毫无敬畏之心的人来说,是不存在人格上的自我反省的。如果说‘知耻近乎勇’,那么,这种人因为不知耻便显出一种卑怯的无赖相和残忍相。只要能够不受惩罚,他们可以在光天化日下干任何恶事,欺负、迫害乃至残杀无辜的弱者。盗匪之中,多这种愚昧兼无所敬畏之徒。一种消极的表现则是对他人生命的极端冷漠,见死不救,这类事既频频发生在众多路人旁观歹徒行凶的现场,也频频发生在某些医德败坏的医院里。”“有的人有很高的文化程度,仍然有毫无敬畏之心。他可以玩弄真心爱他的女人,背叛诚恳待他的朋友,然后装出一副无辜的面孔。他的足迹所到之处,再神圣的东西也敢践踏,再美好的东西也敢毁坏,而且内心没有丝毫不安。不论他的头脑里有多少知识,他的心是蒙昧的,真理之光到不了那里。这样的人有再多的艳遇,也没有能力真正爱一回,交再多的哥们,也体味不了友谊的纯正,获取再多的名声,也不知什么是光荣。”没有敬畏就没有约束,就没有反思,就会走向歧途了。
敬畏是人心灵的一种约束,具有警戒与自省的作用,有助于规范与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只有有所敬,我们才知道自己的人格还有缺欠;只有有所畏,我们才知道秩序是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法则。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是一条谋生的路,也是一条朝圣的路;前者让人热爱手里粮食,常怀平常心,后者让人看见高度与理想,并常怀敬畏心。只有常存敬畏之心,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
学会控制自己
你控制了自己,你就控制住了命运,也就控制了你的人生,这时的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17世纪西班牙思想家葛拉西安留下一句名言:“首先控制你自己,然后你才能控制别的人。”人必须控制自己的一切消极品性,才能够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自我控制是一种非凡的美德,它更是使其他美德焕发光彩的源泉。”当我们学会了自我控制,我们的人生就变得越来越有高度越来越有亮度。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第32任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残疾人总统。他的任期长达十二年,在他任内树立了一个坚忍、自制、机智、幽默、奋斗不息的硬朗形象。但是,这位政治家并非生来如此。
小时候的罗斯福哮喘病缠身,视力欠佳,身体虚弱得甚至无法吹灭床边的蜡烛,他身体的状况糟糕得让他的父母不敢肯定他是否还可以活下去。不过,罗斯福还是活了下来。而且作出了后人几乎难以超越的成就。
是什么让罗斯福有如此巨大的转变呢?罗斯福说:“关于我一生经历的各种战役,人们谈论很多。其实,最艰难的一场战役只有我一个人知道,那就是战胜自我的战役。”为了战胜自我,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采取了各种手段,终于让自己拥有了高度的自制力,从而成就了自己伟大的事业。
现代社会需要稳定的情绪和成熟的心态。很多人自制力不强,只给自己后悔的机会,却管不住自己让“后悔的事”不发生。学会自我控制,是一种自觉行为,需要长久的坚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人有七情六欲,欲望是人的本性,无论伟人还是平民,穷人还是富人皆有之。人的心理受欲望的控制,你的欲望越多,则你的需要也就越多。欲望如波涛汹涌的河水,如果让其放任自流的话,很可能会泛滥成灾。针对其放荡的个性,要采取一些措施,给其一点约束。
例如,炒股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炒股的最高境界是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很多人管不住自己,频繁操作、满仓、追涨,结果被套、割肉、亏损。减少操作、控制仓位,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是比较难得事情,那是欲望抑制后的体现。控制了欲望就控制了仓位,控制了仓位就控制了风险。欲望,或许我们无法战胜,但是欲望可以适度控制,控制力量越多,你的失望就会越小。
学会控制自己的嘴巴。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住自己的吃喝和管住自己别乱说话。人们为了吃喝这件大事,从早到晚不停地忙碌。有的人为了吃喝,不惜东奔西簸;有的人为了吃喝,不惜违法乱纪;有的人为了吃喝,不惜卖身求荣;有的人因为吃喝,肥胖臃肿,疾病缠身,痛苦不堪,甚至早亡。做人,必须克制住饮食的欲望。俗话说:“言多必失”、“祸自口出”。不会说话的人容易得罪人,惹祸上身,又容易引起别人注意而暴露自己的缺点。三国时期的杨修“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恃才傲物的结局是讲出了曹操心中的秘密而死于非命。
说话要用脑子,凡事慎言,话多无益,嘴只是一件扬声器而已,平时一定要注意监督、控制好调频旋钮和音控开关,否则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讲话不要只顾一时痛快、信口开河,以为人家给你笑脸就是欣赏,把掏心窝子的话都讲出来,结果让人家彻底摸清了家底子还偷着笑你。
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做事绝不能不计后果,想干啥就干啥。该做的做,不该做的绝不能做。更不能因自己的情绪不稳定有过激行为,否则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人的行为是受大脑支配的,它是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方式。如果说人的思维方式是因的话,那么表达方式就是果。所以,我们要保持理智,冷静思考。
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人的感情错综复杂,它不会有正常的排序,像跳跃的音符此起彼伏。有的人爱上了自己不该爱的人,有的人恨自己不该恨的人。人不能由于自己的好恶,放荡自己的感情,否则就会酿成自编自演的悲剧、自饮自酿的苦酒、自听自弹自唱的悲歌,自己以一个丑角出现在人生的舞台上。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人在一生当中都会遇见喜事,人若遇见喜事难免要高高兴兴地庆贺一番,但要适度,当心乐极生悲。人在一生中同样也会遇见伤心事,亲人离去人们都会悲痛欲绝,但决不能终日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
学习控制自己,就像学习数学当中的极限一样,知道什么叫有穷极限,什么叫无穷极限。在人生当中,该做的事就是无穷极限,不该做的事就是有穷极限,这就叫人生极限定律。
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你控制了自己,你就控制住了命运,也就控制了你的人生,这时的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