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家长至少都是初中文化以上,应该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其他三个古国的文明已经断掉了,只剩下我们中国一家。我们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勤劳的祖先把我们的神圣文字、我们灿烂的思想精髓一直流传下来了。佛教最早在印度诞生,中国的佛教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但是印度已经失传了。印度的梵文传到中国以后,中国集中了最优秀的人才,把它翻译成中文,并确信中文的翻译水准,已经超过了梵文。加之我们本土的儒教、道教,形成了三教合一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为全世界人民所仰慕。
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在文化上差异很大,特别是有了电视电脑之后,差异就更大了。因为受到外来信息的干扰,我们的青少年因为远离祖训,丧失了抵御的能力,思想意识受到了残酷的冲击,甚至丧失了年轻的生命。今天见到了一个舟山市职业学校的学生,身高一米八二以上,但是瘦得皮包骨。我跟他开玩笑说:“你这孩子就剩两盘菜了,一盘排骨、一盘皮冻。是不是上网造成的?”“是。”“迷恋网络应不应该?”“不应该。”“职业学校是大染缸,对不对?”“对。”我感到这孩子也不一定完全是因为上网看电视造成的,主要是他有严重的思想障碍得不到解决。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零岁开始走到现在的。我们的人生到底有哪几个差异很大的年龄段,很多人还没有搞清楚。每个年龄段应该在德智体方面受到哪些教育,为人父母的职责有哪些?有的家长啊只想赚钱,赚了钱啊养孩子,养大了读大学。给她买嫁妆结婚,买房子,然后再养孙子。就是这样只想让孩子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没想到孩子的思想道德需要建设。而且这个工程是长期的,直至生命的尽头。父母要准备做孩子一生的导师,不能退转。
我有位老师是某市的教育局局长,他的孙子初中毕业了,便带到我那里去:“刘冰,你是教育家,我的孙子初中毕业了,重点高中没考上,普通高中不能念,职业学校是大染缸,怎么办?”
这是教育局局长说的。这说明什么呢?有一些学校不是真正搞教育的,就是照看孩子的。怎么办?才十六七岁,到哪里去啊?又不能上班,关在这些学校吧,老师上课走形式。所以职业学校毕业的人,好一点儿的话,能保持初中毕业的水平,也就是没有学坏,否则的话他会堕落。更严重的,不珍惜生命轻生自杀。
像北京,今年四月份做一份调查,北京市有六十万人患有精神疾病,大学生就有十万人。四月二十三日,北京某所大学有个女生跳楼了;五月八日,一个博士生也跳楼了。你想想,家里把他培养到博士生这个位子上,花的钱大概跟他个子一般高了,他却轻生跳楼了。有人说,那是他们家的事。我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就好了。跳楼自杀是结果,我们的失衡教育就是原因。如果你家的幼儿教育没有搞好的话,将来就要出问题。
父母对儿女有几项义务,第一项是教育,可是很难落实。第二项是培养品德,孩子的品质是从小培养起来的。但是现在培养孩子的品格,我们的家长也进入了误区,以为给孩子最优越的物质条件就好了。有一句话说: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所以家里买房、装修,你看那个设计师啊,主要是夫妻房、儿童房,各种各样的小东西。什么床,什么图画,一般的家庭没有安排老人的卧室,谁家买房子安排老人卧室的举手看看?有,真好!
《红楼梦》里扮演林黛玉的陈晓旭,那年春节请我到家里上课。她把最好的二楼给父母住,用的家具全是木制的、老式的家具。自己住在三楼,一楼是公共的。她们家有三个保姆,我告诉她们只能打下手,必须由父母亲自培养孩子的品质。我为陈晓旭全家讲课,要求保姆从今天开始的任务是读六本书,一个保姆念两本。“你在我们家做工,我还培养你读书,你看好不好?”
现在很多家长在干什么呢?赚钱啊,跳舞啊,喝酒啊。觉得我有钱,我雇了仨保姆,一个保姆做饭,一个保姆收拾卫生,一个保姆接孩子上下幼儿园。三个保姆加起来没有读过六年书,所有的毛病都带给你的孩子了。北京有一个知名企业的女董事长,通过几个人捎口信给我:“刘老师,能不能看看我的孩子?孩子五岁了,我才发现人家小孩子三岁能背《弟子规》、背《老子》,我五岁的孩子竟然口齿不清,话都说不全。”为什么呢?那个保姆为了看电视、打电话、聊天,却给孩子吃安眠药。所以我说,如果是你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就要亲自去培养他的品质。你把孩子交给那些没有文化底蕴,甚至没有德行的保姆来照看,就等于你把贵重的钱财交给不认识的人来看管,对不对?在火车站都要提醒你,不要把行李交给不认识的人看管,避免被人给带跑了。
古人讲,教儿婴孩。从婴儿那个时候就开始教育,包括妈妈听音乐啊,和自己肚子里的孩子讲话、沟通呀。现在北京、青岛、辽宁、河南很多地方都办起了太太学堂,这是我给起的名字。他们说什么社会女子学堂,什么翰德学堂。我说不用那么麻烦,就用中国传统的“太太”两个字,这是中国的专利。我们中国古时候有三皇五帝,有文武周公,他们身边有三位杰出女性:太姜、太任、太姒。她们把自己的子孙培养成为圣贤,是幕后的英雄。
现在有很多妈妈准备怀孕时就进太太学堂,培养品德啊。大连的一位徐奶奶,这个老人家从医院退休后,便在家里开了太太学堂。很多怀孕的女人,每个星期到这个老人家聚会一次到两次。大家包饺子,孩子还没出生,就教孩子:你****,我和面,我蒸饺子,你煮饺子,大家合作,让孩子懂得共同生活。
关于素质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了三条:第一,学会学习;第二,学会工作;第三,学会共同生活。孩子还没出生,家长就教会他共同生活。家长看文艺节目《威风锣鼓》,觉得很振奋人心。我就问在场三位有孩子的妈妈,我说:“小韩,你看到锣鼓便联想到了什么?”“真齐。”我再问另一个:“小赵,你想到了什么?”“哎呀,他们表演得很卖力气。”问第三个呢,“我跟她们俩意见差不多,反正挺好。”我说:“你们想知道刘老师是怎么想的?是那个领头的指挥得好。”我们的家长就是指挥,我们的老师不更应该是指挥吗?看这个都能悟道,悟什么道啊?自然法则。
这些都是教育。而如何培养孩子的德行是最重要的。神舟六号飞上天了,“哎呀,孩子你还没出世呢,你将来飞神舟十号。”拔苗助长啊,恨不得你的孩子一下子成为超人,望子成龙啊。可是孩子要在循序渐进中慢慢地培养他的品质。注意身教胜于言教。有的家长贪图小便宜,去买东西时多找了一块钱,孩子说:
“妈,多找了一块钱。”“别嚷嚷,小孩子知道什么。”坐公共汽车,售票员说:“哪位同志没买票?”你一上车就蹿到后面下车门旁边的位子,趁着售票员没注意,就不买了。孩子说:“妈,还没买票。”“去去……”气得自己打孩子一下,好不容易蒙混过去了。童言无忌啊,你这是在教唆他不是在教育他。
我昨天在桃花岛,家长们陪我去看射雕城。有个七岁小孩子也去了。这孩子刚刚一摔倒,他的爸爸妈妈马上要去扶他,我说:
“不要!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嘛,又没有什么危险。”他就是在原地没走好,摔着跟头。这个时候要鼓励他,“宝宝真勇敢。哎,不哭嘛,不要紧的。”新加坡小朋友的妈妈经常是这样的,“小心”,然后就是微笑着跟孩子讲话。
现在讲父子母女之间要蹲下来讲话,要给孩子人权,我们是平等的,我们是朋友。这不符合中国的传统理念。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不提“人权”两个字的,小孩子就是要听父母的话。父母对外人谦称自己的孩子是“犬子”。
我小的时候,脾气很犟,经常挨打。父亲打我把棍子都给打折了。你犟嘛,就打你。哭完了,父亲再给你讲一段故事。小孩子记吃不记打,如果忘了,再打。现在还了得?孩子有人权。有家报纸上刊登说,孟母择邻不要再宣传了,扼杀儿童天性。真的是这样吗?孟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圣成贤,就把家搬到了学堂附近,为孩子营造了最好的成长环境,我们都应赞叹孟母啊。《论语》里也说了嘛,里仁为美,一定要选择好的邻居,选择有美好品德的邻居跟他交往。哪家有人进监狱了不要去;哪家有小孩子上网吧,也不要去。要跟有德行的人交往,近朱者赤。
建设和谐社会应该从建设和谐家庭开始,家庭不和谐,怎么能谈到和谐社会呢?你比如说,一个家庭,周六周日两个人带孩子去麦当劳、肯德基,上游乐场,我说你可不可以带着孩子到残障儿童福利院、孤儿院去看看?那些孩子没有妈妈,残障啊,你能不能把你的玩具给他们玩啊。
有个学生,他拉着一家人向我磕头拜师:“老师,您就是我们的恩师,我们看了您的光盘。”我说:“你拜我干什么?”“请您教导教导我的孩子。”我说:“你的孩子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你自己的孩子你去教吧。”“哎呀,我没时间啊。”“你回家吗?你的言行,你的言谈举止,打一个电话,接待一个人,跟妻子说话是不是温和啊等等,都是教育。我只能教给你一些方法,我这个人是不给别人做家教的。”他们全家人到我那里一年之多,今年的三月二十九日,他们全家上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春风化雨诵经典”节目。他的儿子和我们诵读形象大使鞠萍姐姐一起在台上做嘉宾,背诵《老子》,背诵《弟子规》。随后我也讲了一段:“这个孩子能背诵《老子》、《弟子规》,是他父母带头开始学的。过去这个家庭不和谐,经常磕磕碰碰。那么现在全家人读经典了,家和万事兴。”男人是这户口本的主人,掌握着方向盘,是一家人的导师。
这个家庭每天都是“三省吾身”,每个人都写心得体会。“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我工作的时候是不是忠于职守了?我当老师在课堂上是不是忠于职守了?对孩子是不是负责了?“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我和同事朋友交往的时候是不是讲信用了;“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给我的学问知识,我是不是温习了?
他的妻子背诵《女儿经》。现在看我们祖先的教导,我们做女人没有学到位啊,做家长没有尽职尽责啊,没有尽力。你说我上班很忙。但是你上班的目的是什么啊?是不是为了更好生活啊?结果我们大部分的人不会经营家庭。这个家庭是要经营的,包括父子关系、母女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你手里拿的《弟子规》中说:“首孝悌,次谨信。”“首”是第一件事,头等大事,孝是孝敬父母。悌是友爱兄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友爱同学,友爱同事,夫妻更要恩爱有加啊。我说家和万事兴!我给家长作报告的时候经常说:“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那我们把它引申为“夫道友,妻道恭;夫妻睦,孝在中。”你夫妻两个不吵架,双方的父母不操心,不担心,是不是就体现你的孝啦?那么你们不吵架,孩子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生活,孩子就受益啊。
爸爸读《论语》,妈妈读《女儿经》,半部《论语》治天下。我这个在国航当飞行员的学生现在就要升任机长了。过去他不是机长,心理不平衡。“就凭我飞行技术第一,英语考试第一,竟没当机长。”他开车陪我去大同的五台山,后面坐了三位女士,他一上车把座椅往后一拉,靠在椅子上。我说:“你这个动作就不配当机长。你上来的第一件事,应该是把座椅往前拉一拉。后面的美女挤不挤啊?要照顾他人,是不是啊?你不懂得照顾他人,怎么能让你当头啊?《弟子规》没学好。”他说:“老师我服了,今天您的点播我明白了,我是真不够资格做机长啊。”现在他升任机长了,是国航第三大队机长。他说:“您看,现在名片都给印了,但是我做得真不够,不到位。”我说:“你真进步了,认为自己够资格,你就是没有进步;现在你认识到自己不够资格,才真是进步了。”
三十八岁的毕朝京,属猴的,也在机场工作。他的母亲有糖尿病,胳臂、腿也经常疼。有一个医生给他妈妈用电疗治,医生说:“你跟着我学,花二百块钱买这个机器,平时你自己就能给你妈妈按摩治疗,她就会很舒服,没有副作用的。”于是他就花两百块钱买了这个机器,那个大夫给他妈妈治病时,他就在旁边学。学会了,每天就在他妈妈身边进行电疗按摩。
有一次我开车路过他家,事先也没有打招呼,一进门,就见他光着膀子正在给妈妈做电疗,出了一身的汗。看见我们,他赶紧跑回里屋穿衣服。过去他十岁的女儿没有学《弟子规》的时候,骂老爹踹老妈;现在学了《弟子规》,变成一位温文尔雅的大家闺秀。她在首都机场第一小学上学,去年参加香港的全球经典大赛——《〈弟子规〉在生活中》,获了奖。所以这个家庭,爸爸孝顺,给孩子做了很好的榜样。
在我身边接受传统教育的这些孩子身上,发生了不少很有趣的故事。
几个孩子在我家抄写《老子》。我告诉所有的孩子都要用钢笔写,小婉怡的钢笔没有墨水了,我就把自己的钢笔借给她。那么正好我要陪着自己的老师沈阳大学的陈校长出门办事,临走时告诉孩子们:“你们写完后,把自己的书包整理好,不要错拿别人的东西。”晚上小婉怡给我打电话:“教授奶奶对不起,我回来发现您的钢笔在我的文具盒里。”我说:“没关系的,放在你那里,哪天你爸爸开车过来,捎给我就是了。”我放下电话,她爸爸来电话了:“老师,我开车过去。”我说:“一支钢笔,不要跑。”“不!这是最好的教子机会。‘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弟子规》
里面教导的。她爸爸特意开车就过来了。
后来我才知道,为了这支钢笔,她们家开了个家庭会议。她的爷爷很倔强地说:“什么事大惊小怪的?刘教授已经知道了,下次带过去就行了。不要跑来跑去的,而且刘教授都说了,不用送。”但是奶奶说:“应该送回去,叫孩子从小就懂得,借人家的东西要及时还,讲信誉,我们这是在教子啊。”奶奶主持着家庭会议,大家都发表了意见。最后妈妈爸爸孩子全都同意来送,爷爷保留了意见。爸爸开车带着孩子,见面给我鞠躬说:“老师对不起,耽误您用了。”
卫东的父亲去世了,我们所有长辈去吊唁的时候,他给我们一律下跪行大礼。他们家懂得传统教育,祖上出过王爷。在上海还有他家族的席家花园,在历史上很有地位。我说:“既然你的家族过去是贵族,自己的父亲去世了,从外地来了很多长辈,恐怕以后这些长辈不会再来了,或者很少会再来了,你要行大礼了。”我这个学生他也是三十八岁了,能尊师教导,如礼如法地依教奉行,这就是《弟子规》里说的“丧尽礼,祭尽诚;侍死者,如侍生”。他的父亲在九泉之下也会很高兴的,“你看我这儿子学得多好啊,死也瞑目了”。这才是孝啊。
我上一次来普陀区委讲课,那天是周六。可能没有人来打扫卫生,地上有不少烟头,我就弯下腰去捡。于是来听课的家长们跟着我一起捡,最多的人捡了三四十个。捡完后,我上台去作报告:“我一进院子就捡烟头,你们一定认为刘教授捡的最多。我告诉你,我只捡了三个烟头。老师是示范啊,给你们看。捡烟头这个动作是光荣的,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我弯着腰去捡烟头,这是做好事,大家应该有欢喜心才对。我不是专职捡烟头的,所以我不追求质量,我追求做一个好的榜样。那么这么多烟头是谁扔的?一定是大人扔的,不一定是我们在座的家长。大人才会有烟头,多数是男人扔的,女人抽烟的是有限的。我们做父亲的,如果你跟孩子上街去玩,‘啪’扔一个烟头,你就丢掉了你的德行。你做母亲的或者说做父亲的发现地上有一个烟头,在孩子面前去捡。并以夸张一点儿的动作,让孩子看着烟头扔到垃圾桶里,下一次孩子就会捡得很卖力气。你这一捡,就把中华传统美德捡回来了,多简单。”
我去某个城市,当地领导带我去少年宫。这个少年宫又练大提琴啊,又练舞蹈啊,又学做主持人啊,又练书法啊,又画画啊,忙得不亦乐乎。可一进院子,看到摩托车、自行车横七竖八的停放着;满地都是垃圾:烟头、纸屑、痰迹,狼藉一片。陪同我的是位大学教授,他知道我这人会到处捡烟头,他就着急了,进院子拿起个塑料袋开始捡烟头。我说别捡了,找个笤帚扫就得了。
孩子们在这里交了很多的钱,但是不学做人,不学道德,只学那些技能,有什么好处呢?没有正确的政治思想,没有德行,和我们马戏团驯兽又有什么分别?
我曾经亲自接生过一只小狗。母狗爱它的孩子,它的孩子站不起来,它就用嘴把它拱起来。跌倒了,就再拱起来,锻炼孩子的本领。动物都是这样的,给它的孩子练生存的本领。可是我们家长呢,把孩子当宠物来养,什么也不让干。你看我那几个学生的家庭,只要我去,小孩子便说:“教授奶奶,我给爸爸擦皮鞋了。”因为有一次我说:“亮亮啊,你爸爸的皮鞋上有灰,下一次我不要看到他鞋上的灰。”他就高高兴兴地擦。他的爸爸也很高兴地跟我说:“老师,亮亮帮我擦了皮鞋,很得意啊。”
还有个孩子叫小惠,她说:“我还给我妈妈擦了呢。”我说:“好啊,把这爱的范围扩大了。”我把袜子脱下来,小惠看见了马上抢过去说:“奶奶,我给您洗袜子。”我没有拒绝她:“小惠啊,你给我洗袜子,我为什么没有拒绝啊?”“因为您跟我近。”你看这个孩子,懂得我跟她近,就像亲孙女一样才会让她洗袜子。我说:“对。你要给我洗袜子,我就教你洗。你学会洗了,就给爷爷洗、奶奶洗、爸爸洗、妈妈洗。洗衣机洗不净袜子的。你的手小,洗得周到。这个地方有汗渍洗不掉,挤一点儿牙膏,就会洗得很干净。”
现在我们经常搞家庭训练营,我有时间了就把缝纫机打开,太太学堂一开课,我学生的几个媳妇就来了。太太得会裁会剪,过去叫巧媳妇呢。我说你看刘老师有十八般武艺,什么都会。过去那衣服我都自己做,现在没有时间了。但是有时间了就做给你看,这叫女人的四功四德啊。
女人有四个德嘛,第一,是妇言,是说话。孩子这么小怎么会骂人呢?一定是妈妈经常说脏话,所以女人要管住自己的嘴。
第二,是妇容。你看咱们今天来听课的妈妈们,每个人都梳妆打扮得很得体。没有怪怪的,烫着一朵什么黄毛,打扮得花枝招展啊,手指盖都染红色的……没有,妈妈是妈妈的样子。我有一个学生想再婚,他的孩子都二十岁了。我说:“你想想,你找的新媳妇比你小二十岁。比你孩子大不了多少。你不是光给自己娶个媳妇,还要给孩子找个母亲。她进到这个家里没有母亲的样子,孩子不尊敬她,家里不可能幸福的。”
第三,妇功,会做家务,会照顾丈夫孩子。
第四,妇德,德行。在青岛有一家报社和一个女子学堂联合搞了一个全职太太沙龙,顾名思义了,听课的人是全职在家做太太的。让我去做报告。我刚到青岛,就去先听听大家的想法。听来听去,这全职太太沙龙就成了一个诉苦大会,我的老公如何不理我啦,跟我的话越来越少啦,不给我钱啦,都不正眼看我一眼哪,更记不得我穿多大号鞋啦等等。有一个妻子,她的丈夫是船员,出海到国外一两个月不回来。她说:“我可不像你们这么苦,我老公对我可好了。”大家很惊讶:“为什么对你这么好啊?”她说:
“第一,我老公要回来,我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穿最漂亮的衣服,喷点儿香水。”我说:“那叫‘妇容’。”“第二,老公最爱吃什么,我就做什么,我把餐桌摆满好吃的饭菜,都是给我老公准备的”。我说:“那就叫‘妇功’,妇女的功课嘛,烹饪。”“第三,老公一回来了,我说老公啊,你真是了不起,你可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啊,我和儿子全靠你了,没有你,我们怎么活下去。”“‘妇言’嘛,说好话。”她告诉我,船一停岸,第一个窜回家的就是她的老公。走的时候,他的老公最后一个上船,船马上要开了,才恋恋不舍地上船。她老公在家的时候,她就陪他去看婆婆,把好吃的往他妈那边送;他要一走,我就偷偷地送到自己妈妈这里。很有意思。我说这个“偷偷”大可不必,下一次让丈夫也来听课,你给他妈妈送,他给你妈妈送。这叫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一定是互敬互爱啊。夫妻之间有“恩爱情义”四种感情。有一对老夫妻,丈夫生病了,他跟妻子说:“我比你年龄大得很多,我们办离婚手续吧,否则我会拖累你的。”这个男人是非常有责任心的。他的妻子说:
“我这一生选定了你做丈夫,下一世还要选你做丈夫,对于你说的这句话,下一世再研究吧,我会一直把你送到最后。”她的丈夫感动得流泪。这就是恩,这就是义,夫妻之间有相互搀扶的义务。
现在结婚简单,但是离婚率也高,为什么?我曾担任过辽宁银河律师事务所的首席法律顾问。我过去代理过离婚案件,经常给女方做代理人。我问所长:“我们所在的这个区,一年之内结婚的有多少对,离婚的有多少对?”他说呀:“2002年我们这个区一年结婚三千对,离婚的三千多对。”你看这百分之一百还多了,这种家庭现象怎么能不成为社会风气呢?成了社会风气,导致这家乱那家也乱,是不是啊?然后是孩子没有人管,家庭变成单亲家庭,缺了父亲或者缺了母亲的教育。孩子学坏了,这就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
我们现在的男男女女,把婚姻大事当做儿戏了。见面三次就同居,同居一年,流产两三个,最后分手了。再找了第二个,没有什么感觉。像过去说这两个人要离婚啊,要经过痛苦的折磨啊,反复地考虑啊,经过多少回的劝啊,亲属劝,朋友劝,多少人做工作,实在是感情破裂,实在无法弥合了,才有可能离婚。现在不用了,到婚姻办事处,财产怎么分,孩子怎么管,一个月拿多少钱,立刻就给你发绿色的通行证。现在结婚证是红的,红的就要管你啊。这个红头文件给你啦,互相要约束的,不要婚外恋啊,不要乱来啊。离婚证是绿色的,绿色的是通行证嘛,很方便就能领一个。这是对你的妻子不负责,对你的家庭不负责,对你的父母也不负责。哪一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换来换去的,像个人贩子?
有的学生跟我说,老师啊,我实在是过不下去了,我想离婚。我说:“那就算算账吧,你的孩子多大了?”“三岁了。”“三岁正是培养孩子品性的时候,你现在走了,你的孩子就是单亲。现在的人,人欲物欲横流。你现在喜欢的这个情人,你是看好了,你才要的,和你现在的妻子离婚,用不上三年,还得离。你算一笔政治账,你跟原配妻子和好,这个孩子便生活在双亲家庭。如果要离婚,谁会对你的孩子负责?一定是他的亲妈,经济上你要花掉一笔钱财。你再算算,再过三年,你能不能保证还有现在这个收入状况?”
算算政治账算算经济账,很多家庭就不离了,还是自己的老婆好。现在有的男人说了,我为什么讨厌我的老婆?因为她整天去打麻将;那个女人说,为什么和丈夫离婚呢?因为他下班不回家,夜不归宿,孩子都不认他了,管他叫叔叔。这就是我们现在一些家长对这个家庭不负责任。你的行为不仅伤害了你的配偶,而且在孩子的心目中留下了阴影。
北京有一个老板,他离婚后将十三岁的孩子送到我那里。我替他管了一个月。为什么请我管?因为他被他的爸爸惯坏了。这个孩子两岁的时候父母离异,他的爸爸总觉得对不起孩子。他后来的妻子是个小学老师,懂教育,可是她丈夫不让管。于是就一直宠着这个孩子。宠到什么程度了呢?十三岁的孩子体重大概有一百六十多斤,就是吃,还趾高气扬。他爸爸又换了新车,孩子就在我的面前吹嘘,教授,我爸爸换新车了,是什么名牌车,怎么怎么样的装饰。蛮重的虚荣心。他在家里也是独往独来,谁也不敢惹他。
后来我就问这个爸爸有没有和继母再生孩子,继母是初婚。
他说:“不敢生,这个孩子已经说了,你们要是生了孩子,我不把他压死就是把他掐死,他的继母就不敢生了。”结婚十来年了,不敢生孩子,怕他。他的孩子发展到这个份上了,他爸爸就托人最后找到我,“刘教授,您得管管啊!”我说:“管什么,这个孩子挺好的,胖乎乎的。好了,放在这里吧。”因为我坐飞机刚从新加坡回来,晚上九点半下飞机,十点半他就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夜里啊,我疲劳不堪,我说:“行啊,既然来了,放到这里吧。”这个孩子抱着他爸的手,“哇哇”地哭啊,哭得好惨。我对他爸爸说:“你走吧,没事了。”他爸爸很舍不得走。“哎呀,我说你快点儿走,要不就把孩子领走,在这里没你的事,赶紧走吧。”
这个爸爸恋恋不舍地走了,孩子大声地哭。我说:“他现在需要释放,让他哭一会儿,大家去吃饭吧。我从国外带回来很多好吃的,分给你们。”大家就开始分东西吃。过了一会儿,一位生活老师给这个孩子说:“你想不想吃点儿什么?”“想。”没事了,那么我们开始,先要赏识他,“你很聪明,很有道德”。然后再教他,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配合,一起行动。
这孩子吃苹果,咬几口便扔了。大概只吃了苹果的三分之二,剩下三分之一就扔在那里。这个孩子当时不在场,我就把这个苹果核吃了。吃给所有的人看,不可以浪费,身教胜于言教。第二次他把半个桃子又扔在桌子上,我恰好看到,便拿水冲一下,刚要吃。那个孩子“腾”地从床上下来了,抢过去,他吃了,吃得干干净净,这就是教育。他后来知道我曾经替他吃了一个苹果核,并且当着面要吃他剩下的半个桃子,老师不嫌弃他,他心怀感恩。
有位老师过生日,我给他五十块钱,你帮忙去给老师买个蛋糕。这孩子回来的时候告诉我,有一个五十六元的蛋糕特别好,他又添了几块钱买下了。并且说这六块钱是他要买零食吃的。
十三岁的孩子,为了给老师买好一点的蛋糕,放弃了自己喜欢吃的冰糕、冰淇淋,能够“亲所好、力为具”,难能可贵。吃蛋糕了,从点蜡烛开始,孩子的脸上一直充满了喜悦,充满了爱心。
当接过分到自己手里的一块蛋糕时,更是喜笑颜开。他还给这位老师端上了一碗长寿面:“王老师,给您长寿面。”我看到后,感动得都要掉眼泪了。一个家长管不住的孩子,在老师的打造下,居然变得这样可爱,我们就选他做爱心大使。
你把你的爱都给了孩子,希望孩子将来长大了要孝顺你,对吧?可是怎么样才能让你的孩子来孝敬,你服侍你呢?就是要在小时候扎好做人的根,落实《弟子规》教育。你们看“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你是不是这样做的?你在家庭中是不是给孩子做了榜样?“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平时生活习惯是不是这样严谨?“置冠服,有定位”,帽子呢,往床上一扔,衣服乱丢。“勿乱顿,致污秽”,随意乱丢会把衣服弄脏了。“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有的家长还用筷子蘸点儿酒给孩子尝尝,这些不良习惯,也会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把孩子教坏了。亲爱的家长朋友,您明白了吗?
(按:以上内容根据刘冰先生2006年5月在浙江舟山讲学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