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团队之中有能力当然是好,但并不应该只自顾着显示个人的能力,而应该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带动整个团队的发展。所以当主管的要有运用整合的智慧,而不是去彰显个人的智慧。办公室里有许多陷阱,但是并不见得是别人布下的圈套,也许是自己在不经意中日积月累挖掘的。可以在办公室里享有权利的唯一办法,是“运用整合的智慧”,所以在努力打拼,对自己的个人成绩沾沾自喜之时,也要懂得调整心态。可别在掉入陷阱之后才惊呼道:“天啊!这是个陷阱!”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候,在魏武帝曹操手下任职主簿的杨修,学问渊博,头脑清晰,人人都称赞他是个聪明人,可惜聪明人却不见得有智慧。
曹操偶然看到几个人在修建一个门,一言不发地留下了张纸条就走了,纸条上写了一个“活”字,大家都不知道曹操是什么意思,最后,找着杨修才解了谜题。
杨修说:“活在门里是个‘阔’字,快把门改窄了,丞相是嫌门造的太宽了。”
在曹操宴请群臣之时,侍者捧上一碗上好的乳酪,但是曹操只尝了一口,在杯盖上写了个“合”字,就要侍者端下去,侍者不知他是什么意思,又不敢问。坐在一边的杨修见此情形,凑上去看了看杯盖,笑着对侍者说:
“丞相不过是要你将这杯乳酪‘人一口’罢了。”
杨修跟随曹操外出,经过“曹娥碑”时,曹操见到碑后有文:“黄娟幼妇,外孙齑臼”8个字,曹操问杨修,懂不懂得是什么意思,杨修很快地回答说懂。曹操叫他先别说,让他想一想。
走了30里,曹操才恍然大悟地说:“你将你的答案写下来,我也把我的写下来,咱们比比看谁的答案对。”
结果二人写的都是:“黄色的娟为‘绝’,幼妇为少女是‘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是个‘好’字,齑臼是盛辛辣物的容器,受辛(古字)为辞。所以是‘绝妙好辞’。”
曹操虽然高兴自己终于答对了,但还是忍不住对杨修叹道:“我的智力比你差30里啊!”
诸葛亮智取汉中,曹操兵退斜谷,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际,适庖官端来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众官都传“鸡肋”。杨修听说,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
大惊,就问杨修为何收拾行装。
杨修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又可惜,上面决定回师了。”果然,在将士们准备好拔营时,接到了曹操退兵的命令。
杨修的聪明才智让曹操十分佩服,让他惊讶不已的是自己的想法居然都逃不过杨修的眼睛。
但是佩服归佩服,曹操不由心中害怕了,害怕此人的才干凌驾在他之上,总有一天会无法驾驭,于是就找个罪名将他给杀了。
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班裘拉作了一个心理实验。他将三本不同的录像带,分别放给三组孩子看。
第一本是一个孩子破坏了玩具,遭到父母指责。第二本是孩子破坏了玩具之后,父母假装没看到。第三本是孩子破坏了玩具,父母却称赞他。
当孩子们看完录像带,被带到玩具室去玩的时候,他发现,刚才看过第一本录像带的孩子,不敢去破坏玩具;而看过第三本录像带的孩子,则肆意地破坏玩具。
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了,人类天生就有心理学上所说的“观察学习”的倾向,不管学习的是对的,还是错的。
在办公室里,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或是私人恩怨,会利用这种“观察学习”的心理,来制造大家共同的敌人。
譬如说,找出一个和自己的“敌人”有磨擦的人,然后当着许多人的面同情这个人所受的委屈,痛批对共同的“敌人”产生的不满。从此,这些人就成了一个小圈圈,没有什么比聚在一起叽叽喳喳、把共同的敌人给贬得一文不值要痛快了。但即使在小圈圈里,还是会有反常现象。
张三对着李四,把王二最近发生的恶行讲了一遍,然后很虚伪地补上一句:“其实王二人还不错啦!”
过了两天,李四又对着王二说起,张三上回说他坏话的事,还很好心地加上一句:“也许他是无心的。”
于是,就像水波涟漪,大圈圈里有小圈圈,小圈圈里又产生更小的圈圈,大家就在这些圈圈里成天兜着转,混日子,不时怀疑有哪个“冷箭高手”正在瞄准自己,或是哪个小人可能会在背后偷袭,搞得大家都无心做事。
冷静下来想想,我们为什么要让人牵着鼻子走?他的“敌人”该由他解决,为什么要我来分担?我和对方无仇无恨,犯不着为了他牺牲自己的人际关系。
由单纯的学校步入社会之后,多多少少会因为一些利益问题,变得不再那么单纯,但是,绝对要保持清醒,千万不要受到别人的影响。
所以,一看到办公室里的反常现象,就要远远躲开,让自己保持客观中立。不要担心自己会被孤立,因为与其陷入这个旋涡,天天被搅和得心神不定,倒还不如独立。
有一个刚参加工作的青年,进入公司的时候,对什么事情都不太了解,大家都很忙,也没有什么人来帮助他。就在他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有位行政职员非常热心地照顾他,两人成了好朋友。
日子一久,他发现这位行政职员的牢骚愈来愈多,一开始,他只是倾听对方的牢骚。后来,工作一忙碌,压力过大,难免有时有一些情绪,于是他也开始批评公司和主管了。他心想,反正对方也批评公司,所以就很放心地不时吐吐苦水。
有一天,人事主管将他找去,问起他对公司有什么意见,为什么总发牢骚批评公司。他吓了一跳,只好死不承认。他离开了这家公司,临走前,一位资深员工偷偷地指着那个行政职员对他说:“你不知道他是老板的远房亲戚吗?”他这才恍然大悟,但是却又想不通,为什么这位“远亲”时常也会对着他批评公司。看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什么原因吗?这又是办公室的陷阱!所以,在办公室工作,更要谨防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