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手腕:进退自如的领导兵法
27987800000016

第16章 铁腕管人在行动上要果断(3)

江宁有个秀才,妻有美姿,当时李鸿章督两江,他的远亲弟弟称“四大人”者喜爱她,假传太夫人命,诱人署中,逾月不令归。秀才侦知其情,请之不能得,上控到县也不理,控到府也不理。秀才知无诉,于是得痴病,终日喃喃不绝口,讲的就是妻子被霸占的事。彭玉麟一日停舟水西门,在茶馆遇见秀才,问他原因,并说:“你没有听到老彭来了吗,何不告诉他?”秀才问老彭在哪里,彭玉麟指示停舟的地方,并代为他写告状词。第一天,秀才果真前去呼冤,彭玉麟令侍从召秀才入见,秀才抬头仰视,见彭玉麟是昨日茶馆中的饮客,大喜过望,彭玉麟见状也笑,把他的诉状拿过来,并安慰他说:“明天在家等候你的妻子回来吧。”秀才言谢而出。

彭玉麟立即拿着呈状词拜见李鸿章,纵论巡江大事,言谈之间,好像不懂法律的样子。故意问:“假使有人诱奸百姓的妻子,应当如何处置?”李鸿章说:“当杀!”。彭玉麟又问:“假使有官吏诱占百姓的妻子,法律应当如何处置?”李鸿章也说:“当杀”。彭玉麟又问:“今天假如有封疆大吏的子弟诱占百姓的妻子,法律又如何裁处?”李鸿章似有所悟,勉强答应“当斩”。

这时彭玉麟从怀中拿出诉状,呈给李鸿章,并说:“公能执行法律,今天的事就算罢了,否则当上奏朝廷。”李鸿章看完诉词,脸色大变,走下案桌来对彭玉麟说:“这件事我确实不知,但劣弟为母亲宠爱,请用私人的礼节,稍微宽大处理可否?”彭玉麟说:“你刚刚说完当斩,如果不上奏朝廷,是不是私情太重了?”李鸿章又说:“虽然,请愿书用家法如何?”彭玉麟说:“可以”。李鸿章说:“缓其死可以吗?”彭玉麟答道:“其他都遵命,这件事不敢答应。”李鸿章不得已,招呼他的弟弟出来,将呈状扔给他,他的弟弟读完呈状,异常害怕,叩头请求不要处死。李鸿章勃然大怒道:“已经为你求情了,不能活,立即自裁吧。”他的弟弟说:“请拜别老母可以吗?”李鸿章转请彭玉麟,彭玉麟应允,但在庭中等待。

过了好久,也不见李鸿章的弟弟出来,彭玉麟逼迫李鸿章立即处死他弟弟。李鸿章对身旁的人说:“去见四大人,让他把我的箱子揭开,摘取朝珠上的东西(即鹤顶红,沾舌即死,几一二品则有之),舐之即可,不要想活下去。”侍从进到内室,不久里面哭声大作,四大人已经死了。彭玉麟于是谢罪而去。第二天,秘密前往秀才的宅院,他的妻子已经归来,秀才的痴病也痊愈了。

彭玉麟所到之处,访知文武贪官,非杀即参,人们称他为“彭打铁”。因此,凡听到他来的人,无不头痛。但彭玉麟来往无常,没有一人能事先知道。自从接受巡江大臣的任命后,不但水师赖以整顿,即使东南数省大小官吏,也不敢过于贪酷,真是国家不可缺少之人!

善用曲径通幽的方法

处理棘手问题,可以迅速果断解决,不留后患。事实上,高明的铁腕手法在于不露痕迹,在悄无声息中进行,一旦时机成熟,就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常言说:“只有大乱才能大治”,当朝政出现危机,内部混乱、人心骚动时,许多的投机钻营者“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纷纷显现出了本来面目。雍正看到了这些,他极需要从中揪出一两个反面典型,杀一儆百,惩前毖后,于是年羹尧、隆科多不幸遭到了刀刃上,雍正也正好借此机会在除去心腹大患的同时,警示大臣们要有所收敛,不要固步自封、无法无天了。

然而,要想尽快扳倒自己亲手树立起来的模范典型,使之威风扫地、永不翻身却非易事,加之年羹尧久居重位,根深蒂固,党羽颇多,所以要将他打倒确实需要花费一些心计。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从某种程度上说,推翻自己一手提拔的人才比当初提拔笼络时还要难。雍正对此也须谨小慎微、见机行事才好,他可以传旨轻松地将年羹尧给免了、杀了,但那样未免过于草率,非但难以服众,反而会招致祸端。对此,雍正大帝的做法是:联络众大臣造就声势,暗示年羹尧的部下挺身而出,予以检举揭发,引蛇出洞,使其势力逐步削弱,而后将其慢慢地引向自己设计的陷阱之中。

怎样才能真正地孤立年羹尧,经过深思熟虑后雍正使出了一个杀手锏,就是保护甚至是提拔当年弹劾的官员,使其为我所用,进而让他们倒戈年羹尧,使年陷于四面楚歌八方围困的不利境地,到那时,即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使年羹尧不战自败。

此前,年羹尧为了达到扩充自己势力的目的,不断地排斥异己,把那些不太听话的官员通过别人进行弹劾,比如他指使甘肃巡抚胡期恒上奏弹劾陕西驿道金南瑛。但雍正心明眼亮,硬是将此弹劾给顶了回去,使年羹尧的阴谋没有得逞。不久,四川巡抚蔡廷也被年参奏,这是一个经刑部审议后应当判斩的案例,但雍正却对此不以为然,甚至公开召见蔡廷,对他进行宽慰,完全没有治罪的意思,蔡廷也就顺水推舟表达了自己对年羹尧的不满。雍正看到蔡廷对自己有用,便力排众议,提拔蔡廷为左都御史。

为了找到打击年羹尧的证据,雍正可谓煞费苦心,他常常抓住点不放,小题大做,将一悠悠小事上线上纲,使年羹尧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比如雍正三年二月,出现了所谓“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祥瑞嘉兆,朝内百官都纷纷向雍正上书表示祝贺,年羹尧也想不错过这个拍马屁的机会,于是上书颂扬雍正朝乾夕惕,励精图治,但他一不留神将“朝乾夕惕”误写成了“夕惕朝乾”,这显然是年的失误,但也不至于闹到兴师问罪的地步,叫雍正却抓住不放,放言说年羹尧别有用心,图谋不轨。他“不欲以‘朝乾夕惕’四字归之于朕耳”。既然如此,雍正便借题发挥:“年羹尧青海之功,朕亦在许与不许之间未定也。”并说由此可以看出:“年羹尧自恃己功,显露其不敬之意,其谬误之处断非无心。”这就使的年羹尧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清了。

为了防止年羹尧拥兵叛乱,雍正采用了拆散其党羽的做法,全面列换川陕官员,同时还私下暗查年的属下,决心将年的同党一网打尽,雍正还就年羹尧的问题让一些不知底细的人表态,引蛇出洞——这一招果然厉害,一些对年赞赏的人自投罗网,河南省河北镇总兵纪成斌在对年表态的问题上优柔寡断,他居然考虑观望了两个多月,才真正明白了雍正的意图,于是他赶紧表明立场,声称年羹尧是个背恩负国之人。雍正就是用这种刚柔并济的手法迫使一些官员与年羹尧分庭抗礼。

做一件事情一时机成熟,就应该抓住机遇,当断则断,切不可犹豫不决,以致错过了大好时机。看准整治年羹尧的火候已到,雍正便迅速下诏命年交出大将军印,调虎离山,以防后患。在降你年羹尧为浙江杭州将军时,雍正大帝在年羹尧谢恩的折子上写下了含意颇为深远的一句话。这段话是这样说的:“朕闻得早有谣言云,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之语。朕今用你此任,你亦奏过浙省之论,联想体若自称帝号,乃天定数也,朕亦难挽:若你自不肯为,有你统朕此数千兵,你断不容三江口令人称市也。此二语不知你曾闻得否?再你明白回奏二本,朕览之实心寒之极,看此光景,你并不知感悔。上苍在上,朕若负你,天诛地灭,你若负朕,不知上苍如何发落你也。”

雍正对年的惩治到了收尾阶段,他开始号召官员们揭发年羹尧的罪名。墙倒众人推,一时间揭发年的材料满天飞,雍正还将这些材料与年羹尧,还伤口撒盐地让其看后回奏,从而彻底地摧垮了年羹尧的心理防线。

雍正在众多奏折中为年羹尧总结出了五大罪状:这些罪状基本上都是年本人放纵过度,自取灭亡的必然结果,这五条罪状是:

一、目中无人,作威作福。

二、拉帮结派,任人唯亲。

三、收贿卖官,贪污腐败。

四、巧立名目,大发不义之财。

五、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将年羹尧的罪名搜集齐全后,雍正大帝并没有马上对他打击,而是先从他的亲信和党羽的身上作为突破口。

第一个被雍正开刀的是年羹尧的儿子,大理寺少卿年富、副都统年兴、骁骑校年逾等,他们都被削职处理。接着,与年羹尧有牵连的人也一个个被揪出来打击惩治,年的党羽被雍正撒下的网——捕获。附庸在年羹尧这棵大树上的狒猴都纷纷散去了,只留下了这棵摇摇欲倒的大树。

时机已经成熟,雍正大帝即行快刀斩乱麻。他先是让众臣表态如何处置年羹尧,然后以群臣请求的名义逮捕年羹尧。为了置年羹尧于死地,除了大臣们揭批的九十二条大罪外,雍正大地还特意罗织了年的第一大罪;图谋不轨欲夺皇位。最后,雍正念年平定青海有功,遂施恩令其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