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和老师促膝谈心时,她说:“老师,您不知道他有多帅,他唱的歌有多好听!不瞒您说,所有刊登他照片的画报,他的磁带包括贴画,我都有,有一张买一张。他唱的所有歌我都会唱。有关他的资料,我能收集的都收集到了。”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她发誓非他不嫁。可怜这位小姑娘,年龄比郑少秋的小女儿还小,对自己未来的婚姻更是懵懵懂懂!
父母和老师见她这般痴情,一筹莫展。
【专家点评】
明星,在许多人眼里就是时尚的代名词。形形色色的明星如雨后春笋,他们以靓丽的外形、俊朗的面容、迷人的身材让一些青少年如痴如醉。
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压力很大,激烈的竞争、父母的期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需要找到缓解紧张、释放能量的途径,扮演“粉丝”是一个既自然又时尚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追星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意义的,父母要给予理解,没必要把追星当成“十恶不赦”的坏事严加禁止。
虽然追星有其合理性,但有些孩子自控力差,追星追到失去理智,变得偏执、疯狂。
有的孩子为了见到喜欢的明星,不惜旷课、离家出走、骗取父母的钱财。如此追星可能会造成孩子情绪失控、违反纪律、弄虚作假,久而久之发展成为问题学生。有些孩子由于对明星过于崇拜,于是“爱屋及乌”,对他们的生活习惯、爱好、穿着等盲目地模仿、追求。这些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教子有方】
对于追星热中的孩子,家长应该帮助他们树立一种健康的心态,告诉孩子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随波逐流,盲目追求时尚。
1.引导孩子正确追星
父母爱孩子就应当了解孩子崇拜谁,继而了解他。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找到共同语言,便于和孩子沟通,引导他正确追星。
1.别恶言评论孩子的偶像
对待孩子迫星,父母最不明智的行为就是贬低孩子崇拜的偶像。因为在孩子眼中,偶像已经不单纯是一个人,而是心中的一种情感,一种理想模式,一种未来人生的蓝图。贬损孩子的偶像就等于贬损孩子的梦想与追求,必然会引发孩子的强烈不满。其实每个明星之所以能成为明星,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否则不可能受到很多人持久的拥戴。
2.让偶像成为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可以用明星奋斗的故事激励孩子。如球王贝利小时因家境贫寒,没钱买足球而用袜子缝了一个球。通过艰苦的努力,终于从一个穷孩子变为举世闻名的球王。
其实许多明星的成长故事对于孩子的发展都有启迪作用,重要的是父母要懂得挖掘,使孩子以偶像为榜样,将崇拜变为学习的动力,发挥偶像的积极作用,让他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鞭策力量。
3.追星不要庸俗化
有的孩子只是一味模仿偶像的发型、衣着,四处打听偶像的嗜好,狂热购买偶像代言的商品。对这些偏颇的举动,父母应该向积极层面引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追星完全可以做到高层次、高品位、高追求,因而让自己有高境界。
4.让孩子心中有至少10个偶像
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世界上除了歌星、影星之外,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尊敬和崇拜的人。比如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毛泽东、周恩来、曹禺、巴金、比尔·盖茨以及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等等。让每个孩子的心中至少容下10个卓越的人,这些人将陪伴他一起成长、成功。
100、赖床,以各种理由推托不起床
大部分孩子都赖床,当孩子赖床成为一种习惯后,他会用各种的理由来推托,达到赖床的目的,尽管明知道必须起床了,心中仍然没有紧迫感,久而久之,做什么事情都像早晨起床一样,能拖就拖,能推就推。其实,这对孩子责任感的形成是十分不利的。
【引以为戒】
现象一:
“桥桥,7点50了,快起床吧,妈妈做好了早餐,吃完了妈妈送你去学校!”
“不嘛,我再睡一会儿嘛!”
“乖桥桥,再不起床,要迟到了,来,姥姥帮你穿衣服!”
“不嘛,姥姥,我还没睡好!”
桥桥已经7岁了,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可从上幼儿园起,就每天早上喜欢睡懒觉。从没在8点以前起过床,为了怕孩子迟到,桥桥妈妈和姥姥只好一遍一遍地叫,好话要说一箩筐。可小桥桥即使醒了也赖在床上,就是不愿起来。所以,每天早晨上学是桥桥妈妈最无奈的事,又担心他迟到,又无法叫他早起。
现象二:
妈妈:乐乐,快点起床,再不起床就要迟到了。
乐乐:嗯!跑,跑呀!小明在后面追上来了。
妈妈:噢!我的天呀!快7点钟了,你还在做梦,你还要梳洗、吃早餐、穿校服、坐车,快点给我起来呀!
乐乐:嗯……妈妈,请让我多睡5分钟,5分钟就可以了。
妈妈:但15分钟前你就是这样跟我说的。你再不起来,就来不及吃早餐了。
乐乐:……
(“铃铃铃……”妈妈按响了闹钟。)
乐乐:呀……妈妈,不要这样,请你按停那个闹钟,我现在就起来了。
妈妈:你这只小懒猪,妈妈不使出法宝,天塌下来你也不起床呢。
【专家点评】
小孩子赖床是一种极普遍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79%的孩子都有赖床习惯。
想一想我们大人是不是也会有不想起床的时候?只不过大人比孩子多一些责任、多一些理性罢了,因为我们知道还有比赖床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可孩子们不会这么想。
孩子赖床,也不外乎三种原因。一种是睡得太晚,以致不能早起;一种是孩子不喜欢即将面对的人与事,以这种方式进行逃避和拖延;第三种原因可能是因为大人们平时比较忙,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比较少,孩子有一些“感情饥渴”,每天只能借用早上的时间来满足一下情感需要。如果是第三种的话,父母平时就需要多抽些时间陪陪孩子。这个年龄的孩子虽然已经“长大了”,但他们仍然需要父母的陪伴,更需要和父母一起进行游戏或讲故事等活动。如果满足了孩子这些感情和活动需要,孩子的这种状况便毫不费力地解决了。
【教子有方】
孩子赖床的情况到了寒冷的冬天就更加严重。孩子在暖暖的被窝里,又怎么舍得起来呢?
其实,要让孩子自觉地准时起床,也不是一朝一夕马上就能做到的事情。对不同阶段的孩子,父母更要使出不同的方法才行。
1.帮助孩子做好准备
年纪较小的孩子,还不懂得用闹钟,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每次叫他起床时,爸爸妈妈只会叫一次,如果他不起来,就让他迟到好了。至于年纪稍大的,父母可以买一个闹钟给他,教他如何使用,父母就不再叫他起床。为了吸引孩子,父母不妨购买一个外观漂亮精致的闹钟,或者干脆让孩子自己挑选。然后父母与孩子讨论每天由起床,到穿衣、洗漱、吃早点、坐车等需要多少时间,订出每天起床的时间。如果经过实践发现时间不够用或太充裕,可逐渐调整。
2.采取静观方法
父母引导孩子做好准备,订了起床时间后,以后便由孩子自己控制,不要对此事反复唠叨。父母可采用静观方法,让孩子体验一下睡过头的滋味,给他一个深刻的印象,让他学会对自己负责。
3.提前叫孩子起床
提前5~10分钟先把孩子叫醒,告诉他:“该起床喽,现在醒一醒,等妈妈再叫你时,你就起来。”这样,可以给孩子一种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准备。这种办法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很有效。还要特别注意的事情是,帮助孩子起床只需要一个成人就够了,不要所有的成人都围着孩子,你一句我一句地唠叨,要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件简单而平常的事情。
4.了解孩子赖床的原因
了解孩子不愿起床是否因为在学校里和同学关系不好,或者害怕老师,找到原因,并想办法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要克服和压制自己烦躁的心情,努力把从起床到洗脸的过程变得有趣一点、幽默一点。不要大人和孩子一清早就心情不好。
5.使用鼓励的措施
当孩子不愿意起床时,家长可使用一些鼓励措施,如快些起来就给他讲一个好听的故事,或者利用孩子喜欢听好话的心理多夸奖他。
101、遇事找借口,不愿意承担责任
借口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孩子经常用借口来应付父母的督促、检查,不但会养成说谎的习惯,而且容易掩饰潜在的缺点。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常常对孩子众多的借口感到头痛。
【引以为戒】
芳芳是个聪明开朗的孩子,但是有个常有理的毛病,总爱找各种借口为自己辩护,推卸责任。比如玩完了玩具,妈妈让她收拾,她说:“我一会儿还玩呢!”过了一会儿,妈妈再让她收拾,她就说:“我累了,想休息,妈妈你帮我收拾吧。”可是如果小朋友来家里玩,他就责怪人家玩完后不收拾玩具,责怪人家把地面弄得太乱。妈妈说:“你是小主人,应该带头收拾。”他却说:“玩具是他玩的,应该他收,小朋友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方方仿佛什么道理都明白,但是什么都不愿意自己做,妈妈真是拿他没办法。
【专家点评】
像芳芳这样习惯在别人身上找原因的现象,在其他孩子身上也普遍存在。很多孩子如果犯错误就找出很多理由开脱自己,其实这些孩子很聪明伶俐,而且很有思想、肯动脑子,只是旺盛的精力用错了地方,他(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与家长斗智,因为孩子知道如果直说出来,家长肯定不会同意,为此,孩子就耍起小聪明。
还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犯了错误或自尊心得不到满足时,就会用借口来取悦父母,避免可能遇到的批评、指责。生病、不舒服,老师说的话,都是孩子通常喜欢用的借口,有的还会套用父母的话作为借口用来抵御父母的批评。
孩子做错事找借口是不对的,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家长应分析一下。没有孩子不想做一个负责任的孩子,当孩子做了错事,家长是如何处理的?有时候,家长一个小小的失误可能给孩子心理造成阴影,使孩子不敢再次承担所以找借口推卸责任。
责任感是孩子能力发展的催化剂。有责任感的孩子,自觉性强,让家长省心;对他人有责任感的孩子,亲善行为多,让家长宽心;对集体和社会有责任感的孩子,人小志气大,让家长放心。有责任感的孩子自觉、自爱、自立、自强。可以说,责任感是走向成功和幸福人生的必备条件之一,而缺乏责任感的人与成功无缘,也会与幸福擦肩而过。
当然,孩子的责任感不是突然出现的,它伴随孩子的成长而不断养成。
3-4岁的孩子属于被动责任阶段,能按照家长的指令完成一定的任务,家长带养孩子也比较顺手,但这时的孩子只是一味地顺从大人,并不理解责任的意义。
5-6岁的孩子属于半被动半理解的责任阶段,开始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麻友要互相帮助”等责任和规则,但常常需要他人提醒,这一阶段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关键期。
6-7岁的孩予属于理解责任阶段,认识水平进步提高,不但知道要对自己、对父母澍小朋友负责,还初步知道要对社会负责,例如出现环保意识、公益意识和集体意识,。但是他由认识层面向行为层面转化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还不高,需要家长继续培养。
【教子有方】
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找借口的现象,勿放任,因为这可能在孩子心中种下不负责任的种子。
1.找准孩子的借口依据。
孩子说身体不舒服,你不妨带他去求医,若孩子无病就可以直言戳穿他的谎言。若孩子用老师的话当借口,父母应主动跟老师取得联系,了解老师的要求,从而主动配合老师做好工作。孩子的借口经常是既幼稚又有趣的,千万不要用指东说西的方法指责孩子。如果你没有抓住驳斥孩子的正当理由,孩子就不会服气。
2.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很重要。
对一些问题,孩子心中有自己的看法,甚至对父母、老师也有看法,他们找借口就是为了避免与长辈发生冲突,应当设法让他们把意见说出来,必要时也可让他们发泄一下。家长如能做好这方面的疏导,就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自信心的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就不需要什么借口了。
3.要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孩子
要让孩子学会面对现实,敢于承担责任,对自己的错误要大胆承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做错了,没关系,只要改正就是好孩子。对孩子要宽容但不纵容,给孩子一个适当的空间,不要因孩子犯错而责罚孩子。孩子太小,很多事情需要家长给予指导和引导,和孩子多谈谈名人学习的故事和自己的经验,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4.多与孩子沟通
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不要单纯的说教,要和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让孩子接受自己,这样孩子才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家长才能找出事情的症结,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