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27943500000006

第6章 开宗立派(3)

3.因明发微

古印度的因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和我国古代墨子的名辨,是世界逻辑史上异彩纷呈、交相辉映的三颗明珠。窥基大师对因明所作的贡献,简述于下。

因明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正理论,足目的《正理经》奠定了基础。在弥勒菩萨撰的《瑜伽师地论》卷十五中说:

云何因明处?谓于观察义中,诸所有事。此复云何?拕南曰:

论体论处所,论据论庄严,论负论出离,论多所作法。

弥勒菩萨在此书中,第一次用了“因明”这一概念,并提出了在议论抉择时的七项要件:一、论体性,及论证的题目。二、论处所,即进行议论的适当场所。三、论据,即论所依,它指的是立论的根据,亦即辩论的方法。四、论庄严,为辩论者应具备的条件。五、论堕负,分析议论时被击败的原因。六、论出离,预先观察是否有辩论的必要。七、论多所做法,为议论者应具有的信心。这七因明中,第三论据是论证的中心,由此被论证归纳的结论,称为所成立,略称所立。所立又分为自性、差别两种。属于用以论证者,则称能成立,略称能立。能立分为八种,称为八能立,即立宗、辨因、引喻、同类、异类、现量、比量、正教量。这一弥勒菩萨所立的“七因明”被称作古因明。由此看来,上述的“诸所有事”,即是因明。自此,“因明”这一名称,被正式确定下来。其因明之“因”是“理由”的意思,“明”是学问、学说的意思。玄奘的高足窥基在《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一中说:

自立论者,立因等言,故证智起,解立破义,明家因故,名曰因明。

于此,他又论:

所明者因,能明者教,因之明故,号曰因明。

从上述弥勒所立的“七因明”中看来,“明”字为名词,而从窥基所释“因明”一词看来,这个“明”字为“明确”、“明白”的意思,“明”字成了动词。因此说,因明就是明因之谓,即明确原因的正理论,或者说是明确事物和现象的因果联系的正理论。学者虞愚先生说:“印度因明,从某一种意义而言,亦属形式逻辑的一种,它是研讨思维的准则和衡量知识真伪的规范之学,换句话说,亦即致真之学。”我们知道,佛教有教授徒众的五种学问,即内明、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此“因明”之“明”就是上面说的“学问”之义。而玄奘和其高足窥基则将“因明”之“明”又释为了“明确”、“明白”事物和现象之因。显然,这是他们师徒的一种创新。

因明,从广义上讲是一种普通逻辑;从狭义上讲是一种佛家逻辑。因为,它虽然是肇始于古印度的正理派,但它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则是佛教理论家的功劳。在古印度的公元前6世纪至前1世纪为其萌芽时期,公元1世纪至4世纪为其形成时期,公元5世纪至7世纪为其发展时期。大乘佛教的理论家马鸣、龙树、无著、世亲等就从事因明的研究,便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因明五支论式体系。之后,又有瑜伽行派的创立者弥勒继承并改造了早期正理派的逻辑,明确提出了“因明”一词,把它定义为于观察义中“诸所有事”,从而创立了佛教逻辑——因明,正式流传至今。到公元5世纪时,因那对大小乘经典,尤其是对因明的深刻研究,撰写出了《因明正理门论》、《集量论》和《因明抉择论》等重要著作。这比西方逻辑处理这一问题要早很多,被称为“中古逻辑之父”,他之前的因明称为古因明,他及其后的因明称为新因明。

陈那之后,发扬光大其因明学说思想的杰出人物是其弟子商羯罗主(也称天主)和其法孙法称(达玛洁)。法称将因分为自性、所作、不可得三类,从而摆脱了论辩术的束缚,使逻辑和知识相结合,为因明学建立在牢固的知识基础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之,印度的因明是从论辩术逐渐发展为逻辑的。因此,它所研究的对象就是论辩中的推理和论证,其任务就是探求论据足以“悟他”的真值命题的方法和途径。所以说,无论是古因明,还是新因明,都是对论辩的研究和分析,进而对思维结构的研究和分析。因此,在世界三大逻辑中,因明就成了最富论辩特色的一种逻辑。如,因明之宗,就不同于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大前提,它必须是立论者的主张,且为论敌所反对的,这一“违他顺自”的准则,则是由论辩的需要所决定的。又,因明之因,大抵有两种,即生因、了因。生因,就是在论辩中立论者务必要以充足的理由启发诱导敌方,使之开慧解悟。而了因,则是就论敌一方来讲,要在立论者的开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自己终有所悟。可见,生因是了因的原因、前提,了因则是生因的结果。

玄奘在印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学习时,曾从新因明祖师陈那的再传弟子戒贤等高僧学习法相唯识学和因明。印度正量部师般若毬多撰写的七百颂《破大乘论》一文。该文破斥陈那的主张。据说该《论》发表后十二年间竟无一人能救所缘缘义。当玄奘读后,有感而发,竟然写了一部一千六百颂的《制恶见论》,有力地驳斥了般若毬多的观点,解决了所缘缘义这一难题,从而维护和巩固了瑜伽行派的营垒。

再是,当玄奘学成回国之前,以戒日王发现奘师出众的才华和辩才无碍的能力,特为他在曲女城召开了为期18日的无遮大会。戒日王还为奘师专门设了一座宝床,立玄奘为论主,遣那烂陀寺沙门明贤读示大众,又令别写一本悬于会场门外,告示一切僧俗人等。

当时,玄奘师还当众声言:“能难破者,斩首相谢!”据说,经“十八日无敢问难”、“十八日无人敢改一字”。于是,奘师博得了大小乘僧人对他的尊称“大乘天”、“解脱天”!可见,奘师立论严谨,已达到了无懈可击的程度;为了追求真理,已达到了斩首相谢的地步!故人们把这一唯识比量称作“真唯识量”。这就充分表现了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学识胆量。

贞观十九年(645)正月,玄奘从印度回到长安,他以20匹马驮回520箧657部经论,其中因明就有36部。其中,在《入正理论》和《正理门论》前加了“因明”二字,标明了二论的性质。其二论在中印逻辑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故世称“小论”、“大论”。又《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阿毗达摩杂集论》和《阿毗达摩集论》,是关于古因明的论著。而《因明入正理论》和《因明正理门论》及《观所缘缘论》,是关于新因明的论著。其余《大乘掌珍论》和《大乘广百释论》则是运用新因明的范本。玄奘所传因明乃是陈那缔造,经过商羯罗主补充、玄奘发展的新因明体系。

玄奘这一因明体系与藏传因明相较,其特点是注重破的研究而忽视了对知识的探讨,恰恰相反,藏传因明则是侧重于量理(知识论)的研究而忽视了对立破的深入探讨。那么,若把二者结合起来,中国的因明学将会更加光辉灿烂。

玄奘对因明的贡献,不仅表现在回国后译介印度的因明著作,弘传新因明体系,开辟了因明这门崭新的学问,而且他还培养了很多因明人才。尤其是在《因明入正理论》和《因明正理门论》译出后,引起了众僧的注疏。在我们国内有59种,而日本有85种之多。而韩国的圆测、顺憬、元晓等弟子,则将其因明学和法相学传入了韩国。下面着重谈谈奘师高足窥基及其一系对因明的发展和弘传。

在《宋高僧传》的《窥基传》和《圆测传》中,都讲到奘师在翻译《成唯识论》时,圆测窃听,抢先著述,鸣钟集众,先讲此论。“窥基闻之,惭居其后,不胜怅怏。奘勉之曰:‘测公虽造疏,未达因明。’遂为讲陈那之论。基大善三支,纵横立破,述义命章,前无与比”。这些记载虽然不尽完全可信,但也从中不难看出窥基的《因明入正理论疏》的论述是他们师徒二人思想的共同杰作。《宋高僧传》中《窥基传》曰:“奘师为《瑜伽》、《唯识》开创之祖,基乃守文述作之宗……奘苟无基,则何祖张其学乎?开天下人眼目乎?二师立功与言,俱不朽也。”由于因明这一佛家逻辑,偏僻深奥,艰涩难懂,非具一定的佛学知识,尤其是唯识理论,是不好入门的。窥基在《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说:陈那的门人商羯罗主“善穷三量,妙尽二因,启以八门,通以两益。考覆前哲,规模后颖。总括纲纪,以为此论。”这一概括,简明扼要,说明了陈那师徒因明学说的根本脉络是三量(实为二量)、二因、八门、两益。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呢?接着窥基在本《疏》中又说:《论》“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论》指的是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这是说,《入论》这四句颂,就把因明那些交织在一起的基本概念组成了因明体系的纲领。

因明的目的是悟他和自悟,即两益。要想悟他,就得讲究立破规则,分辨立的正与不正,破的正与不正,这就有了能立、似能立、能破、似能破四门;要想自悟,就得探讨量(知识)的来源和可靠性,而量有现量、似现量、比量、似比量四门。二者相合,共为八门。因为,因明认为悟他重于自悟,所以,在顺序上立破论早于量论(知识论),在分量上立破论重于量论。然而,两益和八门又不是孤立的不联系的,而把他联结起来的纽带乃是对因的探求和断定,这就说明了对因的探讨在因明中的重要性。在论辩中,就立敌双方的对质来说,立者必须凭借言语陈述充足的理由(因),以此来启迪论敌(对方)、证者(第三方)的智力,使他们了悟并承认自己所立的论旨,由此解决论辩的胜负问题。再就因明论式的结构宗、因、喻来说,宗为所立,即论者所立的整个论题;因属能立,即论题何以能够成立的根据、理由、原因。这就是说,宗和因是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因为,有因无因,或因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整个论题的真似问题。可见,因是把两益和八门联系、沟通的纽带。正由于此,能立存在一个真似问题。那么,他所牵涉的能破、现量、比量,就都存在一个真似问题。所以说,因明就是研究去似(宗9过,因14过,喻10过,计33过)存真,追求真理的一门学问。窥基对因明的主要创新、发展和贡献有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