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建筑
27942900000007

第7章 中国历代建筑奇迹精品(7)

安济桥不仅设计精巧,选材精良,结构合理,在选址方面也充分考虑到两岸地层所承担拱券的水平推力。据1955年修缮时测量,桥基沉降仅五厘米左右。经过一千三百余年的人马车舆的通行、洪水的冲击、地震的考验,安济桥依然坚固稳定。相比之下,直到14世纪才出现的法国同类桥赛雷桥却早已于1809年毁坏,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体现了石匠李春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艺。但就是这位李春,在封建社会却并不受重视,有关的记载,几乎没有,仅在唐中书令张嘉贞撰写的《石桥铭序》中有“赵州汶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的记载。不仅如此,对于李春首创的这种石拱桥,许多人虽都认为“制造奇特”,但又“不知其所以为”。

隋唐时期,正是有了成千上万的像李春一样的工匠,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灵巧的双手默默奉献,虽然当时并不一定为人们理解,在所谓的正史之中也难觅他们的姓名,但正是他们,却建造了雄伟而坚固的城池,辉煌而富丽的宫殿,庄严肃穆的陵墓及造型美观而实用的各式建筑。

汴京——三重城墙的都城模式

我国北宋都城东京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区及其周围。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均定都开封,正式名称为“东京开封府”,又称汴京。

汴京历史悠久,隋唐以来,开封即为商业、手工业和交通运输的中心,又是汴州治所和宣武军节度使驻地。从五代的后梁开始建都于此。将宣武军节度使衙署旧地改作皇宫。到后周时,此城已是人多地窄,拥挤不堪。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周世宗柴荣更以诏书的形式指出该城的弊端:“诸军营或多窄狭,百司公署无处兴修……而又屋宇交连,街衢湫溢,人夏有暑湿之苦,居常多烟火之忧”。要以一个州城的规模来充当一个国家的都城,既要容纳众多的国家机构和庞大的驻军,同时还要兼顾工商业的兴起,显然已无法办到。诏书定下了在旧城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方针。规定:用加筑罗城(外城)的方法扩大城市,解决用地不足的矛盾;用展宽道路、疏浚河道的方法根治道路狭窄、排水不畅的毛病;为了解决“烟火之忧”,又规定有烟尘污染的“草市”等必须迁往离城七里以外等。

改、扩建的具体步骤如下:“先立标帜”进行勘测;然后由官府统一在标帜内进行规划;确定好街巷和军营、仓物、各官府衙门的位置后,才“任百姓营造”。

这一年征发了开封府和附近数州民工十余万,在原汴州城四周向外扩大数里,加筑外城。

并将旧城内街道拓宽至五十步(一步为六尺)、三十步以下和二十五步以下数种。路两边五步内可以种树、掘牛、修造凉棚。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在后周的基础之上继续进行建设。终于建成了北宋的都城——汴京城。汴京城平面呈东西略短的长方形,由内向外依次筑有皇城、内城、外城,并筑有护城濠沟。

外城又名新城、郭城、罗城。主要作防御之用,周长十九公里,仅相当于唐长安城的一半多一点。现已查明,城墙夯土筑成,夯层厚八至十四厘米,城墙底宽三十米左右,高六至九米,顶部残宽近四米。据文献记载,外城共有十二座城门和九座水门,现已探明十处,其中五处有瓮门,瓮圈面积多达一万三千平方米,为历代都城所罕见。其周围的护城河宽约四十米。

内城又称旧称、阙城。是衙署、寺观、府第、民居、商店、作坊等集中的地方。周长九公里,城墙宽八至十五米,现已探明位于南北中轴线上的御街,由内城朱雀门直通外城南熏门并与北面的皇城相连。御街很宽,两旁有御廊,街面用权子分隔为三股道,中间一股为皇帝御道,御道两侧还有御沟。由于是在旧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包括御道在内的街道均不如唐长安城那样笔直。但组群布局既规整又具有灵活华丽的特点。为了适应当时的经济发展,取消了过去用围墙包围的里坊和市场形式,将内城划分为八厢一百二十坊,外城划分为九厢十四坊。道路系统呈井字方格网,街巷间距较密。城中到处临街设店、酒楼、饭店、浴室、医铺、妓馆、瓦子布满各处。尤以州桥大街与相国寺一带,以及东出旧曹门外和城东北旧封丘门内外最为繁荣,夜市兴旺,通宵达旦、风雨无阻。城内还散布有许多军营和各种仓库五十余处。在旧城东北酸枣门和旧封丘门之间,则还有宋徽宗经营的著名御苑——“艮岳”,城内还有汴河等五条河穿过,交通方便。为了治安和消防的需要,还在内城专门设立了军巡铺屋和望火楼。

宫城又称“大内”、皇城,位于内城北部稍偏西处,周长近二千五百米,面积只有唐长安宫城的十分之一左右。宫门前布置廊庑,开辟出类似广场的空间,对后代宫殿前的“千步障”有明显的影响。宫门南面有三门,其余各面有一门;四角建角楼,在建筑手法上倾向于细工雕琢的风格;城中建宫殿,为皇室所居。现已在其南北部中轴线上,发现了北宋皇宫的正殿——大庆殿。

它坐落在一处平面呈凸字形的夯土台基上,基址四壁均用青砖包砌,东西阔约八十米,南北进深约六十多米。四周环有宽约十米,长近千米的包砖夯土廊庑基地,各面有门。

官府衙署一部分在宫城内,一部分则在宫城外,和居民杂处,不如唐长安城集中。

汴京城内河道多,桥梁自然也多。最著名的有跨越汴河的州桥和虹桥。州桥正对御街和大内,两旁楼观耸立,景色壮丽。虹桥在东水门外,是用木材作成的拱形桥身,桥下无柱,有利于舟船通行,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上即绘有此桥。凌空而起,势若飞虹。这些桥梁与相国寺、樊楼、铁塔、繁塔、延庆观、金明池、艮岳等建筑和御苑,高低错落,水陆互现,构成丰富的城市景观。

总之,宋汴京城与唐长安城,虽然都在旧城的基础之上建设而成,但前者更强调改建与扩建相结合,尤其在改建上下功夫。因此,它的主要方法为后世所沿袭,主要有二:一是宫城居中的,由宫城、内城和外城三重城墙的布局、基本上为金、元、明、清的都城所沿袭;其二是中国古代城市的街巷制布局,大体自北宋开始而沿袭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现存于苏州文庙的一块《平江府碑》,它较为直观,也较为完整地向我们展示了宋代平江府城(苏州)的全貌。图碑保存了我国最早的街巷制城市的平面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北部居住区都是东西向长巷,巷内建宅,巷外街道上为商业街。由此可窥自北宋中期里坊制度废弛后,新的街巷制是如何逐渐出现的,及其后的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的大街胡同制与之的渊源关系;从图碑中我们还可看到有许多牌坊,从而了解到街巷制城市与里坊制城市在市容上的根本区别是沿街设店和跨街建坊;从图碑中我们还可了解到里坊制是如何向街坊制演变的,就在同一图碑中,子城以南的街道仍保留着唐代里坊制的残迹:多为网状方格,而无联排的横巷,有的还有十字形小街。

闻名于世的保国寺“无梁殿”

在浙江宁波市洪塘镇北面灵山山之中,层峦叠嶂,郁郁葱葱,顺着盘旋曲折的山路行进,便可抵达江南著名的古刹保国寺。

保国寺相传建于东汉,原名灵山寺。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寺庙因灭佛而毁。至唐广明年间(880—881)重建,改称保国寺。

整个寺院坐北朝南,初看像个大型住宅。整个建筑依山势而建,高低起伏,前低后高。南北长一百二十四米,东西宽六十四米,占地面积约七千平方米。中轴线上主要建筑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即大殿)、观音堂和藏经楼。钟楼与鼓楼分别筑在大殿月台前的左右两边。轴线两侧建有配殿、僧房、客堂等附属建筑,并都有院落。整个布局中心突出,左右陪衬,再以院内的水池、阳台与殿堂相间,富有韵律变化。环顾周围,青松翠竹掩映,山涧环绕,溪水潺潺作响,极富诗意。

保国寺不仅以环境幽雅著称,更以“无梁殿”闻名于世。所谓的无梁殿即大雄宝殿,其实是有梁的,只是这梁被精致的镂空藻井和天花板巧妙地掩饰起来罢了。

大殿为全寺的主要建筑,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平面呈纵长方形,原面阔,进深均三间,通面阔11.83米,通进深13.38米,有十二根檐柱,四根内柱,上覆单檐歇山顶。清代又在前檐和两山面各加建一重下檐,使原有斗拱柱包在室内,形成五开间重檐歇山顶的现状。

大殿的梁架属于厅堂型构架。特点是内外所施两周铺作不在同一高度上,柱网布置不求严格对称,内周铺作不完全在柱头上。当心间两缝梁架的蜀柱间,使用顺脊串,内槽三椽袱下施有顺袱串,这些对增强大殿整体构架的抗震动、抗冲击性能都有一定的作用。在殿内前槽、有意扩大其深度,安排了三个与之相适应的、与整体结构有机衔接的镂空藻井,结构精巧,为国内现存最早的实例。大殿内柱高于檐柱,前内柱又高于后内柱,这除了结构功能外,还使内槽空间显得特别空旷高大,从而使比较低的藻井与其后面供奉的,空间特别高旷的佛像之间,形成强烈对比,更加烘托出主佛“妙法庄严”和“至高无上”。

大殿内柱子更为巧妙,采用瓜楞形,分为八瓣、四瓣、二瓣三种,以小拼大,在一根较小的木周围包镶几块半圆状的弧形木条,使整个柱子呈瓜楞状,还用“四段合”的方法拼成四瓣,即用四块同样大小的木材榫卯而成,这样既节省了粗大木材,同样发挥功能,又使柱子外表造型收到了美观的效果。这种柱子形式虽然是宋代南方建筑中较常见的,但在现存古代建筑中已不多见。

殿身斗拱用材21.5×14.5厘米,相当于《营造法式》中规定的五等材。柱头和补间铺作均挑出二拱二昂。柱头铺作昂身长达两步架,后尾压在内拱斗拱之下,中部立蜀柱承托檩,作用如斜架,补间铺作在明间和山面前二间用两朵。柱头栌斗随柱身作八瓣圆形,补问栌斗四角凹入做11.5厘米木材(约相当于七等材)。由于使用了如此复杂的斗拱结构,使整个建筑不用一钉,而靠斗拱之间巧妙的衔接和精确的榫卯技术相连接,层层斗拱交错榫接,承托起庞大的殿堂屋顶。

柱间以阑额、由额、内额、襻间枋等构件联系,使得木构架具有较高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在屋架的脊酹下施用叉手,其下端与平梁相接,形成三角结构。凡此种种,使这座古建筑虽已历时近千年,在风雨、台风和地震的久经考验中岿然不动。

此殿采用了当时南方小殿的通常做法,前为装藻井的敞廊,后为彻上明造的殿内。另外,殿体虽作重檐歇山造,但四角起翘却远较北方同类建筑为高。这代表了南方屋顶形式的特征。

这种特征我们还能在福州华林寺大雄宝殿、莆田玄妙观三清殿、太宁甘露庵、苏州玄妙观三清殿、广州光孝寺大殿等宋代建筑上看到。这种四角高翘的特征,显出轻快飘逸之感,尔后愈加显著,与北方庄重平直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照。

另外,我们从保国寺大殿的建筑上也找到了宋代建筑如何上承唐代传统,下开元明清诸代风气的轨迹。除上述的一些特征外,该殿所采用的长二跨的昂身和阑额下加由额蜀柱的做法显然是唐代遗风;而瓜楞柱、月梁形阑额、雀替、八楞或海棠瓣状的栌斗等,则必须是北宋时期新出现的工艺技术。

更为令人叫绝的是,保国寺大殿虽历时近千年,不仅没有虫蛀,飞鸟也从不住宿其间,甚至也找不到苍蝇、蜘蛛的踪影。你说奇也不奇?它确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在建筑史上有着很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

建筑手法高超的独乐寺

独乐寺位于天津市蓟县城内西关大街路北。因寺西北有独乐水,故名。据说,该寺创建于唐朝贞观年间,还是由尉迟恭监修的。以后寺毁人散,直到辽统和二年(984),由秦王耶律奴瓜重建。该寺的布局具有唐、辽时期佛寺的特点,全寺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中部为寺庙的主要建筑物,由山门、观音阁和东西配殿等组成,山门与大殿之间,用回廊相联结。

现在全寺仅山门和观音阁为辽代建筑遗物,余皆为后世所建。其中山门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山门建造在一座长方形的台基上,台基长19.18米,宽13.22米,高0.4米。四周施压阑石,西北角尚存曲尺形角石一块,凸雕卧狮。山门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平面长宽比近于2:1;柱身不高,侧角明显;斗拱雄大,采用殿堂分心斗底槽结构形式,布置疏朗,总高约为柱高之半,屋顶为五脊四坡形,古称“四阿(庑殿)大顶”,檐出(包括出跳)2.59米,深远而曲缓,檐角如飞翼,外形轮廓稳重而舒展。正脊两端的鸱吻、鱼尾翘转向内,造型古朴,是我国较早的鸱尾实物。两厢分别有辽塑金刚力士像各一尊,东侧力士高4.5米,西侧力士高4.45米,在两边的山墙上绘有彩色的四天王像。

主体建筑观音阁是一座三层木结构的楼阁,由于将两个完整的单层建筑叠垒而成,将中间的二层作为暗室,周围采用腰檐和平坐栏杆环绕而不出屋檐与第三层分隔,因而外观上却像是两层楼阁。观音阁建在高约0.9米的长方形台基上,台基长26.7米,宽20.6米。南面设月台。

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阁高三米,出檐平缓,屋面采用青瓦九脊歇山顶,整个外形轮廓显得既稳重又轻灵舒展,十分美丽壮观。

在观音阁内部中央的须弥座上,耸立着一尊高十六米的泥塑观音菩萨站像,因其头上又塑有十个小观音头像,故又称“十一面观音”。阁内以观音塑像为中心,四周列柱两排,外檐柱十八根,内檐柱十根,减去了当心间缝中柱,给安置观音像及二胁侍菩萨像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为了突出观音像,采用了分层、中空的楼阁结构金箱斗底槽形式,分内外槽。外槽四壁绘有壁画,内槽设须弥座上立观音及二胁侍菩萨像。楼阁结构由下层、平坐,上层三个层面外加屋顶藻井共四层组成;从地面至下层柱头为底层;从下层柱头至平坐柱头为夹层暗室;从平坐柱头至上层柱头为三层;最后在上层柱头上再添加藻井屋顶。每一层均在柱上置斗拱,斗拱上架梁枋,其上再立木柱、斗拱和梁枋,直至藻井屋顶。使人们能从不同的高度瞻仰观音,给人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同时,梁枋绕像而设,使全阁内槽成为一个筒状空间,容纳像身。另外,为充分利用空间,又在像顶覆以八角形藻井。这样使整个内部空间都和佛像融为一体。

整个楼阁梁、柱、斗枋数以千计,但布置和使用既合理又有规律。其中仅斗拱便有二十四种一百五十二朵,根据其在梁、柱接榫部位的不同位置和不同功用,而采用不同形式的斗拱。

整个楼阁巧妙地运用了光线:整个阁内除观音像正面光线较足外,余皆较暗,这样既达到了像容清晰,便于瞻仰的效果,又由于背面仅可辨其轮廓,从而又增加了佛像的几分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