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建筑
27942900000005

第5章 中国历代建筑奇迹精品(5)

除上述这些提供给我们的整体建筑形象外,我们还可从石窟中看到大量建筑部件的形象。

诸如台基、阶道、勾阑、墙壁、门窗、柱枋、阑额、斗拱、屋顶乃至建筑装饰等。其中斗拱形式较多,反映了北朝以来斗拱的发展。在敦煌壁画中所画的北朝和隋代斗拱形制具有不出挑的特点。大致有两种:其一为檐下由上下两层枋和人字斜撑组成桁架,置于栌斗上;其二是柱头间连以阑额,柱头铺作为一斗三升,补问或仍是人字斜撑,或为拱尾拖长的人字拱,或以人字拱和一斗三升相间。尤其是后者,在云冈石窟及龙门石窟中屡有发现,似为当时习用手法。

里坊制城市的典型——大兴城

大兴城即唐朝长安城的前身。始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因隋文帝杨坚在北周曾封为大兴公,为纪念之,故命名为大兴。隋亡唐兴,仍定都于此,改名长安。唐初,又在原有基础上多次进行大规模的修建。因始建于隋,又建成并兴盛于唐。故一般又称为隋唐长安城。

隋文帝在开国之初,考虑到汉长安城宫殿屡遭战乱,破坏严重,已不堪使用,加之官署民居混杂,城内用水不足,遂决定在原长安城东南另建新城。隋开皇二年,命高颖、宇文恺营建新都大兴城。大兴城的总体布局深受曹魏王城邺城及北魏洛阳城的影响。邺城将宫室移到全城纵轴线的北部,使城内交通更为方便。而北魏的洛阳城则增加了东西二市。大兴城继承了上述都城规划的传统,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在此基础上,它将宫城、皇城和居住里坊严格分开,对城市规划布局又有新的发展。它具体是这样规划的:将宫城安排在居中偏北的位置,内设官衙,官办作坊,仓库和禁卫军营房等。皇城建在其南面,太庙与太社分别设在皇城内的左右两边。皇城的北面是禁苑,皇城的东、南、西三面均与居住里坊为邻。

这年六月动工,先修筑城墙,开辟道路,建造宫殿,然后修建坊市,到第二年三月已初具规模:其外郭东西十八里一百十五步、南北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周围六十七里。现经多次勘察,、得知外廓城南北八千六百五十一米七,东西长九千七百二十一米,周围长三十六公里。城内面积约八十四平方公里,为现存明清长安城的七倍,是明清北京城的二倍半。城墙厚十二米。

每面开辟三门,门上建有城楼。城内除中轴线北端的皇城与宫城外,划分一百零八个里坊和二个市,以朱雀大街为界,东属长安县管,西归万年县管辖。

大兴城的里坊大小不一,最大的约八千零十二顷,小坊约一里见方,和传统尺度相仿。坊的四周筑有又高又厚的坊墙,大都开四个坊门,朱雀大街两侧的小坊只开东西两个坊门。坊内有东西横街或十字街,还有许多被称为“曲”的小巷,由此通向各户住宅。里坊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日出开启坊门,日落时击鼓关闭坊门。贞观后,在通向十二个城门的大街上,设置许多街鼓,用以掌握坊市启闭的时刻。

在朱雀大街两侧,东西主干道南,设有东西两市。东市名“都会”、西市名“利人”,面积各约一百公顷。东市有一百二十行商店和作坊,西市为外贸街,有许多“胡商”(以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居多)开的店铺和各种行店,是国际贸易的场所。市内有井字形街道,宽十四至十六米。

整个城内的交通呈严格的方格网状,有南北大街十一条,东西大街十四条,其中通向城门的几条主要干道,十分宽畅,如在中轴线上的朱雀大街宽达一百五十米,而皇城与宫城之间的横街则宽达二百米,最窄的也有二十五米。这些大道与里坊的街道相通。另外还筑有夹城,夹城与东城墙平行,夹城内筑有皇帝专用御道,可直达兴庆宫和城东南的芙蓉池(后改名曲江池)。在街道的两旁砌有排水沟,并植有槐、榆等行道树。

城东南角原有曲江,地形复杂,被宇文恺改作芙蓉园,围入城内,引黄渠水注入曲江池。

城西南角地势低下,于是在此建造规模巨大的庄严寺,并建有三百三十尺高的木塔一座,以与曲江一带的高地相对应,禁苑大兴苑设在城外北侧。开皇三年又在城西侧开挖直通宫城与禁苑的永安渠和清明渠,以满足宫苑的用水和便于都城各项物品的运输。其后又分别开挖了龙首渠和广通渠,便利了交通。

唐太宗继位后,于贞观八年(634),命人在长安城东北苑内龙首原高地上建造大明宫,作为其父太上皇李渊夏天清暑之用。到唐高宗李治龙朔二年(662),又大兴土木,建造大明宫内门阙殿宇,次年以此为宫城,而将原来的宫城太极宫改名为西内,成为次要的备用清闲之处,唐代的政治中心就此移至大明宫,因此朝臣、贵族都集中到东城。唐玄宗时又将兴庆坊改建扩充为兴庆宫,还建设了曲江名胜游览区和南苑。长安城基本定局。

据宋《长安志》所载:城内长安、万年两县共有八万户,其中包括人口众多的许多达官贵族的府第,此外尚有寺庙的僧道、教坊的舞伎、乐工,再加上常驻军队约十万,总人口将近一百万,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当时世界上城市规划最为周密的城市。

长安城的建设规划也成为当时及后世国内外都城建设的榜样,至今我们还可从日本的京都、奈良西找到它的建筑风貌。

隋唐两代继承汉代的东西京制度,以洛阳为东都。隋炀帝大业元年(605),由宇文恺、封德彝等规划营建洛阳城。隋末毁于战乱,唐代初年重建。由于地形关系,洛阳城无法强调中轴线对称,布局上不拘于方整,相反能根据地形来规划建筑,其道路宽度也适当缩小。此外,它对商业网点的设置也较长安城灵活,除了集中的市以外,在洛河沿岸的一些坊中也设置商业。中唐以后,由于交通和物质供应都很方便,吸引了不少贵族官僚在东都营建住宅园林,因而洛阳既是陪都,同时又是以园林著名的城市。

九天阊阖开宫殿的大明宫

隋唐时期除了在都市的规划建设上有突出贡献外,在与都市相配套的宫殿建筑方面也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在唐长安城中,以“三大内”最为出名,即西内太极富,东内大明宫和南内兴庆宫,其中尤以大明宫最为宏伟。大明宫建于龙首原东端,遥对终南山,利用天然地势,崇峻高耸,可俯视全城,并可东眺灞原、南望秦岭,气势壮阔。

大明宫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宽北窄。北墙长一千一百三十五米,南墙长一千六百七十四米,西墙与南北墙垂直,长二千二百五十六米,东墙倾斜有曲折。宫城北部的东、北、西三面城墙之外乎行筑有夹城。宫墙周长七千六百二十八米,所有宫墙均为夯土墙,仅在同城门相接处和城墙拐角处内外表面砌砖。现存遗址面积约三点五平方公里。整个宫城共有三十三门,宫城南墙正中的丹凤门为正门,东有延政、望仙二门,西有建福、兴安二门;北墙正中为玄武门,其东有银汉门,西有青霄门。全宫分成外朝和内廷两部分。自南端丹风门起,北达宫内太液池蓬莱山,为长达数里的中轴线。外朝沿袭太极宫的三朝制度。沿中轴线纵列了大朝含元殿、日朝宣政殿、常朝紫宸殿。轴线两侧采取大体对称的布局。建有若干殿阁楼台及若干衙署(省),如中书省、门下省、弘文馆、史馆等。基本在宣政门一线之南,其北为内廷部分(“禁史”),为帝王生活区域,其布局以太液池为中心而环列,依地形而灵活自由;池中建蓬莱山,池周布置曲廊。曲廊又与周围的殿宇厅堂、楼台亭阁相互呼应,成为顾盼有致的一个整体。寝殿则建于太液池的南面,宫城之北,为禁苑区。

含元殿是大明宫主殿,踞龙首原高处,位于大明宫中轴线上第一座宫殿。它是举行重要典礼仪式的场所。现大殿虽毁,但根据其遗址尚能推算出当年的规模。现存遗址高十余米,东西长75.9米,南北宽42.3米,殿内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问,各宽5.3米。殿东、北、西三面为白灰抹面的夯土墙。北墙距北内槽柱中心五米,内槽柱南北跨距9.8米,殿四周为副阶围廊。殿阶局部用永定柱平坐,这种较古的办法,唐以后逐渐淘汰。殿址现存方形柱础一座,下面方形部分长宽各1.4米,高0.52米,占凸覆盆高0.1米,上径0.84米。仅从这一构件的尺寸,便可窥见含元殿的尺度规模。殿东西三百米处有含晃门和昭庆门。该殿还建有上殿的坡道(龙尾道),它时而平坦,时而倾斜,七折起伏,长达七十五米,由十余米高的墩台顶迤逦而下,整组建筑气魄雄伟,又突出了大殿的凌空感和壮丽的气势。道面平铺素面方砖,坡面铺莲花方砖,两边为有石柱和螭首的青石勾阑。含元殿东西两侧前方分别建有翔鸾,栖凤两阁,以曲尺形廊庑与含元殿相连,有如鼓风欲翔的两翼。这组庞大的宫殿建筑群,足可代表当时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内涵,体现了唐代建筑的雄浑风格,成为后世宫殿的范例。

大明宫中另一处雄伟的宫殿是麟德殿。约建于麟德年问(664—665)而得名。位于太液池正西的高地上,东临太液池,西近大明宫西墙的九仙门(距西墙九十米),便于大臣出入。是皇帝举行宴会、观看杂技乐舞和作佛事的场所。宫殿建在夯土台基上,台基周围砌有砖壁,呈长方形,南北长一百三十余米,东西宽约七十七米。台基分上下二层,殿堂、廊庑建在上层台基之上。麟德殿由前、中、后三座殿组成,故又称“三教殿”。面阔十一间,总进深十七间,面积达五千平方米,为北京故宫太和殿的三倍。中殿为主殿,东西宽九间,(两山墙各占一间除外),南北进深五间,殿内有两道隔墙,将殿分成东、中、西三部分,中部五间,两侧各二间;前殿东西宽亦为九间,两山与中殿齐,前后无墙,两端两问进深四间,当中七间进深三间,前殿与中殿地面均铺六寸厚石板;后殿与中殿仅一墙之隔,两山与中殿两山对齐,进深三间,地面铺方砖,殿周环以回廊。殿后侧东、西面分别建有郁仪楼和结邻楼,两楼前又分筑东亭和西亭。楼亭均建于夯土高台上,楼亭廊庑衬托着三殿,构成一组具有唐代特色的大型建筑群。而唐朝诗人王建在一首宫词中所云:“直到银台排仗合,圣人三殿对西蕃”,更是为我们描述了皇帝在此欢宴西蕃的盛大场面和豪华的气派。

还应该指出的是,含元殿和麟德殿的建筑工艺技术已相当纯熟,它用较小的木料构成宏伟的宫殿,两殿的开间尺寸仅五米出头,最大梁袱跨距,不过四椽,无论从尺度方面,还是从用料方面来看均不及后世,然而所建宫殿的规模却远远超过后世。

除了上述两殿外,如前所述在含元殿北面还有宣政、紫宸两殿,在内廷则有蓬莱、玄武等殿及其他殿阁二十余处,并有一万六千平方米的太液池。许多遗址虽尚待发掘,但我们仍可从唐代诗人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的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中领略到大明宫当时壮丽豪华的气势及盛况空前的场面。

通过对上述大明宫遗址的考察,我们还可推想作为其建筑楷模的隋太极宫的风采。除此之外,隋炀帝还建有陕西麟游的仁寿宫,河南宜阳的显仁宫等,自长安至江都的离宫别馆四十余所。此外,还有浙人项升设计的迷楼。唐阎立本监修的翠微、玉华二宫及其后建的骊山华清宫等。虽然所有这些富丽堂皇的建筑均已不存于世,但我们仍可从敦煌唐代经变壁画中找到它们的富丽与雄伟的形式。

此外,这些宫殿建筑所用的材料也较秦汉时代有了新的发展,如用错金的门钉,殿顶已用施釉的黑色和绿琉璃屋脊,高级殿堂则以青棍瓦为主导。墙面,构架用色以赤白两色为主,是魏晋以来风格。唐代作风明朗健壮,很少繁缛装饰。整个建筑色调庄严肃静,突出了浑厚的艺术特色。不仅如此,唐代的宫殿形制,影响及于日本。

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南禅寺大殿

隋唐建筑除了在城市建设和宫殿建筑的卓越贡献外,在寺院建筑方面也是可圈可点的。

隋唐、五代至宋是我国各种宗教的又一发展时期,这就促进了寺院建筑的兴旺和发展。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够亲眼目睹唐代寺院建筑的实例,南禅寺便是其中的代表。

南禅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西南二十二公里李家庄西侧的土岗上。它的创建年代不详,大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大殿规模较小,面阔三间(11.62米),进深三问(9.67米),略近于正方形。位于现南禅寺四合院的最北面,面对山门。

大殿采用单檐歇山式屋顶。大殿建筑在一米多高的夯土台基上,比其它配殿高出一头,显得格外雄伟。殿前有宽大的月台,月台呈不规则的方形平面,这是我国现存唐代建筑的殿堂中绝无仅有的一例,为我国古代建筑中颇为罕见的形制。

殿身四周施檐柱十二根,其中三根为抹棱方柱,为始建时遗物,过去只见于敦煌壁画;其余九根为圆柱,柱头稍有卷杀当为建中三年重建时换上去的。各柱施素平青石柱础。殿内外都用方砖铺墁,四周方砖散水。殿的梁架结构简单,为“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檐柱柱头上,层层叠架,安有雄健的斗拱,承托着屋檐。殿内无柱,亦无天花板,四椽袱通达前后檐柱之外。

整个梁架简练淳朴,荷载适度。前檐明间安板门,两次间设直棂窗。屋顶坡度为1:5.15,是已知木结构古建筑中屋顶最平缓的,整个屋顶采用灰色筒板瓦,整个大殿用材经济,坚实牢固,虽历经五级以上地震八次,仍完整无损。1966年的邢台地震,仅使殿身向东南倾斜,现已人工恢复原状。这说明唐代建筑技术已有很高的水平,对研究我国唐代建筑的形制、结构和手法,认识唐代建筑业的成就,均为极重要的实例。

大殿内用砖砌有一个长8.4米,宽6.3米,高0.7米的大佛坛,约占殿内面积的一半,当为宋、金时的遗物。坛上安有与木构架同时代的十七尊泥塑佛像,其正中的释迦牟尼塑像,结跏趺坐于八角形的须弥座上,庄严肃穆,总高近四米。各像面形丰润,神态自若,比例适度,服饰简洁,衣纹流畅,造型精巧,技法纯熟,是现存唐代塑像的杰出代表作。此外,大殿局部尚留有唐代彩画遗迹。

南禅寺现存建筑有明隆庆元年(1567)所建的龙王殿和清代所建的文殊殿,观音殿(山门)、伽蓝殿、罗汉殿等,共同组成一个四合院形式的院落。院落不大,东西五十一米,南北六十米,面积约三千零七十八平方米。另有东院阎王殿(正殿),东禅房各三间。

现存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佛光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