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攻占大都,并没有定都的打算,惑于迷信,把元代旧宫拆毁无存。不过,却对北京城进行了改建。鉴于北面空旷,曾将元大都北墙南移五里,仍开二门,即今安定门和德胜门。直到燕王朱棣夺取皇位后,才于永乐元年(1403)正月,升北甲为北京,这是北京一名之始。永乐四年正式动工,到永乐十八年(1420)宫殿、城池才基本完工。永乐十九年由南京迁都北京。在建设过程中,共征集了全国的二万七千户匠户,动用工匠二十至三十万人,征发民夫近百万,日夜兴工。又从全国调运了大量的名贵建筑材料,诸如从四川、云贵、湖广运来楠杉大木,从房山县运来刚开凿出来的汉白玉石材,从山东临清运来特别烧造的城砖,甚至连铺地方砖(又名金砖)也专门从苏州烧制后运来。
明代北京是在元大都城市建筑的基础上加以改建的。北京城包括内城和外城。内城的东西墙仍是元大都的城垣;为了便于防卫,洪武四年(1371)便将元大都北墙南移至今德胜门、安定门一线。永乐十七年又将皇城南面的城墙向南移一里左右,仍开三门,即今之宣武门、正阳门和崇文门,东西两墙依旧。这样形成的内城,东西长六干六百五十米,南北长五千三百五十米。到明中叶,蒙古骑兵多次南下,甚至迫近北京,遂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加筑外城,由于当时财力不足,仅把城南天坛,先农坛及稠密的居民区和市肆包围起来,形成外城,而西、北、东三面的外城则无力修筑,终明之世仍未改变。外城东西长七千九百五十米,南北长三千一百米。
南面三座城门,东西各一座门,北面共五座,中央三门就是内城的南门,东西两角门则通城外。
除南面外,所有城门均有瓮城,建有城楼。在内城的东南和西南两个城角还建有角楼。到了清朝,由于北面并无侵扰,无须再建外城。这就使明清北京的平面轮廓呈凸字形或倒“T”字形。
明代北京城的规划贯穿礼制思想,继承了中国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
到过北京的人,或是经常在电视中关注北京城的人都会发觉:北京城的一条中轴线相当清晰。北京城的规划者巧妙地运用了中轴线的手法,使北京城的整个建筑布局在中轴线上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整齐严谨,端庄宏伟。这条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鼓楼止,全长八公里,是布局结构的骨干。现在让我们沿着这条中轴线来浏览一下北京城吧!我们会发现皇帝所居的宫殿及其他重要建筑都沿着这条轴线布置。
我们从最南端的永定门出发,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来到正阳门(俗称前门)。在大道的东西两侧,分别置有天坛和先农坛两组建筑群。穿过正阳门即进入皇城(北京的布局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平面呈不规则正方形),再向北穿过大清门(明朝称大明门,今已无存)即步入“T”字形的宫前广场,你会发觉:广场南部收缩在东西两列千步廊(已拆除)之间,行走在这样一条狭长逼仄的通道上,给人以一种压抑感。然而一旦走到千步廊的尽头,则豁然开朗,广场北部自然向左右两翼展开。极目望去,庄严宏伟的天安门城楼巍然屹立在广场北面。对比效果很强烈,使人感到震撼。天安门前有金水河,河上筑有五座雕琢精美的汉白玉金水桥,金水桥前有两对石狮和一对华表分竖两侧(左右各一华表,两石狮),这石狮就像四位守门神,雄壮威武,而那华表既像一对庄严的卫士,又像风姿绰约的礼仪小姐,向你频频招手,欢迎你的到来。这样,汉白玉的金水桥、华表、石狮等,鲜明地衬托出暗红色的天安门城楼。形成了第一个高潮。在天安门的左(东)面和右(西)面,分别建有祭祖的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和社稷坛(今中山公园)。
进入天安门,与端门之间形成一个较小的空间,顿为收敛,使人产生一种凝重的感觉,过了端门则又进入一个长方形的广场,迎面而立的是呈“凹”字形的宫墙,正中则为森严的午门,造成一种肃杀压抑的气氛,使人更感到自己的渺小和皇帝的威严,形成了第二个高潮。
进入午门,更进入了位于全城中心部位的皇城核心——宫城(紫禁城)了。紫禁城南北长九百六十米,东西长七百六十米,周围六里四门。当你一跨出太和门,又看到一片横向广庭,舒展而开旷。魏峨崇高的太和殿坐落于殿前广场的中央,给人以凌驾一切、宏伟庄严的感觉,于是形成了第三个高潮。除了太和殿外,你还可看到其他金碧辉煌、高大雄伟的宫殿建筑群,继太和殿之后,依次为中和殿和保和殿(此三殿及其两旁的文华、武英两殿和其他建筑共同构成了外朝);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此三殿与东西六宫等建筑构成内廷)。这六座形式不同的宫殿建筑和格局各殿的庭院结合在一起,占据中轴线上最重要的部位。在其两旁又分别筑有文华、武英两殿和其他建筑。顺着中轴线向北,可攀上约五十米高的万岁山(景山),这是全城的制高点。翻过万岁山,出了皇城的北门——地安门,我们便抵达了这条中轴线的终点一一鼓楼和钟楼。这条中轴线全长八公里,从中我们看到,北京城仍遵循着“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布局方法,它是唐长安城的沿袭和发展,把中国都市建筑的特点——中心突出,左右对称,前后均衡,整体联系成为一个有机体的统一情表现无余,更加突出了统治者的权威和至尊无上的地位,反映了设计意图上的阶级性。
居住区分布在皇城四周。明代分为三十七坊,清代分为十坊,而此时的坊早已打破了长安城那样的封闭性质,纯属城市地域上的划分。广大民居的低矮狭窄与宫殿及王公贵族府邸的高大宽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北京城的商业区分布密度较大,共有市肆一百三十二行,相对集中在皇城四侧,并形成固定的四个商业中心及许多定期的集市、庙会。
明清北京城的道路系统也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加以扩建的,形成了方格式(棋盘式)道路网,街道走向大都为正南北、正东西。由于皇城居中,故将内城分成东西两部分,影响了东西向交通的畅达,这同民居的低矮一样,同样是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下城市建筑的局限性。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的祖先毕竟为我们留下了这座气势恢宏、建筑完整的北京城。
气势磅礴的故宫三大殿
到过北京的人,大概很少不去故宫的,而凡去过故宫的人,大都对这一气势雄伟、豪华壮丽,具有我国古代建筑独特风格的古代皇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宫,明清时称紫禁城,占地面积达七十二万平方米。现存建筑九百八十余座,其中包括明代建筑九十余座。房屋八千七百余问,建筑面积十五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建筑群。从1925年起,故宫改称今名。
在这众多的故宫建筑中,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肯定要数故宫三大殿了。三大殿即太和、中和、保和三殿,是外朝的主体建筑。其中太和殿为主殿,是举行大朝会和大典的地方,它既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堂。
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动工兴建,当时征调全国著名工匠和民工、卫军共三十万人,连续施工十五年,至永乐十八年(1420)方才建成。太和殿等三大殿几乎在相同时间内竣工。三大殿依次排列,共同建筑在一座高八米一三的工字形台基上,台基共三层,有稳重浑厚的须弥座。每层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连同前面高三层的月台共同形成一个“土”字形的石台基座。台基前有三座石阶,中间为御路。御路正中为一块长方巨石,周边雕卷草,下雕海水江涯,中雕以流云衬底的高浮雕蟠龙,刻工精美。
太和殿是外朝的前殿,初名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名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改今名,俗称金銮殿。太和殿明代始建时为重檐庑殿九间殿,属于最高级殿宇。现存建筑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改为面阔十一间,但总尺度并无大的变化。太和殿通面阔63.93米,通进深37.17米,高26.9米,连同台基,通高35米。总面积约二千三百七十七平方米。整殿形体宏大,造型庄重,为了突出主殿应有的崇高庄严的形象,它采用了古代建筑最高等级的标准和结构类型:屋顶是重檐庑殿顶,柱网为三环布局;下檐为单翘重昂七蹈鎏金斗拱。上檐为单翘三昂九蹈鎏金斗拱,再施以三样黄琉璃瓦(明代定下规矩:皇宫建筑一律用黄琉璃瓦);正脊和正吻为二样,正吻高达三米四;太和殿还别出心裁地在屋檐角上施以“行计”的装饰,檐角走兽多达十个,分别为:龙风、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吼)、行什(猴):殿内竖有七12根楠木巨柱,每根柱高12.7米,殿中央的2米离台上没商金漆雕龙宝座,是封建皇权的象征。
太和殿不仅规模宏大,结构高级,所用装饰翻陈设也是第一流的:内部梁枋饰以最高一级的以龙为主要纹饰的“和玺彩画”;格扇、门窗等处都有极华贵的黢饰;“御座”前面是御案,御座两侧有金漆屏风、香儿、香炉、仙鹤等摆设;明间六柱用沥粉金漆蟠龙。环绕娄空透雕宝座,顶上雕以精美的蟠龙藻井,采用“赤金”、“库金”互变及蓝色、绿色互变相结合的手法彩制了行、坐、升降等各种姿态的龙;室内地面采用六十四厘米见方的金砖铺蠼。整个大殿金碧辉煌、庄严华丽,处处显示出“真龙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威。
殿前丹墀之上置以铜龟、铜鹤、日晷、嘉量等象征人寿年丰的吉祥雕蠼和器物,以期皇位永极,国祚长盛不衰。在殿前的台阶上还置有十八个巨大的鎏金铡赫。用以储水防火。此外周围还饰有精美的石雕;云龙御路,三层台基上分砌有汉白玉的龙凤望柱、栏杆、螭头流水等,它们与红墙黄瓦交相辉映,在蓝天的衬景之下显得格外鲜丽庄严两牡观。
在明清,太和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诸如皇帝登极,胶祝元旦,备主朝会,庆寿,颁诏等隆重仪式均在这里举行。因此,不仅殿前有宽阔的月台,而且还裔闯积达量万多平方米的广场,可容万人聚集和各色仪仗的陈列。试想当年,从天安门一直排到端门的仪仗、旗帜,在鼓乐声中,露台上跪满了文武大卧,殿内香烟缭绕,在山呼万岁声中,那个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天子,该是何等的威风和狂妄啊!
中和殿在台基的中部,为五间方亭式,单檐攒尖式层顶,四面格扇的殿堂。高二十七米。其鎏金宝顶镌刻极为精致。它主要供皇帝休息之用。
宝和殿面阔九间,重檐歇川顶(较太和殿次一等),高二十九米。它主要供殿试和宴会外宾之用。殿后的云龙阶石,是用一块重达二百五十吨的大石雕成。
三座大殿共建在一个工字形三层汉白玉的台基上,各以其工棚大小两取不同形制,却形成一个有主有次富于变化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四周廊庑环绕,气势磅礴,实为故宫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