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声乐理论与实践
27918100000006

第6章 歌唱的情感表达

“情”为声之体,是歌声的灵魂。“字”在歌唱中是用来传“情”的,是表达思想感情的一个重要因素。歌唱中的正确的读字是使歌声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声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生活中说话有高低、强弱、快慢的语调变化。如:“妈妈我想对你说。”重音在“我”字,强调对妈妈说话的人是我,不是别人;重音在“想”,强调的是“想”,而不是已经或是将要;重音在“说”,强调的是“说”,而不是唱或是跳。可见,强调的字不同,重音的落音不同语气不同,表达意思就不同。当然语气的速度变化也能表达不同的情感。如:“妈妈我爱你。”读成“妈妈我爱你”,语气比较平和,表达情感一般;读成“妈·妈我爱你”,语气就加重了一层,表达出了内心的情感;读成“妈·妈我爱你”,此时语气比较到位,充分并激情地表达了你发自内心对妈妈的爱。因此可知,读字的方法不同,表达的情感也就不一样。

歌唱中语调的抑、扬、顿、挫、明、暗等变化,是歌唱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是速度、力度、音量、音色等因素的综合,要用呼吸、发声、共鸣等歌唱的技巧及方法来表现。对该强调的和突出的字,根据不同的情绪,用读字的松紧、软硬、前后、快慢、早晚等特殊手法,把字唱“活”,将心中的“喜、怒、哀、乐、惊、乱、恐”化作字音上的“抑、扬、徐、疾、收、放、藏、露”。唱清每一个字,只是达到了基本要求,要想感人,做到“字里传情、字中传神”,就必须在语言的处理上下功夫。

下面谈谈演唱歌曲中常见的读字的方法和技巧。

1.表现的歌曲或乐句带有号召力,气氛热烈、感情强烈、情绪比较激动时,字读得要紧,要强调读出时的喷弹力,字在口咽腔里的感觉比较集中,读字发音的全过程比较快,声音以“刚”为主。如《不幸的人生》:

2.表现内容从强烈过渡到含蓄,使歌声余味隽永,令人难忘的歌曲乐句时,读字口咽腔部分的感觉由集中到慢慢稍松开,气息的喷弹力稍弱,读字的全过程由强变弱。如《我爱你中国》:

3.表现情绪欢快、跳跃的歌曲时,口咽腔的动作小而轻快,干净利落,气息运用灵活,口腔前面部位用得多,读字的全过程较快,字的点读得清楚,声音在咽腔的着力点略向前,音色明亮。如《鳟鱼》:

4.表现的歌曲情绪、意境单一,但情感内在、含蓄、深情,声音柔美,细腻传神,这种速度较慢的抒情歌曲,读字发音的全过程比较慢,口咽腔读字动作圆润、平和,或是感觉稍松,或是从弱到稍强到再弱,读字的喷弹力不太强,比较强调字腹部分,收韵也较慢。如《小夜曲》:

5.表现歌曲的意境由含蓄到强烈,声音由轻柔衔接到刚毅,情感丰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读字时口咽腔感觉慢慢变得较硬而集中,读字的喷弹力渐渐变强,读字的全过程由弱变强。如《不幸的人生》:

6.表现比较平稳的抒情乐句,读字发音的过程柔而慢,口腔前部感觉较少,声音在口咽腔的着力点靠后,字与字的连接无缝隙,音的线条平缓、圆滑。如《月亮颂》:

在同一首歌曲中由于各段表现的意境不同,表达的情感不同,因而读字的方法也各异,从而使声音具有抑、扬、徐、疾、明、暗、刚、柔的特点。所谓“抑扬”不是单纯的音量大小,而是内在情感在声音上的体现,是读字的力度、量度收放综合的一种体现。“徐疾”是速度上的调节,但不是简单的快与慢,是一种内心感觉的松紧变化,这种内心感觉往往反映在读字吐词的节拍、节奏上。“明暗”是指由于音色的变化,而形成的一种声音色彩感。音色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气息的运用和共鸣腔体的调节而形成,但与读字时口咽腔着力点的前后也有很重要的关系。“刚柔”包括音量的大小、音色的变化,读字的方法对声音的刚柔起着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当然歌曲表达的情感是丰富和复杂的,要求声音抑扬起伏、徐疾有度,音色需要明中有暗、暗中有明、明暗交替,音量需要刚中的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所以表达作品的感情时,对每个字的读法都要细心体会,才能服务于歌曲情感的需要。

歌曲风格的不同,要求读字的方法也不同。演唱中国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时,口腔的前面部位用得较多,字音在口咽腔安放较靠前,字的头腹尾交代得比较夸张,读字的整个线条棱角较大,并且大多数字在演唱时带有精巧的装饰音,以使字音纯正,富有韵律美。

唱一般的创作歌曲、艺术歌曲、外国古典歌曲和外国歌剧选曲时,读字的感觉以“竖”为主,声音的着力点靠后,读字发音的动作圆滑,口形变化尽量小,“前变后不变”,以保持口咽腔开度的相对稳定,使字音的衔接平滑无痕。

为了使歌曲表现更有韵味,读字还可用一些特殊手法。

1.为强调、突出某个字时,可用“紧读缓出”的方法,如《教我如何不想他》:

为突出“他”字,在出声前,心里先“想着”此字,然后慢慢轻柔地发音:“t-a-”,字的头、腹、尾转换过程慢,字头稍延长,使听众觉得不能不想他。

2.为渲染某种气氛,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共鸣时,字读得要清晰,快慢适度,然后推向高潮。如《兰花花》:

为加强表现兰花花悲痛、愤恨、反抗的情节,在第一个字出声前,心里先想着这个字,舌尖紧抵下牙,不急于出声,憋住一刹那,然后一下子迸出,字头清晰,使听者恨不能和歌者一起哭诉和痛斥。

3.为突出某些歌曲的地方风格,有的字需延长尾音。如《摇篮曲》:

一般情况下字尾所占时值短,收音较轻,但为了表现东北地方语言的特色,将“明”、“静”、“棂”的韵尾“ng”提早穿鼻归韵并加以延长,这种手法一般用于字尾为鼻韵母的字,使演唱具有特殊风格。

4.一些歌曲的拖腔部分,为表现特定的意境、风格或情感高潮时,可将字“缓读”和“晚收音”,并可在字开头处带装饰音,这样能更好地表现民族性或地域性风格的作品。如《南泥湾》:

“香”字和“唱”字的拖腔,在这儿唱成“xi-ā-ng”“ch-à-ng”,乐曲中“花”、“香”、“听”、“唱”字音开头处加了装饰音,这样充分表现了语言的韵律,做到了声情并茂。

我国语言结构十分复杂,歌唱的读字更是丰富多样。掌握歌唱中的读字的方法和规律,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正是把握演唱风格精华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