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而不漏的推销技巧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要向对方介绍自己,对方不一定会接受你;而要做一些事来让对方欣赏,却又苦于找不到适当的机会。这时就需要我们采取迂回的技巧,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你、接纳你。英国著名作家毛姆,年轻时他默默无闻,苦于自己的书无人问津。要知道,一位作者要让读者接受自己,必须通过他的著作。如果他向人介绍他的作品是如何之好,我想是没有几个人会信服他而购买他的书的。于是毛姆别出心裁地在报纸上登了这样一则广告:“某年轻百万富翁,性情温和,爱好体育、音乐,希望能与毛姆最新作品中女主角性格相同之女士为友,而后论婚嫁。”几天以后,毛姆的著作大为畅销,竟使毛姆跻身于著名作家之列。
一则小小的广告能带来如此神奇的效果,这不能不说毛姆自我推销技巧的高明。他巧妙地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让人们对他的作品发生兴趣,从而也将自己“推销”给了读者。迂回推销技巧的精华就在于别出心裁、藏而不露。
波兰音乐家肖邦的成名,也是通过这种迂回的推销方式达到目的的。1931年,肖邦从波兰流亡到巴黎。当时,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已是声名远扬的音乐家,而肖邦只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但是,肖邦的音乐才华深为李斯特所欣赏。为使肖邦在观众面前赢得声誉,李斯特便采取了一种别出心裁的方法:先由李斯特坐在钢琴前弹奏,在灯光熄灭后,就悄悄地让肖邦代替他演奏。观众被琴声征服了,等演奏完毕亮灯一看,原来坐在钢琴前的竟是肖邦,观众大为惊愕,却又深深地为肖邦的才能所折服,肖邦终于成功了。值得一提的是,李斯特推荐新秀的宽阔胸襟也深深地让人们感动。
“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而为了……”或者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其实是为了……”这样转入正题,似乎表明了你谈话的直率与轻松,但这样会使你刚才说过的话完全失去效果,因为你最后这句话说出来后,已使对方在脑子里把你的谈话内容一分为二。这样不仅无助于你这次沟通的成功,反而会使对方产生“原来如此”的感觉,从而在潜意识里产生抗拒的意念,这与突然切入正题的谈话没有什么两样。
要成功地推销自己,让对方真心地接纳你,所依靠的并不是夸夸其谈,而是实事求是的行动。宋朝一位宰相杜衍曾对他的同僚说:“若想走上仕途,势必要保持清廉与慎重,要效忠朝廷,忘掉自我。如果能够出头,定会招来同辈之嫉妒以及中伤,所以身为上司者不但要有选才的能力,还要为将来可能的结果做好预防工作,而你们所要遵循的只有4个字:‘只做不说’。”
其实,这也正是我们在自我推销时可以采用的一项技巧:少说多做。中国有句成语,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在别人的观察之中,你做得如何,别人自然会给你一个恰当的评价,何须你自己多费唇舌?
有一篇故事,说一位先生登报招聘一名办公室勤杂工。约有50多人前来应聘,但这位先生只挑中了一个男孩。“我想知道,”他的一位朋友说,“你为何喜欢那个男孩?他既没带一封介绍信,也没有任何人推荐。”“你错了,”这位先生说,“他带来许多介绍信。他在门口蹭掉了脚下带来的土,进门后随手关上了门,说明他做事小心仔细;当他看到那位残疾老人时,就立即起身让座,表明他心地善良、体贴别人;进了办公室他先脱去帽子,回答我的提问时干脆果断,证明他既懂礼貌又有教养;其他所有人都从我故意放在地板上的那本书上迈过去,而这个男孩却俯身拾起它并放回桌子上;他衣着整洁,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指甲修得干干净净。难道你不认为这些就是最好的介绍信吗?”
当然,这则故事中那位先生观察人的艺术是很值得称道的。但是,那位男孩的一言一行,确实很成功地“推销”了他自己。他在这些小节上的所作所为,要比长篇大论有用得多。
推销秘诀——探寻“顾客”需求
无论是推销商品还是自我推销,都需要探寻、把握“顾客”的需求,做到有针对性的服务,切忌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盲目推销,否则将会劳而无获。如何把握“顾客”的心理?怎样挖掘“顾客”需求?这是自我推销过程中的一个实用而又有价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