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受益一生的自我推销力
27916100000003

第3章 原因二 没被挖掘

——好酒也要宣传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是一句著名的俗语,可是在当今社会,这句话仿佛已经不太正确了,因为好酒虽然有好品质,仍然还是需要包装和宣传的。这并不是巷子的深浅问题,而是巷子在哪儿的问题。在信息时代,有了好酒,我们也不能只是消极地等待一个偶然的过客的发现。好酒有酒香,就需要发现酒香的鼻子,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好酒推到鼻子的有效嗅程之内。当然,“好酒”是此观点建立的基础,如果没有质量做保证,再多的宣传与包装也只是空话而已。

人们习惯于把好酒比喻成人才,而一说到人才,人们必然就会想到伯乐,古往今来,真正能识“千里马”的人有多少呢?当然,之所以有人敢把自己称为“千里马”,就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是人才,并且有着实实在在的能力和过人之处。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让自己更胜一筹,让他人信任自己,受人重用。从古至今,“毛遂自荐”等实例可说是多如牛毛。细细想过才意识到:好酒难道真的不怕巷子深吗?难道你的产品物美价廉,就应该静静地等待被抢购?难道你能力非凡,就应该默默地等待着各大公司的录用信?

虽然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那也只是在强调商品的质量至上,而且这种观念也似乎仅仅是在传统社会里才被人奉为金科玉律。用现代眼光来看的话,这句话未免有点缺乏效率观念和竞争意识。尽管“酒香不怕巷子深”,但也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以便能让好酒打开销路,让好酒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诸葛亮若是不遇刘备,只能是南阳的一个农夫,将毕生怀才不遇;王猛不逢苻坚,想必最后只能老死陋巷,穷苦一生。

毛遂自荐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毛遂那种敢于自荐、勇纾国难的精神更是久经流传、令人敬佩。毛遂之所以能“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成名立业、“定从立功”,离不开两个条件:一是毛遂自荐的勇气,二是毛遂自身的才干。当时赵国生死存亡,悬于一线。当兵临城下、大难临头之时,平原君门下平素里口若悬河、锦衣玉食的三千食客一个个噤若寒蝉、束手无策。毛遂挺身而出,据理力争,最终说服了平原君,得以“处囊中”而“脱颖而出”。拥有自荐的勇气,是毛遂成功的第一步,要是没有自荐的勇气,就不会有后来的“从遂定”。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是说酒好,巷子再深,它的香味也可以飘出去。而现在为什么行不通呢?只因在科技通信高度发达的今天,想要光靠质量立足,不宣传是不行的。

而古往今来,英才无用武之地的事例比比皆是。陆游胸怀抱负,北望中原,却落得个空余叹的下场,为什么?辛弃疾志在报国,心有宏图,却一筹莫展,又为什么呢?难道他们不是人才吗?

著名诗人王勃去探望父亲,路经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对他早有所闻,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主要目的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因此他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即兴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明白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这个仅20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十分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支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而已。”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他便沉吟不语了。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但仔细想想,在这样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难道是真的有了才能,就不怕得不到别人的承认吗?恐怕未必。否则的话,我们有了专业本领,就不用提高什么交际能力,也不必把握机会了。试想,如果一个人不去争取机会,甚至性格内向,即使他的专业水平再高,也不会有人欣赏、有人承认的。所以,即使你是“陈年老酒”,如果位于深巷,也是容易被埋没、被遗忘的。想必很少有人身处逆境、处于“深巷”,还会悠然自得、高枕无忧、聊以自慰的。

再香、再醇的酒,或者说再好的酒,它所散发出的香气也是有一个范围的,超出这个范围,人们就闻不到它的香气了。巷子太深了,气味在传送的途中自然很容易消磨殆尽。所以说,好酒也怕巷子深。人靠的“无形广告”出名,可能要用一生的时间,等到死了,才被人承认,难道不让人感到可惜吗?

酒香也怕巷子深,这说明我们应该重视综合的环境因素。酒香是前提,也就是说前提必须是好酒。在内因一样的情况下,外因是能造成极大差别的,不怕巷子深,就怕目光短浅、只重视内因。从哲学的角度说,这是不符合辩证法的,是形而上学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巷子越短,成本越低。所以,即便是再香的酒,也不能永远待在巷子里等待被发掘,要发光发热,就得勇敢地从巷子里走出来。